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人:刘艳君 李蕾 马少波 使用时间:2013/12/6
复习目标:
1.积累并巩固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2.进一步明确文言翻译的要求,并能准确恰当地翻译句子。 复习重点:目标1 复习难点:目标2
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一)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3)九合诸候,一匡天下 (4)鲍叔遂进管仲 ...(5)尝与鲍叔贾 (6)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7)召忽死之 (8)吾尝三战三走 ..(9)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10)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11)上服度则六亲固 (12)贵轻重,慎权衡 ....(13)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14)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15)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16)然孔子小之 ....2.文言句式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2)管仲囚焉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3.一词多义
于 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
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③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之 ①岂管仲之谓乎 ②俗之所欲,因而与之 ..③辍耕之垄上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知 ①少时常与鲍叔游,鲍叔知其贤 .②君何以知燕王 ③吾与子共知越国之政 ..4.翻译下列句子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1
5.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 ,上服度则六亲固。 二、拓展练习
(一)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心不在马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2001年上海卷)
(二)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管鲍之交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2002年北京卷)
《心不在马》参考译文:
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管鲍之交》参考译文:
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为“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译为“运气”“利”译为“顺利”也对)。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统治者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贤能,知道我我没有遇到好时机。生养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子啊。”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天下”译为“天下人”“知”译为“了解”也对)。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