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甲亢术后护理查房

来源:一二三四网
甲亢术后护理查房 查房目的

1.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特点、治疗及手术方式 2.真确掌握围手术期的护理 3.准确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 查房内容

1.复习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相关知识 2.介绍查房病例

3.对护理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 诊断标准

 (1)双侧甲状腺弥漫肿大;  (2) 性情急躁、容易激动;  (3) 食欲亢进,体重下降;  (4) 心悸;

 (5) 怕热多汗、乏力、失眠、手颤;  (6) 眼突;

 (7) 血清总甲状腺素(T4)及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酶(T3)增高。  (8) 24小时及131碘率> 45%或3小时吸131碘率> 30%者。  (9) 其它,少数病例出现周期性麻痹或腹泻或房颤等。  其中(1) + (7) 再加任何1项可认为诊断成立。 治 疗 1.内科治疗 2.放射碘治疗 3.外科治疗 病例介绍

患者,女,28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前区不适级吞咽时经前压迫感9年,并由家属发现颈前区饱满,自行触摸能触及颈前区包块,伴心悸、气短、发热、食欲亢进,为求治疗于2014年9月9日9:55由门诊以“甲亢”收入院,步入病房。入院时T:36.5℃,P:92次/min,R:23次/min,BP:120/80mmHg。现症见:颈前区明显肿大,触之无疼痛,纳可,失眠多梦,二便正常,体重稍下降。颈部肿块不伴明显疼痛,舌淡红、苔薄、脉弦。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完善各项检查,化验报告示: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凝系列、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甲功系列:游离T4:11.96↓,

促甲状腺素:0.01 ↓,

抗过氧化物酶抗体:35.46↑,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410.80 ↑。 检查报告示:

1.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

2.肝胆胰脾B超:胆囊泥沙样结石;余未见明显异常;

3.甲状腺B超: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流明显增多,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完善各项化验后,医生查房看病人,考虑符合“甲亢”诊断,口服药控制不理想,建议手术治疗。医嘱给予:每日测基础代谢率,于9月11日(入院后第2日)遵医嘱给予普萘洛

尔5mg口服3/日,进一步控制心率,以防术后甲状腺危象 中医辨证分型

“甲亢”在祖国医学中为“瘿病”的一种。

患者颈前区肿物伴间断心慌、心悸9年余,肿物柔软而圆,如肉之团,岁吞咽上下移动,伴有急躁易怒、喊出新机、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瘦,舌淡红、苔薄、脉弦。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气瘿”范畴,证属“肝郁气滞”,患者平素情志不畅肝郁气结,经脉不利,血瘀痰凝,留注于结喉,聚而成形而发本病,病在甲状腺,病位属实。 术前护理:

1.术前饮食护理: 2.体位训练: 3.术前准备 手术过程:

术后回房一般情况:

患者于9:10去手术室,于11:48术毕安返病房,观察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完整,伤口敷料固定完好,无渗血渗液,测T:36.4℃,P:66次/min,R:17次/min,BP:115/73mmHg。遵医嘱给予:甲状腺术后护理常规,二级护理,禁食水8h后给半流食,心电监护,持续氧气吸入(中流量),持续伤口接负引流瓶记量,伤口压迫砂带24h,给予补液、止血、抑酸、化痰、糖皮质激素、预防感染治疗。

术后护理:

1.术后全麻清醒后为病人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伤口引流。 2.遵医嘱给予伤口压砂袋24小时,防止伤口出血。

3.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4.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告知患者及家属于床上翻身、活动时要注意避免牵拉、拖拽引流管,不使引流管扭曲受压;下床活动时,引流瓶始终不要高于伤口平面;护士巡视时要时刻观察引流管是否处于良好的引流状态。

严密观察敷料渗出情况及颈部创口有无肿胀,遵医嘱准确记录引流量, 如引流出血液多而快,短时间内引流量超过100ml应通知医生,积极术前准备。 5.饮食护理:

病情平稳后,8小时后口饮少量温凉水,如无呛咳等不适,即鼓励病人进便于吞咽的流食,食物以温凉为主,可食冷饮,禁食过热的食物,防止伤口出血,待病人逐渐克服吞咽不适的困难后,逐步过渡为稀软的半流质,软饭等。

因甲亢病人处于高代谢状态,故手术初期饮食的选择应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且宜少量多餐,均衡进食。术后两日内进食的选择,有冷流质饮食如豆奶、藕粉、牛奶、麦乳精、浓鱼汤、肉汤、蛋羹等(均含较高蛋白,有利于伤口愈合)可供选择。 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1.呼吸困难和窒息

询问病人有无气闷、气憋感,注意其呼吸的频率及深浅度、呼吸声音有无改变、口唇是否发绀;

切口有无渗血、颈部两侧及背后是否肿胀;

做好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注意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对术后痰多且不易咳出者,帮助其轻按伤口,鼓励病人轻轻地将痰咳出,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若出现呼吸困难立即报告医生,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2. 喉返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声音嘶哑或失音。暂性损伤3~6个月内可逐渐恢复一侧永久性损伤也可由对侧代偿,6个月内发音好转。

护理措施:做好解释工作;给促进神经恢复药物,针刺、理疗等;双侧喉返神经损伤造成严重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切开。 3. 喉上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外支损伤,音调降低;内支损伤,饮水时容易误咽发生呛咳。 护理措施:协助病人取坐位进半流质饮食,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 4.手足抽搐

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有面部针刺感、手足麻木、抽搐等症状,及时测定血磷、血钙,一经发现,轻者给予镇静剂,口服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D3,重者立即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以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必要时可按医嘱给予冬眠药物静滴。

控制肉类、牛奶、蛋类等含磷高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多吃绿色蔬菜。 抢救过程:

