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路基基底处理

来源:一二三四网
路基基底处理

一、路基基底处理: (一)路堤基底

清除表土不小于30cm厚。 (二)鱼塘基底

不进行清淤,抽干水后进行翻晒,再进行砂垫层的铺筑→软基处理。

(三)地基表层处理

1、地面横坡:0~1:10时填前碾压压实度96%; 2、地面横坡:0~1:10时填前挖松再碾压压实度96%; 3、地面横坡:0~1:10时填前挖台阶阶宽≮2m碾压压实度96%。 二、桥涵台背、挡土墙墙背填料要求顺桥向填筑长度,压实度要求

(一)填筑材料要求

渗水性良好的填料:如砂、砾、粗砂 (二)桥涵台背填筑范围 1、顺路线方向长度

1)顶部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2m; 2)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3m;

3)挡土墙背后厚度不小于0.5m,按全长填筑,高度从基底至顶部封

顶下沿;

4)涵洞通道:填土长度每侧不小于2倍孔径长度。 2、压实度要求

采用轻型夯实机具、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15cm,压实度均不小于96%。

另注:路堤填筑宽度每侧应超宽50cm ,以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表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路基压实度(重型%)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

大粒径(cm )上路床0~30≥96810下路床30~80≥96510上路堤80~150≥94415填

方 路 基

下路堤150以下≥933150~30≥96810零填及挖方路基30~80≥96510注: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于密度的压实度;

2)为保证路肩的稳定,对于土路肩培土的压实度要求≥90%;3)在设计文件中,精加工土即路床80cm 填土。三、软基处治原则

根据软土分布不均匀的具体情况:采取分段,分工法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一)计算原则1、路基稳定性验算考虑了水平地震荷载,及行车荷载。2、沉降计算不考虑行车荷载。(二)设计对选取方案考虑的因素1、有些路段下卧层是排水的砂层1)可以将排水距离缩小一半(塑料排水板可减短)。2)预压期相应减短。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2、路基填土高度1)软土埋植厚的路段:路堤填土高的路段,压缩层厚度亦大,施工期长,预压期长,工后沉降较大,对路基稳定性的要求亦较严格。因此,针对有软土埋置厚,填土高的路段,在预压期的观测一定要加强。

3、排水固结材料选择全线采用塑料排水板,取消袋装砂井排水。四、软基处治控制指标

是按《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来制定的指标。 容许工后沉降指标表(使用年限内)工程位置桥台与路堤相邻处涵洞与箱涵一般路堤容许工后沉降≤0.1m ≤0.2m ≤0.3m 稳定安全系数容许值表计算方法

总应力法有效固结应力法准毕肖普法采用试验指标快剪指标十字板剪切指标快剪与固结快剪指标十字板剪切指标有效剪切指标安全系

容许值 1.10 1.20 1.20 1.30 1.40

备注当需要考虑地需时,稳定安全系数容许减0.1六、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采用了自然水系—自成排水系统、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

按天然形成的地表坡度,又考虑了农田的水利灌溉网络,同时对水环境保护采取了路面污水和其它地表雨水分道排引。

1、路基、路面排水系统

排水内容:路面雨水,分隔带渗水,边坡滩坡雨水超高段缝隙水等。

这几种水都有集排方式,有明排、有暗排、有集中排、有自由排,要认真对排水施工图识读,尤其对暗排的管道埋设,集水井口,检查井水口的施工,要位置正确、尺寸符合要求,施工质量要有保证,结合路基施工顺序不干扰、不返工,因为这是永久性设施工程:修路、修桥就是给水作斗争,万万不能忽视。

几种设施:排水沟、引水沟、渗沟、碎石排水层、栏水带、超高路段缝隙集水管、集中井、横向排水管、急流槽、跌落池等。

设计原理:按当地年降雨量及受水面积结合地貌雨水,按规范综合考虑。请按设计施工图认真执行,如有不符实情、应及时反应。

2、路基防护

1)填方高度小于4m的路堤,坡面植草防护。 2)填高4~8m的路堤,坡面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 3)滩坡(坡道)、排水沟外边缘至界边植草防护。 4)土路肩:培土植草防护。

5)路基通过水田段将1m宽滩坡(护坡道)高出原平面20cm。 6)通过鱼塘段:从坡脚底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护坡,高出鱼塘正常水位50cm。此项应严格控制,片石及砂浆标号和砌筑质量。

