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来源:一二三四网


二、名词解释

够苗晒田:当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的穗数时,便开始晒田。

垩白率:一般指米粒中有白垩米粒的比率。

见展叶差:可见叶片数与展开叶片数之差。

大喇叭口期:指玉米抽雄前10-15天,穗位上部叶片出生快而大,叶片密集呈大喇叭状。此时为大喇叭口期。

2、离乳期:水稻秧苗在3叶期左右时,胚乳的营养成分消耗殆尽,逐渐由异养过渡到自养,这一时期称为离乳期。

3、晒田:又称烤田或搁田,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化前排干水造成轻微水分胁迫的农艺措施。

6、库限制型品种:源相对较大而库不足的品种,多为小穗粳稻品种等。

7、棉盛蕾期:全田有50%棉株第4台果枝现蕾的日期。

8、衣分: 皮棉重量占子棉的百分率。

9、早秋桃:8月16日至8月31日形成的大桃

10、棉盛花期:全田有50%棉株第四台果枝开花的日期。

1

5、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6、基本耕作:指人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7、杂草: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4、复种: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8、水稻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籼稻为 12℃ ,且吸水量为种子干重的 40% 才能正常发芽。

9、理论上,水稻植株在第4叶抽出时,第 1 叶叶腋中长出第1个分蘖;主茎第8叶抽出时,植株上最多可有 8 个分蘖;第8叶展开后,其合成的光合产物优先供给 7 叶叶腋中的分蘖发育(生长)。

10、一般地,水稻茎鞘中贮藏的物质在抽穗后有部分会转运到籽粒中去,其对产量的贡献率约 20-40% 。

三、多项选择题

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 C E )。

A.穗数 B.分蘖数 C.每穗实粒数 D.有效颖花数 E.粒重

6、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 B C D E )。

2

A.株数 B.每株有效分枝数 C.每分枝角果数 D.每角果粒数 E.粒重

7、甘蔗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B E )。

A.分蘖数 B.有效茎数 C.上林率 D.节间长度 E.单茎重

8、烟草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 D E )。

A.株数 B.油分 C.经济系数 D.每株叶数 E.单叶重

9、高粱的一生,按其生育期特点,一般划分为( A B C )时期。

A.苗期 B.拔节孕穗期 C.结实期 E.播种期

10、甘薯贮藏窖的形式较多,目前薯采用的窖型主要有( A B C D )。

A.高温大屋窖 B.崖头窖 C.平温窖 D.普通大屋窖 E.冷窖

五、正误判断题

(√)2、豆科作物接种的根瘤菌属于微生物肥料。

(×)3、种肥的作用是供给作物幼苗期作物生长的养分。

收获期 3

D.

(×)4、多数作物只有开花期是需水临界期。

(√)5、甘蔗的适宜收获期为工艺成熟期。

(×)6、马铃薯的适宜收获期为生理成熟期。

(√)7、作物生育期间施用的肥料称之为追肥。

(√)8、将速效化肥按一定浓度溶解于水中,通过机械喷洒于叶面,养分经叶面吸收施肥方法称谓根外追肥。

(√)9、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促进或抑制称为作物化控。

(√)10、红麻施肥方法应为: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长杆肥。

(√)1、光的波长不同,对作物合成物质不同,对生育影响不同。

(×)2、气温、降雨、相对湿度、时期等对异花传粉的植物影响大,而对闭花传粉的植物影响则无。

(×)3、只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照种子就可以发芽。

(×)4、根据最小因子律,养分过高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5、两种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成行间隔种植称为混作。

4

(√)6、用生物措施代替土壤耕作是免耕法的原理之一。

(√)7、水稻的最早播种期要求温度稳定通过10℃。

(√)9、作物产量与作物平均净同化率无显著相关。

(×)10、我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均起源于我国。简答题

1.简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答:①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期的基础;

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使其协调发展;

③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

2.简述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

答: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有:①气候条件;②栽培制度;

③品种特性;④病虫害。

3.简述地膜覆盖的主要作用

5

答:(1)地膜覆盖的土壤热效应。

(2)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

(3)地膜覆盖的其它作用,包括加速土壤营养的转化和吸收,改善土壤理化状况,防止雨水冲击造成土壤板结等。

4.简述水稻湿润秧田水分管理要点。

答:芽期:水不上厢,保持厢面湿润。

幼苗期:湿润与浅灌相结合。

成苗期:保持浅水层。

5.水稻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答: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以确保一定穗数,当分蘖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晒田控制稻株对氮素的吸收,从而控制无效分蘖,避免田间过早封行,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壮秆大穗,晒田复水后,酌情施用穗肥和粒肥,达到多穗多粒的目的。

6.水稻品质指标。

答:稻米品质指标一般分为四项:1)加工品质: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2)外观品质:包括粒形、垩白率、透明度等指标。

6

3)蒸煮和食用品质:包括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米饭质地等

4)营养品质:指精米的蛋白质含量

1、叙述促花肥的优缺点及施用技术。

答:促花肥主要作用在于促进颖花分化,一般在叶龄余数3.5-2.5时施用,占一生总氮量的10%左右,不可多施。

缺点主要有:(1)使上部叶片过长(2)茎基部伸长节间过长易造成倒伏(3)施用过多易使植株贪青保花肥的作用,在于使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得到足够的养分,以减少颖花的退化,保证穗粒数。其施用时期一般在叶龄余数1.5-1之间,得力时期恰好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3、与传统的湿润育秧相比,旱育秧有何优缺点?简述旱育秧主要技术流程。

