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立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来源:一二三四网
技密AA (工场)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页, 共67页

前 言

本资料介绍MCA电梯,该梯种以集成了变频控制和逻辑控制的CA9-MPU控制板、SCL串行通讯系统和SF2-DSC永磁同步薄形门机系统作为电气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基本使用了HGP型电梯的机械系统。

资料编写目的:随着MCA电梯的开发成功,在工程方面需要提供安装、调试、维修和保养各项工作的技术说明。本资料是根据MCA电梯的技术特点,列出电梯在工程环节中所需使用的资料。

由于MCA电梯在电气控制原理上与HGP电梯有较多的相同点,又基本使用HGP电梯的机械系统,所以本资料对于相同点不再进行叙述,只作出说明“与XX电梯保持一致”。

本资料基本内容:

(1)MCA系统电梯构成和技术特点。

(2)安装部分。电气回路图的使用说明;控制柜及轿顶电器箱等重要电气部分的名称、 功能介绍;工程大、细线及地线的安装等。

(3)调试部分。运行前需进行检查的电梯各项安装情况,控制柜绝缘测试、低速试运行、永磁同步门机的调试运行、层高测定操作、高速运行调试、平层精度调整等。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页, 共67页

目录

一、MCA电梯的技术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技术构成及特点...................................................................................................................................................................................4 1.2 变频器控制系统的构成.....................................................................................................................................................................4 1.3 微机构成及特点...................................................................................................................................................................................7 1.4 速度控制部分的构成.........................................................................................................................................................................8 1.5 MCA电梯的规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MCA电梯机械部分的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MCA电梯电气部分的安装...........................................................................................................................16 2.1电气回路图的说明..............................................................................................................................................................................16 2.2 控制柜概要...........................................................................................................................................................................................18 2.2.1 控制柜主要部件的安装图........................................................................................................................................18 2.2.2 控制柜内部主要部件的名称和功能......................................................................................................................19 2.2.3 CA9-MPU板说明........................................................................................................................................................20 2.2.4 CAIO板说明..............................................................................................................................................................21 2.2.5 轿顶电器箱元件布置图..........................................................................................................................................23 2.2.6 操纵箱内的通信板——SCL B3板.........................................................................................................................24 2.2.7 厅外通信板SCL C3板的端口和楼层ID号设置.................................................................................................26 2.3 关于控制柜后板不能贴墙安装......................................................................................................................................................27 2.3 井道内器件、电缆的安装...............................................................................................................................................................28 2.4 厅外召唤箱的安装、接线及层站ID号设置............................................................................................................................30 2.5 接地线作业...........................................................................................................................................................................................30 2.6 其他敷线...............................................................................................................................................................................................30 三、运行调试..................................................................................................................................................32 3.1 运行前准备...........................................................................................................................................................................................32 3.1.1运行前检查................................................................................................................................................................32 3.1.2控制柜绝缘测试........................................................................................................................................................32 3.1.3电压测试.....................................................................................................................................................................33 3.1.4混杂电压检查............................................................................................................................................................33 3.2 门机的调整...........................................................................................................................................................................................34 3.2.1 机械调整...................................................................................................................................................................34 3.2.2 SF门机电气系统介绍..............................................................................................................................................38 3.3 低速试运行...........................................................................................................................................................................................41

3.3.1 现场的磁极自动校正.............................................................................................................................................42 3.3.2 所需工具...............................................................................................................................................................42 3.3.3 磁极自动校正的操作..........................................................................................................................................42 3.3.4 故障排除.............................................................................................................................................................43 3.3.5开始低速运行............................................................................................................................................................44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页, 共67页

3.3.6安全回路的确认........................................................................................................................................................45 3.3.7变频门机的门宽自检测............................................................................................................................................45 3.4 高速试运行前检查和调整...............................................................................................................................................................45 3.5 高速试运行...........................................................................................................................................................................................45 3.5.1层高测定.....................................................................................................................................................................45 3.5.2高速试运行................................................................................................................................................................46 3.5.3电梯对重配置............................................................................................................................................................46 3.5.4平层调整.....................................................................................................................................................................46 3.5.5 起动补偿调整...........................................................................................................................................................50 3.5.6 轿内负荷检测设置...................................................................................................................................................50 3.6 功能确认...............................................................................................................................................................................................54 四、MPU板7段码LED显示说明.......................................................................................................................54 五、故障码列表和清除故障.............................................................................................................................56 六、日立电梯手持编程器二代(HITACHI GHP-II)操作说明............................................................................61 6.1 手持编程(GHP)硬件说明.............................................................................................................................................................61 6.2 菜单说明...............................................................................................................................................................................................62 6.2.1 一级菜单:梯型选择菜单........................................................................................................................................62 6.2.2 菜单结构补充说明:.................................................................................................................................................65 6.3 产品操作流程......................................................................................................................................................................................66 6.3.1 GHP-II开机及操作流程:........................................................................................................................................66 6.3.2 GHP-II开机流程说明:.............................................................................................................................................66 七. GHP-II权限管理:.....................................................................................................................................67 7.1 实时时间控制:..................................................................................................................................................................................67 7.2密码重试次数控制:.........................................................................................................................................................................67 7.3开机密码(二级密码)控制:.......................................................................................................................................................67 7.4 授权截止日期控制:........................................................................................................................................................................67 八. CA09梯种功能变量读写:.........................................................................................................................67 8.1在输入变量名时的各功能键说明:.............................................................................................................................................68 8.2 输入变量名的方法:........................................................................................................................................................................68 8.3 CA09梯种功能变量读写说明:.....................................................................................................................................................68 8.4 快捷方式说明:..................................................................................................................................................................................68 九.ANN操作功能一览表..................................................................................................................................70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页, 共67页

一、MCA电梯的技术概述

1.1 技术构成及特点

MCA乘客电梯是为提高公司在中低端住宅市场的占有率而新开发的新型小机房电梯产品。其产品范围覆盖HGP(低速轻载)及HGP(高速重载)的全部标准规格系列,机械方面采用永磁无齿主机,低噪音,无污染,省空间;采用国产薄型同步门机SF2-DSC,能耗低,开关门平稳,噪音低;新款的轿厢装饰,不但迎合了环保理念同时也增强了产品的外观效果;大附加重量的设计,为客户装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电气方面采用CA09控制系统,CA09控制系统是集电梯逻辑控制、井道通讯、电机拖动于一体的电梯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为小机房同步电机拖动、带能量回馈、全面符合EMC要求的新一代节能环保电梯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日立最新开发HVF5-MPU作为控制核心,应用日立特有的脉冲串行通讯技术,可实现无段速控制电梯运行速度。这些设计使得新款的MCA小机房乘客电梯具有功能齐全,性能优越,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乘坐舒适,操作方便、快捷,节约建筑空间等优点。

1.2 变频器控制系统的构成

图1.1所示的就是变频器控制系统的构成概要图。 主回路是由整流器(或者是再生PWM整流器),PWM变频器以及滤波电容器组成的。它们各自的特点是,整流器:对三相电流进行全波整流;PWM变频器:给永磁同步电机提供三相交流电源;滤波电容器则是使直流电压平整。这次变频器上使用的开关元器件采用了IGBT及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此IPM模块的特点是内置有门极回路,保护回路(短路,过电流,温度异常,检测门极电压异常),并且具有开关转换速度快的特点。因此,通过使用高频率的开关转换可以有效降低变频器的噪音。

变频器控制微机—INV微机直接把开关转换信号供给变频器的IPM模块。此INV微机会进行速度控制,电流控制,PWM控制。

在CA09中,是使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驱动电动机。对于永磁同步电动机来说,为了能够输出最适合的力矩,有必要在磁极位置吻合的相位下向电动机通电。因此,除了需要配置检测速度用的旋转编码器以外,还必须要配置专门用于检测磁极位置的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是与限速器共同组装在主机之上。使用上述旋转编码器的U,V,W以及Z相脉冲,来检测电动机的磁极位相。之后,检测出的U,V,W相,Z相脉冲输入INV微机。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页, 共67页

整流器 电源 滤波电容器 变频器 永磁同步电机(PM)

旋转编码器(RE) M 电流检测信号

INV微机 磁极位置信号 主微机部 (运行控制) 副微机部 (速度控制) 综合微机

速度检测信号 图1.1 CA09的系统结构(不带再生PWM整流器的情况)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页, 共67页

电源 Converter Inverter

马达 M 旋编RE

GDCC GDCI

converter部 Inverter部 CI-SH微机 統合微机 MPU 図1.2 CA09的系统结构(带CNV)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7页, 共67页

1.3 微机构成及特点 (1)综合微机的功能 ①运行方式的选择

②呼叫登录 ③运行控制

・・・主微机部

・・・ 〃 ・・・ 〃 ・・・通信微机部 ・・・副微机部 ・・・副微机部 ・・・主副微机部

④SCL通信 ⑤速度指令生成 ⑥数字选层器 ⑦合理性检测

(2)CI-SH微机的功能 ①电源电流控制 ②主回路电压控制

③电机电流控制 ④速度控制

(3)微机信号的输入输出

微机输入输出回路的结构如图1.3所示。微机的输入输出信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6个部分。

①轿内重要信号(输入)

轿门开关、位置检测器等的重要信号,单独输入给综合・CI-SH微机。输入信号,通过轿顶电路板、控制柜内的I/O电路板,传送给本电路板的综合微机、CI-SH微机。

②轿内一般信号

轿厢召唤信号、轿厢召唤应答信号、轿厢位置表示信号等,经由轿厢传输线以SCL通信的方式,与综合微机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③井道内重要信号(输入)

厅门开关、限位开关、减速开关等通过控制柜内的I/O电路板,传输给综合微机。 ④井道内一般信号

外召信号,外召应答信号等通过厅外传输线以SCL通信的方式,与综合微机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⑤继电器・接触器驱动信号

综合微机驱动安全继电器#50B,供电接触器#5,抱闸接触器#15B。安全继电器由CI-SH 微机驱动。

⑥转换器・变频器信号

CI-SH微机依据来自综合微机的起动信号、速度指令以及来自各检测器的归还值,向转换器·变频器用的门电路板输出PWM信号。为了保护主回路,向CI-SH微机传送转换器门电路板过电压或电压不足的检测信号、门电路板的短路检测信号、门电压不足信号等,切断门信号的同时,停止电梯的运行。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8页, 共67页

SCL B3 CA9-MPU

综合微机 DPRAM CI-SH微机 CAIO电路板 继电器回路接口一般输入・通信#50B信号标门门准开区电关域压 通信 SCL微机 通信SCL C3 厅外16层 轿厢输入输出信号 门脉冲信号短路检测门脉冲信号电压检测短路检测电过压电不压足

SCL C3 厅外1层 GDCI

图1.3 微机的输入输出电路

1.4 速度控制部分的构成

速度控制回路的构成如下图1.4所示。

速度控制:在副微机部演算的速度指令ωr*与连在电机轴上的旋转编码器的速度返回量ωr进行对比,把两者的偏差控制在零。INV微机根据该速度指令ωr*与速度返回量ωr的偏差从而决定需要的力矩,以及与该力矩相对应的角频率,励磁电流,力矩电流。更进一步,为了使电流指令与实际的电机电机电流一致,演算出电机电压指令,输出PWM信号。通过门极驱动回路(GDCI),进行变频器IPM的开关转换。

此外,CA09的起动补偿是:轿底的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通过轿顶电器BOX内的SCLB3,进行A/D转换,以SCL的通信方式输送到综合微机,在起动时直接输出需要的补偿力矩。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9页, 共67页

Gate drive PM RE IPM PWM信号 iu,iv CA9-MPU INV微机 θ ωr ωr* 起动补偿 主微机部 (运行控制) 运行指令 副微机部 轿顶电器BOX

图1.4 速度控制回路的结构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 速度控制) 図1.4速度制御回路の構成 间隙传感器信号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0页, 共67页

1.5 MCA电梯的规格

具体参见设计文件SW00001394 “MCA乘客电梯标准规格表”

1.6 MCA电梯机械部分的安装

MCA电梯的机械部分安装与HGP电梯基本相同,可参考HGP进行作业。下面主要针对GST2a主机的制动器调整进行说明。 1.4.1 GST2a主机安装调整说明 1.4.1.1构成

GST2a主机结构如图1所示。

压紧螺杆

铁芯 电枢 压紧螺杆

拉杆 拉杆 压缩弹簧 制动臂 制动瓦 刹车皮 压缩弹簧 制动臂 制动轮 制动瓦 刹车皮

图1.GST2a主机三维立体图

1.4.2.2主机的吊装

对主机进行整体起吊时,请按图2所示,使用电机壳上的吊环螺栓(M24)进行吊装。因吊装带长度的关系,可能会与铁芯防护罩产生干涉,必要时要拆开防护罩,并且准备如木材、橡胶板等作为缓冲材料,以避免损伤重要部件。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1页, 共67页

图2吊装主机示意图 1.4.2.2主机的安装

主机安装可参考下列示意图(图3~图5)进行。安装及试运行时,主要的注意事项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确认位置 轴承 钢丝绳 电磁制动器 导向轮等 防震橡胶 确认内容及注意事项 润滑脂量、有无异常声音等 钢丝绳是否有损伤、钢丝绳张力 制动器行程、刹车片与制动盘面的间隙、制动回路、实际负载试验等 润滑脂量、是否有异常声音等 防震橡胶是否有划伤、缺陷等 绳轮、制动盘 绳槽处是否有异物、制动盘是否有锈迹、油污 控 制 柜吊挂中心点Ⅰ1:4 图3主机后置安装构造图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2页, 共67页 控 制 柜图4主机侧置安装构造图 图5主机安装顺序示意图 1.4.2.3 制动器的调整 1.制动器调整的前提条件

a) 轿厢为空载(0%载重)。 b) 轿厢位于最顶层。

c) 如果需要进行更换刹车皮或者松开压缩弹簧等危险操作,必须做好安全措施(比如吊

轿厢等等)。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Ⅰ吊挂中心点~Ⅰ1:4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3页, 共67页

