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发展 ‘工程实录 Oong Cheng Shi Lu 142・ JiQn ZhuYu Fa Zhan 复杂环境下沉井下沉施工技术 唐凤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稽察办公室 【摘要】结合某循环水泵房沉井工程,根据沉井结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下沉深度、周围环境等因素,分析、确定复杂环境下的沉井下沉 方案,并成功实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燕舞词】复杂环境沉井排水下沉不排水下沉旋喷桩止水帷幕深井降水 1.工程概况 西塞山电厂二期工程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循环水泵房沉 井平面尺寸31.67×16.4m,下沉深度28.3m,布置l道纵向和3道横 向底梁,将沉井底部分为8个格仓。地面标高21.0m,沉井刃脚底设 计标高一6.8m。 沉井地基土la上而下依次为:(1—1)层杂填土、(3)层粉质 粘土、(5—2)层粘土、(6~2)层粉质粘土、(1 0—2)层粉质粘 土、(1 2—2)层粉细砂、(1 2—3)层粉细砂。粉细砂层水平渗透系 数为7.96×10—3cm/s。沉井基础持力层为16-3粉细砂层,下卧层为 其下的(2 3)层砾岩。如工程地质示意图1。 q j0 鞋E奠iZ:lj:E ‘≈ 一 ’ ]’_ 二一二 二 一攀篓舅 j l l: ’! ,j 图1工程地质示意图 沉井地段地下水分为两层,第一层孔隙潜水埋藏于上部填土及粘 性土层中,埋深0.5 m,以降水补给为主。第二层承压水埋藏于粉细 砂层中,水量较大,与长江水的水力联系密切,水头标高随季节变 化较大,沉井F沉期间观测井的水位为1 0.2lrl,高于江水标高,洪水 期承压水头甚至高于地表。 根据沉井内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沉井分五节制作,二次下 沉。第~节制作高度5Ill,第二节制作高度7.5m,然后进行第一次下 沉;第三节制作高度4.6m,第四节制作高度5.2m,第五节制作高度 6 m,再进行第二次下沉。 2.周边环境 沉井周边环境非常复杂,沉井位于西塞山区道士袱村村民聚居区 内,西侧和北侧均为2~3层砖混结构的村民自建房,大多为片石条形 浅埋基础,对地草沉降较为敏感,距离沉井最近的民房只有9.4m。沉 井东侧紧邻黄富公路。南侧为六层居民楼及农业银行营业部。如周边 环境示意图2。 图2周边环境示意图 3.下沉方案分析及确定 3.1沉井下沉主要方案 沉井下沉主要有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两种方案。 3.1.1排水下沉法的优点 劳动条件好、挖土准确、下沉速度快;若土层中有障碍物,易 于发现和清除;沉井发生偏斜时易于纠正;可在无水下进行混凝土封 底。一般情况下,沉井下沉首选排水下沉法。沉井第一次下沉土质 为粘性土层,土层渗透系数小,下沉时水土流失较小,且下沉深度 只有1 2.5m,因此适合采用排水下沉法。 3.1.2不排水下沉法的优点 不排水下沉法的优点是对周围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是水下作 业,施工非常困难,功效很低,并且在需要靠迫降才能下沉时,外 部土体也会大量流失,对周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所谓迫降是指不排 水下沉时,如果下沉系数太小,无法下沉或下沉困难时,不得不快 速降低井内水位,减小浮力,从而使得沉井下沉系数增大并快速下 沉,随着井格内土体逐渐堆高,下沉渐趋缓慢并停止,之后迅速回 灌水至内外水压平衡。