七、路基取土、弃土

1、清表土清淤土,分开堆放,不得随意抛弃、充分利用,作为中央分

隔带绿化用土。

2、堆载预压后的卸裁砂方,可二次使用,也可进入市场。对二次使用的要严格控制质量,不允许有夹泥,掺杂有机物等不洁净的砂方进行填筑。

八、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施工方法:顺序(包括开工前期准备工作)

建好工地试验室→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便道、便桥、排水、清除障碍、清表→对填料进行取样、复查等→一般路基的处理、挖台阶等→分期、分层填筑路基、排水、防护→验收完成的路基、评定、不合格返工、合格后→修筑路面。

九、软基处治施工工艺(特殊路基) 1、堆载预压处理

在软基厚度<3.5m时的路段,可直接堆载预压:

包括路面结构层的重量+路堤填筑高度重量之和:采用、欠载、等载、超载预压三种形式。

1)欠载预压期:

软基厚<3.5m地段一般地面无积水时,清表后可按填筑临界高度 1.8~2m厚填筑,观测沉降变化,一天观一次,按中、侧心、边三点,如小

于(中)15mm/天,路中心10mm/天,边8~5mm/天,可采用

下道工序薄层轮加法,每层30cm厚填筑加载,每天观测沉降做好记录,及位移稳定观

测记录,直至填筑荷载预压期。按软土压缩量计算应在5~6个月。 2)等载预压期:

在欠载预压期经观测沉降是按设计预定的速率(包括位移的稳定)满足设计要求。经检合格后,仍采用薄层轮加法,填筑路面结构荷载。此段工期原等载预压期。时间应在5~6个月。此时应满足总沉降30~40cm 的目的(指的是软土厚<3.5m)。

3)超载预压期:

当工期要求严格、时间紧、软土厚、沉降在等载预压期,不能达到测控设计的沉降计算值时,可采用超载预压来加快沉降。一般在软基厚度达25m以上时,沉降计算值在1.0m以上,均采用超载预压。厚度控制在

1.8~2m内(临界厚)。 2、塑料排水板 1)塑料排水板材料

采用塑料排水板的软基地段,有软基厚度小于25m、大于25m两种;塑料排水板有两种型号:B型—适用软土埋深<25m时,C型—适用软土埋深>25m时,塑料排水板应经检查验收后使用。

2)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顺序):

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打入导管→塑料排水板穿靴→拨出导管→割断塑排板→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

3)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工法):

a.定位:插带机就位,调整导向架垂直度、空心导管中穿入塑排板,对中桩位;

b.穿靴:将塑排板端部穿过预制靴头固定架,对折带子长约10m,固定联结,防止泥砂进入导管。

c.沉入:卷扬机将导管和排水板激振入地下至设计深度后夹机。 d.导管拨起:启动卷扬机、拨出导管、当下口露出地面,即可移位。质量要求:塑排管向下进入土层0.5m,上露砂垫上沿0.3m。

4)施工控制及检测方法:

a.塑排板的质量、按规范送检,合格后现用。

b.控制板距、板长及竖直度,按2%抽检频率抽检,板长按刻度或钢丝来检查(板距按0.9~1.4m)。

c.提外导管时注意防止回带,必要时补打。 3、预应力管桩结合塑料排水板的软基处理

按前述工法先打入塑料排水板→平整场地放出桩位样标记→桩机就位→插桩→锤打→接桩→送桩→打桩→记录察观周围建筑物等情况→桩机移位同法施打下根桩。(为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此项目只有桥台前50和台后30m有@2.5~2.8m。

1)复合地基、原理注意事项:

a.按设计间距@2.5~2.8m打入软土层中,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

b.施打过程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使周围一定范围土体液化,造成已打的桩歪斜、上浮。为此应先打入塑排板可消散打桩过程的超静孔隙压力水压力。可协调桩土变形,符合复合地基的复合法则。

2)材料:PC-A300-75和PC-A400-95型合格管桩,C型塑排板,5T重

柴油锤。

3)成桩质量检测:

①锤、桩帽、桩号、中心线应重合;

②一根桩应连续一次性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停歇时间,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接桩,接桩焊接质量应符合标准;

③收锤标准:按试桩实际情况确定; ④下列情况:暂停施打。 a.贯入度突变; b.桩头砼剥落破碎; c.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d.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e.总锤击数超过规定;

f.回弹曲线不规则。

管桩施打、吊装、质量控制与检测按:广东省《预应力管桩基础技术规范》DBJ/T15-22-98的规定控制。

在每根桩顶设置一块120×120×35cm的托板,板内配筋Φ12@100双向网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