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日期:
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10张菁、20姜钱娜、 16钟斐斐、 17蒋亚芳、 13王霞琴、 14张娜
(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 10英教2班 317000)
摘要:体育锻炼是每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为了对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对台州学院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总体上较积极,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
引言
现代社会当中充满着竞争和挑战,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其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从中学习到体育知识、锻炼方法,向终身体育迈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的社会活动丰富多彩,当代大学生日常活动有了选择的多样性。根据这几年的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例如体质下降,容易生病等。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未来所从事的事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想通过此报告,引起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
一、研究基础
1.1、已有的研究基础
化,需要大学生具备高素质。只有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才能担此重任。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认识、体育活动的项目以及动机等方面了解大学生的锻炼状况 [1]。通过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情况的分析,发现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高于女生。通过数据对大学生选择的锻炼方式和地点,可以总结出学校环境对学生的锻炼有很大的影响。最后对影响大学生锻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建议 [4
,5,6]
[3]
[2]
.
1.2、本文的研究基础
本文研究是以我校台州学院在校全体学生为基础,此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及统计数据可以知道,影响当代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如:学校的体育设施等。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有待加强,应多鼓励学生进行锻炼。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问卷法(网上问卷调查和书面问卷调查相结合).其优点: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问卷法能在短时间内调查很多研究对象,取得大量的资料,能对资料进行数量化处理,经济省时。
我们的问卷的问题类型主要采用的是单项选择式,即让被调查者从提供的互不矛盾的答案中选择出一个答案来.采用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最大化地提高调查效率,让调查者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清晰的思路完成问卷,从而达到有效调查的目的。
3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我们的问卷结构是:1、台州学院学生日常锻炼的当前情况 2、台州学院学生
日常锻炼的各方面限制 3、台州学院学生对日常锻炼的态度 三、研究结果
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关于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方面的题在问卷中共涉及3方面. 3.1基本锻炼现状
3。3.1我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多项体质监测结果呈逐年下降趋势,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为了解我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我们从总体、性别、年级来进行了调查分析。(见表1、表2、表3、表4)
表1:我校大学生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自评 选项 百分比
70以下 8。5%
70~80 38%
80~90 37%
90~100 16.5%
从表1可见,我校大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评分集中在70~80和80~90,即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较满意。另外,16.5%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满意,也有小部分同学则不怎么满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表2:从性别方面分析我校大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评分 选项 男 女
70以下 3.30% 10%
70~80
23.30% 40.70%
80~90
51.70% 34.30%
90~100
21。70%
15%
从表2可见,在70~80和70以下,女生的比例略高于男生,而在80~90和90~100,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由此可见,较女生而言,男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更满意。
表3:从年级方面分析我校大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评分 选项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70以下
4。10% 15.40% 4。70% 7.40%
70~80 36。70% 38.50% 46。50% 25。90%
80~90
38。80% 34。60% 41.90% 40.70%
90~100 20。40% 11.50% 6.90% 26%
从表3可见,大二学生较其他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满意的人数更多。大一学生较其他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更满意。评分在70~80和80~90相对集中。
3.1.2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
体育锻炼方式有很多,同学们所选择的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从整体、性别方面展开了调查分析.
表4: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 选项 百分比
球类
35%
跑步 55。50%
健美操
9%
游泳
0.50%
从表4可见,我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选择主要集中在球类和跑步。
表5:从性别方面分析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 选项 男 女
球类
65% 29.30%
跑步
30% 60。70%
健美操
5% 10%
游泳
0% 0%
从表5可见,男生喜欢球类的较多而女生喜欢跑步的较多.也有部分女生选择健美操.
4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1.3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长和次数
每个人的体质和时间安排都不一样,因此,单词锻炼的时长和每周锻炼次数也有所不同。
表6: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长 选项 百分比
半小时以内
44%
半小时到一小时
34.50%
一小时到两小时
14.50%
两小时以上
7%
从表6可见: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长多在半小时以内和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表7:我校大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
选项 百分比
0次 13.5%
不定时 66%
2次-3次 14%
每天 6.5%
从表7可见:我校66%大学生每周锻炼的次数不定。14%的学生进行2到3次锻炼。6。5%的学生每天锻炼。也有13。5%的学生一次都不锻炼。
3.2影响锻炼的因素
3.2.1我校相关体育设施质量
图1:我校相关体育设施质量
很好还不错勉强可以接受很差
从图1可以看出同学对于校内的体育设施勉强都可以接受,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觉得较差,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是满意的,说明我校的相关体育设施质量还有待提高.设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同学们锻炼的积极性以及可能性。由于设施的缺乏,也直接关系到很多运动的开展。
3.2。2最能影响锻炼的因素
图2:最能影响锻炼的因素
对锻炼不感兴趣学业或者其他事多,没时间设施和场地较差没人陪同
5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由图2可知,每个选项的人数都比较平均,选择学业或其他事多,没时间的稍多,其次是没人陪同,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对锻炼不感兴趣。少数同学认为是设施和场地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问题。
3.2。3学习工作忙碌时,怎样安排运动锻炼
图3:学习工作忙碌时,怎样安排运动锻炼
60.0%50.0%40.0%30.0%20.0%10.0%0.0%挤时间来锻炼以当时的心情等因素决定减少锻炼其他
表8:学习工作忙碌时,怎样安排运动锻炼 选项 百分比
挤时间来锻炼
9。0%
以当时的心情等因素决定
57。0%
减少锻炼 25.5%
其他 8.5%
由图3、表8可以看出,57%的同学是以当时的心情决定。这题与上题不谋而合,25。5%的同学选择减少锻炼,只有9%的同学会挤时间锻炼。
3。3基本态度
3.3。1从硬件设施方面看我校大学生对日常体育锻炼所持态度
图4:假设硬件设施减少,是否会因此减少体育锻炼
从图4可见,有64%的同学认为硬件设施对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影响较大,36%的同学认为其影响较小.由此可见,硬件设施的减少或增加很大程度影响了同学们的日常体育锻炼,校方应加强和重视对体育锻炼的硬件设施建设.