因此该方案只有在无法使用不排水下沉法和工 期充裕的情况下才采用。 3.2第二次下沉方案分析 如果采用深井降水配合排水下沉法,则会对周围环境影响比较 大。因为一方面在粉细砂层中排水下沉外部土体易于流失,另一方面 沉井周边地下水位降低将导致降水漏斗范围内土层固结,致使周边地 面沉降。一般来说该方案最大影响范围是2倍的下沉深度,正常影响 范围是i倍的下沉深度,严重影响范围是0.5倍的下沉深度。 如果采用不排水下沉法,并且沉井可以不必迫降而顺利下沉,就可 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保 持沉井内外水压始终平衡,二是沉井下沉系数大于1.15。以下按不排水 下沉法,对沉井下沉系数进行分析。 九.. 下沉系数: :睾— ~ 式中:K:下沉系数,一般应大于1.15: O:沉井自重及附加荷载(t),沉井接高后总重量约l2000t; B:浮力(t),根据当时的长江水位和观察井静止水位情况,控制 沉井内水位标高保持在+l 1m; T:沉井井壁与土层间的摩阻力(t); L:沉井外周长(m),为96.14m; R:地基反力,为地基极限承载力乘以沉井州脚踏面和底梁踏面面 积之和。根据经验,F沉时地基极限承载力近似取2倍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刃脚踏面及底梁踏面面积之和为1 3 6.0 7Ⅱr。 沉井下沉系数分析表1。 层底 劁犀 板限承 地基 摩诅力 浮力 下沉 土层 标高 髓力 戴力 反力 t 系数 m t/m’ t/m t l 0"2粉质秸 5.4 2.1 256l ll20 32 4354 1.5T I争2柑细砂 一2.6 2.2 4253 2422 《2 57i5 n辨 l2-"3粉细砂 吨.8 2.5 5263 32o0 飘 7348 吼70 由上表1可以看出,沉井第二次下沉时,沉井在进入粉细砂层后 下沉系数小于1,必须靠迫降才能顺利下沉。 工程实录 Gong Cheng Shi ku 建筑与发展 Jian ZhuYu Fo Zhan ・143・ 3.3第二次下沉方案确定 沿沉井四周施工高压旋喷桩,要求采用落底式,即旋喷桩钻孔深 部冲泥和吸泥。在沉井顶部,操作人员通过测绳测量井格内泥面高 度,指挥冲吸装置移动。冲吸装置要勤移动,在每个井格内网格设 点逐渐形成锅底,并跳格作业。 当沉井刃脚和,1" ̄JJ部位难于定点定向冲射时,应暂停冲吸装置作 业,改由潜水员水下操作高压水枪冲泥。 不排水下沉过程中,将深井降水的水抽入沉井中,使沉井内外水 位保持平衡。当沉井内水位较高,浮力较大,沉井无法下沉时,通 过降低井内水位使沉井迫降下沉。为了保持沉井内外水位平衡,降水 深井要提前运行,保持沉井内水位始终高于沉井外地下水位。 6.2.2不排水下沉中主要采用偏除土的纠偏方式控制要求 度超过沉井刃脚底并进入不透水岩层,形成闭合止水帷幕。止水帷幕 的主要功能:一是隔离支护作用,止水帷幕能有效防止下沉时的水土 流失向帷幕外扩展,对临近民房起到直接保护作用;二是止水防渗作 用,止水帷幕能大大减小土层渗透系数,延长地下水渗径长度,减 少降水量,降低因降水引起地面的沉降量。 为减少沉井迫降下沉时止水帷幕内的水土流失,减少止水帷幕内 外土层压力差,设计降水深井配合沉井迫降下沉。同时考虑到旋喷桩 的水泥浆液射流高达20MPa以上,对粉细砂层进行穿透填充后,会影 响旁边的降水井降水效果,因此将降水深井布置在沉井井格内。 4.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 旋喷桩桩径800mm,桩距600mm,搭接200rain,桩长33 nl,距离 沉井四周10m布置,由于临民房侧间距不足10m,采用三排高压旋喷 桩,以增加刚度和防渗效果,其余方向为单排桩,总计4 5 2根。 