2.制动轮的除锈作业

制动轮的铁锈会成为打滑的原因,因此须先用砂纸(#400)充分研磨后用干净棉丝擦拭干净。另外,由于长期运行以及反复进行制动操作会产生很多铁锈,这时必须拆卸制动器后用砂纸(#400)充分研磨附着在刹车皮表面的锈,且用干净棉丝擦拭干净,必须谨防气孔被堵塞现象。 3. 制动弹簧的调整

制动弹簧的压缩量根据弹簧前面的刻度尺进行设定,将弹簧压缩至刻度尺的190%刻度为标准压缩量,在出厂时已经设定好。如图6所示。一般情况,现场不需要调整。

图6.制动弹簧的调整

4. 制动器工作行程的调整

在工厂电磁工作行程的额定值被设定为5mm(容差为0~+0.1mm),但试运行时,由于需要与衬里磨合而变更电磁工作行程。这时可以按以下方法予以调整。

(1) 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下,按图7所示方法安装百分表或千分表。

(2) 放松左右压紧螺栓,使电磁工作行程置于零位。这时把百分表刻度调整为零位。 (3) 确认制动弹簧设定为标准压缩量。

(4) 拧入一侧的压紧螺栓至标准工作行程的1/2(2.5~2.6mm)尺寸后用螺母固定。 (5) 拧入另一侧的压紧螺栓至标准工作行程(5.0~5.1mm)后同样用螺母固定。

百分表 图7.百分表安装图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4页, 共67页

5. 制动闸瓦的调整

在工厂已经把闸瓦间隙(刹车皮与制动轮间的间隙)设定为0.1~0.2mm,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予以调整。但万一必需调整时,按以下方法调整。(参照图8)

(1)拧入M10螺栓至不能用手转动的程度,再用扳手拧紧2圈。

(2)把滑式垫圈的圆形部位沿M10螺栓的圆头边缘折弯,以用做为止转销。

另外,刚更换刹车皮时,由于不完全磨合而经常产生刹车皮与制动轮间的相互磨擦现象。这时应适当加大电磁工作行程(但,不得超过6.5mm),运行约一个月时间使其充分磨合。达到充分磨合状态后,把制动闸瓦调整为左右一致,并把电磁工作行程调整为标准的状态。

图8.制动闸瓦的调整

6.微动开关的测试与调整

确认起动、释放时开关动作是否正常。而且,如图9所示确认开关的动作位置,发现偏位应及时予以调整。

调整顺序:

(1) 在制动状态下松懈压紧螺栓,以使磁体处于吸合状态。(借助复位弹簧的作用,电枢与线圈盒间处于吸引状态)。此时应确认线圈盒与电枢间处于最小间隔。

(2)在未使用微型开关的状态下使其被设定为开关的推杆与线圈盒(及电枢)间形成0~0.5mm间隙。为此可以采用在推杆的前端插入0.2mm规格的塞尺以作为目标间隙的设定方法。设定后的确认方法为

(A) 微型开关的推杆与线圈盒(及电枢)间插入0.3mm规格塞尺时,不能操纵开关的推杆。 (B) 插入0.9mm规格塞尺时,能够操纵推杆。

(C) 在上述(A)及(B)条件能够同时成立时,固定微型开关。 (3)遵照3.1.3项调整工作行程后设定压紧螺栓的紧固量。 (4) 起动、释放电磁部件,以确认微型开关的动作状态。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5页, 共67页

图9.微动开关的调整

1.4.3 手动盘车机构的安装使用

GST2a主机时请参考设计文件SW00001421《乘客电梯(GST2a主机)手动盘车救援操作指引》。 注:为防止放钢丝绳时产生应力和损伤等不良,请按工艺《现场放钢丝绳的操作方法》(编号:GY0606-05)放钢丝绳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6页, 共67页

二、CA09电梯电气部分的安装 2.1电气回路图的说明 1.电气回路图的类别和内容

图纸类别 主回路图 电源回路图 控制回路图 信号回路图 门机回路图 交流回路图 报警回路图 停电柜回路图 元件排列图 机房配线图 井道配线图 轿顶电器箱配线图 操纵箱接线图 SCLC3通讯板楼层ID设置 内 容 三相动力驱动回路 系统各控制回路电源 系统驱动、信号采集、通讯回路 输入输出信号及指示回路 变频门机信号输入输出及驱动回路

轿厢风扇、照明控制回路;停电照明电源回路;

对讲机电源;机房、井道、底坑照明回路

对讲机及轿内报警信号接线回路 停电柜电源、输入输出信号及控制回路

控制柜内各元器件的装配位置

机房控制柜控制线、电源、大细线及地线的装配

井道开关、电源、器件及厅外召唤的配线

轿顶电器箱器件的配线 轿内操纵箱按钮及开关的接线 厅外召唤箱的层站ID设置

2.控制柜对外的接线及用途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符 号 U、V、W V1 U1 R、S、T IPHA D8、XD8 B2、B3 11L XIC1 XL XR1 XR2

位置 接 线 用 途

控制柜对感应电动机的三相电源输出

控制柜到电磁制动器、抱闸反馈开关、安全回路对重侧带限速器、地震传感器的接线

房控制柜到安全回路、手动自发电开关的接线 内控制柜的三相电源输入 各

单控制柜与停电柜间的接线 元

并联或群管理时的柜间接线 控制柜接地点

对讲机、消防返回信号、AC36V及220V外电源输入回路 厅外IC卡电源及信号回路

控制柜到上行强迫换速开关、上行极限开关的接线 井控制柜到下行强迫换速开关、下行极限开关的接线

道安全回路、控制柜到底坑电源插座、控制柜到消防开关的接线

内控制柜到底坑对讲机的接线

各控制柜到轿顶电器箱的接线(轿厢串行通讯、电源、对讲机、信号输入、

13 Y1,Y2,Y3,Y4

单控制信号输出、安全回路、副门门机回路) 14 15

XI1、XI3 XI7

元厅外串行通讯电源及信号、厅门门锁回路 双开门时副门厅外串行通讯电源及信号回路、厅门门锁回路。或厅外报站钟时厅外串行通讯电源及信号回路。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7页, 共67页

3.电气回路图的读图方法

电气回路图的读图方法具体如下图: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8页, 共67页

2.2 控制柜概要

2.2.1 控制柜主要部件的安装图

UVW

注意:由于控柜是两层结构,打开里层时必须先拆除控制柜后板器件和活动板的相关连线,同时小心镙钉跌

落在控制柜内,导致短路故障。(上图为1050kg/105m/min规格及以下无CNV功能的控制柜)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19页, 共67页

2.2.2 控制柜内部主要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器件名称

控制柜电源灯(PL) 逆变模块(IPM)

功能

指示控制柜是否已有3相电源输入

电梯的速度控制单元。把50Hz的外电源整流后再逆变成按需要的频率和电流的交流电供给主机电动机,实现调频调压调速

控制柜空气开关(MAIN) 控制柜380V输入开关,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 接触器(5) 接触器(5R)

控制柜主端子(R,S,T) 门极驱动板(GDCI) 变压器(TR)

用于控制逆变模块3相输出到电机的接触器 电梯运行前充电用接触器

控制柜外交流380V电源3相输入的端子 变频控制门极驱动

向系统中的各回路提供AC110V、AC220V的电源。 CA09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主控制电路板,集成了电梯运行逻辑控制和变频控制

CAIO电路板是CA09电梯控制系统专用的I/O接口电路板。

当电源中断时,接通救援开关,如果电梯停在门区外,门区蜂鸣器发出蜂鸣声。

对系统中各信号及控制回路进行保护。 对交流220V照明回路进行供电及保护。 对交流110V变频门机回路进行供电及保护。 投入检修门区检测

连接井道电缆,轿顶随行电缆,输入输出信号的端子排 对IPM进行散热

电动机大线端子(U,V,W) 控制柜的逆变模块3相输出端子

10 控制主板(CA9-MPU) 11 I/O板(CAIO、CAIO2/3) 12 蜂鸣器(BZ) 13 保险丝

14 照明回路开关(LIGHT) 15 门机回路开关(DR.MC) 16 蜂鸣器(WSW) 17 输入输出端子排 19 FAN1/2(散热器风扇)

18 变压器供电开关(TR.MC) 对交流380V变压器进行供电及保护。

20 开关电源(AVR1,2,3,4) 向系统中的各回路提供DC48V、DC24V、DC15V的电源。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0页, 共67页

序号 器件名称 功能

用于对电梯各种运行状态进行远距离监控的接口 控制柜对外接线及检测端 防止电磁干扰器件 变频回路母线电容 用于控制电梯抱闸动作 照明、抱闸等供电控制 变频回路电流检测 变频回路杂波吸收 逆变整流用

为各回路提供48V、24V电源

21 接口板(BA) 22 端子排(11L) 23 滤波器(EMI) 24 母线电容(C1~C4) 25 接触器(15B) 26 电子板(VCB) 27 (HCT1、2) 28 电容(SNUBBER) 29 整流桥(RECT) 30 电源分流板(PD)

2.2.3 CA9-MPU板说明

1.结构

电子板的概略如图2.1所示,CA9-MPU具有以下功能。

图2.1 CA9-MPU的外观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1页, 共67页

(1)电梯的运行控制,速度指令的生成(综合微机)

(2)整流器/变频器控制(CI-SH微机)

(3)层站CT信号输入(插接器:FIH、FCH1、FCH2、FIB) (4)旋转编码器输入(插接器:FG1)

(5)向门极驱动电路板输出PWM信号(插接器:FAC、FAI) (6)与转换器门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交换(插接器:FJ)

(7)与轿顶电路板、层站电路板的SCL通信

(8)与其他梯以及群控柜的SCL通信

(9)与BCMS电路板的RS-485通信(插接器:FRS) (10)与信号器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交换(插接器:FN) (11)与PC的RS-232C通信(插接器:SS)

(12)与I/O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交换(插接器:FB、FD) (13)井道,厅外各种信号及轿厢内各种信号的接口

2.LED功能一览

表1 CA9-MPU LED功能一览

LED名称 50B 40D 40G MRES MWDT IWDT CSUP ISUP UPG

显示颜色

绿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功能

50B动作状态

门(door)开关动作状态 门(gate)开关动作状态 CPU重设(reset)状态 CPU动作状态 CI-SH微机状态 逆变器切断状态 变频器切断状态 PRG失效状态

50B ON

门(door)开关为CLOSE 门(gate)开关为CLOSE 重设(reset)状态 正常时 正常时

切断时(停止时) 切断时(停止时) 运行中/停止时

灯亮

50B OFF

门(door)开关为OPEN 门(gate)开关为OPEN 动作状态 异常时 异常时

切断解除时(运行中) 切断解除时(运行中) 异常时

灯灭

2.2.4 CAIO板说明

CAIO板是的基本功能是作为I/O的输入输出,其概略图见图2.2,接口定义见下表:

CAIO接口一览表

插接座 端子数 FB FD FE FF FK

80 80 20 20 20

型号/类别

信号说明

FX2BA-80P-1.27DSAL 与MPU板连接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重要输入、输出信号 FX2BA-80P-1.27DSAL 与MPU连接的SCL通讯线,电源检测信号

JST J-1100 JST J-1100 JST J-1100

DC48V输入口 DC48V输入口 DC24V输入口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2页, 共67页

插接座 端子数 FO FP FQ PS SCL SDS CN1 EX

12 6 20 8 12 12 10 60

型号/类别 JST J-1100 JST J-1100 JST J-1100 JST J-1100 JST J-1100 JST J-1100

DC24V输出口 DC24V输出口 DC48V输出口

DC5V、DC24V电源输入端 SCL通讯接口 DC48V输入口 JTAG编程口

信号说明

FX2BA-60P-1.27DSAL 扩展端口

图2.2 CAIO外观图

CAIO板的SCL回路,每一通信链路都能设置是否连接I/O板上的终端电阻,通过SW1~SW6进行设置。设置为OFF的时候,不连接I/O板的终端电阻,设置为ON的时候有。SW1~SW5是用于轿厢和厅外通信链路的电阻设置,由于轿厢和厅外通信链路的终端电阻是在B板或者是C板上的,因此SW1~SW5是设置为OFF。SW6用于并联或者是群管理的通信,需要连接I/O板上的终端电阻,因此设置为ON。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3页, 共67页

2.2.5 轿顶电器箱元件布置图

正 常检 修NORMAL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急 停E.STOP下 行DOWN上 行UP关 门CLOSE INSP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4页, 共67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带盖闸刀开关 急停按钮 按钮开关 检修开关 端子排 语音报层器 同步门机电子板 高响度蜂鸣器 停电灯/对讲机电源 蜂鸣器

名 称

2.2.6 操纵箱内的通信板——SCL B3板 1.简要

CA09系统的轿厢数据通信板放置在操纵箱内,操纵箱按钮串行通信系统主要由两个器件组成,它们分别是轿内串行通讯电子板SCL B3板和轿内串行通讯扩展板SCL_E板,SCL B3板见图2.3所示,SCL E板如图2.4所示。此电子板主要用于与串行主控板使用SCL串行通讯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轿内楼层、开关的输入及轿内数显、信号灯、报站钟的输出,连接楼层的输入/输出接口为直接连接到每一个开关按钮,支持24个楼层输入输出,可扩展1个或多个扩展楼层接口板SCL E板,每连接一件SCL E板就可以扩展16层楼层的输入和输出。

