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0期 总第186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No.10 2009 seria1.No.186 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韩秀景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金融危机的影响自不待言,但是对大学生来说,自身胜任力低下也是制约其就业的重要原因。因 此,应对就业难,除了寻求政府的政策扶持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打造自身胜任力——锤炼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品行 特质修炼;准确定位、塑造良好的职场形象;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谋求自主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胜任力;就业 中图分类号:6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9)l0—0llO—O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外因看,与供求双 重挤压有关,由于高校的持续不断扩招,大学生在宏观上供 大于求,用人单位选择面日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 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二是欠缺与具体工作相关的实际能力 和特质。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只是被动地按照学校的安排 学习,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锻炼,因而社会活动能力、沟通能 力与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同时缺少合作意识、吃苦 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教 司司长张尧学教授表示,目前大学生去外企找工作,通过面 试的比例非常低,这其中,英语水平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更 为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行,也就是 实践能力不行。三是缺乏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和相应的职场 形象。很多毕业生不懂得用社会人的眼光为自己定位。他 生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就业 岗位锐减,求职竞争日趋激烈,更是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从内因看,大学生自身胜任力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务院正在推出各种措施帮助大学 生就业和自主创业。政府的推力无疑是重要的,它为大学生 就业广开了门路,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靠外力推动 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还需立足自身,在提升自身胜任力上 寻找就业的突破口。 胜任力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所谓胜任 们考虑最多的是“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 作”,而很少去了解社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期待,很少用 “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自己,因而使自己陷入择业 力,即与工作、工作绩效或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 或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进而言之,“胜任力 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 的个人深层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和价 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测量或计数 期望值过高的误区。还有一些毕业生尽管在校期间参加了 不少社会实践活动,能力也不错,但是却不善于对这些活动 和能力进行展示和说明,并将其与正在应聘的工作要求有机 结合起来,不知道如何展现与应聘工作相符的良好职场形 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的个体特征” 。还有人围绕 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个方程式:胜任力=智力+教 育+经历+品质+兴趣 。 象,而是像记流水账一样一笔带过或简单空泛地概括为拥有 某种素质和能力,至于这些素质、能力与应聘岗位所要求的 素质、能力有什么内在联系,体现了自己何种独特优势和潜 从现实来看,当今大学毕业生的胜任力确实令人担忧。 一力,对用人单位有何价值,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阐释。从而失 去了许多机会。四是自主创业成功率极低。近年来政府虽 然出台了各种措施鼓励和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有关资 料显示,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创业 是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工作技能欠缺,难以满足用人 单位的岗位要求。不久前,新加坡一家企业在吉林大学组织 了一场招聘会,原计划招聘5人,最后却只有1人签约。据 招聘人员称,他们需要的是能用英语交流的学生,而在现场 的英语交流中,能听懂80%内容的学生一个也没有,听懂 成功率更是低得可怜。究其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大学生缺乏 必要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新能 力欠缺。很多人进大学后眼睛只盯着课本,根本不曾考虑过 毕业后创业,更没有有意识地寻求相关培训与实践,培养自 己的创新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于是只能凭借满腔激情去 创业,如此仓促上阵,自然难以在无情的市场赢利。 50%内容的学生仅寥寥几个。在另一场招聘会上,招聘官请 前来应聘的一位学电路控制的大学生画一下电机起停的主 电路图,该学生居然将符号搞错 把断路器画成隔离开关。 而问及一位学电气自动化的学生“从压力的产生到终端需要 经过哪些元件?”时,该学生称:“两年前学的,现在都忘了。”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一些企业喊着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喊着 胜任力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根本保障。大学生的 胜任力是其专业知识、能力以及性格、态度、自我形象和价值 收稿日期:2009—07—17 作者简介:韩秀景,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观等方面的综合外在表现,它展示出了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 质、实力水平和职场价值。对正处于求职应聘过程中的大学 毕业生来说,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个人简历、推销自我的技 素质和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进行品行特质修炼,不仅学会做 事,而且学会做人,学会理解、帮助别人以及与人有效沟通和 合作,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和有效解决 巧与方法都可以模仿甚至复制,但唯独个人胜任力是既无法 模仿也无法复制的。