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 第9课

来源:一二三四网
党岘中学 七 年级 班 学科:历史 主备人:冯胜明 审核: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71LS3 姓名 第 组 课题: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课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 过程与方法: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甲骨文和青铜器所象征的辉煌文明。 【重点难点预见】

1、学习重点: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 2、学习难点: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

【知识链接】人们要了解历史,往往离不开前人的文字记载,这就随之出现了甲骨文。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检测。 【学习流程】 1、 自主学习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6-48页的内容,完成填空,并把相关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

⑴、刻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文字叫甲骨文;铸刻在___________上的文字,称为铭文,也叫___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_______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⑵、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生产于我国的 ___,青铜器是__、__、__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____________。司母戊鼎折射出____________,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

2、 合作探究

A、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可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一目,请回

答:

⑴、商朝王室贵族遇事为什么要进行占卜?

⑵、甲骨文主要记录什么内容?

⑶、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B、你的疑点、难点: 3、 展示提升 【达标测评】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字的出现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

( ) A.原始时代 B.商朝的时候 C.秦朝时候 D.纸发明后 2.今天的汉字是从什么文字发展来的 ( )

A.甲骨文 B.小篆 C.大篆 D.隶书

3.在参观殷墟时,讲解员指着图片中的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这段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 (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4.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生产于我国的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青铜器是哪些材料组成的合金 ( )

A.铜、锡、铝 B.铜、银、铅 C.铜、锡、铅 D.银、锡、铝

6.小明为大家介绍了有关甲骨文的知识,请帮小明指出表述错误的

是 ( )

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B.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C.经过文字学家的努力,所有的甲骨文我们都已经释读。 D.它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选做题 ⑴、看下图,在A、B、C处填写名称。

A: B : C:

⑵、非选择题

材料A:右图(课本P48右上)

材料B:西周青铜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请回答:

①右图所示的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它出现于什么朝代?

②右图所示的青铜器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③对比材料1和材料2,说明西周青铜器的制造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