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晓卉
摘要:从高校思政教育的角度探讨了新媒体环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手段产生的影响。以此为依据,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为目的,提出了对应的创新策略,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创新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时代为背景的网络信息技术及对应的服务手段就是所谓的新媒体。随着新媒体技术应用日益深入,新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而且传播速度和影响程度日益深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其同样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1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优势:其一,新媒体的传播日益广泛,在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政府官方媒体和电视节目等不再是唯一的主流信息传播方,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其二,新媒体的互动性较强,人们可以随时利用新媒体平台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言论,这不但提高了受众的参与程度,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加入到信息的传播当中;其三,新媒体技术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信息通过新媒体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的传播到一个相对较大的范围当中;其四,新媒体具有明显的虚拟性,用户能够通过网络客户端自由的参与信息传播这一点程度上削弱了官方媒体对信息的控制,也弱化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新媒体已经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格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正视该现状,采取有效的教育创新手段。
2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影响2.1思政教育渠道得到扩展
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中,因为教学形式相对特殊,为了满足随后的教学机制需要,必须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控制形式及结构进行分析,基于当前的教学状况着手,满足实际教学的整体性需求。而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形式发送了一定的变化,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完成图像形式、视频资料的解析工作,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理论的深化,体现出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在思想蒸鱼过程中广泛应用网络信息平台,例如微信、QQ等,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能够体现思政教育的优越性。在当前的教学体制下,思政教育工作相对特殊,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新媒体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及时更新相关理念,充分发挥新媒体教学的作用。
2.2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舆论影响更加严重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当前舆论格局发生了对应的变化,尤其是媒体舆论格局的中心出现了转移,舆论信息开始呈现出中心与边缘的非对称特点。在这个背景下,大学生的观念和价值观虽然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大多存在一定的差异特点。同时,大部分的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新媒体都息息相关,所以高校学生会受到舆论的左右,价值新媒体的信息资源较为丰富,若不对这些信息源加以适当的控制和管理,会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
2.3社会负面信息增长趋势明显
新媒体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扩大学生的接受面,实现教育学生知识储备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但是,这些信息当中又包含大量的负面内容,这些信息会对思政教育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思政教育工作是以理论为主的,若影响明显,将会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造成影响,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3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手段3.1构建以新媒体为基础的网络平台
420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基本上构建了以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为基础的管理体系,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能够对当前学生的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趋势也比较了解,能够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这只是新媒体应用的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实现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高校可以采取网络文化项目建设的方式,让各个二级学院、团学组织等申报,并以创新、实效和示范为基本目的,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例如,高校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对校内外的重要新闻、事件等进行报道,并安排专人负责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和更新。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构建起校内媒体的评价体系,对新媒体账号等进行综合排名,为更加充分的了解学生、构建完善的高校舆情体系提供技术平台支撑。
3.2丰富思政教育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形式和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逐渐向多元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应该从媒介教学基本形式入手,对传统的单一教学形式进行改革,不断的扩展教育渠道,这对后续教育方式及其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类型和数量都比较大,这使得海量的信息存在较大的复杂性,要求学生具备信息的鉴别能力。因此,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积极的扩展教学的渠道,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并通过组织新媒体专题讲座的方式,指导学生了解信息的鉴别方法,最终帮助学生自己树立起思想自律意识,形成对负面信息的抵制能力。
3.3对新媒体信息环境进行创新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教学方式具有的渗透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个载体,对思政教育的形式和方式进行分析,将高校思政教育课堂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着手,实现自主交流。这种技术手段对思政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并能够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的更新来实现对网络信息的过滤,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同时,教师在教学环境的营造过程中,还应该基于学生心理、思想等信息传入角度,对新媒体信息进行合理的监控和引导,确保信息传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黄晓卉(1988~),女,学科教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力.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与法律研究,2015(11).
[2]武传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应变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10).
[3]孙巍.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探究[J].才智,201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