图2.3 SCL B3板示意图

图2.4 SCL E板示意图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5页, 共67页

2、SCL_B3板输入输出、电源接口

SCL_B3板接口分布见图4,其接口定义是:

输入输出接口部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 输入 输入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出

异步通讯串行

口 模拟量输入 RS485扩展接

口 扩展楼层接口

用途 层楼按钮输入 门机及备用 层楼按钮响应 CPI显示驱动 报站钟及备用 蜂鸣器输出和备

用 点阵信号灯 点阵显示

形式 24点 16点 24点 18点 4点 10点 6点 15点 7点

9 10 11 12

与电梯主控板或与SCL_A/A2/A3/A4通讯

称重信号 扩展通信 扩展楼层通信

电源接口部分

序号 13 14 15

项目 电源 电源 电源地

用途

为SCL_B3板的元器件提供电源 为报站钟功率输出提供电源 为SCL_B3板的元器件提供电源地

形式 DC+22V DC+48V GND

P5-5

P1-1、2、5、8、9、12,P5-6

接口

P1-3、10 接口

FL1-4、FL2-4~FL23-4、FL24-4 P4-1~P4-16

FL1-3、FL2-3~FL23-3、FL24-3 P6-2~P6-19 P5-1~P5-4 P7-2~P7-11 P8-2、3、5~8

P9-1~P9-5,P9-7~P9-11, P9-13~P9-17 P9-19~P9-25 P1-6~P1-7 J1 P2 P3

3、 SCL_B3板上的拨码开关示意图和设置

3.1、在SCL_B3板的背面拨码开关上,在开关说明的左右两边分别有标记“1”和“4”,出厂之前已经设置完毕,无需现场更改。为了避免出错,请工程人员进行确认,在CA09的情况下,“3”设置为ON,其他设置为0,如果是有主副门的,副门的B3板设置为全部OFF。

主门 副门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6页, 共67页

4、 SCL_E板接口分布示意图

序号

1 2 3

项目 输入 输出

扩展楼层接口

用途 层楼按钮输入 层楼按钮响应

扩展楼层通信

形式 16点 16点

接口

F1-4、F2-4~F15-4、F16-4 F1-3、F2-3~F15-3、F16-3 SPI-IN、SPI-OUT

2.2.7 厅外通信板SCL C3板的端口和楼层ID号设置

C3板的框图以及接口如下,设置楼层的方法见下文的第5、6点。

1.电源、通讯接口

XI:4PIN B4P-VH型端子

PIN 3 4 5 6

信号名称 SCL-1 SCL-2

表2-1

信号电平 说明 DC22V GND

DC22V电源正端 电源接地端 SCL 串行通讯线 SCL 串行通讯线

2.电梯上召输入接口

XUA:4PIN 端子图号:171825-4

PIN 1 2 3 4

信号名称 OUT1 IN1

信号电平 DC22V GND

表2-2 说明 DC22V正端 接地端 上召按钮灯输出 上召按钮输入

3.电梯下召输入接口

XDA:4PIN 端子图号:171825-4 表2-3

PIN 1 2 3 4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信号名称

OUT2 IN2

信号电平 DC22V GND

说明 DC22V正端 接地端 下召按钮灯输出 下召按钮输入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7页, 共67页

4.电梯泊梯输入接口

XKA:4PIN 端子图号:171825-4

PIN 1 2 3 4

信号名称

OUT3 IN3

信号电平 DC22V GND

表2-4 说明 DC22V正端 接地端 预留功能 泊梯开关输入

5.通讯线的终端电阻配置:J3端口(2PIN排针) 若要配置终端电阻,需要用短路帽短接J3端口。 注:通道的最低楼层要设置终端电阻。

6.楼层ID号设置:J2端口(2PIN排针)

若需要设置楼层ID号,断开J2端口,重新上电,就进入楼层设置模式,通过上召、下召按钮进行楼层ID号选择,设置完成后,短接J2端口,就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7.楼层ID号出厂默认值为“0”

8.楼层显示方式

SCL C3板收到箭头的信息,7*11点阵滚动显示,若收到向上的箭头,点阵向上滚动;若收到向下的箭头,点阵向下滚动显示。没有收到箭头信息,点阵不滚动。 电梯处于检修模式时,7*11点阵不断循环显示“作业中”三个汉字。

2.3 关于控制柜后板不能贴墙安装

由于CA09系统的控制柜散热器是通过后板的开槽入风的(图2.5),因此控制柜后板不能贴墙安装。为了防止控制柜靠墙安装,设计人员特意设计了挡板来限制控制柜的距离墙壁的距离(见图2.5的①),请工程人员把挡板安装在控制柜上,再按现场的施工要求安装控制柜。

入风口 ① 图2.5 控制柜入风示意图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8页, 共67页

2.3 井道内器件、电缆的安装 2.3.1井道内器件的安装与接线

CA09电梯井道器件的安装、接线方法与HGP电梯保持一致。请参考HGP电气原理图中的“井2.3.2 井道内电缆的安装 CA09电梯井道内的电缆则与HGP电梯 一样采用缆线化分歧电缆工艺,主要有: (1) 机房到中线箱的电线缆线化; (2) 厅外的电线缆线化,每两层用 一个分线箱,固定在偶数站平层位置井道 内,如果电梯层站是奇数,则最顶层独立 用一个分线箱,也固定在该站平层位置井 道内; (3) 底坑等设备的电线缆线化。 分歧电缆安装注意事项: 随行电缆底坑接线电缆以内以内道配线系统图”和“井道开关接线图”。 以内以内以内以内以内极限接① 分歧电缆放线时应由放线地点 线电缆中间层召唤箱将分歧电缆从最下枝电缆一头开始一点 位置枝电缆点缓缓下放。不允许将成圈的分歧电缆 以内门锁一起往下扔,以免造成电缆拉坏。 枝电缆② 分歧电缆全部放下后一小时内, 铁带码应用铁带码将其固定在井道壁上,以免 以内主电缆悬挂时间过长因电缆自重而造成分歧电 缆拉坏。 分线盒以内③ 分线盒应尽量安装在井道中每 双层的地面平层位置,以免因累计误差 以内造成最后分歧点的枝电缆长度不够。 ④ 过长的主电缆允许用铁带码将 其弯曲地固定在井道壁上。过长的枝电 缆允许将其折叠后用铁带码固定在井道 壁上。 ⑤ 枝电缆在井道中的排列应尽量 一致,以保持井道布线美观。 ⑥ 铁带码的间距及位置、分歧电 缆及分线盒布置参见右图: 注意:当在通井侧安装时,先在相邻的槽钢间安装支架,然后用铁带码将分歧电缆固定在支架上;要确保分歧电缆安装后不能有摇晃、移动等不良。 2.3.3 分歧电缆的固定 因在塑料分线盒中增加挂钩,制作难度和现场安装难度都比较大,所以建议在分线盒外增加固线夹,即保证了电缆的悬挂强度,在工程现场安装施工时又比较方便,方案如下:

0.3m以内0.3m以内1m以内1m以内0.2m以0.2m以内内铁带码尼龙夹电(缆固定间距A电部缆详固细)距定间(A部详细)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2m以内2m以内电电缆缆0.2m以内0.2m以内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29页, 共67页

1. 方案说明

在距离分线盒1米左右的地方,使用电缆夹夹紧主电缆,然后将固线夹用2-M6X50膨胀螺 钉固定在井道壁上。其中分线盒改为塑料后,重量轻,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用2-M4X30木牙螺钉将其固定在井道壁上,也可以用束线带将其连接在主电缆上。上下极限电缆和低坑电缆可用束线带固定在主电缆上(10芯+1或20芯+1)。 2. 固线夹的形式

3. 具体的实施方案

在分歧电缆安装时,将上述固线夹按照3米一个(根据试验情况可能会间距增大),固定在井道壁上,在现场安装将固线夹安装在井道后,由现场工程人员将电缆夹压紧主电缆。电缆夹,固线夹,2-M6X50膨胀螺钉放在塑料分线盒里随电缆一起发货。

A.16层站以下使用图1示固线夹

安装步骤:1.放主电缆 2.将固线夹安装在井道上 3.用螺丝刀上紧主电缆 4.用束线带将 上下极限电缆、低坑电缆与主电缆固定。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0页, 共67页

B.17~32层站

用图1和图2示固线夹(1~16层用图1,17~32层用图2)

安装步骤1.放主电缆 2.将固线夹安装在井道上 3. 将16层以上用的主电缆用电缆夹固定在固线夹上 4.用螺丝刀上紧主电缆 5. 用束线带将上下极限电缆、低坑电缆与主电缆固定。

C.32层以上

用图1,图2,图3固线夹(1~16层用图1,17~32层用图2,32层以上用图3) 安装步骤同B,但增加32层以上用主电缆的固定。 4.方案的优点

安装方便,固线夹安装不需要划线定位,分线盒只需要安装2-M4X30木牙螺钉(每个分歧 点减少2-M4X30木牙螺钉安装)。

2.4 厅外召唤箱的安装、接线及层站ID号设置

CA09系统的电梯厅外召唤箱的安装、接线及层站ID设置方法参考原理图“井道接线”和“SCLC3-层站ID设置”,或者上文的SCL B3板、SCL C3板的相关章节 2.5 接地线作业

(1)机房地线接线图

机房的地线见图2.3所示。 2.6 其他敷线

机房、井道的敷线方法都沿用HGP电梯的相关安装资料,但接线表有所不同,须参照CA09电梯原理图来制定。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1页, 共67页

图2.3 机房接线图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2页, 共67页

三、运行调试 3.1 运行前准备 3.1.1运行前检查

按HGP电梯的工作步骤,结合CA09电梯的实际情况对CA09电梯的机械系统以及电气部分进行检查。

3.1.2控制柜绝缘测试 3.1.2.1准备工作

A)将电梯停在井道中非端站及非平层的位置(确保隔磁板不在感应器中,端站极限开关没 有动作),关闭各层厅门、轿门,将轿顶及轿厢内的所有开关置于正常状态。

B)断开控制柜电源开关MAIN,电源闸刀开关LIGHT,断开机房电源开关(包括:380V及220V)。参照电气原理图的“电源回路3”,断开控制柜内接地端子台上的所有地线(有光幕需将轿顶电气箱内光幕插头F14断开)。

C)用线夹分别短接下列在控制柜中的端子及元件:

(1) 端子U、V、W

(2) 主回路空气开关MAIN的次级端

(3) 两个闸刀开关(DR.MC、LIGHT)的次级端

(4) 拆除MPU电子板,CAIO电子板,CAIO2/3电子板,GDCI电子板,GDCC电子板及其他电子板上的所有插接线。 3.1.2.2测试方法

A)用DC15V兆欧表的高阻值档分别量度下表中的回路与控制柜接地板之间的绝缘电阻,确认各回路的绝缘值应在“各回路绝缘标准值”以上。

B)用DC500V直流高阻表分别测试下表中各回路与控制柜接地板之间的耐压及绝缘电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电 路 名 称 端子U、V、W 主回路断路器MAIN 断路器DR.MC 断路器LIGHT 断路器TR.MC 保险丝座P48 保险丝座P24 保险丝座P24A 保险丝座P24B 保险丝座P24C

测 试 点 端子短接点 主回路断路器次级短接点

断路器次级短接点 断路器次级短接点 断路器次级短接点 保险管座次级端点 保险管座次级端点 保险管座次级端点 保险管座次级端点 保险管座次级端点

测量表 用测量表在短接点与控制

UVW

柜接地板间进行测量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3页, 共67页

各回路绝缘标准阻值:

电路名称 控制回路 信号回路 抱闸回路 门机回路 照明回路

测试点 CONTROL-1 SIGNAL-1/2/3/4

MG.BR DR.MC LIGHT

标准值(MΩ)

>1 >0.5 >0.5 >0.5 >0.5 >0.5

电动机电路 接线端子U、V、W

注意:在测试后,必须断开绝缘测试过程中的短路部分。

3.1.3电压测试

通电顺序 电路名称 指定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MAIN TR.C LIGHT DR.MC MG.BR

AC380V AC380V AC220V AC110V AC220V

测试点 闸刀开关次级 闸刀开关次级 闸刀开关次级 闸刀开关次级 保险管次级-地线 保险管次级-地线 保险管次级-地线 保险管次级-地线 保险管次级-地线 保险管次级-地线

备注 控制回路电源 控制回路电源 照明回路电源 门机回路电源 抱闸回路电源 控制及指示回路电源

串行通讯电源 信号及控制回路电源 召唤及指示回路电源 召唤及指示回路电源

CONTROL-1 DC48V SIGNAL-1 DC24V SIGNAL-2 DC24V SIGNAL-3 DC24V SIGNAL-4 DC24V

注:电梯控制柜正常通电时测量。 3.1.4混杂电压检查

电压(V) LIGHT TR.C DR.MC POWER MG.BR CONTROL-1 SIGNAL-4 SIGNAL-3 SIGNAL-2 SIGNAL-1 SIGNAL-1 SIGNAL-2 SIGNAL-3 SIGNAL-4 CONTROL-1 MG.BR MAIN DR.MC TR.C LIGHT

