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通信工程交换传输实习报告

来源:一二三四网


通信工程交换传输实习报告

姓 名 学 号

实习指导老师 实习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 2015年8月31日至2015年9月12日

指导老师评语: 实习成绩等级:

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序 言

在大四的第一学期的第一和第二周,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换传输实习,实习地点是。在这实习过程中,实习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程控交换和光纤传输。 在程控交换部分,是由单老师给我们讲解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配置操作,包括对华为C&C08交换机以及维护终端并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台管理服务器,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试验。在光纤传输方面,是由蔡老师对传输设备OSN2000、Metro1000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以及如何去配置SDH光传输点对点组网的实验。总的来说,通过整个实习,对于电信交换和光传输的更深层次地区了解,提高了我们对实地操作的熟练度和一些现实设备的理解。

第一部分 程控交换设备

一、程控交换实习目的和要求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交换原理和通信网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理论课知识,增加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现代交换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常见电话故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本实习的教学,应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程控交换设备C&C08程控交换机的构成、性能、作用及运行情况; 2.掌握呼叫流程和呼叫跟踪;

3.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理解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中各部分单板的作用;

4.熟悉放号流程和放号原理;

5.掌握如何分析硬件出现的故障和维护。

二、程控交换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交换机的结构如图2-1所示,交换机的各部分功能简介如图2-2所示。

图2-1 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图

图2-2 交换机的每部分功能简介图

在我们实习用的交换机主要是C&C08程控交换机,它是由BAM、主控框、时钟框、用户框和中继框组成如图2-3所示。

图2-3 C&C08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图

BAM是后管理模块,其 本质上是一台采用WINNT/WIN200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主要作用是和SM进行通信,它起服务器SERVER的作用,能和交换机采用HDLC高速数据链路进行通信。

主控框由PWC、NOD、EMA、MPU、BNET、MEM、MFC、MC2、ALM、SIG、LAP、OPT、TCI等单板组成,主控框标配图如图2-4所示。MPU单板是主控单元,能够通过总线直接控制主控框单板,通过主节点控制用户和中继电路,获取用户和中继状态,并发命令;同时提供控制SIG板信号发送、控制信令的接收和NET板处理呼叫接续的功能。NOD板负责MPU与用户框、中继框内单板的通信,每个SM含11个NOD槽位,每块NOD2提供4个主节点,每个主节点含1个邮箱,1个CPU和1个串口。BNET板是模块间的交换网板,在C&C08程控交换机中有2块BNET板处于主备用状态,还提供4K*4K交换网络和128条HW。SIG单板提供各种用户音,包括拨号音、忙音、辅助应答等。MFC插槽能够兼容MFC和LAP,MFC是多频互控板,LAP是协议处理板。

图2-4 主控框标配图

用户框是由PWX、ASL和DRV三种单板,用户框标配图如图2-5所示。单板PWX提供5V/10A直流电源和-5V/5A直流电源,同时可为提供用于振铃的75V/400mA的铃流。单板ASL模拟用户板可提供32路用户接口,具有馈电、过压保护、振铃控制、监视、编译码和滤波、混合电路、测试功(BORSCHT)。DRV单板是32路DTMF收号器,提供驱动半框的HW信号、串口和时钟。

图2-5用户框标配图

中继框由PWC、DTM、SET和DRV单板组成,中继框标配图如图2-6所示。DTM单板是局间数字中继接口,每块板含2个PCM、60条中继,支持配合不同的信令设备支持多种业务。SET单板提供HW和NOD的配线座,2个SET提供半框HW和NOD。

