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下对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分析马站云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遍布各地、数量庞大。根据调查,在现代社会中一些企业在市场难以立足,效益不佳,最终落得破产的下场,有些企业却能在激烈竞争中越做越强,究其原因,就是这些破产的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未实行精细化,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漏洞百出,自身核算、审计、控制工作不到位,内部核算制度不健全,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现代,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已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促进了企业自身管理的变革,为了推动企业实现长久经营,企业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本文以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变革为切入点,分析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管控的措施,以期为我国企业的长足发展助力。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企业成本核算;企业经营管理
日本于上世纪中叶首次提出了精细化管理这一理念,它致力于改变粗糙、粗放的经营模式,将落后的管理的手段、模式进行更新,使得企业管理达到精细化以便适应现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节奏。管理精细化既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控制企业成本的重要手段。如今,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以企业精细化改革对成本核算、控制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了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进行结合的作用与效果,认为企业发展中融入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还能推动企业长久运营,两者结合大有裨益。
带来了难题。最后,众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效益较低,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极不成熟。
(二)根据调查,一些企业不重视实现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的精细化,很多时候企业只顾发展、扩张,认为扩大规模才能推动企业长足发展,忽视了成本核算与控制期间产生的细小误差、细小错误,这些误差与错误将愈演愈烈,最终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总之,企业管理者及会计部门对成本核算与控制出现的偏差不够重视是现阶段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我国企业往往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过于扁平化,产生原因在于,企业往往不会削减董事会成员和一线生产、研发部门的员工,只可能精简中间人员和一些重要性更低的部门。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虽然组织扁平化,但是管理人员仍然不乏,企业内部的受托管理责任关系不简洁,甚至愈加复杂,加上一些企业发展、扩张的速度很快,企业控制管理水平难以跟上企业的发展脚步,最终使得企业内部控制部门业务压力变大,控制管理的质量自然难以提升,甚至难以维持现有水平。
得到激励与推动,也能纠正内部核算、审计的偏差,使得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够更加精准,更加符合实际。
(二)精细化管理能够使得成本控制工作平稳运营
一个优质、科学发展的企业必然拥有着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与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首先,企业要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等等目标,都需要成本控制的支持做后盾。成本控制部门的专业人员根据精细化管理原则进行作业,能够督促企业有条不紊地运营,最终推动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
(三)精细化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运营的灵活度
二、精细化管理下对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的作用
(一)精细化管理能够纠正成本核算的偏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大趋势,所以,为了适应创新、发展的大环境,企业也要发展知识管理,企业会计部门和成本控制部门也应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会计师、控制部门负责人也应与时俱进,促进自身思维方式、系统思考能力改变,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核算、控制工作当中来,使得企业既具有雄厚的财产硬实力,还具有优质的人力、管理系统等软实力,最终推动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随机应变、灵活度提升,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完善。
三、精细化管理在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一)按照精细化管理原则开展工作
一、企业管理中成本核算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处于改革、发展阶段,众多企业的运营时间不长,发展还不成熟,相应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健全。我国也缺少专门的法律对企业管控进行约束。加上现阶段众多国家、众多专家学者主张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宏观决策五花八门,难以形成行业统一意见,给企业成本预算与控制
现代,市场环境波云诡谲,企业必须有优良、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如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主要管理精细化,要求企业内部员工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尤其是企业会计、审计部门要使得工作的方方面面贯彻精细化意识,最终推动企业领导层和其他各个部门都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机制,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变革引导着董事会、审计部门领导、会计部门加强内部核算与审计工作。由于精细化管理能发现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机制的不足,所以,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结合能产生1+1>2的效果,融合精细化管理,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也将
精细化管理原则主要有三个小方面。首先是精细化管理原则要求实现全面统筹与协调控制,这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的所有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中秉持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意识与观念,将成本预算原则烂熟于心,才能使得企业运营的各个阶段都能落实好成本核算与控制。其次是动态成本核算与控制原则。由于企业的发展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企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多变的,所以不能一味依照以往的经验、数据对企业进行控制管理,而是不断调查、不断统计、不断核算,对企业成本进行动态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精确性。最
10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ACCOUNTING LEARNING
后,精细化管理原则要求落实低成本原则。精细化管理本来就是为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服务的,所以,更要实现企业的精打细算,严谨铺张浪费,使得企业的资金能够花在刀刃上,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最终使企业运营能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二)构建科学、合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员都能从心底重视成本核算与控制,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得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一步步抵达彼岸。
(三)规范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应用
精细化管理能够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使得企业逐渐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科学合理地运营制度。其次,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也应与时俱进,推动企业焕发新生。除此之外,企业要重焕生机、实现开拓创新还应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优质的人才储备将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筹码。所以,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以及控制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拥有先进的、完善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最后,企业要定期向员工宣传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使得每个成
企业精细化管理结合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能够核算企业的成本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最终根据数据发现企业内部的潜在问题。发现问题之后才能解决问题,对症下药,也能使得会计、审计人员能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注意这些问题,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有了系统、有效的信息,企业也方便及时进行调整,使得企业运营不偏航。
营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能构成一套完备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系统,最终便能使得企业营业空间扩张,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精细化管理仍在发展当中,企业精算化管理对企业内部带来的影响同样还处在孕育和成长阶段,因此本文的分析与论述还不成熟,希望能得以提升。财参考文献:
[1]刘百琴.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业主方对工程造价的控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 (9):135.