胜任力是一个优秀大学生的关键性标 志,是大学生顺利走向职场的助推器,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就 业的根本保障,借助它大学生可以向用人单位彰显自己的良 好素质、态度、能力、形象和价值,展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 成功的潜力。一个拥有胜任力的大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向用 人单位暗示和证明:“我是你们最合适的人选”、“我是最棒 问题的能力,以好学向上、热情大方的品质吸引用人单位,以 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行事作风打动用人单位。 3.准确定位,塑造良好的职场形象。所谓准确定位,即正 确评价自我,了解自己的专长、优势和劣势,解决“自己能够干 什么?”的问题,知道自己能够进入哪些行业去工作,到什么单 位工作最理想,哪些部门比较适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够 胜任何种工作;目前能够进入的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对应聘 的,我有专业素质、有工作能力、有良好态度、有应聘岗位所 要求的特质,并且有潜力、有成长空问。”这样的人自然会引 起用人单位的瞩目,进而吸引招聘官的眼球,赢得他们的认 可和接纳 由此可见,胜任力是大学生职场价值的显现,是大学生 实现成功就业的根本保障。不仅如此,胜任力还会影响大学 生未来的一生,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价值,改善他们的职场 形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帮助他们在日后的职业 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因此,大学生要想成功踏人职场并在 日后有所作为,就必须致力于自身胜任力的打造和提升。 1.锤炼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专业素质和实际工 作能力是胜任力的核心内容。用人单位在衡量一个大学生 对某项工作的胜任力时,最关键的就是要考察他的专业素质 和实际工作能力。对用人单位来说,拥有专业素质和实际工 作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他们在招聘大学生时一是要求他们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要求他们具有做好本职工作 的专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实践素质。易言之,用人单位需要 的是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的人,特别是后者,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更为用人 单位所看重。时下许多用人单位对有社会实践以及实习经 历的学生格外青睐,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这些学生在 大学期间经受过历练,通过社会实践和实习做到了将理论用 于实践,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增长了才干,学会了理解人和 与人合作,而这正是t3后工作所必需的。因此,大学生在校 期间一方面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另一 方面还需要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将所 学知识用于实践,参加相关活动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 作能力。 2.进行品行特质修炼。依据胜任力理论,组织在获取或 配置人才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等表面外显胜任 特质的评价,还应该对动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 定位等内在胜任特质进行综合考虑。处于胜任特征表层的 知识和技能相对易于改进和发展,而处于胜任特征结构深层 的核心动机、人格特质等则难以评估和改进,但后者对于绩 效的实现会产生更大影响。也正是基于此,现在许多用人单 位对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积极主动工作态度、丰富阅历和良 好社会活动能力的学生无不青睐有加,如有些用人单位在招 聘考察大学生时,对中共党员或者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三好 学生称号的学生会格外加分,对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社会实 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对有组织策划经验 和协调能力的学生会特别关注。大学生们在强化自己专业 者的素质和能力有什么要求;和竞争对手相比自己的核心竞 争力何在,有哪些弱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用人单位 的实际情况及应聘岗位的具体要求作出相应的谋划。除此之 外,还应该学习一些与塑造形象和推销有关的知识和技巧,如 掌握制作简历和面试的方法和技巧。就简历制作而言,一是 要富有特色,能展示自己的独特优势,二是要有的放矢。针对 不同单位、不同岗位要求展示自己与之相匹配的素质和能力, 避免以不变应万变,对所有用人单位投放千篇一律的简历。 就面试而言,一是掌握着装、谈话、礼仪的知识和方法,表现出 与期待职位相符的良好职场形象。这是给招聘官留下良好第 一印象的基础;二是整合自己独特的技能、特长及优势并使之 凸显出来,同时表明自己与招聘单位企业文化的契合之处、自 己对所应聘工作的兴趣、热情以及具有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 素质和能力。这是赢得招聘官关注的重点;三是用事实和数 据说话,向招聘者证明自己拥有某些特质和能力,而不是仅仅 告诉他们你有哪些出色的特质和能力。这是获得招聘官信赖 的关键;四是投送简历或面试后积极追踪,主动询问后续流 程。这是强化招聘官印象的重要法则。 4.培养创业精神和能力,谋求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实 现就业的重要生长点,大学生们欲谋求自主创业,必须事先 进行充分准备。为此,第一,要有意识地进行创业学习,掌握 有关创业的理论和技巧,参加创业培训以培养自己的创业精 神和创业技能,同时学会客观冷静地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 创业心态。第二,要有目的地参加一些创业实践活动。在创 业之前最好先“试水”——参与到相关的业务活动中去,以了 解相关领域的创业知识,客户资源渠道和赢利模式。从学做 业务开始,打造自己经营能力,如业务能力、开发客户能力, 综合应变能力等。第三,要积极参与创新研究和创新实践活 动,提高创新能力。创业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拥有创新能 力、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前提条件。第 四,要主动寻求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与创业成功人士进 行交流以汲取相关经验等。有了以上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再 谋求自主创业,成功的概率便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Spencer L.M Spencer S.M.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John Wiley Sons.Inc,1993. [2]Losey M.R.Mastering the Competencies of HR Man— agement[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99,(2). [责任编辑:杜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