图2-6中继框标配图

通过我们实地去观察设备,已有的板只是一部分,我们通过记录得出以下的总结:答:硬件面板从下往上依次是第0、1、2、3、4、5、6层、,从左往右依次是第00到25号卡槽。第0层和第三层都是空的,所以从第1层开始有的板所在的卡槽为如下:SIG板在第07号卡槽中;第2层:NOD板在第02和06号卡槽中, MPU板在第17和18号卡槽中。CKV板在第11号卡槽中, BNETA板在第12号卡槽中,MFC板在第17和18号卡槽中;第4层:PWX板在第01号卡槽中, A32板在第02、03和04号卡槽中, DRV32板在第12号卡槽中;第5层:DTM板在第02和03号卡槽中,PWC板在第01号卡槽中。

C&C08程控交换机主要是通过框间连线来实现传输的(HW线和NOD线),HW线是HighWay 传递话音的高速通路,分为用户HW线和中继HW线两种,分别完成用户框和中继框与主控框BNET板的连接,实现单T时隙交换。BNET板的交换能力为4096*4096时隙,每条HW承载32时隙,所以BNET板共引出128条HW,中64条供内部使用,64条提供给用户与中继,它的分配原则:每用户框2根HW线,每DT板2根HW线,每根HW电缆内含4根HW线,共16根HW电缆。它的布线方案:用户框从上到下排,DT板从下到上排。

NOD主节点信令线分用户信令线和中继信令线,MCB背后有11个信令线的插接位置,每插接位置提供四组信令线,配置NOD时遵循“先中继后用户”的原则。用户信令线的配置:一分为四;一个用户框2个主节点;中继信令线的配置;每板1个主节点;中继框的NOD线分两个分支,分别连往MCB的两个NOD槽。

三、程控交换实习操作具体内容、过程和结果描述

实习的第一天,单 树民老师主要讲的内容是程控交换实验架构和现代程控交换的内容,现代程控交换主要是讲了C&C08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呼叫流程和呼叫跟踪。通过现场参观和实地操作,去记录已有的板在什么位置、用户板与中继版可以满载到多少块和什么板名字和槽名字不同这三个问题。接下来是使用终端——电话机通过C&C08业务维护系统来展示电话机的信息持续动态的跟踪,持续动态跟踪图如图3-1所示,7号信令跟踪图如图3-2所示。

图3-1持续动态跟踪图

图3-2 7号信令跟踪图

通用消息跟踪选项如图3-3所示,各选项的意义有主要如下:“本侧”:通常为用户侧,PID_ST;“CCB”:呼叫控制块;“相关用户”:被叫侧;“第三方用户”:通常没有,在三方通话时可能存在;“定时器”:定时器超时的消息,暂不支持消息跟踪;“DBMS”:向主机数据库发的查询消息;“单板上报”:如摘机、挂机消息等;“单板下发”:如送忙音消息;“IPATH”:建立模块间话路用;“CCB状态、CR状态”:跟踪呼叫接续过程中“网络侧”和“用户侧”的状态。

图3-3通用消息跟踪图

实习的第二天,主要的任务是对 C&C08程控交换机硬件配置和用户基本数据数据配置。硬件配置主要是用户板和中继板也以学号(28号)为参考,对配置命令进行修改。修改的命令如下:

ET FMT: STS=OFF; //设置格式转换的状态,状态=关。 SET CWSON: SWT=OFF; // 关闭性能统计开关 SET OFI: LOT=CMPX, IN=FALSE, IN2=FALSE,

NN=TRUE, NN2=FALSE, SN1=NAT, SN2=NAT, SN3=NAT,

SN4=NAT, NNC=\"333333\设置本局信息:本局类型=长市农合一,国际网有效=FALSE,国际备用有效=FALSE,国内网有效=TRUE,国内备用有效=FALSE,网标识1-4=国内,国内编码=333333,国内网结构=SP24,STP功能标志=FALSE,本地区号=23,本国代码=86。

增加SM模块:

ADD SGLMDU: CKTP=HSELB, PE=FALSE, DE=FALSE; //增加独立局模块:时钟选择=硬件选择

增加控制框:

ADD CFB: MN=1, F=1, LN=1, PN=1, ROW=1, COL=1,CONFIRM=Y; //增加主控框,。MN=1:模块号=1,F=1:框号=1, PN=1:场地号=1, ROW=1:行号=1。COL=1:列号=1。

