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二三四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10 月18日 一次备课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了解简单的预测方法。 3.知道预测与实际情况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教学重点 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这节课,我们一起读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座老屋(出示课件:老屋图片),板书(老屋)。 2.同学们猜猜看,课文写了老屋的什么事?(孩子们针对插图进行猜测)(书写: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1.读题预测,对比故事。 (1)出示题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提出自己的疑问,猜猜会发生什么,说说猜想的理由。(生猜想) (2)出示课文题目的旁批:老屋总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提示一:引导学生猜想这个预测的理由。也许是想到老屋年代久远,一般会因为破旧而倒下,只有施了魔法才能永远不倒。 提示二:可引导学生懂得,这是看题目猜内容,运用了“预测”的阅读策略 。板书:预测。在阅读中预测,就是在阅读中预先推想和猜测文章的主题 、内容、写作方式等。 (3)故事对对碰。 读通课文,说说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故事的内容和自 己读题目预测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提示:课文讲述小猫、老母鸡、小蜘蛛向老屋请求帮助老屋为了它们坚持不倒的故事,老屋和小动物之间相互关爱产生了奇迹,所以老屋总也倒不了。 2.阅读旁批,学习预测 活动:课文的旁批呈现了学习伙伴预测的思考过程。这些预测是怎么得来的呢?我们一起寻找秘密吧 。 (1)引导学生运用以下句式说,预测的内容怎样得出来的 表达范例: 读到小猫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我想老屋不停地被 二次备课 1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10月 18日 二次备 一次备课 课 停地被别人打扰,可能会觉得很烦。 其他句式: 读到________,我猜到老屋会怎么回答。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旁批中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提示:可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的依据。 (3)说说预测的秘密。 出示课后“泡泡”提示语,交流预测的方法。 话题一: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还有哪些线索能帮助我们预测呢? 提示: 可以联系上文中故事写作的结构预测: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因为故事前面两次都是这样写的,老屋一说到这句话,就有小动物来请求老屋帮助。 可以联系故事中角色的特点、作者的美好愿望预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估计老屋不会倒了。因为老屋为了帮助小猫和老母鸡坚持不倒,它那么慈祥善良,为了小蜘蛛也不会倒。作者也希望老屋不倒,善良的品质永远不倒。 话题二: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样,也可能不一样。 活动:读课文中的旁批,看看学习伙伴的预测是否和故事内容 一样。如果一样,在旁边画★,如果不一样,在旁边画O,想想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如: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O 提示:老屋没有不耐烦,它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这样可以体现出它很善良。 3.续编故事,体验预测 (1)预测老师会编怎样的故事? (2)续写故事 (3)学生在组内读故事,评评谁的预测最合理,谁的预测最有意思提示: 预测一的故事很温暖。表现出老屋很善良,为了帮助小动物坚持不倒。预测二的故事很神奇。老屋居然会出去旅行,还能打败大灰狼,老屋倒下后,又以另外种形式帮助大家。 4.听老师续编故事,说说自己的预测和老师的预测一样吗?猜猜老师 续编的故事想表达什么? 2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10 月18日 一次备课 (3)学生集体交流,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预测的内容以及这样预测的理由。教师适时概括填表。 预测的点(依据) 预测的内容 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 胡子会越长越长 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的时候,这要是胡萝卜先生不停地走,胡子根胡子就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变长 会一直长下去 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男孩可能要打胡子的主意了 屋顶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鸟太太也会像男孩一样剪下胡萝着(第二次) 卜先生的胡子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提示:把内容进行合并) 四 验证预测,改正预测 1.过渡:胡萝卜先生遇到鸟太太以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学生预测故事。(提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预测,教师提炼关键词板书,或绘制思维导图) 3.老师继续讲故事,可在关键情节处停下来,让学生验证预测、修正预测,继续预测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依次出示以下内容: 五 读题预测,验证预测 1.通过题目预测内容,引导拓展阅读。 过渡:接下来,给大家一些文章或书的题目,请同学们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预测一下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内容。(提示:同一个题目,允许有多种预测,只要有一定的依据就可以) 2.验证预测,激发阅读兴趣。 (1)直接验证:请已经读过的学生,说说刚才同学预测的内容,哪些与实际内容相符,哪些又不相符。 (2)课件出示以上文章或书籍的故事梗概、目录或故事片段。