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及施工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一二三四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727080 A(43)申请公布日 2021.04.30

(21)申请号 202011592306.2(22)申请日 2020.12.29

(71)申请人 浙江恒鸿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310003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东街

道旭阳路总部经济园(一期)1幢1001室(72)发明人 梁百超 赵典良 李步利 倪胜跃 

吴成 杨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代理人 曹慧萍(51)Int.Cl.

E04G 13/04(2006.01)E04C 3/4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12727080 A(54)发明名称

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及施工方法(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及施工方法,该方案包括钢底模、钢侧模、钢筋笼及对拉杆;钢底模顶部与两个钢侧模底部可拆卸连接形成供弧形梁浇筑的浇筑区域;钢筋笼设于浇筑区域内;对拉杆可拆卸设于两个钢侧模之间;钢底模底部设有多个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结构,方法包括设定观测点和弧形梁中轴线;定位支撑架并在支撑架上安装横梁;制作钢底模板;多个钢底模板拼接形成曲线钢底模;根据观测点,在钢底模上进行弧形梁位置放线,确定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根据弧形梁边线在钢底模上安装钢侧模形成浇筑区域;将钢筋笼放置于浇筑区域内;在浇筑区域浇筑混凝土,本发明具有显著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的优点。

CN 11272708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底模、钢侧模、钢筋笼及对拉杆;所述钢底模为拼接式结构,且其顶部与两个钢侧模底部可拆卸连接形成供弧形梁浇筑的浇筑区域;所述钢筋笼设于所述浇筑区域内;所述对拉杆可拆卸设于两个所述钢侧模之间;所述钢底模底部设有多个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测点,所述观测点位于浇筑区域的圆心处,且每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中心线均相交于观测点,通过所述观测点确定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底模通过多个钢底模板拼接而成,且每个所述钢底模板呈等腰梯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底模板设于两个支撑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于钢底膜下方的横梁、设于横梁下方的支撑架及可拆卸设于横梁和钢底模之间的多个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梁中心延长线相交于观测点,且每个所述横梁中心点位于所述弧形梁中轴线上。

7.现浇混凝土弧形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设定观测点和弧形梁中轴线;

定位支撑架并在支撑架上安装横梁,其中横梁中心延长线与观测点相交;按照相邻两个横梁之间的梯形间隙尺寸制作钢底模板;

将钢底模板安装于相邻两个横梁之间并在底部安装加劲肋,多个钢底模板拼接形成曲线钢底模;

根据观测点,在钢底模上进行弧形梁位置放线,确定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根据弧形梁边线在钢底模上安装钢侧模形成浇筑区域;将钢筋笼放置于浇筑区域内;在浇筑区域浇筑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钢侧模之间安装对拉杆校对相邻两个钢侧模进行加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侧模为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弧形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观测点和弧形梁中轴线之前,在施工场地碾压整平地面后用细石混凝土抹面并压光。

2

CN 112727080 A

说 明 书

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及施工方法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及施工方法。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迅猛增长,现代建筑设计对造型、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建筑物独特造型就能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中弧形曲线建筑物以其外形柔和、轻松、活泼、视觉感官良好等特点,已经成为建筑物不可或缺的活跃因素,因此各类建筑物中使用弧形结构的情况也日益增多。[0003]然而现有施工技术中,弧形曲线建筑物的施工较为复杂,模板分项工程从放样、设计、制作到安装工艺繁琐,轴线控制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结构及构件曲率难以控制。且施工时常采用传统的木模支撑方式,模板弯曲、加固难度大,损耗率高、易变形,质量难以保证。[0004]因此,目前亟待寻求一种模板制作安装简单,施工效率高,且能保证施工质量的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及施工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及施工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包括钢底模、钢侧模、钢筋笼及对拉杆;所述钢底模为拼接式结构,且其顶部与两个钢侧模底部可拆卸连接形成供弧形梁浇筑的浇筑区域;所述钢筋笼设于所述浇筑区域内;所述对拉杆可拆卸设于两个所述钢侧模之间;所述钢底模底部设有多个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结构。[0007]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钢底模通过拼接而成,显著降低了弧形底模的制作安装难度,可大大提升施工速度,技术优势明显;[0008]2、通过将钢侧模和钢底模安装固定形成供弧形梁浇筑的浇筑区域,拼接式的设计,相比传统直接挖槽的方式,尺寸精度更高,且可显著提升弧形梁的施工质量;[0009]3、多处可拆卸的设计,可在加工厂加工后分批运送过来或直接在现场制作,方便运输和组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也方便吊装。[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观测点,所述观测点位于浇筑区域的圆心处,且每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中心线均相交于观测点,通过所述观测点确定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此设置,通过观测点可精准且方便地定位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从方便钢侧模的安装,显著提高安装精度,从而保证了弧形梁的施工质量。[0011]进一步地,所述钢底模通过多个钢底模板拼接而成,且每个所述钢底模板呈等腰梯形设置。此设置,通过多个等腰梯形可拼接形成类似曲线的形状,可方便拼接,也方便加工。

