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砌体均为框架填充墙。 1、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砌筑用砖和砂浆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并应规格一致。砌筑砂浆按设计强度求由中心试验室提供配合比。
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和边线。开始砌筑时先摆砖样,排出灰缝宽度。摆砖时应注意门窗位置及砖垛、构造柱等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及非整砖的位置,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在同一墙面上各部份的组砌方法应统一,并使上下一致。砌砖前须进行皮数杆的技术复核工作,皮数杆上应标出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过梁等的构件位置,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进行抄平,使皮数杆的楼地面标高线位于设计标高位置上。
2、拉结筋留设措施
本工程墙体为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砌筑时必须做好砌体与墙柱的拉结。为避免拉结筋漏埋、移位而造成拉结效果不能满足砌体要求的情况,要做到以下几点:
(1)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墙板前应确定皮数杆,并在皮数杆上标明拉结筋的位置。这样既保证拉结筋不漏放,又可使拉结筋与砖砌体水平灰缝一致。
(2)在规定的位置将拉结筋与同一标高的箍筋焊牢,如在同一标高无箍筋,可将在±20mm内箍筋移至与拉结筋同一标高并焊牢;如在±20mm内无箍筋,可加设一箍筋再行焊牢。拉结筋预留要紧贴模板内侧,易于拉出调直。对拉结筋设计不明确的,设置2Φ6@500,伸入砌体不小于500mm。
(3)预留完成,严格拉结筋的检查验收。验收柱内钢筋时,同时检查验收拉结筋的预埋情况,并做相应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应在整改并重新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浇筑。
3、墙体防渗漏的措施
外墙多孔砖接近梁底或板底的部位砌体要用红砖45°斜砌,同时宜间隔几天,分二次砌筑,保证墙顶砂浆饱满,减少装修收缩裂缝。砌体灰浆级配准确,墙体平整、垂直、灰缝饱满—砖块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提高外墙抗渗能力。
在卫生间、女儿墙等浸水部位的墙下钢筋混凝土楼板,在结构混凝土浇筑时
预先向上翻起200mm高素混凝土墙脚(门洞处除外),防止这些部份由墙脚处向外渗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