学生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如果不一样,让学生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并说说自己的阅读期待。 (3)引导拓展阅读。 师:看了题目,我们只是预测了书中或文中的一部分内容。要想知道更多精彩的内容,就得看全文。 六 课文回顾,总结方法 1.课件出示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回顾故事的内容。 沾果酱:一点儿一点儿地变长胡萝卜先生小男孩:风筝线的长胡子鸟妈妈:晾尿布的绳子二次备课 3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10月18日 二次备课 一次备课 14* 小狗学叫 教学重点 1.通过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 2.通过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教学难点 通过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进一步培养预测能力。 一 音乐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小狗、牛、鸡等的叫声,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2.导入: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小狗是怎样学叫的。(课件揭示课题) 3.字词学习。 (1)课件出示词语。 讨厌 发怒 批评 访问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发疯 汪汪 搞不清 (2)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和同桌互相请教。 (3)学生代表朗读词语,集体读词语。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多音字,并补充每个多音字的其他读音,掌握不同读音表示的不同含义。课件出示词语。 (5)引导学生读准句子,说说带多音字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课件出示句子。 干吗要叫?(干吗:干什么) 我向你担保,我压根就没想抓你。(担保:保证。压根:根本) 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每次都命中目标) 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子弹:枪支发射的弹药) 4.过渡:小狗为什么不会叫?不会叫的狗会是怎样的?外形、习性等方面会有怎样的特点?尤其是心情会有什么不同? 二 预测情节,说说异同 1.学生读第1~9自然段。 师:你有没有得到答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学生交流)接下来将发生什么?理由是什么?(提示:情况一:小狗被批评了也无所谓。情况二:小狗被批评了会努力学习怎么叫) 2.自读课文,预测故事内容。 师:请同学们继续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旁批的形式简要写下预测的内容。(提示:记得要根据后面的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预测) 4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10 月18日 一次备课 3.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有时候,我们联系文章的上下文,就可以知道一个生词在文中的意思。如第24自然段“小狗感到受了委屈,低着头,含着泪水默默走开了”中的“委屈”一词,结合下文中的“含着泪水”,可知这是一种很难过的情感。那么小狗感到难过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上文可知, 原因是它的叫声受到了狐狸的嘲笑。小狗很认真地跟小公鸡学会了啼叫,而且学得很像,应该得到赞赏,但却遭到了嘲笑,小狗受到了一种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种心理就叫“委屈”。由此可知,“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内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1)“我想的和故事一样。读到……想到……因为……”。 (2)“我想的和故事不一样。读到……想到……因为……”。 5.把握主要内容。 (1)师:读完课文,同学们知道故事中讲了哪几个重要角色吗?(提示: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 (2)师:你能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课件出示内容) 小狗不会叫,小公鸡教它叫,它“喔喔”叫时差点被狐狸吃掉。后来杜鹃又教它叫,它“咕咕”叫时却差点被猎人打中,于是小狗开始跑啊,跑啊…… 三 预测结局,比较异同 1.师:这个故事没有讲完,课文中出示了三种结局,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课件出示三种结局) 看见一头小母牛…… 狗跑啊,跑啊 碰上了一个农民…… 听到“汪汪,汪”…… 2.小组合作交流。轮流说一说自己对故事结局的预测,并说说这样预测的理由。之后组内推选最有趣的故事结局,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读故事的结局。学生对比自己预测的结局,评一评,谁预测的结局较准确,说得有道理。 4.教师引导学生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狗的三种结局,想说明什么道理。(课件出示答案) 第一种结局,说明既有天赋又很勤奋的人往往会成功。 第二种结局,说明只要好好利用,别人眼中的缺点也许会变成自己的优点。 第三种结局,说明人要成为真正的自己。 四 课文回顾,拓展延伸 不会叫→被批评二次备课 学公鸡叫→被狐狸取笑找到自身位置小狗学叫 学杜鹃叫→被猎人用枪打做真正的自己三种结局→展开想象5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10月 18日 二次备课 一次备课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能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教学难点 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点兵点将”。老师的手指点到哪位同学,那位同学就响亮、清楚地把自己的名字报出来,好吗?(教师手指指向班中任意一位学生) …… 你们的名字真好听。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自己的名字吧。(课件出示:名字里的故事) 2.猜名字。 (1)课件出示班上同学的名字,请学生猜一猜其中一个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提示:说话有条理,把猜想的内容讲清楚) (2)被猜测同学及时回应。