增加32路用户框:

ADD USF32: MN=1, F=4, LN=1, ROW=1, COL=1, N1=18, N2=19, HW1=4, HW2=5, HW3=255, BRDTP=ASL32,CONFIRM=Y; //增加用户框. : MN=1:模块号=1。F=4:框号=4,LN=1:机架号=1。,ROW=1:行号=1。COL=1:列号=1。N1=18:第一主节点=18。N2=19:第二主节点=19。HW1=4,HW2=5 。

增加中继框:

ADD DTFB: MN=1, F=5, LN=1, PN=1, ROW=1, COL=1, BT=BP3, N1=27, N2=28, N3=255, HW1=40, HW2=41, HW3=38, HW4=39, HW5=255,CONFIRM=Y; //增加DTM中继框.,MN=1:模块号=1。F=5:框号=5,LN=1:机架号=1。, ROW=1:行号=1。COL=1:列号=1。BT=BP3:板类型为DTM板。N1=0:主节点1=0。N2=1:主节点2=1,N3=255:主节点3=255,主节点3以上不配,即其他空槽位不占用主节点,HW1=40, HW2=41, , HW3=38, HW4=39,HW5=255, HW5=255,增加2块DTM板,HW5以上不配,其他空槽位不配HW资源。

删除主控框不存在的单板:1框的2,3,4,5,6,8,10,14,17,18,19,20,21和22槽位;2框的3,4,5,7,8,17,18,19,20,21,22和23槽位

RMV BRD: MN=1, F=1, S=2,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3,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4,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5,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6,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8,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10,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14,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17,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18,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19,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20,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21,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22,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3,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4,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5,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7,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8,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17,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18,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19,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20,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21,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22,CONFIRM=Y; RMV BRD: MN=1, F=2, S=23,CONFIRM=Y; 4框的2-9,13,15-23槽位应该被删去: RMV BRD: MN=1, F=4, S=2,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3,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4,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5,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6,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7,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8,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9,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3,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5,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6,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7,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8,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9,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20,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21,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22,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23,CONFIRM=Y;

SET SMSTAT: MN=1, STAT=ACT; //设置模块的后台监控状态。MN=1:模块=1。 SET FMT: STS=ON; //设置格式转换的状态。STS=ON:状态=开。 FMT ALL:; //格式转换。将数据转换成交换机能接收的格式。

结果验证:在桌面上单击进入E-Bridge客户端登陆界面,点击“开始程控实验”-》“申请加载数据”-》“确定”,屏幕上方会显示当前占用服务器席位的客户端,你申请席位的客户端排在第几位,剩余多长时间。申请到服务器席位时,点击“确认”,系统自动将本客户端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传到服务器中。点击“维护”-》“配置”-》“硬件配置状态面板”-》“选择模块”可看到交换机1号SM模块的单板运行状态如图3-4所示:

图3-4 1号SM模块的单板运行状态图

用户基本数据数据配置主要是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主要的配置命令如下:

ADD CALLSRC: CSC=0, CSCNAME=“长沙理工大学\呼叫源为0。CSCNAME=\"长沙理工大学\":呼叫源名为“长沙理工大学”。PRDN=0:预收号码位数为1位。P=0: 号首集为0, RSSC=1;路由选择源码为1。

ADD CNACLD: P=0, PFX=K‘555, CSTP=BASE, CSA=LCO, RSC=65535, MIDL=7, MADL=7; //号首集为0。PFX=K’555:呼叫字冠为555。CSTP=BASE:业务类型为基本业务。CSA=LCO:业务属性=本局。RSC=65535:路由选择码无。MIDL=7, MADL=7:最小号长为7位,最大号长为7位。

增加号段:

ADD DNSEG: P=0, BEG=K'5550000, END=K'5550063; // 号首集为0。BEG=K'5550000, END=K'5550063 号段为5550000~5550063。