填写说明:①混杂电压是指当有某一个回路接通电源后,它与其他没有通电的回路二次侧之间的电压。混杂电压正常时应为0V,但有时由于电压感应,混杂电压也会有2-3V的电压值,这是属于正常现象。

②分别用○、H填写。○表示有混杂电压(大于2-3V),H表示无混杂电压。当电路存在混杂电压时,应检查相关的回路并处理,消除电源电路的混杂电压。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4页, 共67页

3.2 门机的调整 3.2.1 机械调整

3.2.1.1 SF门机的机械调整

轿门驱动皮带的调整根据下图和下表所列的数据进行调整

开门宽度(mm) 750~850 900~1100 1150~1200 δ 1kg δ 14±2 16±2 18±2 门机轮 轿门系统开关的调整可通过对开关打板位置的调整进行。方法是:松开开关打板螺栓,通过调整开关打板的上、下、左、右位置来达到表的要求,当调整完毕后将开关打板螺栓紧固。(开关的大致位置见下图,)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5页, 共67页

轿门系统开关动作位置需按下表所述位置进行调整

开关名称

动作位置

关门极限感应器(CLS) 在关门过程中尚未完全关闭前距轿门中心线5±2mm时接触。 开门极限感应器(OLS) 在尚未完全打开关5±2mm时关断。 轿门开关(GS) 在尚未完全关闭前距轿门中心线10±1mm。

轿门门锁开关通断状态的调整按下图的指示进行调整

5± mm

CLS、OLS开关动作状态的调整方法如下图所示

开关断开时的状态

10静触点

基准线 皮带 OLS 可动触触点超行程2.0~3.0mm 0.5~1mm 开关接通时的状态

开门力保持装置弹簧的调整如下图

70mm(弹簧调整值)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行程8±0.5mm)

2mm以上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6页, 共67页

3.2.1.2 SB6门机的机械调整

轿门驱动皮带的调整根据下图和下表所列

的数据进行调整

减速轮 的调整进行。方法是:松开开关打板螺栓, 轿门系统开关的调整可通过对开关打板位置开门宽度(mm) δ1 750~900 950~1100 1150~1200 δ2 14±1 5±1 16±1 18±1 1kg δ2 门机轮 1kg δ1 通过调整开关打板的上、下、左、右位置来达到表的要求,当调整完毕后将开关打板螺栓紧固。

(开关的大致位置见下图)

导轨 皮带 轿门中心线 CLS OLS GS 轿门头

. . 轿门系统开关动作位置需按下表所述位置进行调整

开关名称 动作位置

关门极限感应器(CLS) 在关门过程中尚未完全关闭前距轿门中心线5±2mm时接触。 开门极限感应器(OLS) 在尚未完全打开关5±2mm时关断。 轿门开关(GS) 在尚未完全关闭前距轿门中心线10±1mm。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7页, 共67页

轿门门锁开关通断状态的调整按下图的指示进行调整

静触点

基准线 可动触触点超行程2.0~3.0mm 5± mm 开关断开时的状态

100.5~1mm 开关接通时的状态

CLS、OLS开关动作状态的调整方法如下图所示

开门力保持装置弹簧的调整如下图

70mm(弹簧调整值)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行程8±0.5mm)

2mm以上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8页, 共67页

3.2.2 SF门机电气系统介绍 3.2.2.1 SF门机产品简介

同步门机控制驱动电子版型号:SF2-DSC-1000,由控制板(SF2-DSC-1000C)和驱动板

(SF2-DSC-1000D)组成,如图1、2所示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39页, 共67页

①主回路端口

端口编号 JC-I1、JC-I3 JC-I2E JA-O1、JA-O2

端口名称及功能说明 L、N 接地 P(+)、PB,

备注

输入AC110V/55V±15%

外接制动电阻 功率模块输出到电机

JB-O1、JB-O2、JB-O3 U(黑)、V(蓝)、W(棕) 注:制动电阻可不接(制动电阻:100Ω±5% 20W)

②输入信号端口

端口编号 JD-I1 JD-I2 JD-I3 JD-I4 JD-I5 JD-I6 JD-I7

端口名称及功能说明 光电光幕信号 关门极限信号 安全触板信号 开门极限信号 平层信号 关门信号 开门信号

指示灯编号 X1 X2 X3 X4 X5 X6 X7

备注

输入电压的范围是24±10%或48±15%;

输入信号频率要求100Hz以下。每路消耗电流5mA以下。

③外部电源输入端口

端口编号 JE-I+ JE-I-

端口名称及功能说明 24V+/48V+ 24V-/48V-/GND

指示灯编号

④输出信号端口

端口编号 JF-O1 JF-O2 JF-O3 JF-O4 JF-O5 JF-O6

端口名称及功能说明 故障信号 门宽自检信号 开关门受阻信号 屏蔽安全触板信号 屏蔽光电光幕信号 一体化光幕信号输出

指示灯编号 Y1 Y2 Y3 Y4 Y6

备注 输出信号频率2Hz以下。通过电流500mA以下

⑤一体化光幕输入输出端口

端口编号 JG-O1 JG-O2 JH-I1 JH-I2 JH-I3

端口名称及功能说明 发射端电源+24V 信号地

接收端电源+24V 接收端信号输出 信号地

备注

输出电压:24V±5% 输出电流:100mA以下 输出电压:24±5% 输出电流:100mA以下 信号地要接到大地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0页, 共67页

⑥24/48输入信号选通开关(驱动板上S1拨码开关)

端口编号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S1-7 S1-8

端口名称及功能说明 24V+/48V+光幕信号选通 24V+/48V+关门极限信号选通 24V+/48V+触板信号选通 24V+/48V+开门极限信号选通 24V+/48V+平层信号选通 24V+/48V+关门信号选通 24V+/48V+开门信号选通 24V+/48V+自检信号选通

备注

若是24V+输入信号,拨到ON位置;若是48+输入信号,拨到OFF位置

⑦控制板上其它端口

端口编号 Z1 S2 S1-1

端口名称及功能说明 同步门机磁极角学习跳针 门宽自检开关(自锁型小按钮) 中分门和旁开门选择开关

停止和运行开关(一位DIP开关)。

S1-2

门机正常运行时,不可修改参数;门机停止运行,可以通过键盘修改参数。

备注

3.2.2.3 CA09用SF门机控制驱动电子板的设置确认

CA09使用的SF门机,CN2的11,12必须短接插接好,这在门机板出厂的时候已经设置好的,但是工程人员安装的时候,请对此进行确认。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1页, 共67页

3.3 低速试运行

注:低速试运行前必须进行磁极位置校正 1.旋转编码器及动力线的配线确认:

主机的配置影响着电机的转动方向以及轿厢的运行方向。CA09系统使用的是永磁电机,因此除了要有速度检测信号以外,还需要增加磁极位置检测的信号。主机配置对应的电机动力线与旋转编码器的接法如下所示:

旋编线在出厂的时候,是已经按照工号的要求配好线的,工程人员检查确认即可。但是电机的接线需要工程人员按图纸和下表的指引接线。

○ 顺时针转为上行时(面对着绳轮看) ○ 逆时针转为上行时(面对着绳轮看)

编码器接线 MPU FG1插接器 A1 A2 A3 A4 A5 A6 B1 B2 B3 B4 B5 B6 控制柜 U相 V相 W相 $A5A5 A5A5 FAI_AP FAI_AN FAI_BP FAI_BN FAI_ZP FAI_ZN FAI_UP FAI_UN FAI_VP FAI_VN FAI_WP FAI_WN 电机接线 电机 U相 V相 W相 RE信号线 φB φB(反转) φA φA(反转) φZ φZ(反转) ΦV φV(反转) ΦU φU(反转) ΦW φW(反转)

控制柜 U相 V相 W相 $5A5A5A5A A1 A2 A3 A4 A5 A6 B1 B2 B3 B4 B5 B6 编码器接线 MPU FG1 FAI_AP FAI_AN FAI_BP FAI_BN FAI_ZP FAI_ZN FAI_UP FAI_UN FAI_VP FAI_VN FAI_WP FAI_WN 电机接线 电机 U相 V相 W相 RE信号线 φA φA(反转) φB φB(反转) φZ φZ(反转) Φu φU(反转) φV φV(反转) φW φW(反转) 旋转方向设置(irerotf) 旋转方向设置(irerotf)

2.使用GHP设置旋转方向的参数

定义电机逆时针转(面对着绳轮看)电梯上行时为正向,定义电机顺时针转电梯上行为反向。正转和反转需要设置irerotf的数据,正向时为$A5A5 A5A5,反向时设置$5A5A5A5A。为了工程人员操作方便,在GHP操作的时候,只需要在“电机吊挂方向”中选择“正向”和“反向”就可以了,无需直接输入数值。具体的过程是:进入GHP菜单“调试与试验”+ENTER ——“电机吊挂方向”+ENTER,然后选择“正向”或者“反向”,按压ENTER键确认。

注:操作GHP的时候,选择菜单的确认键为“ENTER”,在后文中提及“进入GHP某菜单”时,不再在后面重复提及“+ENTER”。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2页, 共67页

3.3.1 现场的磁极自动校正

以下就(CA09)的现场磁极自动校正进行说明。 在现场进行磁极自动校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认绝缘测定,配线接线以及作业注意事项上记述的所有项目。 ・电机配线、旋编的配线一切正常。

・确保轿厢停止在距最底层10米以上的位置。

・确保轿门,厅门处于关闭状态(即X40G、X40D:ON)。若门处于开门状态则无法进行自动磁极校正。

・操作人员在机房进行磁极自动校正作业。在磁极自动校正作业进行时,需确保轿顶,轿内,底坑没有人员进入,站立。

3.3.2 所需工具

除了现场施工,现场安装外,在更换旋转编码器时也需要进行磁极的自动校正。因此,根据现场情况需要准备以下各调试装置:

・GHP

・或者是debugger软件 ・或者是ANN电子板

debugger是研发设计人员用的调试软件,需要授权安装在电脑中才能使用。

3.3.3 磁极自动校正的操作

说明:由于CA9-MPU的7段码LED交替显示电梯的运行次数和电梯的层站。LED的切换的速度较慢,因此,在磁极码测定的时候,会看不清MPU上LED的变化。工程调试人员在磁极码测定的时候,可以先取消运行次数的显示,磁极码测定完毕后,再恢复显示运行次数。使用debugger和GHP进行此项操作的时候参见本文的第四章,但使用ANN是无法取消运行次数的显示。 (1)使用debugger或ANN进行操作

(a)设定【MODE+3+SET】

(b)使MPU板的DipSW1-1和2为ON

(c)设定现场磁极自动校正【MODE+A+SET】。

(d)确认主板操作控制器上数显为“10”,随即接触器5、5r会“啪啪”吸合。

※当设置了MODE+A时,主板LED的显示就会从原来的楼层显示转为显示处理步骤。 (e)长按“GO”按钮,制动器就会在关闭的状态下直流通电(听见“咘”的声响),随即制动器打开,低速运行,然后停止。这个过程中,MPU板LED的显示是,从数字“38”一直往上递增至“70”(由于数据递增太快,可能无法看清每个数据的变化)。如果磁极测定成功,最后显示的是电梯层楼。但如果之前没有取消显示运行次数,则在此过程中,会交替显示运行次数,比较难看到数据的变化,并且最后显示的是运行次数与层站交替切换。

※若MPU板LED显示为“FF”,则意味着测定不成功。给控制柜重新上电后再从(a)步骤开始操作。

(f)使DipSW1-1和2 为OFF,切断控制柜电源,然后重新上电。操作结束。

(2)使用GHP操作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3页, 共67页

使用GHP之前,请先阅读本文GHP操作的相关章节。为了方便工程人员操作,GHP测定磁极码的操作比debugger方便得多:

(a) 使GHP进入以下菜单“运行设置”——“机房检修”——“设置机房检修”,GHP会

显示“指令操作成功”;

(b) MPU板Dip SW1-1和2为ON;

(c) GHP连续按两次“RETURN”键,返回到主菜单,然后进入以下菜单“调试与试验”—

—“磁极码自动检测”——“设置自动检测”,按ENTER确认后,GHP显示“指令操作成功”,接触器5、5r吸合。之后GHP会显示此时电梯的状态,按GHP的“RETURN”键,GHP的显示界面返回至界面“设置自动检测”,此时长按START键,制动器会打开,随即电梯低速运行,MPU板的LED显示是从数字“38”增加到“70” (由于数据递增太快,可能无法看清每个数据的变化)。如果磁极测定成功,最后显示的是电梯层楼。但如果没有取消显示运行次数,现象和使用debugger类似。

(d) 恢复Dip SW1-1和2为OFF,切断控制柜电源,然后重新上电。

3.3.4 故障排除

若主板LED故障显示如下表3.1所示,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时,就切断电源,然后重新上电再进行调整。

表3.1 主板7段码LED的各种显示及其原因

MPU板数显

14

名 称 电流许可条 件不成立

62

原 因

主板LED显示为“10”,即使按出发按钮,由于门处于开门状态等原因,不通电。

读取磁极数据失败 主板LED显示“60”,但是没有使DipSW1-1,4为ON,就

直接按了出发按钮。

FF 运行时间异常 旋转编码器接错线。

运行中,切断了限位开关,电梯停止。

・电梯在停止状态时,无法进行磁极自动校正的操作。复位轿内的停止SW、底坑SW等安全装置,使电梯处于检修运行后再进行磁极校正的操作。

・磁极的初始偏移数据为「0」。因此,在对电梯进行现场磁极自动校正前,电梯上电后,会检测到「VTCD=3C」(即磁极偏移为零)。所以,即使给电梯上电,电梯也不会突然运行。当磁极自动校正的【MODE+A】生效时,「VTCD=3C」会自动被清除。但是,即使「VTCD=3C」被自动清除了,但是电梯仍然处于检修模式,因此只要不按出发按钮,电梯就不会运动。

