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小 儿 垂 钓
胡令能
蓬 头 稚 子 学 垂 纶,
侧 坐 莓 台 草 映 身。
路 人 借 问 遥 招 手,
怕 得 鱼 惊 不 应 人。
诗文解释: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抒写儿童题材的诗歌。全诗描写朴实、自然,一个真实可爱的垂钓小儿的形象跃然纸上,可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第二单元: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 宁)
意思:学习能让人变得聪明,积累的知识多了能让人变成天才。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
意思: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意思:为中国的兴起,振兴而读书学习。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
意思: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获成获得成功必须要先付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意思:书籍能使人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书中我们能学到如何更好的生存,更好地去建设自己的国家。书籍能够充实人的头脑,使人们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彻底认识世界,才能对其改变,然后人类才能进步。人的认识就是在书籍文化中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
第六单元:
1、读读背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维)
意思: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 甫)
意思: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洒旗风。 (杜 牧)
意思: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是迎风招展的酒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 游)
意思: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这句是现已成为千古名句,现形容遇到了困难,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方法,喜出望外。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王安石)
意思:水的两岸都是柳树,是山下的景色,是夏天的景色,山上的山的周围都是梅花,说的是冬天的景色,是形容山上山下的温度相差很大,古代有很多诗都是这样描写温度差异的。
第七单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意思: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意思:听别人讲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实情况,而听人讲往往是虚假的,道听途说,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要相信。但眼见是不是一定为实呢?其实不一定。因为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误认为是真象,就会把虚误认为实了。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第八单元:
1、读读背背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意思: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意思:人之子,不好学,不应该如此。 年幼而不知道认真学习,长大以后就不会有所作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意思:意为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直译:玉石不通过雕琢,就不会变成玉器;人不去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意思:作为父母的儿子,在年少的时候,要亲近良师益友,学习礼仪规范。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2、读读记记
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沉默不语:指一言不发。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
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高楼大厦:指高耸的楼房。
如愿以偿: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