(提示:如猜测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可提示,其他同学也可猜测) (3)请被猜测同学公布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二 示范交流,学习方法 1.示范交流。 (1)过渡:如果想更准确地了解别人名字里的故事,除了猜一猜,还可以和他聊一聊。 (2)课件出示视频,看两位同学聊聊名字里的故事。 甲:你好,我的名字叫李天晴,“天”是“天空”的“天”,“晴”是“晴朗”的“晴”。因为我出生那天是个大晴天,所以妈妈给我取名“天晴”,她还说,希望我能每天都有晴天一样明朗的好心情。 乙: 你妈妈真会取名字! 甲:是的,我很喜欢这个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呢? 乙:我的名字叫张子未,“子”是“子时”的“子”,“未”是“未来”的“未”。起这个名字可是把家里人忙了个焦头烂额。每个人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你反驳我的意见,我反对你的建议,争得不可开交。 爸爸说我是一个男孩 ,就应该起一个阳刚的名字,希望我将来名如其人。妈妈却说她想在《楚辞》里面帮我找一个名字,这样显得有文化。奶奶说起个名字而已,哪有那么费事,随随便便叫一个就好了,名字越是难听啊,孩子长得越结实,越健康。爷爷说应该按照孩子的出生日期起名字,这样有纪念意义。大家争论不休,最后我的名字还是爷爷拍板定下的。 甲:哈哈哈,你们一家人太有意思了。 我记住你的名字了,很高 6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10 月18日 一次备课 兴认识你! 做真正的自己师:他们是怎样介绍自己名字的?又是怎么交流的?(课件出示交流要点) (1)说话有条理。先介绍名字以及名字是由哪几个字组成的,再介绍名字的来历、含义或与名字有关的趣事。 (2)有礼貌地回应。倾听时眼睛注视着说话人,给予微笑或点头回应。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恰当提问,觉得有趣的地方发表感叹。 3.交流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1)推选一组同学上台交流。 (2)其他同学评价。(提示评价要点:①有条理地说;②有礼貌地回应) (3)组内交流:互相提醒怎样有条理地说,有礼貌地回应。 4.交流家人或其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1)各组推选同学上台交流。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示倾听要点: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讲的人提出来,进一步了解) (3)师:小结、评价。 三 运用方法,互动交流 1.猜名人名字里的故事。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课件出示:老舍先生的图片)知道他名字的来历吗? (2)学生发言。教师课件出示内容。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出生在农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为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读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字,“舍子”。这个字取得很巧妙,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表达自己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心愿。以后他又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在前边加上一个“老”字,以“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2.模拟采访练习。 (1)学生扮演自己熟悉的现代名人,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名人”,展开交流。(提示: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 (2)学生分别扮演名人和记者。(提示:注意扮演者的身份和语气,做到有条理地说,有礼貌地回应) (3)其他学生评价。 3.模拟导游解说。 四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聊“名字里的故事”这个话题,不但知道了很多名字里的故事,还得到了两把“口语交际”的“金钥匙”——有条理地说、有礼貌地回应。希望大家在生活和学习中,好好运用这两把“金钥匙” 2.学习交际方法。找到自身位置 二次备课 7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10月18日 二次备课 一次备课 (1)帮助我们读得更深入,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帮助我们读得更全面,注意到更多的细节。 (3)能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 (4)帮助我们有选择、更高效地阅读。 语文园地四 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积累数字成语。 教学难点 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一 回顾交流,总结收获 1.全班交流:阅读预测好处多。 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体验,并结合前面交流的成果,梳理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教师课件出示内容) 2.拓展阅读,加深感受。 (1)分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说一本自己看过的书或一篇读过的文章的题目,并把它写在黑板上。 (2)请没有看过的同学,根据题目预测一下其中的内容。 (3)请推荐的同学公布刚才同学们预测到的是什么,没能预测到的又是什么。 (4)请每一位同学找到写在黑板上的自己没有读过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来读一读。 二 识别生字,聚沙成塔 1.出示词语:“字典、基础、阁楼、佳节、盲人、唐朝”。 2.学生自由读词语。 3.教师指名读词语。 4.指导学生找出加点字中结构相同的字。(提示:“典、基、盲”是上下结构,“础、佳”是左右结构,“阁、唐”是半包围结构) 5.学生分组查字典比赛,按要求完成表格。 要查的字 查部首 再查几画 音节 组词 础 佳 典 盲 基 阁 唐 三 积累词句,灵活运用 1.多音字辨析。 (1)教师课件出示词语。 假期 假扮 假装 假日 几乎 几百 茶几 窗明几净 8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10月 18日 一次备课 中毒 中奖 中间 猜中 处罚 处分 到处 处理 (2)师:请同学们朗读每组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再想想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可以与同桌相互交流。 (3)指名读每组词,指导读准字音。 (4)师:说一说,你从每组的带点字中发现了什么?(提示:多音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表示的意思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5)师:请同学们说说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不同意思,再分别用两个读音组词。(教师课件出示内容) “假”在“假期、假日”等词语中表示“放假”,读jià;在“假扮、假装”等词语中表示“不真实”,读jiǎ。 “几”在“几百”中表示“数目不定”,读“jǐ”;在“窗明几净、茶几”中表示“小桌子”,在“几乎”中表示“很接近”,都读jī。 “中”在“中奖、猜中”中表示“正好对上或合上”,在“中毒”中表示“受到”,都读zhònɡ ;在“中间”等词语中读zhōnɡ。 “处”在“处罚、处分、处理”等词语中有“处理安排”的意思,读chǔ;在“到处”等词语中表示“地方”,读chù。 多音字方法指导:“据义定音”的方法,即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词语或句子中表示的意思来判断这个字的读音。 2.积累数字成语。 (1)引导学生自读,找出三组成语的规律(提示:第一和第三个字都是数字,而且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并列的) (2)引导学生再读,了解成语的大致意思。(教师课件出示内容) 百发百中:射箭、打枪、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百依百顺: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七上八下:形容心神不定。 七嘴八舌:人多口杂,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十全十美 三心二意 一心一意 3.学标点。 (1)组织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后讨论,找出第一条规律:三句话同样是引用人物所说的话,但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在前、在后、在中)。 (2)组织学生再读句子,并思考:同样是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因为提示语位置的不同,还带来了什么不一样?(教师课件出示内容)、 第一种提示语在引语前,提示语后面一般应该用冒号,引语在前后引号

二次备课 9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四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10 月18日 二次备课 一次备课 之间,如第一句。 结论: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引号的用法也有不同。 第二种提示语在引语后,引语在前后引号之间,提示语后用句号,如第二句。 第三种提示语在引语中间,则前后引语各位于一组前后引号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如第三句。 (3) 仿句式,写句子。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仿写句子,进一步体会引号的用法。(教师课件出示内容) 情境一:轩轩考试考了100分,回到家,妈妈和轩轩的对话。(提示语在前) 情境二:小明迟到了,来到办公室,老师和小明的对话。(提示语在中) 情境三:奇奇向小哲借钢笔,两人的对话。(提示语在后) (4)抽查展示,纠错。 四 熟读精思,积累拓展 1.学生朗读。教师课件出示讲解内容。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人们齐心协力,就能创造奇迹。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集体的智慧大。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要大家互相帮助才能做成事。 2.指名读,进一步体会语言的节奏。(提示:将“泰”“臭”“匠”“诸葛”“篱笆”“桩”字音读正确,其中“桩”不能读成zuānɡ) 3.分组讨论谚语里蕴藏的道理。(提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中的“利”和“断”的意思分别是“锋利”“砍断”) 4.全班交流。 5.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背诵四句谚语。 6.师: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民间俗语?(教师课件出示拓展内容) (1)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2)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3)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4)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10

第三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9 月22日 一次备课 8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课时 1.会认9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 会认9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书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检查预习,激起兴趣 1.本文的作者是谁?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指名学生说) 2.学习生字、词语。 (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读生字,师生正音。 (2)讲字形,用彩色笔标出易写错的笔顺。 (3)“开火车”读生字,边读边写,识记生字,组词语。(师重点指出“挣、几、晃、喷”是多音字,在文中分别读zhèng、jī、huǎng、pèn)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读后评议。 4.读书感悟。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哪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小女孩的处境?(可怜) (2)小女孩可怜在哪里?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你对文中哪些句段印象最深刻?(分小组交流) 三、读中感悟,理理清脉络 二次备课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11