采用二重管高压喷射注浆法施工,设备为XP一20改进型旋喷钻 机,该钻机带双油马达动力,施工主要技术参数:采用普硅3 2.5水 泥,水灰比l:l,水泥用量2 50kg/Ill,浆压20~2 8MPa,气压0. 7MPa,提升速度约20cm/min。 5.降水深井施工 本工程设计8只井格布置8只降水井,单井最: 抽水量为1440m3/ d,群井最大总出水量为l1 520m 3/d。 降水井成孔深度33m,孔径 550mm,下井管33.5in(井口高于 地面0.5m),井管采用2 7 3mm钢管,壁厚4mm,其中滤水管长1 2m, 下部设沉淀管1 m,并安装扶正器,井管间为焊接连接。滤水管为桥 式滤水管,滤水管外均包一层3 0目的尼龙网,滤水管外围采用颗粒 磨圆度较好的绿豆砂围填,围填部位从井底向上至滤水管项部以上 2 m。在填砾以上围填粘性土止水。 6.沉井下沉施工 6.1第一次下沉施工 沉井第一次下沉采用排水下沉方案,人工使用高压水枪将井内泥 土冲成泥浆,再用泥浆泵将泥浆吸出井外,通过排泥管道送入泥浆池 内。 下沉施工中配备6套4寸高压水泵和冲泥水枪.水枪出口压力0. 6MPa,高压水泵流量l20m。/h,功率1 5KW。配备6套6寸泥浆泵,分 别和井格内的水枪相应配套使用,泥浆泵扬程1 5m,流量280m。/h, 功率2 2KW。 6.2第二次下沉施工 6.2.1沉井第二次下沉采用不排水下沉方案 将2套高压水枪和l台大功率泥浆泵捆绑固定在一起,组合成不排 水下沉的主要冲泥和吸泥装置,配置3套装置,2套使用,1套备用。 冲吸装置用吊机维持其悬吊状态,并保持出泥管垂直,不断从沉井底 根据刃脚高的一侧井格内泥面高度测量情况,将冲吸装置靠近刃 脚高的一侧冲吸泥。随着沉井的下沉,沉井高的一侧减少刃脚下正面 阻力,沉井低的一侧增加刃脚下的正面阻力,使沉井的偏差在下沉过 程中逐渐纠正。控制沉井下沉阶段四角高差不大于5 0 cm。 6.3下沉监测 6.3.1沉井下沉监测 在沉井壁四角上设4个沉降观测点,用水准仪测量下沉过程中的 每次下沉量和四角高差。下沉过程中每2小时测量1次刃脚标高和四 角高差,根据每次测量数据控制下沉纠偏。终沉时每l小时测量1次 四角高差。如遇下沉速度较快时适当加密测量频率。 6.3.2降水监测 沉井迫降下沉期间,做好备降水井的水位观测和出水量记录工 作,频率为每4小时1次,及时掌握地下水动水位的变化情况。 6.3.3民房监测 沉井下沉期间对周边民房进行沉降监测,监测频率为每天1次。 同时对周边民房做好结构、装修、裂纹等监测工作,采用文字、图 纸、照片方法,记录房屋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频率为每天1 次。 结束语 沉井第一次排水下沉历时1 天,对周围民房几乎没有影响。沉 井第二次不排水下沉历时8 5天,终沉状态良好,刃脚距设计标高 45mm,四角最大高差107mm,尽管施工进度很慢,但周边民房基本未 受大的影响,取得了,预期效果。 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结合深井降水的方法配合不排水下沉, 解决了沉井周边环境复杂,对周边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地区(如城 区),且富含地下水、承压水头高、深厚流砂层条件下,普通沉井 无法下沉的困难,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参考文献 [1]周锡海,永和大桥北岸桥台沉井止水帷幕施工,广东公路 交通,2 0 0 6(3),3 2—3 3 [3]李俊,深井降水技术在大型沉井排水下沉和干封底中的应 用,建筑施工,2 0 0 6(1 0),3 8—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