・电机的配线,旋编配线即使接错了,磁极自动校正也能够正常进行,并不会体现接错线。但是在电梯上下行时就会出现振动,即电梯稍微下沉然后再上行,或者突然上窜再常速上行。因此当电梯上下行运行时出现异常时,则应该检查电机配线与旋转编码器的配线是否接续有误。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4页, 共67页

・政府检查的负载试验中,电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磁极偏移数据有可能有偏差。此时,应该利用电梯调试工具的「磁极位置数据调整【MODE+68】」去微调磁极偏移数据,使电机电流不超出额定范围。此外,平衡点不正,或者运行中的损失(导靴、制动器空隙等)也有可能导致电机电流超出额定范围,须多加注意。

3.3.5开始低速运行

⑴ 安全回路所有安全回路的开关置(ON),可按下表进行确定。

安全回路 总安全回路

短接端子号

方 法

备 注

11L11、11L6 在机房用

MHS、SCS开关、轿11L5、11L6 万用表确

短接11L11、11L6端子后,电

认 内停止、轿顶停止

梯的硬件安全回路保护作用

底坑安全开关 11L12、11L13

将失效,请注意。

GRS、MR、STOP 11L12、11L5

极限开关

11L11、11L12

(2)低速试运行流程图如下 1. 电梯不能起 动 ,检查厅轿门开关、 关门极限开 关、上下极 限开关、 开关和SDS 厢与控制轿 通讯正常 柜 确认安全回路正常 在GHP上进入“运行设置”——“机房检修”——“退出机房检修”,尝试轿厢内慢速运行,并检查开关门是否正常 确认控制柜输出U、V、W相和电机U、V、W之间的接线正确(按本文主机正向反向的接线指引) 将电梯置于正常状态 检查主控板的输入、输出信号正常(见注意2) 在GHP进入“运行设置”——“机房检修”——“设置机房检修”(debugger和ANN操作见注4) 按GHP的△、▽键上下行 打轿顶检修开关,尝试轿顶检修运行,并检查轿厢安全开关是否正常 试运行结束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5页, 共67页

注意:1.为了安全,第一次低速试运行必须在机房操作;

2.机房调试操作运行前,主控板的输入、输出信号是否正常。在检查过程中,注意对以下回路进行检查:上下行限位开关信号输入回路、安全回路、轿门及厅门门锁信号、输入回路、检修信号输入回路。

3.轿厢盘至中间层。

4.使用debugger、ANN操作是“MODE 3 SET”

补充说明:现机房调试操作(原称机房检修)仅在无任何检修、轿内慢速运行时,才允许投入操作。若轿顶

的检修开关打下或轿内慢速开关打下,则机房调试操作无效。在机房调试操作模式下,需要退出该模式,请使用GHP进入“运行设置”——“机房检修”——“退出机房检修”,回到正常运行模式。使用debugger操作,按MODE 3 RESET。

3.3.6安全回路的确认

按HGP电梯资料的步骤完成。 3.3.7变频门机的门宽自检测

变频门机的门宽测定、开关门速度调整和故障检出,结合CA09系统电梯的图纸按HGP电

梯的有关资料所指示的步骤完成。

注意:1.为了达到较好的开关门效果,新安装的电梯需进行一次门宽测定;

2.变频门机所检出的故障会在MPU板内产生故障记录,以便于工程人员的查找。具体方法详见

CA09系统电梯故障分析。

3.4 高速试运行前检查和调整

参照HGP电梯的有关资料所指示的步骤完成。

3.5 高速试运行 3.5.1层高测定

3.5.1.1层高测定运行前的确定

① 确定DLS、ULS限位开关、位置感应器,以及各层楼隔磁板已经安装设置好。 ② 确定轿顶没有工具等容易跌落的杂物妨碍电梯高速运行。 3.5.1.2层高测定的操作顺序

(1)使用debugger或ANN电子板操作

① 将电梯轿内开关恢复到正常状态,在机房对电梯进行机房调试操作,操作(MODE 3 SET),使电梯以低速运行到最低层楼,使轿厢处于最低层平层位置。

② MPU板的DIP SW1-1设为ON。

③ 对电梯进行层高测定操作(MODE 11 SET)。按“START”键电梯以低速从最低层起动向

上做层高测定运行。

③ 电梯到达最高层楼平层位置,撞限位开关停车但不开门,复位DIP SW1-1设为OFF,使用debugger恢复到电梯的正常运行模式(MODE 0 SET),退出层高测定模式,楼层高度测定完成。

(2)使用GHP操作

使用GHP进入“运行设置”——“机房检修”——“设置机房检修”功能,把电梯运行到最底层,设置MPU板DIP SW1-1设为ON。然后在GHP中,进入菜单“调试与试验”——“层高测定”——“设置层高测定”,按“START”键电梯开始执行层高测定,之后的操作和debugger操作一致。层高测定成功后,复位DIP SW1-1设为OFF,使用GHP“调试与试验”——“层高测定”——“取消层高测定”退出层高测定模式,并且使用GHP“运行设置”——“机房检修”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6页, 共67页

——“取消机房检修”退出机房检修状态。

注:电梯层高测定运行到最顶层停止后,软件控制安全回路断开,所学习到的层高数据开始写入MPU板内,切勿断电。数据写入成功后,#50B导通,层高测定才完成。

3.5.2高速试运行

在层高测定完成之后进行高速试运行。

以“轿内慢速运行”方式使轿厢运行至中间层平层,将慢速开关打到“正常”状态,然后轿内人员从轿厢内出来,轿厢不留人,此时电梯自动关门。在机房使用电梯手持编程器(GHP)对电梯发出召唤(具体操作请参考《GHP使用说明》),并确认电梯加速正常,运行稳定,且在被召唤的层站上减速、平层。最后进入轿厢,任意登记几个长短站的内召唤,并确认电梯加速正常,运行稳定,且在被召唤的层站上减速、平层。

注意:在机房人员要提防电梯会出现异常运行,在异常运行时应随时可以切断主电源开关。 3.5.3电梯对重配置

对重的配置按下公式进行计算:

对重重量=轿厢标称载重重量×50%+轿厢重量

3.5.4平层调整

(1)隔磁板安装位置与平层位置的确认

①当电梯正确无误平层时,各层的隔磁板与FML位置检测器的位置关系如下图4.1所示,FML处于隔磁板的中分位置。在测层高后,如果有对隔磁板位置进行手动调整,则必须重新再测层高。

②选取中间层(可从单层运行到额定速度运行),满载状态上下行运行。测定上下行各自的从单层运行到额定速度运行的平层位置。若各平层位置均超出5mm,则进行以下调整。在进行调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平衡负载状态下往面前调(约3mm左右)。

・比较单层运行与多层运行,掌握其过渡平层的情况特点。 ・最底层运行的爬行时间要比其他楼层的爬行时间长。

・为正确观察平层的总趋势,爬行时间要足够长。(约1秒)。

隔磁板

125mm 隔磁板感应器

FML

125mm

图4.1 隔磁板与位置检测器的安装位置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7页, 共67页

(2)调整顺序

调整平层时,应按照以下调整顺序进行操作。 1)多楼层运行(2层以上)的平层位置调整 2)单层运行的平层调整。 3)最底层的爬行时间调整。 4)所有楼层的爬行时间调整。 (3)长站运行的平层位置调整

◎使用debugger进行平层位置的修正数据 打“急停”开关,将DIP SW1-1置为ON

参照平层位置调整(上行的停止位置)【MODE 53】(上行侧)数据显示。

参照平层位置调整(下行的停止位置)【MODE 54】(下行侧)数据显示。

从FML位置检测器检测到隔磁板到其停止的距离(0x01≒1mm) ↓ 74 E0 ↑

减速开始点(爬行运行)修正(0x01≒1mm) $E1若在1mm位置开始减速是延迟。 $DF若在1mm位置开始减速是提早。 因此,在调整平层位置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据的高位字节即可(低位字节无须更改)。

表4.1 平层的补正

上行的平层修正 平层位置调整(上行停止位置)设定【MODE 53】 平层±Xmm

在上位字节上设定0x74±X

下行的平层修正 平层位置调整(下行停止位置)设定【MODE 54】 平层±Xmm

在上位字节上设定0x74±X

(实例)上行的平层要从-3mm设为0mm时: 1)确认电梯处于停止状态。

2)使Dip.SW1-1为ON。

3)平层位置调整(UP的停止位置)设定【MODE 53】(MPU板LED显示74E0)。 4)输入7-7-E-0(MPU板LED显示77E0),按下“设定”。 5)使Dip.SW1-1为OFF。 6)进行【MODE SET】。

◎使用GHP进行平层位置的修正数据

使用GHP的操作如下:打“急停”开关,将DIP SW1-1置为ON,进入“调试与试验”——“平层调整”,然后选择“上行平层调整”或者“下行平层调整”,按下“MODIFY”键输入平层调整的数据,数据的计算方式和上文debugger的方式一致。修改完数据后,将Dip.SW1-1为OFF。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8页, 共67页

(4)单层运行的平层位置调整

◎使用debugger修正数据

单层运行与多层运行不一样。减速度可能会突降,走过了正确的平层位置。速度曲线有忽然下降的趋势。因此,仅在单层运行的时候,需要适当延长爬行的时间。

1)平层位置的确认

确认单层运行到多层运行的平层位置。若单层运行的平层位置超过多层运行的平层位置(两者差超过5mm),则进行下述平层位置调整操作。

2)单层运行的平层位置修正

打“急停”开关,将DIP SW1-1置为ON,单层平层位置的调整方法如表4.2所示。但是,这只是实际延长了爬行时间,并且没有过渡平层趋势的情况下的调整方法。设置数据,使爬行时间与多层运行时相同。

表4.2 单层运行的平层位置调整

单层start修正 把平层位置 (爬行时间) 往面前移动Xmm

平层位置调整(单层间运行)设定【MODE 52】(初始值:0XA5A5) 调整范围(0xA3A3~0x9393) 上行 下行

0xA5**±X**(仅改高位字节)(1mm≒0x01) 0x**A5±**X(仅改低位字节)(1mm≒0x01)

**部分为不变(前数据)

(实例)上行,往面前移动5mm 1)确认电梯处于停梯状态。

2)使Dip.SW1-1为ON。

3)调整平层位置(单层间运行)设定【MODE 52】(MPU板LED显示8080)。 4)输入8-5-8-0(MPU板LED显示8580)、按下“改写”按钮。 5)使Dip.SW1-1为OFF。 6)进行【MODE SET】。

◎使用GHP修正数据

使用GHP的操作如下:打“急停”开关,将DIP SW1-1置为ON,进入“调试与试验”——“平层调整”,然后选择“单层站调整”,按下“MODIFY”键输入平层调整的数据。数据的计算方式和上文debugger的方式一致。修改完数据后,将Dip.SW1-1为OFF。

(5)最底层的爬行时间调整

◎使用debugger修正数据

比较最底层的单层运行与其他层的单层运行的爬行时间。若最底层的爬行时间较长,则依照下表进行调整。此调整的目的在于要使最底层的爬行时间与其他层的爬行时间相仿,因此,仅在最底层有效果。

调整结束后,必须确认到最底层的多层运行的乘梯舒适度。 1)最底层的爬行时间调整

打“急停”开关,将DIP SW1-1置为ON,调整方法见表4.3。另外,此调整结束后必须再次进行层高测定运行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49页, 共67页

表4.3 最底层的爬行时间调整

最底层的爬行时间调整 设定【MODE 28】 爬行时间延长 爬行时间缩短 0x00-X(1sec≒0xD) 0x00+X(1sec≒0xD)

(实例)爬行时间缩短0.5秒:

1)确认电梯处于停梯状态。

2)使Dip.SW1-1 ON。

3)最底层爬行调整 设定【MODE 28】(主板LED显示0x00)。 4)输入0-3(主板LED显示03)、按设定。 5)使Dip.SW1-1为OFF。 6)进行【MODE SET】。 7) 其后进行层高测定运行。

◎使用GHP修正数据

使用GHP的操作如下:打“急停”开关,将DIP SW1-1置为ON,操作GHP进入“调试与试验”——“平层调整”,然后选择“最底层调整”。数据的计算方式和上文debugger的方式一致。修改完数据后,将Dip.SW1-1为OFF,再进行层高测定。

(6) 爬行的时间调整

◎使用debugger修正数据

此种电梯无需特意进行爬行时间的调整。若真有需要去调整爬行时间,需依照以下操作指引进行:打“急停”开关,将DIP SW1-1置为ON,按表4.4进行操作。

但是务必确认承梯舒适感,平层位置等特性。

表4.4 爬行时间的调整

上行 爬行时间调整 上行侧停止位置规格【MODE 53】的设定 缩短爬行时间 延长爬行时间

下行 爬行时间调整 下行侧停止位置规格【MODE 54】的设定 缩短爬行时间 延长爬行时间

0x**E0+X(仅更改下位字节) (0.5sec≒$6)

0x**E0-X(仅更改下位字节) (0.5sec≒$6)

0x**E0+X(仅更改下位字节) (0.5sec≒$6)

0x**E0-X(仅更改下位字节) (0.5sec≒$6)

**部分为不变的内容(与前数据相同)

(实例)上行时延长0.5sec

1)确保电梯处于停梯状态。

2)使MPUのDip.SW1-1为ON。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0页, 共67页