[00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钢底模板设于两个支撑结构之间。通过将钢底模板安装在两个支撑结构之间,通过支撑结构连接两个钢底模板,同时对钢底模板进行支撑,可显著提升

3

CN 112727080 A

说 明 书

2/4页

钢底模的整体强度,也便于安装。[0013]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于钢底膜下方的横梁、设于横梁下方的支撑架及可拆卸设于横梁和钢底模之间的多个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此设置,通过横梁来固定相邻的两个钢底模板,通过支撑架来固定横梁,通过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来增加每个钢底模板的强度,同时加劲肋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横梁上,可方便施工,尤其是在施工时调整位置,减少单个部件的重量。[0014]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横梁中心延长线相交于观测点,且每个所述横梁中心点位于所述弧形梁中轴线上。此设置,可通过观测点方便地对横梁进行定位,方便横梁的设置,安装好横梁后即完成了对钢底模的定位,操作方便。[0015]现浇混凝土弧形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6]S100:设定观测点和弧形梁中轴线;[0017]S200:定位支撑架并在支撑架上安装横梁,其中横梁中心延长线与观测点相交;[0018]S300:按照相邻两个横梁之间的梯形间隙尺寸制作钢底模板;[0019]S400:将钢底模板安装于相邻两个横梁之间并在底部安装加劲肋,多个钢底模板拼接形成曲线钢底模;[0020]S500:根据观测点,在钢底模上进行弧形梁位置放线,确定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

[0021]S600:根据弧形梁边线在钢底模上安装钢侧模形成浇筑区域;[0022]S700:将钢筋笼放置于浇筑区域内;[0023]S800:在浇筑区域浇筑混凝土。[0024]通过上述步骤,相比现有技术通过木模的方式,模板制作安装难度更低,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可显著提升施工效率。[0025]进一步地,在相邻两个钢侧模之间安装对拉杆校对相邻两个钢侧模进行加固。此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每个钢侧模的竖直度,防止每个钢侧模倾斜导致浇筑区域发生变化导致导致弧形梁变形。[002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钢侧模为一体式结构。此设置,钢侧模可通过与底部的钢底模固定来调节曲度,从而使得即使钢侧模加工曲率精度不高,也能够在现场安装时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此设置可显著降低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0027]进一步地,在设定观测点和弧形梁中轴线之前,在施工场地碾压整平地面后用细石混凝土抹面并压光。此设置,可保证施工地面足够平整,为施工打下基础,保证施工质量。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现浇混凝土弧形梁的施工示意图;[0029]图2是弧形梁中轴线和观测点的平面布置图;[0030]图3是横梁的布置图;

[0031]图4是钢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钢底模和横梁的安装示意图;

[0033]图6是钢底模上弧形梁中轴线和边线的布置图;[0034]图7是钢底模开孔的布置图;

4

CN 112727080 A[0035]