答:旱育秧的优缺点:苗素质好,抗逆性强,移植后早生快发;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省生产成本及秧田 ;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但育秧技术稍复杂,育秧安全系数较湿润育秧低。

旱育秧的技术流程为:(1)选择苗床(2)培肥(3)调酸

(4)种子处理(5)薄膜覆盖(6)浇底墒水

(7)及时揭膜补水(8)加强水分管理(9)因苗追肥

6、简述专用小麦的概念及其分类。

7

答:专用小麦是为了满足不同面制食品的加工特性和品质的不同要求而生产的小麦,即指那些具有不同的内在品质特性、专门适合制作某种(类)食品(如面包、饼干、蛋糕、糕点、面条、馒头、饺子等)以及专门用作某种特殊用途(如专门为某一特殊群体提供特殊营养或食疗作用)的小麦粉。优质的原粮是生产优质专用小麦粉的基础。专用小麦粉生产要依靠优质的专用小麦。

目前,国内专用小麦主要分为三类:(1)强筋小麦:籽粒硬质,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强,延伸性好,适于生产面包粉以及搭配生产其它专用粉的小麦。

(2)中筋小麦:籽粒硬质或半硬质,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中等,延伸性好,适于制做面条或馒头的小麦。

(3)弱筋小麦: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强度弱,延伸性较好,适于制做饼干、糕点的小麦。此外,还有满足特殊用途,例如特殊营养、食疗、特殊动物饲料等的专用小麦。

7、影响油菜分枝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答:(1)品种类型:下生分枝型品种分枝数多;上生分枝型品种分枝数少。中生分枝型品种:(也称匀生分枝型)介于两者之间。

(2)叶片数:主茎总叶数多,各生育时期主茎绿叶数多,积累的营养物质多,一次分枝数也多。

(3)光照:光照充足或稀植时,植株的分枝数多,反之则少。

(4)追肥:薹肥(薹高10cm或稍前追肥),可显著地增加一次分枝数,花肥(始花期追肥),可显著地增加二次分枝数。

8

七、论述题

2、如何针对油菜的不同苗类合理施用薹肥?

答:抽薹肥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满足油菜蕾薹期对肥料的需求。二是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三是增加一次有效分枝数和角果数。

抽薹肥的施用时间和用量要根据菜苗长势和地力来决定。冬养苗和冬壮苗基础较差,抽薹期苗体较小,抽薹肥一般要适当早施、重施。当油菜始薹时即可施用,每亩可施尿素7.5~10kg。秋发冬壮大苗,田间密度小,冬前基础肥力好,开春后如长势不减,叶片大,薹肥要适当推迟施用,以免造成基部节间过分伸长,无效生长过多、群体过大。一般可等苗体明显落黄、基部大叶变黄脱落或薹高20~30cm时施用。施用量可适当大些,一般每亩可施用尿素15~17.5kg。另外油菜抽薹期也是吸收K肥的高峰时期,可根据情况每亩施用5~7.5kg氯化钾。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的早熟品种,生育期短,开花期早,薹肥应比晚熟品种早施。

5、简述小麦高产群体调控程序。

答:(1)、根据生态、生产条件,品种的温光发育特性,栽培水平,产量水平以及适宜的穗数范围,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

(2)、在合理的基本苗数基础上,促进有效分蘖的发生,使群体茎蘖数在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内达到预期穗数值的1.2-1.3倍。

(3)、在实现上述茎蘖数的基础上,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使群体最高茎蘖数控制在预期穗数值的2.0-2.5倍。

9

(4)、在上述基础上保证合理的叶面积指数(LAI),使LAI在孕穗期达6-7

(5)、花后控制LAI的衰减速度,增强和调节根和叶片的功能。

2、水体污染对农作物有什么危害?应怎样进行防治?

答:水体污染是工矿废水、农药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中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有的物质直接进入作物,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甚至死亡。作物受到毒害后,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叶片枯黄,产量下降,产品中有毒成分超标。

污水处理以污水处理厂与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相结合的办法为宜。其中污水土地处理是实现污水资源化,促进污水农业利用的主要途径。它是利用土壤及水中的微生物、藻类和植物根系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利用污水的水、肥资源促进作物生长,并使之增产的一种工程设施,一般由一级处理设施-氧化糖-贮存糖(库)-农灌系统等部分组成。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再进入农业灌溉系统,既节约水资源,又不会造成农产品污染。

3、土壤污染有哪些类型?会对农业造成什么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治?

答:土壤直接受到污染物的污染,同时也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受害者。有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两种类型。

土壤中的有毒物质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使作物发育减弱,作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下降,产量减少,产品质量变劣;有些有毒物质甚至在作物的可食用部分积累,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各种生物体、甚至人体内,造成食物链结构不平衡,人体疾病。

治理土壤污染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改良剂措施等,如客土法,换土法,

10

去表土,运用某些生物吸收走土壤污染物,净化土壤,增施有机肥,控制土壤水分,选择适合形态的化学肥料和合适的作物品种等方法。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