3)上行的停止位置规格设定【MODE 53】(监视器显示**FC)。 4)输入*-*-F-6(监视器显示为**F6),按设定。 5)使Dip.SW1-1为OFF。 6)进行【MODE SET】。

◎使用GHP修正数据

使用GHP的操作如下:打“急停”开关,将DIP SW1-1置为ON,操作GHP进入“调试与试验”——“平层调整”,然后选择“上行爬行调整”或者“下行平层调整”。数据的计算方式和上文debugger的方式一致。修改完数据后,将Dip.SW1-1为OFF。

3.5.5 起动补偿调整

轿厢在空载状态下调整轿底的负荷 检测装置(如右图)。

(1) 松开锁紧螺母;

(2) 旋转调整螺母,使负荷检测装置的 树脂部分的上端面和轿底负荷检测装置挡板 的距离为8±1mm;再调整该距离,使得地址 B40002AB的数值(用GHP查看绝对地址的方 式)为215~225之间;地址B40002AB的数据 仅仅作为参考,原则上以保证距离8±1mm为准。

(3) 紧固锁紧螺母。

挡板 8±1mm 调整螺母

树脂部分 锁紧螺母 固定板

负荷检测装置

3.5.6 轿内负荷检测设置

可以利用起动补偿调试作业的自动调谐功能。以下是起动补偿调试作业时的操作流程。 ◎使用debugger进行操作

①负荷检测的零点调试

1)轿厢内无载重,停在最上层。

2)在电梯操作控制器上选择0%负载调试【MODE 32】,按下设定 键。

3)选择0%负载调试【MODE 32】,按下解除键。

②起动补偿UP、DOWN偏置调整

1)在轿厢里乘坐1人,在各层UP, DOWN运行,确认起动时的过冲及反转状

态。但是,下行运行完成后转上行运行,或者上行完成后转下行运行等改变运行方向时的起动冲击,此时在这里还不用评价。

2)如果起动时发生过冲,反转,请按照下表,改写微机的数据后重新测试。

起动补偿的偏置设置方法

UP(上行)偏移调整 起动补偿偏置调整(UP侧)【MODE 33】 读出 过冲 反转

0x0000~0x3000的范围内数值从小向大的方向调整 0x0000~0x3000的范围内数值从大向小的方向调整

DOWN(下行)偏移调整 起动补偿偏置调整(DOWN侧)【MODE 34】 读出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1页, 共67页

过冲 反转

0x0000~0x3000的范围内数值从大向小的方向调整 0x0000~0x3000的范围内数值从小向大的方向调整

(操作实例)上行起动过冲

Ⅰ)确认电梯处于停止状态。

Ⅱ)选择起动补偿偏置调整(UP侧)【MODE 33】(屏幕上显示前次的设

置值)。

Ⅲ)输入2-0-0-0 (显示屏上显示2000),按下改写键

Ⅳ)按下所有功能初始化

③负载检测增益的设置 1)轿厢满载,(100%额定负载)。

2)在debugger上选择100%负载调试【MODE 35】,按下设定键。

④ 起动补偿增益的调整

1)轿厢满载(100%额定载重)(在轿厢内乘坐1人,然后适当增加称重块,

使负载达到额定载重重量)。应注意,必须是额定载重的100%负载,除此外的负载将不能使电梯得到正确的起动补偿增益。 2)根据下表,在电梯运行前,请确认电梯UP(上行),DOWN(下行)两方

向均已设置临时增益值0x7A。

3)在任意楼层进行UP,DOWN运行,查看起动时的过冲,反转情况。

4)如果起动时出现过冲,反转情况,按照下表,改写微机的数据,然后复查。

起动补偿的增益设置方法

UP(上行)增益调整 起动动补偿增益调整(UP侧)【MODE 36】 读出 过冲 反转

0x00~0x150的范围内数值从大向小的方向调整 0x00~0x150的范围内数值从小向大的方向调整

DOWN(下行)增益调整 起动补偿增益调整(DOWN 侧)【MODE 37】 读出 过冲 反转

0x00~0x150的范围内数值从小向大的方向调整 0x00~0x150的范围内数值从大向小的方向调整

(操作实例)上行反转

Ⅰ)确认电梯处在停止状态。

Ⅱ)在debugger上选择起动补偿增益调整(上行方向)【MODE 36】,按下

读出键(屏幕上显示前次的设置值)。

Ⅲ)输入1-0-0(在屏幕上显示100)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2页, 共67页

Ⅳ)按下改写键。

Ⅴ)按下所有功能初始化 。

⑤钢丝绳重量修正的调整

1)在最底层的附近各层进行UP(上行)和DOWN(下行)运行,确认起动时的

过冲,反转情况。

2) 如果有过速,翻转情况的发生,按照下表所示,进行钢丝绳重量修正调整。

但是,由于修正值对于UP(上行)和DOWN(下行)是通用的,所以即使没能找到上下通用的最优值,设置也必须尽量获得上,下同等的性能。

钢丝绳重量修正的设置方法

钢丝绳重量修正 起动补偿钢丝绳重量修正【MODE 46】 读出 UP反转 DOWN过冲 UP过冲 DOWN反转

0xFFFF~0xF99A的范围内设置

(欠补偿 under compensation) 0x0000~0x0666的范围内设置

(过补偿 over compensation)

(操作实例)上行过冲,下行反转 Ⅰ)确认电梯处于停止状态。

Ⅱ)将DIP.SW短路MLC[XY]插入最底层大厅召唤箱内的8P连接器上。

Ⅲ)在电梯操作控制器上选择起动补偿钢丝绳重量修正【MODE 46】,按下读出 键(显示屏上显示0000)。

Ⅳ)输入 3-3 -3 。(显示屏上显示333)、按下改写键。 Ⅴ)拔出短路接头。 Ⅵ) 按下所有功能初始化。

◎使用GHP进行操作

①负荷检测的零点调试

1)轿厢内无载重,停在最上层。

2)在GHP上进入菜单“调试与试验”——“称重初始化”——“零点设置”。 ②起动补偿UP、DOWN偏置调整

1)在轿厢里乘坐1人,在各层UP, DOWN运行,确认起动时的超速及反转状

态。但是,下行运行完成后转上行运行,或者上行完成后转下行运行等改变运行方向时的起动冲击,此时在这里还不用评价。

2)如果起动时发生过冲,反转,请按照下表,改写微机的数据后重新测试。

起动补偿的偏置设置方法

UP(上行)偏移调整 起动补偿偏置调整(UP侧) GHP操作“调试与试验”——“启动补偿设置”——“空载上行补偿” 过冲

0x0000~0x3000的范围内数值从小向大的方向调整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3页, 共67页

反转 0x0000~0x3000的范围内数值从大向小的方向调整

DOWN(下行)偏移调整 起动补偿偏置调整(DOWN侧) GHP操作“调试与试验”——“启动补偿设置”——“空载下行补偿” 过冲 反转

0x0000~0x3000的范围内数值从大向小的方向调整 0x0000~0x3000的范围内数值从小向大的方向调整

③负载检测增益的设置 1)轿厢满载,(100%额定负载)。

2)在GHP上进入菜单“调试与试验”——“称重初始化”——“满载点设置”。

④ 起动补偿增益的调整

1)轿厢满载(100%额定载重)(在轿厢内乘坐1人,然后适当增加称重块,

使负载达到额定载重重量)。应注意,必须是额定载重的100%负载,除此外的负载将不能使电梯得到正确的起动补偿增益。

2)根据下表,在电梯运行前,请确认电梯UP(上行),DOWN(下行)两方

向均已设置临时增益值0x7A。

3)在任意楼层进行UP,DOWN运行,查看起动时的过冲,反转情况。

4)如果起动时出现过冲,反转情况,按照下表,改写微机的数据,然后复查。

起动补偿的增益设置方法

UP(上行)增益调整 起动动补偿增益调整(UP侧) GHP操作“调试与试验”——“启动补偿设置”——“满载上行补偿” 过冲 反转

0x00~0x150的范围内数值从大向小的方向调整 0x00~0x150的范围内数值从小向大的方向调整

DOWN(下行)增益调整 起动补偿增益调整(DOWN 侧) GHP操作“调试与试验”——“启动补偿设置”——“满载下行补偿” 过冲 反转

0x00~0x150的范围内数值从小向大的方向调整 0x00~0x150的范围内数值从大向小的方向调整

⑤钢丝绳重量修正的调整

1)在最底层的附近各层进行UP(上行)和DOWN(下行)运行,确认起动时的

过速,反转情况。

2)如果有过冲,反转情况的发生,按照下表所示,进行钢丝绳重量修正调整。 但是,由于修正值对于UP(上行)和DOWN(下行)是通用的,所以即使没

能找到上下通用的最优值,设置也必须尽量获得上,下同等的性能。

钢丝绳重量修正的设置方法

钢丝绳重量修正 起动补偿钢丝绳重量修正 GHP操作“调试与试验”——“钢丝绳重量补偿” UP反转

DOWN过冲

0xFFFF~0xF99A的范围内设置 (欠补偿 under compensation)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4页, 共67页

UP过冲 DOWN反转 0x0000~0x0666的范围内设置 (过补偿 over compensation)

3.6 功能确认

参考CA09电梯功能说明对CA09电梯的功能进行检查。

四、MPU板7段码LED显示说明

在MPU的左下角,有一组7段码的LED,用于显示电梯的运行次数和运行信息,现对其显示方式说明如下:

(1)如下图所示,LED区域分为三块,区域1、区域2分别是三个七段码组成的,区域3则是指右下角的6个点。

(2)显示内容说明:见下表所示,在0~1.5s内区域1显示的是方向和层站,区域2是从副微机的TCD,区域3显示的是出发状态、减速状态,然后是1.5~3.0s、3.0~4.5s以及4.5~6.0的显示内容,完毕后又回到0~1.5s的显示内容,如此循环。

(3)运行次数复位以及停电保持

1)使用dubugger操作取消运行次数的显示 (a)地址A5007000设置为0x40000000 (b)MPU板上的D.SW1-1跳到ON

(c)wv10hcdspq(地址c30001780)设置为0xFFFFFFFF

(d)MPU板上的D.SW1-1跳到OFF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5页, 共67页

2)使用dubugger操作显示运行次数

(a)地址A5007000设置为0x40000000 (b)MPU板上的D.SW1-1跳到ON

(c)wv10hcdspq(地址c30001780)设置为0x00000000

(d)MPU板上的D.SW1-1跳到OFF

3)使用dubugger操作复位运行次数

(a)地址A5007000设置为0x40000000 (b)MPU板上的D.SW1-1跳到ON (c)wv10hc[0]设置为0x00000000

(d)MPU板上的D.SW1-1跳到OFF

4)使用GHP对运行次数的操作

MPU板上的D.SW1-1跳到ON,进入“调试与试验”—“运行次数设置”: (a)若要取消LED数码管显示运行次数,则按下“取消运行次数显示” (b)若要设置LED数码管显示运行次数,则按下“设置运行次数显示”

(c)默认为LED数码管显示运行次数,若要对运行次数清零,则按下“运行次数清零”

操作完毕后MPU板上的D.SW1-1跳到OFF

5)电源关闭后运行次数是否会复位

由于运行次数的数据存储在FE-RAM内,所以掉电后运行数据不会丢失。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6页, 共67页

五、故障码列表和清除故障

等级

TC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A 1B 1C 1D 1E 1F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A 2B 2C 2D 2E 2F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A 3B 3C 3D 3E 3F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故障标记 TCD监视器

bit 标号 主微机部 副微机部

rxcvch xcvchs 0 tx50bnt[1] 1 txmcn txsidnc 2 tx99g tvicom 3 rswdt txdinpt[1] 4 tx97[0] txipcht[1] 5 tx43ert[1] tx50es 6 nelno 7 t102ct tvx50bnt 0 t102lrash 1 t40der tx15bnt 2 tvspc 3 ti60supt 4 5 6 t59ce 7 0 1 2 3 4 5 6 7 0 1 txacov 2 3 4 5 6 7 tucmp 0 tgrslt[1] 1 treer2t[1] 2 treer1t[1] 3 4 vrunt[1] 5 txbcsnt[1] 6 tv47t[1] 7 teqdect 0 tispc 1 tisume 2 txrezeh 3 treer0f 4 5 tvspdfat 6 treerat 7 ttrsch 0 tmcrovr 1 tx40ger tx50bft[1] 2 tx40der tsds1onh[1] 3 txmcf tx15bft[1] 4 tx5rft[1] tshvslp 5 tx41er 6 tx15bsft[1] 7 ztrbh[0]/vtrbh[0] ztrbh[0]/vtrbh[0] ztrbh[1]/vtrbh[1] ztrbh[1]/vtrbh[1] ztrbh[2]/vtrbh[2] ztrbh[2]/vtrbh[2] ztrbh[3]/vtrbh[3] TCD内容

主微机部

电路标准电压异常

#50B ON故障 #5 ON故障 安全回路动作故障 软件WDT动作检出 AVR1 P48V电源异常 检修运行输入信号异常 号机NO.异常

连续3次开门锁死故障 开门时,ORS经常动作故障 40D OFF故障

40G ON故障 40D ON故障 #5 OFF故障 #5R OFF故障

运行指令输入缓冲ON故障

HOLD

副微机部

电路标准电压异常

副微机停机 综合微机与副微机通信异常 双重输入缓冲器故障 INV输出封锁电路OFF故障

#50B ON故障

#15B ON故障 规格表异常

INV输出封锁电路ON故障

重复故障(12次/10分钟)

