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指标说明

来源:一二三四网
 -

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指标说明

行业指标(有色)

一、应用与实施

(一)生产过程控制(7分)

Q1:是否使用生产流程模拟、仿真与优化技术(4分) a) 否:0分; b) 是:4分;

Q2:生产过程中是否实现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和优化控制(3分)

a) 未实现:0分; b) 部分实现:分; c) 实现:3分; 该项得分为Q1+Q2。 (二)生产管理(9分)

Q3:矿物加工生产管理覆盖情况(5分) a) 计划管理:5分; b) 工艺建模:5分; c) 指标分析:5分; d) 管控一体化:5分; e) 实时数据采集:5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e)/5。

Q4:生产管理系统覆盖的生产工序比例(4分)

计算公式:生产管理系统覆盖的工序控制节点量/矿物加

1

-

工工序控制节点总数*100% a) 0-30%:0分;

b) 30%(含)-50%:2分; c) 50%(含)-80%:3分; d) 80%(含)以上:4分; 该项得分为Q3+Q4。 (三)质量管理(9分)

Q5:质量管理业务覆盖情况(5分) a) 数据采集:5分; b) 数据发布:5分; c) 质量分析:5分; d) 质量控制:5分; e) 质量判定管理:5分; f) 质保书管理:5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e+f)/6。

Q6:检验数据自动上传比例(4分)

计算公式:自动上传数据的检化验设备数/检化验设备总数*100%

a) 0-10%:0分;

b) 10%(含)-30%:1分; c) 30%(含)-50%:2分; d) 50%(含)-80%:3分; e) 80%(含)以上:4分; 该项得分为Q5+Q6。

2

-

(四)采购管理(7分)

Q7:是否建立了集中采购平台(2分) a) 否:0分; b) 是:2分;

Q8:采购领域信息化应用范围(3分) a) 采购寻源:3分; b) 成本工程:3分; c) 供应商考核:3分; d) 索赔:3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4。

Q9:是否支持供应商管理(2分) a) 否:0分; b) 是:2分; 该项得分为Q7+Q8+Q9。 (五)销售服务管理(5分)

Q10:客户关系管理系统(2分) a) 客户信息跟踪和管理系统:2分。 b) 客户价值挖掘:2分; c) 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2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e)/5。

Q11:营销管理系统功能覆盖情况(3分) a) 市场运营:3分; b) 业务处理和跟踪:3分;

3

-

c) 综合分析和控制:3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3。 该项得分为Q10+Q11。 (六)信息统计(6分)

Q12:信息系统支撑了下述哪些专业指标的统计(2分) a) 主原料消耗统计指标:2分; b) 副原料消耗统计指标:2分; c) 技术经济统计指标:2分; d) 产量成材率指标:2分; e) 产量收得率指标:2分; f) 其他:2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e+f)/6。

Q13:信息系统支撑了下述哪些综合指标的统计(2分) a) 工业总产值;2分; b) 销售产值统计指标;2分; c) 产销存相关统计指标;2分; d) 其他;2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4。

Q14:信息系统支撑了下述哪些方面的数据分析(2分) a) 采购分析:2分; b) 销售分析:2分; c) 库存分析:2分; d) 生产分析:2分;

4

-

e) 财务分析:2分; f) 质量分析:2分; g) 物流分析:2分; h) 人力资源分析:2分; i) 设备分析:2分; j) 项目分析:2分; k) 能源环境分析:2分; l) 成本分析:2分; m) 绩效分析:2分;

n) 企业综合信息分析:2分; o) 其他:2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e+f+g+h+i+j+k+l+m+n+0)/15。 该项得分为Q12+Q13+Q14。 (七)安全管理(7分)

Q15:安保管理业务覆盖情况(3分)

a)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等基础信息:3分; b) 重大危险源信息:3分; c) 安全预案:3分; d) 事故管理:3分;

e) 针对主要设备、安全区域的远程实时监测:3分; f) 各类工伤事故的汇总统计分析:3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e+f)/6。

Q16:对重要安全节点的信息化监测覆盖情况(2分)

5

-

a) 无:0分; b) 部分:1分; c) 全部:2分;

Q17:产品安全管理涉及的范围(2分) a) 生产:2分; b) 存储:2分; c) 运输:2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3。 该项得分为Q15+Q16+Q17。 (八)设备管理(4分)

Q18:设备管理业务覆盖情况(4分) a) 设备基本资料与标准:4分; b) 点检:4分; c) 检修:4分; d) 固定资产:4分; e) 维修成本:4分; f) 故障:4分; g) 资材备件:4分; h) 合同:4分; i) 备件修复:4分; j) 设备图档:4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e+f+g+h+i+j)/10。

(九)环境管理(3分)

Q19:环保监测系统覆盖污染源情况(1分)

6

-

a) 烟气:1分; b) 粉尘:1分; c) 污水:1分; d) 噪声:1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4。

Q20:环保监测系统覆盖环保监测业务情况(1分) a) 烟气、粉尘、污水、噪声、粉尘等环保监测数据采集:1分;

b) 环保监视:1分; c) 监测数据报警:1分; d) 环保信息发布:1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4。

Q21:环保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的比例(1分)

计算公式:环保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点数/环保监测采集点总数*100% a) 0-30%:0分; b) 30%(含)-50%:分; c) 50%(含)-80%:分; d) 80%(含)以上:1分; 该项得分为Q19+Q20+Q21。 (十)节能减排(3分)

Q22:建立节能减排量化目标(1分) a) 未建立量化目标:0分;

7

-

b) 建立部分量化目标:分;

c) 建立并完整量化目标内的指标:1分; Q23:建立节能减排考核体系情况(1分) a) 未建立:0分; b) 已建立未实施:分; c) 已建立并实施:1分;

Q24: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推广(1分) a) 没有推广:0分; b) 推广1项:分; c) 推广2项以上:1分; 该项得分为Q22+Q23+Q24。 二、协同集成

(一)研发设计与生产衔接(5分)

Q25: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集成应用情况(5分)

a) 生产计划管理:5分; b) 物料管理:5分; c) 工艺技术管理:5分; d) 车间生产管理:5分; e) 质量管理:5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e)/5。

(二)生产管理集成(5分)

Q26:生产执行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集成(3分) a) 未实现:0分;

8

-

b) 部分实现:分; c) 实现:3分;

Q27:管理系统(如ERP)与生产执行系统(如MES)之间的数据自动交互情况(2分)

a) 未实现:0分; b) 实现:2分; 该项得分为Q26+Q27。 (三)业务管理集成(5分)

Q28:多分厂的业务调度集成(5分) a) 计划下达:5分; b) 业务调度:5分; c) 指令管理:5分; d) 运输管理:5分; e) 物料平衡:5分;

以上每个采集没有实现得0分,该项得分为:(a+b+c+d+e)/5。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