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电力线路降损技术和管理措施

来源:一二三四网
科教论坛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24卷第O8期(总第323期) 农村电力线路降损技术和管理措施 丁克忠 (保康县政府行管局,湖北 保康4416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如今农村的家用电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 农村电力消费的增加。分析了农村电力线损的现状,指出了农村电网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电力线路降损的技 术措施以及管理方法。 [关键词】农村电力;线路损失;降损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距离较远,这种状况就会直接的导致截面选择与负载的大小不 1 农村电力线损的现状 农村电力线损是指在电力输送和分配的过程中.电网中的 诸多原件出现的一定程度上的电能损耗。它大致可以分为技术 线损和管理线损两个方面:其中技术线损主要是电网各工作原 件所引起的,可以由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组成,它是通过一定 相符的现象的发生,电表和所使用的变压器容量不当更会加重 电力损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地区相继 的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工厂,这样就会导致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 用电负荷波动大和不稳定的问题.有时实际的用电量和理论上 变压器容量不相符,这样的问题长时间积累就会造成变压器的 的技术措施加以计量和降低的,这种损耗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 由于农村电网用户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并且用电用户的分布 也是异常零散所引起的。甚至有些用户就没有在供电的范围之 内,这样就不得不增加电线的长度。导致电能损耗;而管理线损 则是由于电力管理人员管理不善.或是失误所造成的,这种情 况的发生多是由于用电单位或者是个人用户在用电过程中通 负载和过载现象,极大地损耗了电能,降低电能的使用效率。在 农村电能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用电户窃电和违规用电的现 象而造成的损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户非法用电 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窃电的手段也越来越隐蔽,这样就使得 管理人员很难发现和及时制止,从而加重电力线路的损失。另 外,有些电力线路的工作人员还存在着电表的漏抄、误抄和合 算的误差等现象,同样会造成电力线路的损失。 过一些非法手段窃电导致的“线损率”居高不下.同时相关的保 护电网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没有强有力的执法力度也在一定 程度上纵容了犯罪分子的行为,而且有些电力管理人员没能端 正好态度,在抄表的过程中存在着错抄、漏抄等行为,所以降低 线损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实现。 3农网电力线路降损的技术措施 农村电网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主要存在于技术线损方面 2农村电网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电力设备建设发展迅速,但在满足用户的电量需求 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国农村的电力设施和供电的设 备还是比较落后的,大部分农村变压器和大多数的供电设备都 如何有效的降低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来 说是一个考验。电力技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高变压器的运行 效率、合理安排和布局电力设备、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无功 补偿和无功管理以及调整和平衡好电力负荷等措施来完成降 损工作。 3.1 尽量提高变压器运行的效率 处在欠维修的状态。这些落后的电网及其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增 加了民众的用电安全隐患,还会大大的缩减其使用寿命。增加 费用的开支。另一方面,在我国的电网改造前和改造后的一些 地区。由于电网架设时所用的导线横截面比较小,而且电力用 户的分布不集中。供电半径大,很容易就造成负载量大和线路 的损耗比较严重,同时存在电网分布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 在农村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超出供电半径的的线路比较 多。在设计规划电网的同时,空间分布不合理的现象也不在少 首先在选择变压器的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 择。不能一味的选择大容量变压器来使用,这样不仅会造成电 力线损的增加,同时也在大大的缩减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我们 都知道,变压器的容量越大,空载时的无功功率就会越大,所以 合理的选用先进节能型的变压器,降低线损,从而提高利用的 效率。 3.2合理高效的布置电网。配置优质的电网设备 数.供电范围较小并且空间时间长,再加上在电力输送的过程 中.电网线路上的符合点比较多,符合点和配电站之间相差的 [收稿日期】2013—06—26 电网的布局不合理是导致技术线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 此.电力工作人员要调整好电网的布局状况。这不仅可以通过 [作者简介】丁克忠(1968一),男,湖北省保康县人,技师,从事电气设计安装检修工作。 一182— 丁克忠:农村电力线路降损技术和管理措施 缩短电网的供电半径。还可以尽量通过让高压向用电户靠拢, 从而减少电网的迂回来降低损耗。在设计电网的同时,要使得 电源点的布置尽量处在电力负载的中心处,建立既经济又节约 的变电所也是有效的措施。要选择多点或是两点的布局方式来 应对电力负荷的密度大、供电的范围宽广的情况,可以达到改 科教论坛 施,用惩罚的方式来充分的保障降损的顺利实施,要进行科研 的分析研究,对线损的原因进行定期的总结分析,及时的找出 线损原因并尽快的解决这一问题。 4.2加强计量管理工作。完善计量的设施装备 在电能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电力工 作人员要严格禁止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电表,及时准确的进行 更换。