张碧雪,成大成.石油企[2]王瑞华,
业精细化成本管理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4):369-371.
[3]赵炳瑞,毛照明,吴正银,等.有关企业基层成本精细化管理分析与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3 (15):222-222.
四、结语
现代,经济社会瞬息万变,市场经营
中的主角——企业,其经济运行规则也在不断改变,所以,科学严谨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笔者首先明确了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如果能够实现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使得企业内部经
上接(第99页)
供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结果,统一办理财务公开[5]。
(五)落实内控监督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核算、收支审批、审计监督等内容,这些制度的实施,能提高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在内部控制上,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制度,满足实际经营需求;树立风险意识,对资金流向进行动态控制,确保处于可控范围内。在监督工作上,应该扩大监督主体,除了企业内部监督以外,还应该加入社会监督、民众监督。要求企业公布财务会计信息,公示会计核算结果,切实发挥出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会计核算的客观性。
(六)加强外部衔接
息,方便管理会计加工利用。第二,与税务衔接。每笔会计分录,均要有原始凭证和单据,例如合同、协议、发票、税票、判决书、裁定书等,是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存在的证据;对于税务核算来说,比会计记录更可靠准确,证明力更强。税务核算人员,要通过会计记录,对这些经济业务证据进行审核。第三,与智能核算衔接。开发智能化会计核算系统,挖掘会计信息的价值,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能和各种业务无缝衔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功能包括:①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自动生成记账凭证;②依据已经记账凭证和账簿等信息,自动编制会计报表。
(七)提高人员素质
断改进,提高核算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财务制度、机构设置、基础工作、账簿建立、内部监督、人员素质等方面。对此,应该健全核算体系、注重机构建设、全面预算管理、实施集中核算、落实内控监督,加强外部衔接,并提高人员素质,促进会计核算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财参考文献:
[1]李香.浅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中国商论,2018 (15):115-116.
[2]赵长松.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5 (5):49-50.
[3]周雪梅.浅谈如何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中国商贸,2018 (23):116-117.
[4]赵洪飞.试析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J].财会学习,2018 (20):150,152.
[5]周新宇.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探究[J].财会学习,2018 (24):97-98.
会计核算不能只面向企业内部,服务
于内部管理工作;还要面向企业外部,加强外部衔接,具体如下:第一,与管理会计衔接。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考虑到现金流量,形成以权责发生制为主、以现金流量为辅的确认方式。如此,能减少管理会计工作量,提供准确的现金流信息。在计量属性上,实现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多种计量模式共存,有利于收集财务会计信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会计管理队伍,是会计核算的前提,首先要改进人才聘任模式,可以和高等院校合作,优先选择有知识、有技术、有经验的人才,适当提高人才准入门槛,从根源上提高人才素质。对于现有的会计人员,要加强管理工作,落实培训活动,从法律法规、会计准则、计算机操作、财务软件等方面入手,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为会计核算工作打下基础。最后要制定合适的奖惩措施,用来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工作方法的不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