说 明 书

3/4页

图8是钢侧模的安装示意图。

[0036]图中,1、钢底模;2、固定螺栓;3、钢侧模;4、连接耳板;5、连接螺栓;6、横梁;7、支撑架;8、观测点;9、钢筋笼;10、对拉杆;11、对拉螺栓;12、开孔;13、弧形梁中轴线;14、弧形梁边线;15、固定螺栓孔;16、纵向加劲肋;17、横向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披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0039]请参阅图1,本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包括钢底模1、固定螺栓2、钢侧模3、连接耳板4、连接螺栓5、横梁6、支撑架7、观测点8、钢筋笼9、对拉杆10、对拉螺栓11、开孔12、弧形梁中轴线13和弧形梁边线14;所述观测点8设置在弧形梁的弧心点,所述弧形梁中轴线13和弧形梁边线14根据观测点8定位确定,放线设置在钢底模1上,所述横梁6设置在弧形梁钢底模1下方,所述支撑架7设置在横梁6下方,所述钢底模1背部设有纵向加劲肋16和横向加劲肋17,与横梁6通过固定螺栓2进行固定,所述开孔12设置在弧形梁边线14外侧,所述钢侧模3底部设有带有栓孔的连接耳板4,通过连接螺栓5与钢底模1相连,钢侧模3上部设有对拉孔,通过对拉杆10和对拉螺栓11将两侧钢侧模3连接固定,所述钢筋笼9设置在钢底模1上方。[0040]优选地,所述的弧形梁结构线形为反弯弧形。[0041]优选地,所述的钢底模1呈等腰梯形,等腰边线处各设有一排固定螺栓孔15。[0042]优选地,所述的横梁6中心延长线相交于弧心点,横梁6的中线点刚好位于弧形梁中轴线13上。

[0043]现浇混凝土弧形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44]步骤一:如图2所示,定位好弧形梁中轴线13和观测点8:在施工现场设专用场地,碾压整平后用细石混凝土抹面、压光,用来实地弹线、放样,将弧形梁的两个反弯弧的弧心点标记确定为观测点8,再通过观测点8定位放线弧形梁中轴线13;[0045]步骤二:如图3所示,按照一定的弧度定位好横梁6位置,选用钢管材料进行栓接和焊接,制作并安装好横梁6下部的支撑架7,然后在支撑架7上部安装横梁6;[0046]步骤三:如图3、图5所示,相邻横梁6之间形成一个梯形间距,每个梯形间距的边缘都超出弧形梁的边缘一定距离,按照梯形间距尺寸大小制作相应的弧形梁钢底模1,钢底模1采用整块钢模板,钢模板1底部设有加劲肋,并使用固定螺栓2与横梁6栓接固定;[0047]步骤四:如图6所示,弧形梁钢底模1拼装完成后,参照观测点8,在钢底模1上进行弧形梁的位置放线,形成弧形梁中轴线13和弧形梁边线14,进而确定钢筋笼9和钢侧模3的安装位置;

5

CN 112727080 A[0048]

说 明 书

4/4页

步骤五:如图7所示,在弧形梁边线14的侧边进行均匀开孔12,同时采用钢模板制

作整体式的弧形梁钢侧模3,钢侧模3高出弧形梁一定高度,上部并设有对拉孔,另外,在钢筋加工厂根据设计绑扎制作相应的弧形梁钢筋笼9;[0049]步骤六:如图1、图8所示,将制作好的钢侧模3吊起,使用连接螺栓5与钢底模1固定连接,各模板之间做好防漏措施,然后吊装弧形梁的钢筋笼9,最后校对弧形梁两侧钢侧模3的上部尺寸并安装好对拉杆10和对拉螺栓11,对两侧钢侧模3进行对拉加固;[0050]步骤七:浇灌混凝土并养护成梁,完成现浇混凝土弧形梁的施工。[0051]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发明未对其进行详述。[0052]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053]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钢底模、固定螺栓、钢侧模、连接耳板、连接螺栓、横梁、支撑架、观测点、钢筋笼、对拉杆、对拉螺栓、开孔、弧形梁中轴线、弧形梁边线、固定螺栓孔、纵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0054]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6

CN 1127270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图2

7

CN 1127270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图3

图4

8

2/5页

CN 1127270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5

9

CN 1127270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6

图7

10

CN 1127270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8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