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构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研究

来源:一二三四网


构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教学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等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教学环境。本文分别从构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必要性、优势以及其结构模式,对构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现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的方式,同时也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而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其中,网络辅助教学便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应用之一。这种教育方式在欧美早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早在1993年,英国开放大学作为网络高等教育的先锋,就考虑创建了电子校园。在美国,许多人选择了半工半读或在职学习的方式,上课时间不定。而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这些人的学习要求。政府也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利用因特网的非同步教学、双向交互式的视频教学积极推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十年前便已有数百万的学生受益于网络高等教育。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教育问题同样也处于关键发展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深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为高校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一、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的任务量大,学生人数多,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在授课的同时,完全领会讲授内容。并且,教师在课堂上所组织的讨论也受限于时间和参与人数。因此,学生希望在课后复习课堂上的内容,并需要一个能够相互讨论交流的平台。而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不仅仅能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更是创设了一个学习环境。

课程的改革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更应该超越教材本身。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课堂教育的有限性也对网络教学平台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高校学生的学习模式应有别于中小学生,他们更期望课堂学习之外的更为广阔的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可提供丰富的学习、交流工具,传递的信息量远大于传统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学生通过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可极大促进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尝试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二、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优点

1.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突破时空的限制

课堂教学受到时间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全面顾及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此时学生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弥补知识的不足。教师在课后可将相关课件、讲义、参考资料等上传供学生在线浏览或下载,以便复习。学生可以在网络信息能够到达的地方,随时随地接受学习信息,高效学习。使得教与学实现了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突破了传统面授教育的时空限制。

2.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模式

网络所能提供的无限知识是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所无法实现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丰富的学习信息,更新学科前沿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网络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个性化地学习,从而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其改变了以往单调沉闷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以积极的探索代替了被动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 创建广阔的交流平台,实现交互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论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交流的平台。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疑问能够随时在论坛中提出,其他学生可帮助解答或共同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论坛或邮件也可成为教师与学生间沟通的桥梁,是老师进行辅导的有效方式。平台上所密集反映出的问题,将便于教师对同类问题集中解答,即时优化课堂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模式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高校师生对互联网基本技能的掌握,为建立和实施高校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保障。学生可通过网络登录教学平台进行学习,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信息将全程记入数据库。网络教学平台可设有“选课系统”、“资讯”、“公告”、“内容”、“测评”“工具”六大基本模块,其主要功能依次如下:

1.学生登录后,可直接了解本学期的必修课程,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选修课程。而后系统将对所选择的课程自动生成课程表。

2.在“资讯”模块中又将划分为“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参考用书”、“教学安排”,使得学生对各门课程内容及教学进度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预习和复习。

3.在“公告”栏中,教师可即时传达最新的教学计划变更情况,通知调停课方案,考试的范围、时间地点等。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颠覆了老式的通知方法,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使得消息能够最为快速、准确地传达给每位学生。

4.“内容”中将由“课程资料”、“延伸阅读”、“作业”、“测验”等部分组成。学生可在“课程资料”中下载上课的讲义、课件、参考资料,对于课堂中忽视的问题也可通过重复在线观看教学录像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延伸阅读”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将知识扩展到了书本之外。学生完成的作业或论文可通过“作业”模块在线提交,避免了纸质版作业遗失的可能,学生可随时查询个人的作业或提交状况,以便即时补交。教师也可在此模块中向学生即时提供作业的相关答案以及对课程论文的要求等。每次测验后,学生也可在“测验”模块中下载测验的习题和答案,再次进行自测。

5.学生可在“测评”中了解总评成绩中各部分的比例,查看到历次测验的成绩、作业、课程论文的成绩、班级的平均成绩等,对自我的学习成绩实时追踪,并了解与班级平均水平的差异,即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状态,在课程中追求更大的收获。

6.“工具”中的“Email”、“论坛”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论坛充分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帮助,资源共享。教师也可通过论坛或邮件统一答疑,这种互动的学习模式,在满足教与学的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间的凝聚力。

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一教学辅助平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学生对网络辅助教学的态度是积极的,也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从沟通与交流的角度来看,网络很好地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教学效果来看,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掌握,同时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都起到了提高的作用。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已使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只有把现代的教学技术与传统的教学优势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宇,张五红.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选择、实施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2):43-51.

[2]王发棠,韩晓惠,卢琦.国外创新教育的开展及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74-77.

[3]王同明.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58-60.

[4]周亚莉.建设高校网络教学平台体系加速教育信息化[J].希望月报,2007(11):36-37.

[5]李捷.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6-18.

[6]王海燕.高校网络教学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5(3):89-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