CNV交流过电压故障

UCMP异常 低速超速检出 运行中被锁定(R.E.故障) 起动锁定(R.E.故障)

旋转编码器错线 制动器ON故障

逆转检出 地震时自动复位运行锁定检出 INV微机规格表异常 INV微机和数错误 磁极检测用R.E.故障 磁极偏差零检测

检修运行时速度偏差异常(最下层) 检修运行时起动锁定(最下层) 电压不足检出

进行微动运行时门区外运行 50B OFF故障 SDS1同时ON故障 15B OFF 故障 滑轮滑动检测

#15BSW OFF故障

HOLD

A1

A1

A1

A1

A2

A2

A2

○ ○ ○ ○ ○ ○ ○ ○ ○ ● ○ ○ ○ ● ● ○ ○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7页, 共67页

等级

TCD 48 49 4A 4B 4C 4D 4E 4F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A 5B 5C 5D 5E 5F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6A 6B 6C 6D 6E 6F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7A 7B 7C 7D 7E 7F 故障标记

主微机部 副微机部 t102dlrash tvccht[1] txiigbte[1] tihct0e tchct0e txcpcht[1] tc60supt[1] tv97pert[1] txiigbt txiov txcnvft[1] trezrset tdskbrk tphcer tp900re txcnvnt[1] txrvt[1] txcigbte[1] txioc txigdve txcigbt txcov txcoc txcgdve pmstat t97drt[1] tvspdft[1] tgrsht[1] tvspdfbt treerbt txbcsft[1] tp900ps tsdsver2 tp900r tfmlsete TCD监视器

bit 标号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ztrbh[3]/vtrbh[3] ztrbh[4]/vtrbh[4] ztrbh[4]/vtrbh[4] ztrbh[5]/vtrbh[5] ztrbh[5]/vtrbh[5] ztrbh[6]/vtrbh[6] ztrbh[6]/vtrbh[6] TCD内容

主微机部

连续3次开门不成功

HOLD

副微机部

电流不足检出

INV-IGBT故障3次检出 INV侧霍尔CT零相电流异常 CNV侧霍尔CT零相电流异常 CNV输出封锁回路OFF故障 CNV输出封锁回路ON故障

停电检测信号异常 INV用IPM故障 主回路过电压检测 CNV启动异常

磁极旋转方向标记未调整 拖抱闸运行检出

光耦检出

层高表错误时的端层停止 CNV异常启动 电源逆相检出

CNV侧IGBT故障3次检出 INV侧 霍尔CT过电流检出 INV基极电压不足故障 CNV侧IGBT异常检出 直流过电压检测

CNV侧 霍尔CT过电流检出 CNV基极电压不足故障

层高测定错误 速度偏差异常

高速超速

检修运行时速度偏差异常(中间层) 检修运行时起动锁定(中间层)

HOLD

A2

A2

A2

门机电源切断无效故 B1

B1

B2

B2

制动器OFF故障

同期位置异常

SDS速度异常2(紧急停止) 层高表和数错误

隔磁板安装错误

○ ● ○ ○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8页, 共67页

等级

TCD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8A 8B 8C 8D 8E 8F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A 9B 9C 9D 9E 9F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A AB AC AD AE AF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故障标记 TCD监视主微机部 副微机部 bit 标号 tmifc 0 t97drft 1 tx94bt[1] 2 tfmlxnt 3 tfmlynt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t97c tv65rg 0 t59cec 1 tmresete 2 tx50fth txsdsr 3 tx15bsnt[1] 4 tvtrqft[1] 5 rsumfs[0] txovce[1] 6 rsumf[0] tadjsum 7 0 tihctdn 1 2 tzinter 3 4 tdrtb[5] tchctdn 5 tsae1e 6 7 tdrtb[4] txdza 0 tdrtb[2] txdzb 1 txpsoner 2 3 txsidnf[1] 4 tovload 5 talper 6 tx5rnt[1] t99ee 7 tfrun2h 0 tx40dge tsdsvere 1 txpsofer 2 3 4 5 t102ttk 6 tphbaer 7 tdrtbt[1] 0 tdrdownt[1] 1 2 3 4 5 6 7 ztrbh[7]/vtrbh[7] ztrbh[7]/vtrbh[7] ztrbh[8]/vtrbh[8] ztrbh[8]/vtrbh[8] ztrbh[9]/vtrbh[9] ztrbh[9]/vtrbh[9] ztrbh[10]/vtrbh[10] TCD内容

主微机部

FMLX、FMLY、#100RXA、B OFF故

门机电 源OFF故障 开关门堵死故障 FMLX、ON故障检出 FMLY ON故障检出

SCLB3板通信故障

综合微机重启多次所导致的最近楼层散热 片过热保护动作

ROM和数错误1 ROM和数错误

旋转编码器断线,逆相故障

逆转检出

旋转编码器磁极位置异常

ALP异常 #5R OFF故障

#40D接触器故障

开门锁死导致运行至其他层(1回) 光幕异常 变频门机故障

变频门机微机死机故障

HOLD

副微机部

负荷检测电路异常 重复故障(6次/10分钟)

SDS不动作(SDS ON故

15BSW ON故障 拖闸运行检出 过电压发生次数10次 现场调整区规格表和数错误

INV HCT故障

Z相ON/OFF故障

CNV侧 霍尔CT故障

DZA位置检测器OPENDZB 位置检测器OPENFML 位置检测器OPEN

INV微机停机6次以上 电机过载

多次自救检出

自由运行检出

SDS强制减速开关多次FML 位置检测器CLOSE

HOLD

C1

C1

C2

C2

C2

C2

D

○ ○ ○ ○ ● ○ ●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59页, 共67页

等级

TCD B8 B9 BA BB BC BD BE BF C0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A CB CC CD CE CF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A DB DC DD DE DF E0 E1 E2 E3 E4 E5 E6 E7 E8 E9 EA EB EC ED EE EF

故障标记

主微机部 副微机部 t43pt[1] tbmicn_z tamicn_z tm97h tm97 tz97h tfmlxt[1] tfmlyt[1] t100rxabt[1] tdrlst[1] tvtrqer txsidnf[0] txiigbte[0] t103 txovce[0] t101l tsae1bt[1] t102l tihcter tvybrftm[0] tzer t97cb txcigbte[1] tvmicro tchcter tp900psc tiintfe tsdsver1

TCD监视

bit 标号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ztrbh[10]/vtrbh[10] ztrbh[11]/vtrbh[11] ztrbh[11]/vtrbh[11] ztrbh[12]/vtrbh[12] ztrbh[12]/vtrbh[12] ztrbh[13]/vtrbh[13] ztrbh[13]/vtrbh[13] 主微机部

群管理-号机通信故障

待机系微机异常 运行系微机异常 共通厅外召唤回路异常 群管理微机死机 单梯厅外召唤回路异常

FMLX OFF故障检出 FMLY OFF故障检出 #100RXA、B OFF故障检出

CLS、OLS同时ON故障

曾经发生开门或关门锁死故开门时ORS连续动作故障 关门时ORS连续动作故障

SCLB3板通信故障(预报)

工程用层高测定规格表ON

D

E

E

E

E

E

E

TCD内容 HOLD HOLD 副微机部

转矩测定运行异常 有INV微机WDT动作记录 有INV用IPM故障记录 过电压发生次数5次以上 ● INV霍尔CT异常 Z相错误脉冲 有CNV侧IGBT故障记录 微动运行异常 CNV侧 霍尔CT异常 准备运行合理性异常 SDS 速度异常1 ●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0页, 共67页

(1)故障码读取

故障码读取的操作如下:进入菜单“故障详细”——“故障详细”——“最近故障”或者其他的选项,可以查看故障的信息。

(2)故障清除

故障码清除办法如下:进入菜单“故障详细”——“故障详细”——“清除故障码”,即可以清除故障。

注:重新烧写程序后电梯出现A6故障的处理

在试验的过程中,曾经出现重新烧写程序后,电梯出现A6故障,此时可以使用debugger或者GHP或者ANN小键盘用“MODE+1C+SET”的形式清除。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1页, 共67页

六、日立电梯手持编程器二代(HITACHI GHP-II)操作说明 6.1 手持编程(GHP)硬件说明

日立电梯手持编程器(GHP-II)产品外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产品的正右上方具有唯一的对外接口(8PIN),所有通讯信号和电源都由此接口接入。产品正上方是一个128*64的单色LCD显示器件,可以显示中英文及图片。产品正下方是6*5的矩阵键盘,提供各类功能按键以及数字、大小写字母的编辑输入。每一个合格的出厂产品背后都贴有本品的标签信息,每个产品有一个终身唯一的ID号。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2页, 共67页

.按键说明。

1.1 ▲:菜单选择上翻键。有连续选择菜单的功能,当本次按下▲超过0.5秒后,系统将以约0.1秒/行的速度继续往上选择菜单。另在计算器模式下作为“+”。

1.2 ▼:菜单选择下翻键。有连续选择菜单的功能,当本次按下▼超过0.5秒后,系统将以约0.1秒/行的速度继续往下选择菜单。另在计算器模式下作为“-”。

1.3 ENTER:菜单确定键。当按下ENTER键后,界面进入所选择当前菜单的下一级菜单;如果此当前菜单已经是最后一级菜单,则直接执行此菜单的功能。此外,ENTER键还用于一些输入的确认。

1.4 RETURN:菜单返回键。当当前菜单处于非顶级菜单时,按下此键将返回至上级菜单;或从当前功能函数和编辑状态退出,返回到对应菜单。 1.5 MODIFY:修改键。当处于读取电梯内部数据功能时,如果需要修改参数数据(参数能否修改还跟该型号的电梯主控板有关),按下此键将进入编辑修改状态,界面提示输入参数值。 1.6 CLEAR:清除键。在编辑修改状态下将当前的数据输入清除,以重新输入。 1.7 MODE:快捷键。利用此键配合模式号和ENTER键可以直接进入对应的菜单功能以及菜单以外的部分功能。另在计算器模式下作为“×”。

1.8 START:启动键。某些梯种下配合调试电梯,直接控制电梯系统的运行。

1.9 STOP:停止/复位键。某些梯种下配合调试电梯,直接控制电梯系统的停止或复位。 1.10 FUNC:保留。另在计算器模式下作为“÷”。 1.11:其它数字键等,用于输入数字或符号。

1.12:右下角的红色字母丝印用于CA09型的变量字母输入,其中M、T、X、Y在NPH等梯种下还用于器件码的输入。 6.2 菜单说明

6.2.1 一级菜单:梯型选择菜单

一级菜单是梯型选择菜单,包括如下八个菜单选项:NPH、NPM、GVF2、HGP-01、UAX_II、HGP-03、CA09、HPM。不同梯型的子菜单不一定相同,但快捷操作方式号相同。GHP-II的所有功能都是基于选定梯型的,梯型未选定不能使用快捷方式等进行操作。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3页, 共67页

二级菜单 三级菜单 楼层显示 运行次数 速度显示 运行模式显示 主控板时间 轿厢载重 机房检修 置最底层运行 置中间层运行 置任意层运行 置最高层运行

四级菜单

设置机房检修 取消机房检修

设置专用运行 取消专用运行 设置门止动 取消门止动 设置呼叫保持 取消呼叫保持 设置微平运行 禁止微平运行 取消禁止微平运行

零点设置 满载点设置 空载上行补偿 空载下行补偿 满载上行补偿 满载下行补偿

运行信息

运行设置

专用运行 门止动功能 呼叫保持

微平运行 主微机数据读写

数据读写

规格表修改 直接地址读写 称重初始化

调试与试验

启动补偿设置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4页, 共67页

二级菜单 三级菜单 四级菜单 上行平层调整 下行平层调整 单层站调整 最底层调整 设置规格表传送 取消规格表传送 设置自动检测 取消自动检测

设置层高测定 取消层高测定 设置WD110%取消 取消WD110%取消 设置SDS试验 取消SDS试验 设置厅外数显检查 取消厅外数显检查 设置主机打滑试验 取消主机打滑试验 设置抱闸试验 取消抱闸试验

设置监视 取消监视

设置运行次数显示 取消运行次数显示 运行次数清零 正向 反向

平层调整

副微机规格表传送 磁极码自动检测 磁极码手动调整 层高测定 WD110%取消 SDS试验

厅外数显检查 主机打滑试验 抱闸试验 最高速限制 钢丝绳重量补偿 群控编入监视 最底层爬行调整 Q9触发次数 运行次数设置

电机吊挂方向设置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5页, 共67页

二级菜单 三级菜单 四级菜单 最近故障 最初故障 前1次故障 前2次故障 前3次故障 前4次故障 前5次故障

故障读取

故障详细 前6次故障 前7次故障 前8次故障 前9次故障 前10次故障 前11次故障 前12次故障 前13次故障

故障说明 PC联机 电梯工号

其它

电机电流 读写测试 计算器

6.2.2 菜单结构补充说明:

以上所述的菜单结构只是个总的菜单展示,具体到某一梯种可能没有某些菜单功能,或菜单功能仅供开发人员在调试阶段使用而不对客户开放。如有疑问请与开发人员联系。

一些非最底层菜单在选择进入时需要与电梯控制板进行通信,如果没有接入电梯控制板或选择的梯种与实际不匹配时,系统将会提示“通信超时”等警示信息。

注:不要选择错误的梯种进行操作!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6页, 共67页

6.3 产品操作流程

6.3.1 GHP-II开机及操作流程:

GHP-II开机及操作流程图

6.3.2 GHP-II开机流程说明:

GHP-II的开机过程是一个系统初始化和使用权限检查的过程。从GHP-II上电开机到允许使用,系统需要依次检查内部实时时间、密码重试次数、开机密码、授权截止日期等,耗时约10秒左右;任何一个检查环节没有通过都将导致GHP-II锁定或截止使用。系统锁定的唯一解决办法是将产品返厂维修,截止使用可通过更新截止使用时限后继续使用。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7页, 共67页

