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技术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来源:一二三四网
国际观察·

10.3969/j.issn.1671-489X.2018.10.133

信息技术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李艳薇 刘菁 刘艳晴 刘佳宁

摘 要 目前,我国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已具备一定基础,形成基本的研究框架与结构,该方向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热点。同时,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对我国现状进行解剖分析,对比其他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引出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探讨以及展望。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课程;教育信息化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0-0133-04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Analysis//LI Yanwei, LIU Jing, LIU Yanqing, LIU Jia-ning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IT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cquired a certain foundation and formed a basic research framework and structure. Research in this direc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education circle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education reform. The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ther countries’ IT education, and bring forward the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 educa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rative studies; courses;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公开发表于我国核心学术期刊的信息技术研究论文,主要采用“主题检索”方式,在“中国知网”上分别对主题为“信息技术教育”或含“信息技术”的文献进行检索,选择教育技术学领域较著名的七家期刊依次检索,并从中进行筛选,排除会议类文章的干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主题的期刊篇数对比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国现代教育装备软件导刊教育技术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

篇数98245036734619318056

2)对主题为“信息技术”的各期刊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将七家期刊的关键词进行汇总,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话题性的20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具体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与其他学科或者说是其他领域的知识相融合,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一个发展大趋势。

1 引言

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将信息技术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信息技术学科不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是更优化地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工具,努力发展信息化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将针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各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提出建议,呼吁教育界能够寻求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路线。

图1 关键词分析

同时为了便于区分各个关键词与信息技术的密切度,笔者结合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期刊文献进一步进行统计,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时,设置期刊为以上七家期刊总和,利用软件选择更多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设置软件参数top N per slice的值为50,Threshold值为2,得出图2所示网络图谱。根据图谱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关键词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年份,越靠近中心,密

2 数据来源及分析

数据来源

1)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至2017年10月10日

作者:李艳薇,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刘菁,通讯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刘艳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工程;刘佳宁,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智能学习支持环境(100048)。

2018年5月下 第10期(总第436期)

- 133 -·国际观察 

图2 信息技术网络图谱

教育的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正轨,信息技术成为与多学科的融合、整合下的新型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领域,特别是对不同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学习方式等都带来巨大改变,形成深刻变革[1]。

3 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对比

在我国,小学三年级至高中都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程,主要分两个模块,即基础模块与拓展模块,高中时期的信息技术则划分为多个方向。

在国外,韩国有着完整的小、初、高ICT(Information

图3 信息技术教育学术关注度(收录量)

切度越高;字体越大,出现的频率越高。

3)在中国知网的学术研究趋势选项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学术关注度分析,得图3,可以分析得出从1999年开始,我国兴起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热潮,2008年达到一个顶峰;从2008年到现在,教育界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关注度居高不下,始终是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关注点也呈扩散趋势,已经开始从多个分支方向对信息技术进行研究,逐渐形成树形结构,同时对每个分支的研究都在逐步深化,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网络体系。

数据分析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育相关文献发表数目、关键词、学术关注度等三方面进行统计绘图,能够清楚地看到信息技术始终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对信息技术

2018年5月下 第10期(总第436期)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课程标准,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不同,各阶段课程设置都比较正式、完整,各阶段教学活动都能顺利开展,初、高中以选修课为中心,强调个性化教学;英国、法国从小学开始也设置了较为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重视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培养;美国、德国、日本的小学都未设置正式的信息技术课程,但三者具体情况差异较大:美国较为正式的信息技术教育从初中开始,按照区域校本进行课程设置,偏向信息技术思维的培养;德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也主要安排在中学进行(初中和高中),注重操作实践技能的培养[2];在日本,初中教学注重实践活动,高中则将信息技术划分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特长选择某方向进行学习,而且至少要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这和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安排有些类似。

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对比具体如表2所示。从表2中

- 134 -表2 不同国家在不同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异同国家

小学

初中

高中

简单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技术基础

算法与程序设计

中国信息查找网络与信息交流

网络技术应用

邮件收发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

多媒体技术应用

数据管理技术信息操作系统美国

信息技术意识简单程序设计

人工智能算法与程序设计收集信息信息整理、加工等算法与程序设计英国

简单程序操作

数据收集、整理通信技术计算机设备使用软件操作系统法国

简单计算机操作简单信息处理算法与程序设计邮件收发

基本操作系统使用

多媒体操作系统数据管理技术

基本信息处理数据库系统德国

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多媒体操作系统信息收集、整理网络技术应用

韩国计算机基础

软件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通讯计算机技术应用日本信息运用能力信息技术实践计算机技术学科综合可以看出,不同国家根据都有属于自己的信息技术课程安排,都是根据自身国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课程设计,但是总体趋势是一致的,都有着同样的原则,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状态进行课程设计,总目标都是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无论哪个国家,在进行课程设计使都比较关注不同学段间课程的连贯一致,旨在尽量保证各学段在培养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连贯性,促进学生持续发展[3]。但从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来看,各有偏重[4]。4 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多媒体建设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为依托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多媒体设施的支持。因此,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大校园硬件设备建设力度。同时,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软件也应是学科建设中应该关注的重点,要保证教师使用教学软件的简捷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要保证学生对教学软件的接受性、操作性。课程设计时要注意将教学软件的选择列入教学环境的考虑范围,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来源,只有教师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水平高,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起到榜样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辅导者。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计算机与多媒体使用能力,是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要学会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学

