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3/d)
第一部分
1.1 项目概况
生产项目基地,项目建成后每天总排放量约为1000m3/d(目前约500m3/d).每小时约45m3/h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PH等, 1.2 设计原则
●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广州市地方法规,充分体现业主对该项目的具体要求. ●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优化平面布置,力求建构筑物造型简洁美观, 既与厂区发展相协调,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 根据废水进出水要求,选用成熟可靠、高效节能、占地少、经济 实用、管理方便的废水处理先进工艺,确保废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化仪表、设备及监测仪器,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和供电安全程度,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1。3 设计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实施细则》(粤府1987第25号文)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
● 《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DB4437-90)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0-89)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 业主提供有关资料。 1.4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废水处理范围内的工艺、土建、电气及自控等所有内容。需求方将本工程的污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及进线电缆引入污水站界区。
1。5设计水量、水质及治理目标 (1) 污水处理量
每天24小时运行,平均时流量为45m3/h。总水量约为1080m3/d。(2)设计水质
参考废水水质,具体如下:
CODcr: ≤500——800mg/L BOD5: ≤100—-120mg/L SS: ≤300mg/L 氨氮: ≤30mg/L PH: 9左右
(3)治理目标
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厂区出水要求达到应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并且可回用
2
第二部分 工艺设计
2.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选择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当根据处理规模、原污水水质、出水要求、用地条件、工程地质、环境等条件作慎重考虑.各种工艺都有其适用条件,因此必须在生产实践上总结优化,提出适合于具体项目的工艺。一般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为:
技术成熟,对水质变化适应性强,出水稳定,污泥易于处理。 经济节约,电耗少,造价低、占地少。 易于管理,操作方便,设备性能稳定。
重视环境,臭气防护,噪声控制,环境协调,清洁生产。 2.2污水处理工业流程及说明
根据该废水排放的特点和处理试验研究,并进行工艺比较,结合国内外在该类废水处理工程应用上的成功经验,确定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由“气浮+过滤”作为该项目废水处理的主题工艺.具体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产污水 调节池 气浮 沉淀池 中间池 过滤 生化 回用
排放
污泥浓缩池 压滤机 泥饼外运
(1)生产污水通过集污系统流入污水处理站,首先在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在调节池中还设置预曝气系统,不但能使水质
3
更均匀,而且能促使悬浮物互相碰撞而促进沉淀,从而减轻后续阶段的处理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2)调节池的污水再通过提升泵连续稳定地泵入气浮设备,通过加入混凝剂,污水中绝大部分的CODcr、BOD5、NH3—N在此得到去除,从而保证污水能达标排放;
(3)气浮设备出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在中间池经提升泵泵入过滤塔进行过滤后出水污染指标均稳定达标排放。
(4)沉淀池污泥经污泥浓缩池后,通过螺杆泵输送泵进入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处理。泥饼将定期清运处理。
第三部分 土建设计
3.1 土建设计原则 (1)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 (2)符合该公司总体规划要求 3.2 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250平方米.本平面布置总的原则是根据厂区地形、厂区周围环境以及进、出水位置等条件,将全厂的管理及处理建筑物合理、有机的联系起来,在保证污水处理工艺布局合理、生产管理方便、连接管线简洁,综合考虑将建筑物分区、分类,在空间和外立面设计上协调统一,做到美观、实用、经济。
第四部分 电气设计
4。1 设计依据
本工程电气设计执行的规范如下:
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 4.2 设计范围
(1)废水处理工程配电室的设计
(2)废水处理工程所有工艺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的供配电,电气传动和控制设计.
(3)废水处理工程所有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办公楼的照明及防雷、接地设计. 4.3 供配电系统
废水处理工程需一路380V、450KVA、50Hz电源,由业主提供。配电室以放射方式向区域内各用电设备及动力配电箱供电。低压系统供配电采用三相五线/单相三线制。 4.4电能计量
在电源进线柜中装设有功电度表,对有功电能进行计量。 4。5 电动机启动、控制
参与工艺过程的所有用电设备,采用机旁就地控制和PLC自动控制两种方式,机旁就地控制主要用于单机调试、检修。两种控制方式通过现场控制箱上的转换开关切换。电动机容量为30KW及以上
5
的采用软起动装置启动,其余的采用直接启动. 4.6 防雷、接地
建筑物采用避雷带或避雷针进行防雷保护。
各建筑物电源电源进线处,如电源线路长度超过50米,设置重复接地.
电气工作接地、安全接地、建筑物防雷接地、计算机系统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采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相联通作自然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如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则加装人工接地极。 4.7电缆敷设
(2) 低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采用电缆沟和不锈钢电缆桥架敷设,
出电缆沟和电缆桥架后穿镀锌管敷设。设计水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排放的污水总水量约为30m3/d。本方案处理能力按30m3/d设计,平均时流量为1.25m3/h。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30m3/d)
6
项目说明
本项目为上述污水处理站中的独立单元,专门用于处理真空泵的污水,此污水成分复杂,必须进行生化部分处理,初级处理设备采用金发科技高塘工业区内搬迁的处理站设备,到科学城后加装生化处理装置,本项目包括搬迁及改造部分。
设计水质
参考同类废水水质设计水质(应以业主具体提供的资料为准),具体如下:
CODcr: ≤2000mg/L BOD5: ≤350mg/L SS: ≤400mg/L 氨氮: ≤30mg/L PH: 9左右
治理目标
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厂区出水要求达到应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具体排水水质如下所示:
CODcr: ≤100mg/L BOD5: ≤30mg/L SS: ≤70mg/L 氨氮: ≤15mg/L PH: 6~9
工艺设计
根据该废水排放的特点和处理试验研究,并进行工艺比较,结合国内外在该类废水处理工程应用上的成功经验,确定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由“气浮+过滤+生化”作为该项目废水处理的主题工艺。具
7
体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产污水 调节池 气浮 沉淀池 中间池 过滤 生化池 二沉池
排放 污泥浓缩池 压滤机 泥饼外运
(1)生产污水通过集污系统流入污水处理站,首先在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在调节池中还设置预曝气系统,不但能使水质更均匀,而且能促使悬浮物互相碰撞而促进沉淀,从而减轻后续阶段的处理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2)调节池的污水再通过提升泵连续稳定地泵入气浮设备,通过加入混凝剂,污水中绝大部分的CODcr、BOD5、NH3-N在此得到去除,从而保证污水能达标排放;
(3)气浮设备出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流入中间池经提升泵泵入过滤塔进行过滤后进入生化池。
(4)废水在生化池中在好氧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进一步得到降解,使废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得到进一步的去除,生化池处理后的出水经生化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泥水分离后的出水达标排放
(5)沉淀池污泥经污泥浓缩池后,通过螺杆泵输送泵进入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处理。泥饼将定期依法清运处理。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