七. GHP-II权限管理:

GHP-II具有周密和严格的使用权限控制,分别表现在内部实时时间控制、密码重试次数控制、开机密码(二级密码)控制、授权截止日期控制等几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权限都可使你不能使用全部或部分GHP-II的功能。 7.1 实时时间控制:

GHP-II内部设有实时时间功能,如果实时时间芯片电池耗尽或被人为修改都将导致实时时间检查失败,GHP-II截止使用和全部功能锁定。当开机界面多次重复显示“battery low!”字样时,请将GHP-II返厂处理。 7.2密码重试次数控制:

GHP-II的开机密码设置了重试限制次数(25次),以防止开机密码遭恶意破解。GHP-II的授权使用人员请牢记开机密码,切勿随意输入尝试密码以免造成密码锁定。当开机界面显示“密码锁定”后,GHP-II全部功能锁定,请将GHP-II返厂处理。

7.3开机密码(二级密码)控制:

GHP-II设有开机密码,在进入系统后使用者可以随意更改此密码。密码可以为1~8位的十六进制数字。出厂时密码默认处于清除状态,一旦你设置了GHP-II的密码,密码将无法再次清除。因此,GHP-II的授权使用人员请牢记开机密码,以免造成密码锁定。当开机界面显示“密码锁定”后,GHP-II全部功能锁定,请将GHP-II返厂处理。

GHP-II预留了二级密码功能,二级密码用于保护部分严格受控的GHP-II的功能,更详细和深入的使用说明请与产品开发人员联系获得。 7.4 授权截止日期控制:

每一个GHP-II都有使用截止日期,当前时间在进入截止日期10天以内GHP-II将提示使用者输入新的CDKEY但并不锁定GHP-II,超过此截止日期后GHP-II将锁定在输入新的CDKEY界面上。系统进入截止日期控制界面后将显示当前日期(屏幕第二行左边)和截止日期(屏幕第二行右边),以及一组24位的加密码。使用者需提供此加密码给拥有截止日期授权的工作站,工作站人员根据这组加密码使用专用的“Encrypt_For_Hitachi_GHPII”软件计算出新的CDKEY,使用者再把工作站人员提供的新CDKEY输入GHP-II即可获得新的GHP-II使用时限。

GHP-II还增设了通过菜单修改截止日期的功能,运用此功能工作站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修改GHP-II的截止日期。 八. CA09梯种功能变量读写:

CA09梯种的大部分功能都由变量读写进行操作。GHP-II囊括了约8000条CA09梯种中需要使用到的变量名操作。CA09的变量名输入需要使用到键盘上的第二功能,通过按键状态转换GHP-II支持全部26个字母的输入(含大小写字母,目前大写字母功能保留)、数字0~9输入以及部分符号(包括左右括号、点号POINT、横杆LINE)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8页, 共67页

输入。输入变量名时,GHP-II的键盘保留“RETURN”、“H/D/B”、“CLEAR”、“ENTER”四个按键作为编辑功能键,使用“START/(”、“STOP/)”、“POINT”、“LINE”以及0~F共20个带有右下角丝印的按键作为ASCII字符输入键。

8.1在输入变量名时的各功能键说明: “RETURN”:功能退出键。

“H/D/B”:键盘输入状态转换键(互斥类型按键),每按一次此键编辑输入状态在字母(G~Z)与十六进制数字符号等(0~F, 左右括号、点号、横杆)之间翻转。 “CLEAR”:删除当前光标处的错误输入。

“ENTER”:功能确认键,变量名输入完毕后按此键进行确认。 8.2 输入变量名的方法:

输入变量名时,应先查看当前的键盘输入状态(显示在界面的第三行),如果不符应按“H/D/B”键转换至所需的输入法状态。在变量名输入过程中可以随时按下“H/D/B”键转换输入法状态。为了加快变量输入速度和防止输入错误,GHP-II拥有强大的变量名自动完成和输入防错自动纠正功能。在编辑输入状态下,当用户按下每一个ASCII符时,系统自动查找内置数据库进行变量名匹配,如果当前已输入的变量名在内置数据库中查找不到记录,系统自动删除当前光标处的错误输入;系统在查找内置数据库时还将与当前输入最匹配的一条记录变量名自动显示在界面底行,同时显示其对应的操作软元件编号。因此用户在输入变量名时,如果发现最底行显示的自动完成变量名就是自己将要输入的变量名,可以直接按“ENTER”进行确认把自动完成的变量名选为当前操作变量名。 8.3 CA09梯种功能变量读写说明:

进入功能变量读写界面时,界面第一行为变量名输入行,第二行为变量值行,第三行为按键状态提示行。在用户输入过程中,界面第四行显示自动完成的变量名和对应的操作软元件编号,输入确认后在第二行显示当前变量的值。当前变量的值根据电梯运行状况自动刷新,在查看当前变量值时,按下“ENTER”键可重新回到变量名输入界面,按下“MODIFY”键可修改当前变量的值,按下“▲/▼”键可在相邻变量间跳转(免去了操作者在查找相邻变量时重新输入变量名之繁琐操作)。修改当前变量值时,在当前变量值输入完毕后按“ENTER”键,在界面第三行提示“重设”或“确认”,若按下“▲/▼”键可修改刚才的输入(“▲”回到变量名输入界面,“▼”重设变量值),若按下“ENTER”键将把当前变量对应的软元件单元内容更改为所设的数值。

8.4 快捷方式说明:

为了方便GHP-II的熟练操作者使用,GHP-II为各个梯种定制了常用功能的通用快捷方式。所有快捷方式的使用方法是:先选择梯种(即在二、三、四级菜单下),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69页, 共67页

通过按“MODE + 1到2位十六进制数字 + ENTER/CLEAR/RETURN”进入相应功能。当数字输入后,界面提示当前的快捷功能名称,再按下一个功能键(ENTER/CLEAR/RETURN)后系统根据快捷功能号和所选功能键自动执行一个快捷功能。使用快捷键操作与从对应菜单进入相应功能完全等效,系统预留的快捷方式一览表如下表所示,其中S表示设置,S/R表示设置/取消,R表示读取,RW表示读/写。

MODE 0 1 2 3 4 5 6 7 9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32

功能名称 楼层显示 主微机时间 最初故障 机房检修 置最低层运行 置中间层运行 置任意层运行 置最高层运行 OS DATA CLEAR 磁极码自动检测

层高测定 厅外数显检查 WD110切除 SDS试验 专用运行 微动运行的切除 安全钳试验 副规格数据传送

最近故障 呼叫保持 主微机数据读写 DSP数据读写 主微机时间 当前负载显示 速度显示

最底层爬行时间的调整

负载检测零点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备注 R RW R SR S S S S RW SR SR SR SR SR SR SR SR SR R SR RW RW RW R R RW SR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70页, 共67页

MODE 33 34 35 36 37 3E 40 44 46 57 62 65 68

附件1. GHP-II实物彩图:

功能名称

上行轻载起动补偿调整 下行轻载起动补偿调整 负载检测额定负荷点 重载上行起动补偿调整 重载下行起动补偿调整

运行次数显示 运行模式ACD 最高速度设定

钢丝绳重量的起动补偿修正

抱闸力矩试验 群控编入监控器

电机电流 磁极码手动调整

GHP-II快捷方式一览表

备注 RW RW SR RW RW R R RW RW SR RW R RW

九.ANN操作功能一览表

ANN的操作一览表如下表所示,灰色部分的功能在CA09电梯上不能使用。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71页, 共67页

MODE号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A 1B 1C 1D 1E 1F 20 21 22 23 24 25 26

功能

返回正常显示(层站位置显示) 计时器显示(10进 hr单位) 监控数据读出﹠all clear 机房低速运行

底层轿厢呼叫登录(一次通过) 中间层轿厢呼叫登录(一次通过) 任意层轿厢呼叫登录(一次通过) 顶层轿厢呼叫登录(一次通过) 语音广播音量调整 Q9补充数据all clear 现地磁极码自整定(DN侧) 地震管制运行模拟试验 火灾管制运行模拟试验 水浸退避运行模拟试验 110%载重运行模拟试验

110%载重蜂鸣器许可运行模拟试验 IC自动广播音量调整 层高测定运行

显示器点检(数显IND) 劳检模式(负载110%检出屏蔽) SDS试验 专用运行

微动平层运行屏蔽

质监局用CATCH试验(力矩up) INV微机规格表数据传送 再生柜分离模式 现地磁极自动调整(UA) 显示器点检中显示(数显IND) ALP异常的复位

微动平层运行设置

故障显示切换

轿厢、厅外呼叫型式切换 内存读出改写 内存读出改写

计时器改写(hr单位 10进) 主回路电压显示

负载显示(%单位,4位10进制)

Type S/R R/W R/W S/R S/R S/R R/W S/R R/W R/W S/R S/R S/R S/R S/R S/R R/W S/R S/R S/R S/R S/R S/R S/R S/R S/R S/R S/R S/R R/W S/R S/R R/W R/W R/W R/W R/W

备注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72页, 共67页

MODE号 27 28 29 2A 2B 2C 2D 2E 2F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A 3B 3C 3D 3E 3F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A 4B 4C

功能

速度显示(4位10进制) 底层微速运行时间调整 钢丝绳打滑量表示

Type R/W R/W R/W

备注

显示器限速器解扣指示显示1(PULL) S/R 显示器限速器解扣指示显示2(FREE) S/R 显示器限速器解扣指示显示3(ON) 起动补偿自动调整(偏置设置) 起动补偿自动调整(增益设置) 内存读出(1byte bit表示) 内存读出(1byte bit表示) 负载检出0%设置 起动补偿上升偏置调整 起动补偿下降偏置调整 负载检出100%设置 起动补偿上升增益调整 起动补偿下降增益调整 管制运行屏蔽 地震时管制运行屏蔽 火灾时管制运行屏蔽 自家发电管制运行屏蔽 机房温度异常运行屏蔽 紧急呼叫返回运行屏蔽 电流检出回路增益/偏置补正 力矩干扰观察器增益调整 ACD(运行方式模式)显示 厅外按钮硬件确认

地震管制运行复位(低强度地震) 微平增益

最高速度限制(﹩01相当15m/min) 救援运行减速度(平层)补正 起动补偿钢丝绳重量补正 平衡传感器增益调整 微平运行输入零点设置 微平运行开始点设置 无SAE系统打滑量补正 长行程开始补正 停止位置补正

S/R S/R S/R R/W R/W S/R R/W R/W S/R R/W R/W S/R S/R S/R S/R S/R S/R R/W R/W R/W S/R S/R R/W R/W R/W R/W R/W S/R S/R S/R R/W R/W

起动补偿自动调整(钢丝绳重量补正) S/R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73页, 共67页

MODE号 4D 4E 4F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A 5B 5C 5D 5E 5F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6A 6B 6C 6D 6E 6F 70 71 72

功能

微平运行速度调整 SAE微平0点设置值 钢丝绳重量补正

ETSD50B继电器动作确认试验 ETSD强制减速试验 单层楼间运行的平层调整 停止位置调整数据重写(UP侧) 停止位置调整数据重写(DN侧) 抱闸制动距离检测模式 高速运行次数显示 抱闸制动力试验模式 磁极位置自动调整 底层平层调整(高层站) 主回路电压检出增益补正

Type R/W R/W R/W S/R S/R R/W R/W R/W S/R R/W S/R S/R R/W R/W

备注

Micro位置传感器停止位置调整(UP) R/W Micro位置传感器停止位置调整(DN) R/W PM电机用 旋转方向标志

单层楼运行平层调整(高层楼UP) 单层楼运行平层调整(高层楼DN)

光电SDS设置值是否合适的判定 群管理编入监控 减速开始速度 抱闸制动距离 额定电机电流表示 瞬间电机电流表示 电机电流表示增益设定 磁极位置数据调整

任意层轿厢呼叫登录(号机其他输入模式)

不停层的轿厢呼叫登录许可 Run time 极限模式 电机热模式 抱闸单侧动作模式

#40D 异常OFF检出屏蔽(UAG) 抱闸制动距离判定参数

R/W R/W R/W S/R R/W R/W R/W R/W R/W R/W R/W S/R S/R S/R S/R S/R S/R R/W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第74页, 共67页

MODE号 73 74 75 76 77 78 79 7A 7B 7C 7D 7E 7F

功能

Z相磁极位置自动调整(UP侧) Z相磁极位置自动调整(DN侧)

预备·运行轿厢移动量

微机负载率表示(% 4位10进) zx97n短路指令

Type S/R S/R R/W R/W S/R

备注

发至:设计类文档接收组(电气)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械) [ ]; 设计类文档接收组(机电一体化) [ ]; 其他:

说明:1.创建文档后,提交系统任务时需在‘备注’栏列明邮件通知的范围。

2.属于固定接收群组的文档不需注明发至部门,文档接收范围详见GL00002094《产品设计类文档授权方案》。 3.编制与管理的说明与要求见WI-SJ-008《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管理指引》。

技表044/第5版

MCA电梯安装调试手册

版本号

修改类型

修改原因

修改内容摘要

修改人

修改日期

修改记录表

执行日期

备注

技表044/第5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