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单招试卷

来源:一二三四网
 ………………………………)线(………… 号…学……姓名…班…_…__…__…__)级封__(__…__…_业…专…_…__…__…__…__…__…)…系…()院密__(__…__…__…__…__…__…_………………欢迎共阅

×××××职业学院2017-2018学年第下学期

《语文》试卷 A卷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00分,150分钟完卷。

2、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3、本试卷适用于2016级旅游单招班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人 分数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诀巧好高鹜远犒.劳(kào)骁.勇善战(xiāo) B、赦免层峦叠嶂诬蔑.(miè)莘莘..学子(shēn) C、撮合金榜提名悼.念(diào)蓬头垢.面(gòu) D、孤辟提纲挈领露.骨(lòu)百折.不回(zhé)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__________了。 (2)这部_______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3)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__________,让大家不时捧腹大笑。 A、不攻自破得天独厚惟妙惟肖B、迎刃而解匠心独运惟妙惟肖 C、迎刃而解得天独厚栩栩如生D、不攻自破匠心独运栩栩如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B、孩子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C、对现代人而言,财富更深层的意义,并非指你赚钱的多寡,而是指你生活品质的优劣。 D、通过“寻找正能量”这项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在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点滴美好,一起寻找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

二、文言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3小题,第4小题5分,第5小题6分,第6小题4分,共15分)

页脚内容

欢迎共阅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4-5题。

陈情表 李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逮:逮捕B、除臣洗马除:授予官职 ..C、臣具以表闻具:详尽D、谨拜表以闻闻:使……听到 ..5、把选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原文在下列句中横线处把句子补充完整。

(1)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秋天的怀念

页脚内容

欢迎共阅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7、第一段中“悄悄地”和“偷偷地”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心情?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脚内容 欢迎共阅 8、文中母亲自己已经病重,为何还要带我到北海去看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述本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本大题共2小题,第10小题10分,第11小题30分,共40分) 10、某学校招聘两名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请你代为拟写一份招聘启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页脚内容

欢迎共阅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00 100 200 页脚内容

欢迎共阅 700 400 500 600 页脚内容

欢迎共阅 1000 800 900 页脚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