ADD CHGANA: CHA=1, CHO=NOCENACC, PAY=CALLER, CHGT=ALL, MID=METER1; //增加计费情况。CHA=1:计费情况1。 CHO=NOCENACC:非集中计费局。 PAY=CALLER:主叫付费。 CHGT=ALL,:计费方法为计次表和详细单。MID=METER1:计次表名为METER1跳计次表1。

修改计费制式:

MOD CHGMODE: CHA=1, DAT=NORMAL, TS1=\"00&00\TA1=180, PA1=1, TB1=60, PB1=1,TS2=\"00&00\"; //修改计费制式。CHA=1:计费情况1。DAT=NORMAL:日期类别=正常工作日。TS1=\"00&00\":第一时区切换点从0点开始。 TA1=180:前段时间=180秒。 PA1=1:前段时间内跳1次。 TB1=60:后续时间间隔=60秒。 PB1=1:每间隔60秒跳一次。 TS2=\"00&00\":第二时区切换点从0点开始(表示全天24小时不区分时间段)

增加计费情况索引:

ADD CHGIDX: CHSC=1, RCHS=1, LOAD=ALLSVR, CHA=1; // 增加计费情况索引。CHSC=1:计费选择码=1。RCHS=1:计费选择源码=1。 LOAD=ALLSVR:承载能力=所有业务。 CHA=1:计费情况=1。

ADB ST: SD=K'5550000, ED=K'5550040, P=0, DS=0, MN=1, RCHS=1, CSC=0; // 批量增加用户。SD=K'5550000:起始号码5550000。 ED=K'5550040:终止号码5550040。 DS=0起始设备号为0。 MN=1:模块号为1。 RCHS=1:计费源码为1。

结果验证:由于设备有限,所以只能是40个同学分为5组,一组有一个同学来完成。打开桌面的E-Bridge客户端,开始程控实验,申请加载数据,等到加载成功后,进入C&C08业务维护系统,选择Server局登陆,设备运行后,可以相互之间拨打电话,进维护界面查看实验结果,A32单板状态查询如图3-5所示:

图3-5 A32单板状态查询图

四、程控交换实习经历的认识

本次程控交换实习的任务是熟悉C&C08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和对C&C08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基本数据数据配置的过程,掌握呼叫流程和呼叫跟踪; 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理解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中各部分单板的作用;熟悉放号流程和放号原理;掌握如何分析硬件出现的故障和维护。从这些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了使用C&C08业务维护系统作为学习工具来对我们的通信系统进行控制与维护等操作,加深了交换原理的了解,扩展了通信网技术的认识。同时也使我充分地加深了《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课本的基础知识。

在做配置硬件的时候时思维比较混乱,经过借助各种资料和请教老师,有了明确的方向,使我更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设计。在配置的过程中时,由于在中继板也以学号(28号)为参考,对配置命令进行修改的问题上将板的位置弄错,导致在1号SM模块的单板运行状态出现了红色的板,经过一步步的排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虽然问题解决了,但是导致我花了好多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时我们要严谨仔细,一个小错误就能使得整个配置的失败。

第二部分 光纤传输设备

一、光纤传输实习目的和要求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其动手能力,观

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理论课知识,增加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光纤通信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本实习的教学,应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光纤传输设备的构成、性能、作用及运行情况; 2.了解光传输系统SDH原理,以及它的优势和劣势; 3.熟悉OSN2000产品系统结构-单板;