国际观察·

会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合理化 我国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同,每所学校所偏重的方向也不相同;教育部虽然已颁布一系列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具体实施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内容等,但是实际现状仍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同的教育者对课程目标有着不同的见解,因此,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呈现多方向发展趋势,加快信息技术课程合理化、统一化成为难题。教育者应该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或计划,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 我国许多学校都具备一套根据自身特点设定的教学评价体系,但是普通学科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不一定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少一套属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评价体系。实施新课改以来,我国的教学评价呈现出多元化,但质性评价缺少信任度[5]。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强,因此要结合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同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通过直观、客观的表示来评价教学活动,更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的要求。

5 总结

信息技术的融合性、多元化、跨领域等特征为促进教育创新变革带来新机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实践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界应用的终极目标[6],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界一致的努力方向,实现信息化社会则是整个国家、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

结合国内外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来看,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都处于对信息技术研究的探索阶段。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轮廓,有了基本的框架结构,今后所采用的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方法、措施等都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参考文献

[1]殷丙山,唐嘉怿.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国际论坛”概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4(1):89-92.

[2]李争婕.信息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1):142-146.[3]阿旺米玛.国内外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2015(34):48-52.

[4]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的国际比较研究[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

[5]万明秀,章洁.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6):158-160.

[6]彭振宇,黄阳,陈琳,等.信息技术引领教育创新变革:首届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国际会议(EITF2012)解读[J].中国远程教育,2013(3):39-44.

2018年5月下 第10期(总第436期)

- 135 -·国际观察 

[7]殷丙山,唐嘉怿.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国际论坛”概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4(1):89-92.

[8]卢蓓蓉,赵琳,任友群.高中信息伦理教育现状探析:

(上接P130)

国际视野下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88-93.

[9]张翠红.中美信息技术课程的比较研究[J].职教通讯,2015(30):71-76.

原因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及推广均带来重大挑战。对于带教教师来说,推动新型教学模式需不断完善自身技能及业务素质,同时需要极其丰富的教学及管理经验,需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进行管理育人。而对于学生来讲,首先,推动新型教学需要加强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其在传统与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中不产生抵触情绪;其次,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在受到新型教育管理的同时不断加强自律,形成完整的自我管理及学习理念。

社会在不断发展,医学领域在不断创新,种种原因迫使教育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人们所需时,就应不断创新、研究更为适合的教学理念。综上所述,基于问题学习模式联合模拟人对临床实习学生进行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其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其对课程满意程度,值得于临床实习中进一步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朱莲莲,许虹波,尹志勤,等.高仿真模拟人应用于国内(上接P132)护理教学的文献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11):91-94.[2]马杰,等.基于Simman3G高端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效果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8):1075-1077.[3]胡靖,邓云龙,袁洪,等.应用综合模拟人实习教学培养诊断思维的实证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4,35(3):30-33.[4]吴清武,岳军艳,王娟,等.“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4):678-680.

[5]叶熊,肖辉,贲素琴,等.基于问题的学习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13-15.

[6]方蘅英,等.合作式教学联合基于问题的查房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2):112-114.[7]乐园.基于问题学习与模拟人相结合的教学法在心肺复苏见习课的运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8):106-108.[8]李小静.基于问题学习模式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2(8):91-92.的理论授课和专业实践均在校内实训室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方教师共同完成;第二学年开始设置针对目标岗位专业技能课,合作企业在校内建立导师工作室工程实践基地,学生的校内专业技能课学习在导师工作室实践基地完成,如局域网搭建、综合布线、服务器运维、云应用开发等课程;第三学年设置针对目标就业岗位的强化集训课程,如工程文档编写规范、综合布线规范及工程实践、服务器运维工程实践等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基于现代学徒制进行的专业建设探索,需要有完备的教学资源来进行辅助。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有效应用可以极大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在专业建设中可以营造一种较为开放而又高效的教学环境。根据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特点及要求,要进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必须以项目为载体进行传帮带的教学[6]。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云计算技术及应用专业在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云计算的专业特性及现代学徒制的学习特性。以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为载体,以企业导师实际演示视频及专业工程文档为基础,辅以学校导师的教学课件及工程案例讲解资料。同时,教学资源库中还配套了对应的在线测评系统及学生演示视频。为了提高资源库的使用效率及用户体验,将建设中的教学资源库通过自购服务器及相关存储设备,部署在学校的私有云平台中,

2018年5月下 第10期(总第436期)

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存放及高效利用,目前运行效果良好。4 结语现代学徒制是目前高职教育面向社会、适应经济发展大趋势的有效模式。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云计算专业在试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显著,下一步计划在培养标准、经费保障、社会服务等方面继续完善现代学徒制的试行和推广。■参考文献[1]阎晖霞.国外现代学徒制发展及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市场,2016(14):137-139.[2]高志研.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6-11.

[3]徐桂庭,车明朝.探寻职教办学规律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专家点评广东现代学徒制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15-19.

[4]向成军.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6(1):1-5.

[5]王永祥,柳义筠,何雪利.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基于对国家首批高职示范校的调研[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8):29-32.

[6]袁小红.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资源库建设[M]//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学术年会.2001.

- 13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