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舍得
作者:潘德顺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第01期
“舍清溪之幽,得江海之博;舍方寸之惑,得苍穹之大;舍举目之求,得天地之志。”一个“舍”一个“得”,意味深长,有“舍”才有“得”,不“舍”何来“得”?在生活中是如此,在教育中亦是如此。 一位出色的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像,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像的?”雕塑家答道:“其实,这座雕像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对于一座雕像如此,对于我们的每一节课也是如此,每一节课就是一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课堂。而出色的雕塑家,就是我们自己。
舍完整,得平实
笔者在长期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上课时一定要追求结构的完整性,而且许多时候为了使课堂教学环节显得环环相扣,许多教师设计了许多环节,如在听音乐课《萤火虫》时,这位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复习、新授(分为导入、节奏练习、新授歌曲、认读简谱、读歌词、教师领唱、指生唱、想象唱、解读萤火虫)、科普乐园、视频欣赏、欣赏乐园,整个教学环节结构清晰,思路流畅,似乎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是一堂成功的课,但细究之,我们发现学生在教师快节奏的引导下,一路小跑,尽管贯穿了多个环节,但学生的各种能力的训练仅是蜻蜓点水,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无论是知识、技能的训练,还是情感的熏陶,都浮于表面,真要抽查个别学生,学生未必会唱,让学生说说《萤火虫》歌曲的主旨,肯定茫然。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也提出“目标简,环节简,方法简,手段简”。张庆先生在《语文教学必须倡简》中具体阐述了倡导“简法”的四个依据,即语文教学因追寻新课程的本质而“简”,因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而“简”,因三维目标的整合而“简”,因突出基本教学手段而“简”。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删繁就简,少一些花哨,多一些本真。
反思之,我们为了追求表面的华丽,而丢弃了课堂的平实,这是第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的是什么?亦步亦趋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任务之后可适当拓展,如果连教学目标都没有完成,我们搞的花样再多,形式再好看,岂不是喧宾夺主,岂不是南辕北辙,岂不是离题万里,所以,要学会舍弃,删除哪些不必要的环节,删除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环节,使之主题鲜明,使当讲者深讲之,使当练者练实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舍亮点,得扎实
在准备一节县级公开课时,有一个亮点让我难以取舍,我执教的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我们周围的空气》,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媒介去感知空气的特点,本课难点是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为了突破难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听课者能真切感受到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挖空心思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导入、感知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分为乒乓球实验、纸不湿的魔术、水在空气作用下流动三个实验)、空气流动实验。在难点的突破上,可谓煞费苦心,三个实验分别设计为: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第一次试教时,学生兴趣浓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很高。可以说,在突破难点的这一环节成为了本课的一大亮点,但教研室闫老师听后非常不满意,让删去两个实验,因为太繁琐,我非常不忍心,再三辨解。闫老师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你认为好的未必是你真正需要的。三个实验固然精彩,学生能玩、能参与、能探究,效果当然好,但都是揭示同一个结论,而且要花20分钟的时间,一节课才40分钟啊!其他活动怎么进行?你认为好的未必是你需要的,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删除两个实验后,正式执教获得了成功,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说训练扎实有效,环节简练有序。 一节课,我们舍去了自以为是的亮点,而让课堂变得真实有效。
舍华丽,得真实
这里的华丽是指有些教师在执教时,动不动就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去制作精美的课件,课件做得美仑美奂,有声音、动画、视频、音乐,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这样的课大多见于公开课或观摩课,但真正的家常课又有几个教师肯下如此血本呢?我们高投入,就一定有高收益吗?未必,教师像牵着风筝一样拉着学生沿着课件设计的路线向前走,教学的思路、环节完全按着课件制作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循规蹈矩地进行,课堂生成变成了空谈,即使有了生成也不可能有深入的研讨,因为那样会远离教师的课件编排,任何的远离都会被课件这根线给拽回来,回到既定的轨道上,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得到保证吗?
在一次下乡的评课会上,一位村小教师提出这样的困惑:我们村小没有那么先进的教学设备,即使有也不可能每节课都用课件上课,离开了课件就上不成好课了吗?这席话应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为之反思。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年青的特级教师王晓倩说:“要把公开课上成家常课,要把家常课上成公开课。”意即要舍弃华丽,回到真实,回到原生态,由此,我们不难想象于永正、魏书生等特级教师以一支粉笔作为教学的唯一工具,谈笑风声,随心所欲,学生则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依然显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舍之当舍,舍之应舍,舍之一切浮躁、华丽、形式,让课堂回归真实、平实、扎实,当为舍后之得。舍得之间,品味教育真味。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丰县人民路小学 (栏目责编 潘静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