9月16日15时,责任护士到此病室欲做治疗时,此病人诉自觉胸憋,呼吸困难,迅速大声呼叫值班医生,值班医生及3名护士闻讯赶来后,发现病人口唇紫绀,张口呼吸困难,检查伤口张力高,考虑血肿压迫气管,立即通知麻醉科医生,同时为病人经鼻导管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氟美松10mg入壶静点减轻喉头水肿,开口器经臼齿放入并进行吸痰及血性分泌物;与此同时徐巍医师于床旁为病人拆除伤口手术缝线,清除血块,更换引流装置后重新缝合伤口。

切口缝合完毕后患者坐骑过程中再次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感,心率增快到130次/分,口唇紫绀。陈永平主任考虑咳嗽后出血,血肿压迫气管,起到痉挛,喉头水肿,虽压迫解除但气道痉挛,喉头水肿明显,需行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经家属同意后,给予气管切开,更换引流装置。此过程中,患者呼吸极度困难,血氧饱和度一度降低至84%,心率增快至130次/min以上,血压升高至140/90mmHg以上,一度呼之不应;气管切开后,上述指标均回复正常, 病人神志恢复,紫绀消失。

伤口缝合包扎完毕后,继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氨溴索30mg雾化吸入2/日,以辅助化痰,利于咳嗽,继续抗炎治疗,临时给予甘露醇250ml经典,预防因缺氧可能导致的脑水肿,给予小牛血去白细胞提取物保护脑细胞,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现阶段病人重点护理内容 1.焦虑和恐惧

患者手术后出血紧急、突然,抢救中呼吸曾极度困难,有濒死感,行气管切开术后留置气管套管,自觉病情危重,心理压力大。护士应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如加强对病人巡视,让病人感觉自己被重视;多和病人进行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及顾虑,病人如有关于疾病及预后的疑问,及时请管床医生进行解答,护士对病情不妄加揣测及解释;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避免不良刺激;多与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家属乐于配合工作,共同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气管套管的护理

⑴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

⑵经常转动体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⑶ 床头备齐急救药品和气管切开包,以备急需。

⑷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

⑸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

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⑹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

⑺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3.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行气管切开后,伤口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进行伤口引流,因引流口和气管切开部位毗邻,负压吸引器不能持续处于负压吸引状态,故为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妥善固定引流管,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避免牵拉、拖拽等,遵陈永平主任嘱托,每半小时为患者压瘪负压引流器一次,人为行负压吸引,护士巡视时要时刻观察引流管是否处于良好的引流状态,引流装置是否高于出口平面等。

患者昨晚19:30自诉排尿困难,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留置尿管过程中,注意引流袋的妥善安置,每日更换引流袋,给予会阴护理2/日,告知病人入院下床活动,引流袋应低于耻骨联合,以防止尿路感染。

4.病情观察

⑴密切观察颈部是否肿胀、伤口辅料有无渗血、病人是否主诉胸闷、憋气等,以利早起发现伤口是否再次发生出血;

⑵鼓励病人行有效咳嗽,以利痰液咳出并及时进行吸引,防止痰液干涸附着于气管套管上引起导管阻塞;

⑶观察病人是否有面部针刺、手足抽搐等甲状旁腺损伤情况,如发生此类现象,及时通知一声进行处理;

⑷注意病人体温、脉率及神志情况,警惕甲状腺危象的发生;

⑸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神经损伤症状,一边及时对症处理。 病情稳定后饮食指导

1. 甲亢病人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故术后早期饮食依然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食物为主,多喝水,忌食刺激性饮料和食物,如浓茶、咖啡、烟酒、辛辣食物等。

2.患者胆囊B超示泥沙样结石,饮食上需注意低胆固醇饮食,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可多食: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3.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证,故可食用一些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茴香、蓬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或可取玫瑰花泡水代茶饮。

出院指导:病情观察指导

如出现口周、四肢感觉异常、发麻或肢体震颤、抽搐等症状,要尽快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术后一段时间内如有声嘶、失音等症状可结合理疗、针灸及药物治疗,一般3~6个月会逐渐恢复,告之病人不要过分紧张。若病人出现言语行动缓慢、表情淡漠、记忆力下降,水肿、疲乏无力等现象,要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生,这时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者大部分甲减是暂时的,应用甲状腺片替代治疗多数可以恢复正常。

出院指导:饮食指导

一般甲亢手术后,应避免饮酒、吸烟、忌辛辣食物,还要避免暴饮暴食致使体重增加引起肥胖。

如术后出现怕冷、水肿、软困等症状,可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以促进

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复查指导

一般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分别复查一次 FT3、FT4、TSH、心率、血压、体重等 功能锻炼

甲状腺切除的病人,创伤恢后局部会出现粘连,严重者出现患侧肩部的肌肉萎缩和肩下垂等症状,所以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恢复肩部、颈部肌肉功能的康复训练,要在术后一周开始,出院后至少坚持3个月。

头部锻炼

① 低头和抬头:低头时尽可能下颌贴近胸壁,抬头时头向后仰 。 ② 转动颈部,左右转动接近90度角 ③ 左右屈颈,耳贴近肩头 肩部锻炼:

⑴ 将对侧手放在椅子或凳子上,腰稍弯摆动术侧肩及臂,自左至右再恢复至原位;摆动肩及臂,由前向后。 ⑵ 旋转肩及臂,向前再向后,旋转幅度逐渐加大,并抬高至尽可能舒适的高度。

肩关节旋转锻炼:

⑴ 在镜前进行,坐直,放双手于胸前,肘关节呈直角,肘向后外展。 ⑵肩向后旋转并将肘恢复至原来位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