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 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 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 大财。 史悠久,一些古老的风俗更是 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 数不胜数。那么,中国古代从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有哪些 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 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 民间风俗这日称为“穷 风俗习惯和讲究呢?被我们遗 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 正月初三 忘或传承的又有多少呢?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 “元旦”,“元”的本意为“头”, 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 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 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 38\老年大学 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 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 开始。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 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 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 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 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大 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 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 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 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 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 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 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 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 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 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 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 圾,并备一个大桶,以盛废水, 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 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 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 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 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饭 住下,俗称“住娘家”。北方 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 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 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 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 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 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 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 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户户都 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 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意味 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的民 咿冀国 间习俗。所以人们这一天不外 出串f7拜年,就是怕被人当 “穷鬼”一样扫走。这一天又 称“赤口日”,忌串门,人们 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因为这 一日易与人起口角之争,故家 中有长辈的对这日会很在意, 自己足不出户同时也不让晚 辈外出拜年串门,留在家中以 免遇上口舌之争的凶煞。 正月初四 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五 是“财神生日”,所以需提前 一天准备好三牲、水果、糖果、 茶等拜祭,意在“迎接财神”, 同时各家都会置办酒席祝贺 “财神生日”的到来,这风俗 是民间正月最重要的拜神活 动了。接神拜祭一般在下午太 阳开始下山至晚上举行,民间 俗语“送神早接神迟”。同时 这日可拜谢“灶君”,如旧年 家中不如意可用“一碗清水三 支香”拜祭“灶君”,如旧年 家中顺景发有小财可用“三牲 水果茶酒”拜谢“灶君”,希 望新年胜旧年。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 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 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 吃“水饺”,从王公大宅到街 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 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 成。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 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 这一天农家人会到田地里耕 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 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 种,希望来年收获粮满仓。 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子在这一天回娘家。还有一说 一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 正月初八是“蚕过年”的日子。 正月十二 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 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 迎财神,开市贸易。 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 分别为一鸡、二犬、三猪、四 祖宗堂前点新灯。在旧 时农业社会很注重生男孩继 羊、五牛、六马、七入、八蚕 承家中香火,同姓村落里凡是 等人和动物的“年”,这些都 本姓初生的男孩都可在这天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马日,古称 挹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 出门。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 始耕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 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 扫,故初五这一天要做大扫 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 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 为“挹肥”。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意 为“人人生日”。传说女蜗初 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 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 万物发芽也在这一天。所以 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人们 的习俗有摊煎饼:民间此日 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 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 天”。吃七宝羹:用七种菜做 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 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 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另外还 有吃面祈寿、让小孩子晒出 汗、用彩缕金帛剪刻人物贴在 屏风上等风俗。 正月初八 旧时在民间流传着“初 七七不去,初八八不归”的 习俗。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 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 和农事有关,人们希望六畜兴 旺,入丁平安,蚕事顺遂。 正月初九 在道教传说里,正月初 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 的“玉皇诞”、“天公生”,亦 称“天日”。这一天道观要举 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 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 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以 三牲、水果拜祭“玉皇大帝”。 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有好收成, 同时拜过“九皇诞”保佑家人 健康长寿之意。此日待人处事 皆讲求和气,不可冒犯天神。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是地日,传说 这是石头的生日。“石不动”: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 不能动。有的地方家家向石 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 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 亨通。另有一风俗称“老鼠 娶亲”。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 名日“贺老鼠嫁女”。许多地 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 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 致贺。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 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 神,一年为患。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开春旺地好收 到宗堂点新灯加添族簿,以示 香火旺。 正月十三、十四 正月十三、十四旺禽舍, 这两天是增添家中三牲家禽 的时间。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闹花灯、扭秧 歌、舞狮子、看烟火、赶庙 会是民间普遍的习俗。这一天 也被称作“元宵节”,元宵节 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 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 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 故又称灯节。正月十五吃元 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 国也由来已久。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 意人还美其名日“元宝”。 元宵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 美满之意。“猜灯谜”是从古 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 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 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 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 上,贴在彩灯上供人猜。因为 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 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 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 的节目。 201 3年2月\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