4.了解光纤传输设备的常见几种组网方式,掌握SDH光传输点对点组网配置实验的配置; 5.掌握使用T2000网管系统在SDH1和SDH2的支路板上配置相关业务。

二、光纤传输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我们实习设备主要是有OPTIXMETRO1000以及OPTIXOSN2000传输速率为STM-4(即622M)(以下简称OptiX OSN 2000),OptiX OSN 2000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城域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开发的光传输设备,它融合了以下技术:SDH和PDH,实现在同一个平台上高效地传送语音和数据业务。还采用多ADM技术,根据不同的配置需求,可以同时提供E1、64K语音、10M/100M、34M/45M等多种接口,满足现代通信网对复杂组网的需求。根据实际需要和配置,目前提供E1、64K语音、10M/100M三种接口。实验终端通过局域网(LAN)采用SEVER/CLIENT方式和光传输网元通讯,并完成对网元业务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OptiX OSN 2000 设备应用于城域传输网中的接入层,可与OptiX OSN 2500、OptiXOSN 3500、OptiX OSN 7500、OptiX OSN 9500 等设备组成传输网,如图2-1-1所示:

图2-1-1 OptiX OSN 2000 设备与其他设备成传输网图

OptiX 155/622H(Metro1000)设备(如图2-1-2)所示主要由电源头柜和风扇子架,子架主要由接口区和插板区组成。

图2-1-2 Metro1000设备图

OptiX 155/622H(Metro1000)单板槽位(如图2-1-3)有: IU1:光接口板位,OI2/OI4/SB2

IU2,IU3:光/电接口板位,OI2/OI4/SB2,SP1/SP2/SM1/HP2/PL3 IU3:环境监控,EMU

IU4:电接口板位,PD2/PM2/TDA

SCB:系统控制板位,X42、SCC、STG、OHP2 A:防尘网,电源滤波板,POI B:风扇板位,FAN

图2-1-3 Metro1000单板槽位图

单板根据它所完成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SDH 功能单元、 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功能单元、以太网功能单元、交叉连接和时钟功能单元、系统控制功能单元、 辅助单元、电源单元和风扇单元。一些单板名和它的说明以及所允许插的槽号如图2-1-4所示:

图2-1-4一些单板名和它的说明以及所允许插的槽号图

SDH功能单元的图2-1-5所示。

图2-1-5 SDH功能单元图

STM-4 光接口单元OI4/OI4D的主要功能有:接收和发送STM-4 光信号;提供I-4,S-4.1,L-4.1 和L-4.2 标准光模;。提供丰富的告警和性能事件,便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光口级别的内外环回功能,便于快速定位故障。提供激光器自动关断功能;支持复用段保护和子网连接保护(SNCP)。它的原理图如下图2-1-6所示。

图2-1-6 STM-4 光接口单元OI4/OI4D原理图

E1接口板SP2D板:(16×E1 Interfaces Unit),16路E1电接口板,可以插在OptiX 155/622H设备的IU2槽位或者IU3槽位,可同时处理16路E1信号直接上下OptiX 155/622H设备。 SP2D按照单板的接口阻抗分为两种类型单板:一种为75Ω非平衡阻抗E1业务接口板,另一种为120Ω平衡阻抗E1业务接口板。 SP2D板将接入的E1(75Ω/120Ω)信号映射进VC-4,送入交叉单元,并将来自交叉单元的VC-4中解映射出E1信号;同时将每个通道的性能、告警指示上报给主控板SCB。主要的功能:提供75Ω非平衡阻抗接口和120Ω平衡阻抗接口两种类型;处理VC-12 的通道开销,对每条业务通道进行配置、告警和性能监测,并负责各业务通道与主控单元之间的通信; 将2.048Mbit/s 信号按异步映射和复用方式映射进VC-4 的过程符合ITU-T G.707 建议;具有内、外环回测试的功能,为故障快速定位提供有效的方法; SP2D 提供2 路参考时钟源。

以太网接口单元EFT 板是10M/100M 以太网业务透明传输处理板,它完成4 路10M/100M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实现点到点透明传输和EOS(Ethernet Over SDH)功能。主要的功能:提供4 个10M/100M 以太网电接口;可以将1~4 路10M/100M 以太网业务映射进1~126 个VC-12 或12个VC-3;上行到SDH 的最大接入带宽为622.080Mbit/s;提供最大4 路的VCTRUNCK;支持LCAS(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Scheme);支持快速以太网业务间的透明传输;支持GFP(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封装协议;支持接收和发送测试帧(帧格式采用华为光网络统一格式);支持在线测试报文帧的识别和透明传输;提供多种内、外环回方式,便于快速定位故障和排除故障;提供帧的流量统计、上报和告警等功能。

