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作者:任利升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2009年第01期
摘要:居住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舒适性原则、生态性原则、人文原则决定了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设计者有责任依据景观建筑学的基本原则将居住区建构成一个具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家园”。
关键词:居住景观 设计 基本原则 归属感 0 引言
居住景观,从属性上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人文景观的精神内涵通过物质要素展现出来,物质要素就具有了文化性。优秀的景观设计必然是物质与精神要素构成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课题,透过其五光十色的表面现象,可以总结出一些内在的规律。
1 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确立居住景观的特色是设计的基础。这种特色是指住宅区总体景观的内在和外在特征。她来自于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及历史、文化、艺术等人文条件的尊重与发掘。不是随设计者主观断想与臆造的,更不是肆意吹捧的商业词汇——“罗马风”、“威尼斯花园”、“北美风情”等,而是通过对居住生活功能、规律的综合分析,对自然、人文条件的系统研究,对现代生产技术的科学把握,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来的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景观设计应立足于自己的一方水土,尊重地域与气候,尊重民风乡俗,真正地关心居民景观于细微之处,精心创作,建造了优秀的住宅小区。像上海的春申小区、深圳的万科……等,都是在分析地域性特色的基础上,做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景观设计。景观设计的主题与总体景观定位是一体化的,正是其确立的整体性原则决定了居住景观的特色,并有效地保证了景观的自然属性和真实性,从而满足了居民的心理寄托与感情归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景观设计的舒适性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舒适性着重表现在视觉上与精神上的享受。事实上,优秀的居住景观不是仅停留在表面的视觉形式中,而是从人与建筑协调的关系中孕育出精神与情感,作为优美的景致深入人心。决定居住区景观舒适性的第一要素是它的规划布局。以确定的特色为构思出发点,应用场地知识规划出结构清晰、空间层次明确的总体布局,将直接决定居住景观的舒适性。第二要素是住宅本体的形式美。她涉及到住宅的体量、尺度、细部、质感、色彩等多种成分。诺伯格·舒尔茨说过,“住宅的意义是和平地生存于一个保护感和归属感的场所”,而要产生归属感的前提是这种住宅的舒适性。第三要素是居住区道路设计。作为居民生活领域的扩展,道路景观具有动态、静态的双重特征。步行道路空间的尺度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绿化、小品来控制。利用车道上面和地形高低落差形成的步行桥,视野开阔,可眺望风景。车行道路则要关注两侧景观的连续性。在适当的距离内,住宅布置要有变化。创造小的开放空间,使建筑形态在统一的韵律中有对比和变化。第四要素是居住区的环境设施。具有实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的景观从幼儿到老人都会感到愉悦,更能丰富人们的室外生活。这些环境设施包括休闲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灯具设施、标识指引设施、服务设施等,与人的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密切相关,对人的精神陶冶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五要素是居住区庭院绿化、小品景观的设计。居住区绿化是提高住宅生态环境质量的必然条件和自然基础,同时绿化景观的营造也是居住区总体景观中的权重因素。庭院是指住宅和交通之外的所有外部空间。其类型有以活动为目的的广场,有以观赏为目的的花园,此外还有水体或游泳池等设施。广场、花园主题的合理选取与风格的适度把握有助于整个住宅区环境品位的提升。庭院可以为居民提供较为宽敞的交往空间,也让人切身感受到丰富的自然。树木的位置和大小,有利于保护住户的私密性;根据四季变化栽种树木,给人以季节感:用用上、石、水等天然材料,给人们的生活以安逸感。庭院景观最能体现环境艺术的创意与想象。
3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原则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居住发展的基本方向。居住区景观设计第一步就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原有土地、植被、河流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第二步,就是要进行自然的再创造,即在人们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规划人工景观。不论是在住宅本体上或是居住环境中,每一种景观创造的背后都应与生态原则相吻合,都应体现出形式与内容内在的理性与逻辑性。特别是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资源利用的结合,寻求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居住形式,创造出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美国著名的景观建筑师西蒙兹认为:“应把青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有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间、河谷之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并于风景之中。”具有生态性的居住景观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趣和感情的寄托,从而达到诗意的初居。
4 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
设计居住环境,离不开住宅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居住景观是其所在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居住景观本身又反映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趋向,离开文化与美学去谈景观,也就降低了景观的品位和格调。优美的景观与浓郁的地域文化、地方美学应有机统一,和谐共生。凯文·林奇说过,“人们通常认为美的对象,多数是单一意义的,如一幅画、一棵树。通过长期的发展和人类意志的某种影响,在他们之中有了一种从细部到整个结构的密切的可见的联系”。在人们的居住生活中,审美是建立在传统的文化体验基础上。居住文化的核心就是“传统”,居住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就是在解析了传统因素之后上升到又一个新的层次去阐释和建构的。重视居住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正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观的内涵特征的。居住景观提纯和演绎了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社会风尚、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要素,再通过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给人以直观的精神享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