使用新型实用电表,进而达到完善电力计量工具的目的, 善电压和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 3.3增设无功补偿的电力设施。加强无功的管理 无功功率的补偿设施在降低电网线损中是不可缺少的,无 功功率的补偿可以采用分散补偿为主,集中补偿为辅的方式来 进一步的提高计量的准确性。还要杜绝错接线、错抄表的现象 的发生。禁止电力人员利用权力滥用电。 进行,这样才能有利于改善无功功率的潮流分布,有效的降低 有功耗损的电压的耗损。另外,加强无功的管理是降低技术线 损的重要措施,提高用电客户的功率因数,能够减少线路输送, 4.3加强对农村供电所电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和 教育 加大电力降损的宣传力度。加大电力降损的营业普查力 度。要加强对电力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的培训,使他们踏踏 实实的工作。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对于偏远农村要积极地宣传 进而降低电力的线损,尽量平衡电力负载。 4农村电力线路降损的管理方法 从过去的电力设备的集中使用情况来分析判断,我国的农 安全合法用电知识,讲解如何降低电力损耗的方法措施,营造 电力降损的氛围,以电力降损为主要内容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 的营业普查,以保证电力降损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 总之要降低农村电力线路的损耗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 面进行指导和管理.要从农村电力管理的现状出发,充分认识 村电力的使用大部分时间集中在节日时间,这样的情况就会直 接导致在不同的时期电力的使用负载相差甚远。所以,对于电 力工作人员来说。要尽可能的调整电力负载的使用时间,平衡 农村电网系统中的根本原因,完善电力降损的管理理念和创新 思想,建立新型农村电力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从技术上进 行降损工作,从管理上避免线损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涛,何文波.论降损农村电力管理的问题[J].电源技术应用, 2o12,21(12):226-227. 使用农村电网;有过载的情况,也存在电网的轻载现象,同时电 网的空载也会导致线路的损耗,所以电力企业应该根据用电户 的用电特性来统筹安排用电时间和电网负载,这样充分利用电 网,提高电网使用率,达到有效降低线损的目的。 4.1尽量完善线损的管理制度 要完善线损的工作制度。就必须要将工作分布到供电设 施、线路的布局、工作人员的身上,还要制定出强有力的奖罚措 [2] 陈国锋.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技术管理措施[J].电力系统, 2010,10(6):63-64. f上接P120)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居 民收入。 3.3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帮扶机制 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巨大潜力。但在推进公共服务 主体多元化时。还必须明确界定哪些公共服务可以市场化以及 市场化的程度,哪些公共服务是不能市场化的,以防加剧社会 的不公平程度。因此,政府应循序渐进的推进公共服务主体多 元化。 [参考文献】 [1] 唐钧.“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6种基本权利[J].时事报告,2006,(6). [2] 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人民日报,2007.--01—31. [3j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惠及l3亿人 的基本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60. 从测评结果得知。大多数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供给不 足,比如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农村地区偏少。根据边 际效用递减规律,增加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所产生的 效用要大于投向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 率。所以,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地方政府应主动建立起一种长效 帮扶机制,加强公共服务领域的对口支援。帮扶的重点应集中 于基础性公共服务,特别是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加快 缩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切实帮助农村地区改善基本公共 服务状况。 3.4建立多元化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4] 胡祖才.关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若干思考[J].宏观经济管 理,2010,(8). [5]刘岩,赵文祥.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J].决策参考, 2011,(10). 为了提高整个重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弥补财 政资金不足,在强调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同时,还应提 倡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即灵活采取授权、外包、购买服务等多种供给模式。这不仅有利 于缓解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财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公共服 务效率。如我国较有影响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希望工程”,反映 [6]宋西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识视角与战略选择[J].决策咨询 通讯,20l2,(3). [7]刘细良,刘迪扬.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J].统计 与决策,2011,(5). -1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