OptiX 155/622H 的系统控制板System Control Board(SCB)集成了主控单元、交叉单元、时钟单元、公务单元、线路单元和支路单元等功能单元。主要的功能:提供交叉功能;提供时钟同步功能;提供性能检测、告警检测和上报功能;提供10M/100M 兼容的Ethernet 网管接口;提供10 路ECC(Data Communication Channel)提供1 路公务电话。提供4 路透明数据口;提供4 入2 出开关量接口;提供风扇告警和管理功能。

OSN 2000槽位分布如下图2-1-7所示,特别地说明IU4~IU5、IU6~IU9、IU7~IU8、IU10~IU11互为对偶槽位;只有IU4~IU6&IU9~IU11对应有接口板,因此支路板需要插到这些槽位。

图2-1-7 OSN 2000槽位分布图

OptiX OSN 2000 系统由以下单元组成:SDH 业务处理单元、PDH 业务处理单元、以太网业务处理单元、交叉与时钟单元、系统控制与通信单元、电源单元、辅助接口单元和光功率放大单元,其系统结构图如图2-1-8所示:

图2-1-8 系统结构图

OSN 2000网元的配置时所需单板的名称以及所插的板位和接口类型如图2-1-9所示。

图2-1-9 系统结构图

三、光纤传输实习操作具体内容、过程和结果描述

实习的第一天主要是光纤通信基础、光传输系统SDH原理和实验平台。一个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由三大部分构成:光发射设备、光纤光缆、光接收设备。线形网和环形网是传输网络的两种基本结构。老师还以以三台SDH设备环形组网方式为例,为我们讲解了在实际设备中如何去连接,连接图如图3-1-1所示。

图3-1-1三台SDH设备环形组网连接图

实习的第二天学习SDH相关配置和实地操作,关于SDH光传输点对点组网配置实验,还对一些命令进行理解和应用,实验内容要求将SDH1的第1、2个2M连通到SDH2的第1、2个2M和将SDH1的第3、4个2M连通到SDH3的第1、2个2M。具体的配置命令如下:

SDH1配置:

#1:login:\"szhw\:cfg-init-all;

:cfg-set-devicetype:OptiXOSN2000,SubrackI; :cfg-set-nename:64,\"SDH1\"; :cfg-add-board:1,la1:2,etfs8:4,pl1:5,eft0:6,sd4:9,sd4:7,xcs:27,osb4a:12,scc:14,piu:15,piu:18,aux:19,sti;

:cfg-set-telnum:18,1,101; :cfg-set-meetnum:18,999; :cfg-set-lineused:18,6,2,1; :cfg-set-meetlineused:18,6,2,1; :cfg-set-synclass:7,1,0xf101;

:cfg-add-xc:0,6,2,1,1&&4,4,1&&4,0,0,vc12; :cfg-add-xc:0,4,1&&4,0,0,6,2,1,1&&4,vc12; :cfg-verify;

:cfg-get-nestate; //查询设备运行状态

SDH2配置:

#2:login:\"szhw\

:cfg-set-devicetype:OptiXM1000V300,subrackI; :cfg-set-nename:64,\"SDH2\"; :cfg-init-all;