6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3。2从体育锻炼的目的看我校大学生对日常体育锻炼所持态度
图5:您想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什么
从图5可见,超过一半的同学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有26.5%是为了减肥,18%为了兴趣,而只有2%是为了打发时间.
表9:你想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什么? 选项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减肥
32.70% 38。50% 23.30%
13%
增强体质 46。90% 42。30% 60。50%
63%
兴趣爱好的满足 18。40% 19.20% 13.90% 18.50%
打发时间
3% 0% 2。30% 5。50%
从表9可见,我校各年级绝大多数同学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其中大四所占比例63%,最大,大二所占比例42。3%,最小.各年级以打发时间作为体育锻炼目的的比例最小,其中大二所占比重为0。
综上所述,我校大学生普遍以增强体质为日常体育锻炼的目的。
3。3.3从对当代大学生体能素质现状的态度和对自身运动情况方面分析
图6: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体能素质现状
从图6可见,有59%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体能素质现状堪忧,普遍体质差,36。5%
7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体能素质一般,还不错,4.5%的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
图7:对于目前自己参加运动的情况是否满意
从图7可见,有76%的同学对于自身参加运动情况表示满意,24%的同学表示不满意。 综上,我校大学生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体能素质状况良好,对自身运动状况满意。
3.3.4从对运动本身的态度分析
图8:您觉得运动是件重要的事情吗
从图8可见,有71%的同学赞同运动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有27%的同学认为其重要性一般,有2%的同学认为运动可有可无。
图9:您对“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看法是
8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由图9可见,有88%的同学赞同该说法,9%的同学表示无所谓,有3%的同学持反对意见。综上所述,我校大学生普遍对运动持乐观态度,只有极少数同学持悲观或不关心态度。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4.1、研究结论
在针对我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大多表现为较满意。另外,我们还发现,较女生而言,男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更为满意。而大二学生较其他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满意的人数相对较多。大一学生较其他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表现相对乐观。在选择锻炼方式上,男生较侧重于球类运动,而女生则更青睐于跑步。在锻炼的时长和频率方面,我校同学基本未做到定时及规律的运动。这一现象并非只出现于我校,可见大学生对定时规律运动的轻视,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以上是我校学生运动现状的结论。
对于运动的限制因素,我们则分了两个方面:外界因素及自身因素.学校设施的缺乏,自身的懒散,对运动的爱好程度,学业的繁忙等等,皆影响了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锻炼设施的缺乏和学业及私事的繁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同学的体育锻炼。
最后一方面则是我校大学是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同学对体育锻炼大多都持着积极的态度,表示体育锻炼对我们的生活、事业、心理健康等各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有专家曾表示,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情感与情绪的调节,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
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智力的发展[7。调查还显示,虽然有一半多的同学觉得自己的体质差,但大多同学对自己的锻炼状况还算满意.只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还未真正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我校学生的锻炼状况尚可,但仍有改进的空间.此外,还需取得校方和同学们自身的重视. 4.2、建议
21世纪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21世纪的人才首先要拥有强健的体魄,以从容面对激烈竞争中的各种挑战.大学生群体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社会群体,是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然而有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群体的体育行为比较缺乏,还没有养成自觉定时规律锻炼的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生的健康和体育锻炼现状已引起有关部门和许多学者的关注。要培养大学生养成规律的锻炼的习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4.2。1针对大学生自身
培养大学生对所从事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有了一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加练习发挥自身的潜能。大量调查表明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具有一种强烈的加深认识、扩大认识范围的需要进而有效地投入到这些体育运动锻炼中去。体育兴趣对大学生丰富知识、培养能力、进行创造性学习具有特殊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教学大学生会明白体育对增强体质的科学依据和作用以及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4。2。2针对校方
大力发展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练中去.高校学生思想积极、充满活力在走入社会之前他们对各类有意义的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校园活动团体它是建立在体育锻炼和比赛基础上让学生管理自己的新兴活动团体。它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他们有计划、有目的、有发展的参加体育锻炼使其既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身心发
9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展都相当有利.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对
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深远的意义.
充分搞好体育场馆没施的建设。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周边地域比赛场馆雄伟壮观、设备先进教学训练场地美观大方运动器械齐全都将会给学生在视觉感受方面增添美感自然就会因环境优势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及体育运动的兴趣萌生.学生主动性的形成和增强必须要有体育场馆设施作保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由场地缺乏而导致他们刚燃起的体育锻炼激情熄灭了。因而普通高校应根据学生
的人数新建或补充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以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宁一,长春市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6,10 [2]孟凡伟,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1,6,30
[3]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重庆能源职业学院,2011,11,20
[4]张立燕,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师范大学,2007,6,6
[5] 乔晓维,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制约因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2010,6,29 [6] 大学生体育锻炼走向何方,新闻网讯
[7] 体育锻炼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1004— 3985(2010)11— 0184— 02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