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一)语文积累应用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ēng líng tú tàn jū gōng piān rán liú tǎng shù fù ( ) ( ) ( ) ( ) ( ) gǔi jì huán rào piāo sǎ kǔ sè chén jì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阑( ) 惶( ) 栽( ) 鳞( ) 澜( ) 凰( ) 哉( ) 磷( ) 翕( ) 橘( ) 履( ) 隼( ) 盒( ) 矞( ) 覆( ) 榫( ) 三、读拼音,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闷(mèn mēn)雷 呕(ǒu ǎo)心沥血 (2)像蓓蕾(lěi léi)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 (3)看过卡片,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qī qì)。
(4)考试要求苛刻,竞争激烈,应聘(pìn pìng)者都是乐坛高手。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足( )多( ) ( )高采( ) ( )不( )生 政通( )( ) 哀( )( )野 ( )不拾( ) ( )( )之秋 内( )外( ) 兵( )马( ) (1)向来_____________的他,现在也没主意了。
(2)尽避对冲基金做出了这样的努力,恐怕也会___________。 (3)阿富汗正处于____________之中。
(4)夜不闭户,__________并不只是一种奢望。 五、积累与应用。
(1)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B、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在朝鲜战场上光荣殉职和牺牲了。 C、下午三点整,参加成立典礼的群众全部到齐了。
D、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废寝忘食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2)找出各组中的一个错别字,画上记号,并改正。
A.藕断丝连 津津有味 中流底柱 牵肠挂肚 __________ B.庞然大物 再接再励 奇珍异宝 玲珑剔透 __________ C.一如既往 浮想联篇 同仇敌忾 悬崖绝壁 __________ D.厉精图治 排山倒海 喋喋不休 低头折节 __________ 六、选词填空。
宣布 宣告 宣讲 宣读 宣传
1、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 )毛泽东同志的事迹。 2、老师在班会上( )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志的决定。 3、老师( );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4、毛主席的(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大江南北。 七、完成下列句子。
1、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溪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桷兰盛开的时候,前后数十几户邻居都浸在扑鼻的花香里。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美哉,___________,_________!壮哉,_____________,与国无疆。 2、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潜龙腾渊,__________________。
4、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九、阅读《我不能忘掉祖国》,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
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
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
“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
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
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
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 交口称赞——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并自己试着回答。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
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
赞” ?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本学期学的哪篇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十、写作。
题目:十年之后访汶川
提示:汶川,是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可在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变成了一片废墟。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二十年后访汶川,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放飞心灵,大胆想象,写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150字
300字
3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