:cfg-add-board:5,oi4d:6,sp2d; :cfg-set-telnum:14,1,102; :cfg-set-meetnum:14,999; :cfg-set-lineused:14,5,1,used; :cfg-set-lineused:14,5,2,used; :cfg-set-meetlineused:14,5,1,used; :cfg-set-meetlineused:14,5,2,used; :cfg-set-synclass:13,2,0x0501,0xf101; :cfg-add-xc:0,6,1&&2,0,0,5,1,1,1&&2,vc12; :cfg-add-xc:0,5,1,1,1&&2,6,1&&2,0,0,vc12; :cfg-add-xc:0,5,1,1,3&&4,5,2,1,3&&4,vc12; :cfg-add-xc:0,5,2,1,3&&4,5,1,1,3&&4,vc12; :cfg-verify;

:cfg-get-nestate; //查询设备运行状态 SDH3配置:

#3:login:\"szhw\

:cfg-set-devicetype:OptiXM1000V300,subrackI; :cfg-set-nename:64,\"SDH3\"; :cfg-init-all;

:cfg-add-board:5,oi4d:6,sp2d; :cfg-set-telnum:14,1,103; :cfg-set-meetnum:14,999; :cfg-set-lineused:14,5,1,used; :cfg-set-meetlineused:14,5,1,used; :cfg-set-synclass:13,2,0x0501,0xf101; :cfg-add-xc:0,6,1&&2,0,0,5,1,1,3&&4,vc12; :cfg-add-xc:0,5,1,1,3&&4,6,1&&2,0,0,vc12; :cfg-verify;

:cfg-get-nestate; //查询设备运行状态

使用的实验平台是OSN 2000网管系统,OptiX OSN 系列设备由iManager系列的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网管)统一管理;网管通过Qx接口或MML(Human-Machine Language)接口,可实现对整个光传输系统的故障、性能、配置、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及维护、测试功能。通过网管系统,可提高网络服务质量、降低维护成本,为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提供保证。要求使用

OSN 2000网管系统在SDH1的PL1 2M支路板和SDH2的PD2S 2M支路板之间的1 端口上下2M业务。主要的是熟悉OSN 2000网元的配置:右击添加槽位添加所需单板:1槽为LA1板、2槽为ETFS8板、4槽为PL1板、5槽为EFT0板、6槽为SD4板、7槽为XCS板、9槽为SD4板、12槽和13槽为SCC板、14槽和15槽为PIU板、18槽AUX板;以及METRO 1000网元的配置:右击添加槽位添加所需单板: 3槽为EFT板、5槽为OI4D板、6槽为SP2D板、11槽为SCC板、12槽为XC板、13槽STG板、14槽EOW板。

四、光纤传输实习经历的认识

本次光纤传输实习的任务是熟悉光纤传输设备的基本组成、性能、作用及运行情况;熟悉光纤传输设备的构成、性能、作用及运行情况;了解光传输系统SDH原理,以及它的优势和劣势; 熟悉OSN2000产品系统结构-单板以及它的功能;了解光纤传输设备的常见几种组网方式,掌握SDH光传输点对点组网配置实验的配置,在配置的过程还对OptiX OSN 2000 V100R002 命令行进行系统地学习和运用,以及使用T2000网管系统在SDH1的PL1 2M支路板和SDH2的PD2S 2M支路板之间的1 端口上下2M业务。学会了使用T2000网管系统作为学习工具来对我们的通信系统进行控制与维护等操作,加深了传输原理的了解,扩展了通信网技术的认识,同时也使我充分地加深了《光纤通信系统》课本的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 实习总结

在这次为期两周的交传实习过程当中,我们接触了现实生活的交换机设备和光传输系统设备,熟悉了对设备应该如何去配置,信息是咋么去传输的过程。一开始我们接触这个配置软件以及交换机设备都是一无所知,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及通过对PPT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知识,最终完成了实习的任务。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书本的应用到实践当中, 从实践中学到更多课堂当中学不到的知识。

这次实习不仅检测出我们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情况,同时也使我们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锻炼我们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对于以后的工作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当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下、组员的讨论以及自己查资料的情况能够自主地分析问题,想出解决办法,能够最终解决问题。

总之,实习已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和经过的过程,对以后的就业和工作都会起到非常有利的推进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