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学生胜任素质模型探析

来源:一二三四网
第2015年第4期 商 业 经 济 No.4,2015 (总第464期) SHANGYE JINGJI T0tal NO.464 【文章编号】1009-6043(2015)04-0163-02 高校学生胜任素质模型探析 徐金銮 (山西工商学院商学院, 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 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之后,目标是要学生达到一定的素质要求,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课程 及学生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及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学生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思路主要包括对学生胜任素质 要求进行分类;借助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胜任素质两方面内容。学生素质模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进行企业营销岗位胜 任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并进行验证等,需要相应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能胜任 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市场营销学;学生;素质模型;思路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B 现在都在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尤其是市场营销学 这门课程,是一门紧密结合实际,强调学生实际操作的课 程,更是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学者们在研究时 得出的结论主要是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 教学方法来提高市场营销学的课堂效果,也要通过校企 合作、建立实验室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际操 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在这一系列的课改背后,应该是我们 笛 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是为了使我们 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是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更好 素质冰山模型图 的适应社会的要求,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就业率,有了这些 靠近冰山的底部,对其潜在业绩产出的影响就越大。 目的,我们就会有相应的教学目标,目标就是我们要提高 现在,我们主要在人力资源的选拔中运用胜任素质 学生的专业素质。那么在相应的课改之后,学生应达到的 模型,以期找到能够适应岗位素质要求的应聘人员。在市 素质要求应该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内容。 场营销学教改中,在培养学生广泛的职业适应性和胜任 一力方面,我们可以运用胜任素质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和建 、胜任素质模型介绍 模,以期说明我们学生应该达到的素质要求。 胜任素质由来已久,早期在罗马人选择“优秀的士兵” 时候,就曾尝试过胜任素质的雏形。在中国的科举制度中, 二、研究学生素质模型的必要性 政府通过科举制度来测试个人间的能力差异,从而来选拔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合适人才来执政。中世纪时期,工匠们在训练学徒工的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O世纪8O年代提出,素质教 候,就希望训练出各自独特的技能,从而输出高的绩效。 育的发展是2l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在教育的目标中体 素质又称能力、资质、才干等,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 现培养“人格”的特征,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层次 作业绩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 正好相反。如传统教育的目标层次结构为:知识、实用技 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人格与内驱力 术、态度和技能;而素质教育的目标层次为:态度和技能、 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 实用技术、知识。其中“人格”,即非智力的因素成为素质 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人的素质可以用冰L【J模型来 教育的追求目标,这一理念正是素质模型在教育领域的 表示,如下图所示:从下图可见,人的素质犹如一座浮在水 具体应用。 中的冰山,水面以上部分定义为显现素质,是能看得见的 (二)学生适应职能化职位的需要 知识,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水面以下的是潜在素质, 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是比较内隐的态度、个性、人格、内驱力及社会动机等。越 包括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个体的 【收稿日期】2015-04-30 【作者简介】徐金銮(1987一),女,浙江瑞安人,山西工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市场营销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市场营销学》个性化课程设计与实 践”(CIECT—B1418)。 ——163—— 商业经济第2015年第4期 SHANGYE JINGJI No.4,2015 职业意识和对角色的认知等。所以在高校,我们的学生不 像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那样学习的只是一些基础的 知识,而是分专业,系统的去学习专门的知识,以适应未 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的行为方式的选择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防止偏离。 动机还会引导价值观和态度的走向。 市场营销学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应该从内心热 爱营销工作。应该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做事认真,爱岗 敬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应该具备在艰苦或不利的条件 下,克服外部或自身的困难,坚持完成所交给的任务的行 动力。 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重点就是为经济发展中的企业 服务,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产品营销人才。现在学生的知 识、能力等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脱节。未来的职业活 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素质要求,是我们在学校 的教学目标。比如市场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将会很大程 度上影响营销人员的营销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其 职业活动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知识。知识是指一个人对一个特定领域的了解。市 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之后,学生应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包括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行为分析、竞争者分析、市场 调查与预测、市场细分策略与目标市场选择、产品策略、 (三)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及企业营销战略计划 目前高校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有时还比 与控制过程等相关知识。 较模糊,比如一些市场营销学教科书上都是在本章的正 3.技能。技能是指一个人将事情做好所掌握的东西。 文前面直接写上“本章应熟悉什么、了解什么、掌握什么” 技能可以将其分为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专业基本能力 等比较宽泛的理论内容,忽视了技能、实操方面的目标, 是从事某专业、胜任某岗位所需的最基本的基础技能。市 至于学生掌握好这些理沦知识之后,怎么和用人单位对 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之后,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应包括相 接,怎么适应社会还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关礼仪能力和基本 一方面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进行企业调研,另一方 的经济管理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是指运用专业技术完 面教师的实践经验还相对比较薄弱,导致教学和实践之 成某种岗位的任务,通过分析研究可以进一步作出正确 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这些促使我们去分析研究学生 决策并实施管理的能力。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之后,学生 在学完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之后应该达到的素质要求。 掌握的专业技能应包括市场调研能力、产品策划能力、促 (四)提高就业率的需要 销推销能力、产品开拓能力和营销策划能力等。例如,能 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高校毕业 够综合运用知识为客户提供较为满意的解决方案的能 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根据2014年的调查研究显示, 力;能够协调相关方面,克服困难,及时传递信息,确保任 我国有超过30%的高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专 务完成的能力。 业在校本科生占所有在校本科生的8%左右,而本科院校 (二)借助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胜任素质 市场营销专业人数又占整个所有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数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个性 的30%左右。市场营销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 化设计;转变教学观念,优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中 在培养市场营销人才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适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的理论和实 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立足自身特色,解决目前市场营销人 践能力等。 才培养中的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易受跨专业求职者威 通过创新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清晰的思维、谈 胁、所学方向与企业职能化职位的不相匹配、重理论轻实 吐,具有市场营销基本业务的管理能力,发现、分析和解 践等问题,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重大 决营销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良好的沟通与组织协 而迫切的问题。 调能力,获取必要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性推理、 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学生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思路 学生素质模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进行企业 (一)对学生胜任素质要求进行分类 营销岗位胜任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并进行验证等,需要相 学生的胜任素质应该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而进行设 应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将我们的教学与实 计,应该紧密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较好的实现学生向社会 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能胜任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 的对接,使学生具备将来职业所需的胜任素质。而市场营 发展。 销学只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此阶 [参考文献】 段,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可能还不够明晰,因此我们的培养 【115E玲.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_黑龙 目标是强调销售能力,还是营销策划能力、客户管理能 江教育(教育研究与评估),2012(2) 力、市场开拓能力?根据课题组的研究及前期的调研,从 [2]高孟立.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动机、知识、技能等三个方面来对市场营销学课程学生应 模式研究[J]_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 0) 达到的素质进行分析建模。 【3]贾建锋,马钦海,关志民,等.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本科 1.动机。动机是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 专业课程设计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管理学报, 想法和偏好(如成就导向、亲和力、影响力),它们将驱动、 201 1,8(1 01 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动机会推动并指导个人 【责任编辑:潘洪志】 一164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