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综合接地技术交底 一、交底目的 明确隧道综合接地的过程,使工序简单明了,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要点和重点,提高施工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Ⅳ标第三项目分部隧道的综合接地施工。 三、隧道综合接地设置 (一)隧道洞身综合接地 1.隧道初期支护接地 1)Ⅲa、Ⅲb级围岩 ①隧道左右两侧通信电缆槽中各设贯通地线,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②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此钢筋确保每100m断开一次,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③利用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与隧道系统锚杆牢固连接作为接地极,环向接地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牢固;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具体见下图。 ④自隧道洞口2m开始,两侧每个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⑤自隧道洞口2m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靠线路侧壁上电缆槽外缘每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接地锚杆与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应保证焊接质量,施工时对接地锚杆与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做出标识,便于检查。 L2L系统锚杆环向专用接地筋\"L\"筋连接 2)Ⅲc、IV、V级围岩 ①隧道左右两侧通信电缆槽中各设贯通地线,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②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此钢筋确保每100m断开一次,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③利用钢架格、栅钢架与隧道系统锚杆牢固连接作为接地极,钢架格、栅钢架与电缆槽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牢固;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具体尺寸见下图 ④自隧道洞口2m开始,两侧每个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⑤自隧道洞口2m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靠线路侧壁上电缆槽外缘每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接地系统锚杆与钢架格、栅钢架应保证焊接质量,施工时对接地锚杆做出标识,便于检查。 弓形钢筋接地锚杆钢架型钢筋弓形钢筋钢架接头弓形钢筋 2.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 我分部隧道的二次衬砌的接地钢筋要求如下: 1)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 2)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3)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采用“L”型钢筋可靠焊接。 4)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5)接触网吊柱基础与二次衬砌的内层环向接地钢筋牢固连接,二次衬砌无结构筋时,需加设专用环向接地钢筋。 6)当接触网槽道基础采用预埋方式时,需将基础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采用“L”型钢筋牢固焊接;当基础采用后植入安装方式时,需在安装基础的位置预埋接地端子,并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二)明洞综合接地钢筋 明洞隧道内综合接地应利用隧道底下层的结构钢筋板作为接地极,底板接地极按照1m间隔选用底板底层的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1m的单层接地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他节点绑扎。 综合接地的设置与要求: ⑴隧道左右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中各设置一根贯通的地线,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⑵利用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靠线路侧壁上电缆槽外缘的1根Φ16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此钢筋确保每100m断开一次。 ⑶每隔一个台车长度利用隧道底板的下层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极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采用“L”形焊接。 ⑷自隧道洞口2m开始,两侧每个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电缆槽外缘每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 所有接地钢筋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做出标识,便于检查。 隧道壁纵向接地钢筋与贯通地筋每100m连接一次电缆沟纵向贯通地筋纵向接地钢筋一个接地极底板结构筋12个台车长度一个台车长度设接地极一个台车长度无接地极一个台车长度设接地极一个台车长度无接地极一个台车长度设接地极综合接地纵向图 贯通地线与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连接一次线路纵向接地钢筋隧道中内轨顶面线路纵向接地钢筋贯通地线与纵每100m接地端子100m一处160Ф16结构钢筋接地端子8中线中内轨顶面Ф16结构钢筋接地端子50m一处850m一处线线803050640900结构钢筋结构钢筋明洞段仰拱接地示意图 底板下层结构钢筋中线100中部十字交叉点焊接12个台车长度16的连接钢筋1个台车长度直径同结构钢筋 间距1m绑扎 截面应满足接触网 最大电流要求12个台车长度隧道底板接地极接地钢筋平面布置示意图 100 外围钢筋闭合 L形焊接 (三)洞室接地 1.综合设备洞室 综合设备洞室图 I-I剖面图 洞室平面图 设备洞室施工:在设备洞室内壁上设置2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用φ16连接钢筋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纵向接地连接钢筋连接。连接钢筋的保护层不小于5cm,接地端子距离底板的高度为30cm。所有连接钢筋的焊接必须保证焊接质量,施工时对接地钢筋做出标识,以便检查。 2.电力洞室及信号洞室接地 过轨管预埋平面布置图 I-I截面图 电力过轨:每个电力变电所设置过轨φ150热浸塑钢管4根,φ100热浸塑钢管10根;每个通信洞室设置过轨管4根100mm热浸塑钢管;信号过轨管:每隔500m设置过轨管2根。过轨钢管内穿铁丝两根,两端用麻油布或土工布封堵。所有过轨管在槽内的钢管需伸出槽底10cm。具体施工尺寸详见上图。 (四)接地端子设置 接地端子的连接筋根据需要采用“L”形或“直形”,接地端子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作,规格微微M16,并配有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以便开启。接地端子与接地钢筋焊接时,当采用双面搭接焊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1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断面示意图如下: 当采用双面搭接焊时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断面示意图如下: 接地钢筋交叉电焊时,采用φ16的“L”型钢筋进行焊接。焊缝厚度满足上述单面焊或双面焊的相关要求,示意图如下: “L”型连接器示意图 接地端子类型示意图 接地端子大样图 连接线拴接示意图 洞门处接地端子布置示意图 四、工艺要求 (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5%、Mo≥2%、C≤0.08%,如GBOOCr17Ni14Mo2。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个配套的防盗螺栓(每个螺栓上应配一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²(IK>25KA)或120mm²(IK≤25KA)。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K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规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线。 (3)引接线与设备的连接,焊接或螺栓连接,用螺栓连接时应采取防松措施。 (4)贯通地线的连接、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5)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6)接地钢筋间采用搭接焊工艺。焊接要求:双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10mm;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6mm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 (7)对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素混凝土的方式。 五、人员、机具配置 施工人员、机具配置应与施工方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搭配。综合接地安装一般需人员3~5人。施工主要机具电焊机1台,钢筋切割机1台。 六、质量要求 (1)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坚持按图施工,坚持按规范施工。 (2)严格监理程序。每道工序经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严格按照已完工的并经确认达标的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流程指导施工。、 七、安全要求 (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出入。 (2)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一律持卡上岗,职务、职责明确,确保工地统一调度指挥。进场道路和场地布置要做到井然有序,各种标志齐全,做到合理、整洁。 (3)施工中应对机具进行定期检查、维修。 (4)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