第三 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9月 22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围绕主题,简单概述课文所讲述的故事。 3.理清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提炼标注: ①悲惨生活 ②美好幻象 ③冻死街头 四、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指名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结合具体的语句,引导与汇总。 (非常寒冷,非常饥饿——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3.让学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出建议;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4.指名配乐朗读。(播放乐曲《天鹅》) 5.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 (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欣赏美文,感受魅力 孩子们大多都读过《安徒生童话》,但那都是简单的情节记忆,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前对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在上课以前出示了一段话,让孩子们在准备上课之余提前感受到安徒生童话的魅力。 (课件出示)安徒生的童话

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世纪交响乐,优美的词句、奇妙的想像,让人陶醉在音乐的海洋;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走访世界的游记,每读一则童话,就有一束阳光射进我们的心灵;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跨越年龄的经典,每一篇的来历,都是那么不同寻常。他的童话中有对假、恶、丑的揭露、鞭挞,但更多的是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向往,从而给人以朝阳般的温暖和健康向上的力量。他以自己美好的幻想向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与同情、善良和真诚、平等和正义的未来世界。 创设情境,初读感知 上课伊始,我和学生进行谈话,让学生回忆过除夕的情景,调动学生快乐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图片,以充满感情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让孩子们除夕的快乐和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凄惨形成鲜明的对比,激起孩子们迫切想了解这个小女孩的强烈欲望,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接下来,我让孩子们静静地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动画,伴着哀伤的音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12

第三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9 月22日 一次备课 4.品读句子,理解幸福。 课文中有两句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句子 (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所以,我把这两句的理解放到文章最后去处理,由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体会,学生可以理解到: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死了才能得到解脱,她最终的“幸福”就意味着死亡。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课外延伸,情满人间 其实生活中,也不乏有像小女孩一样遇到困难的人,但他们有着和小女孩敢擦燃火柴一样的勇气去战胜困难。比如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受伤和遇难的孩子们,他们是不幸的,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但他们同时又是幸运的。他们得到了我们所有人的关爱和祝福,我们大家用爱心筑起了一道爱的长城,抚平了他们心中的伤痛,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爱。最后,我们就在欣赏《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结束今天这节课。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13

第三单元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 9 月22日 一次备课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2.整合阅读《天上掉下一颗星》,了解故事的情节脉络。 教学重点 了解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历程。 教学难点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方便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的童话故事是由一粒种子开始的,它会经历怎样神奇的变化? 2.板书《那一定会很好》,齐读。 二、明确要求,自主学习 1.回顾词语,检查认读。 出示: 缩成一团 努力生长 根茎叶 手推车 吱吱嘎嘎 拆了 旧木料(强调“缩”“茎”“嘎”的读音) 2.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由默读课文。 出示: 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他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圈出表示主人公变化阶段的关键词。完成主人公生命历程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故事,不断完善。 种子 ―( )―( )―( ) ― 木地板 种子 ―( 树 )―(手推车)―(椅子 )― 木地板 种子― ( 树 ) ―(手推车)―(椅子)― 木地板 自己努力生长 农夫 ( ) ( ) 长、钻 ( ) 拆、做 拆、锯、铺 二次备课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net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