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锻炼
患者刘存义,男性,47岁,因“头晕、发热、行走不稳1周”于2012-8-4收住神经内科,患者诉1周前吹空调受凉后感头晕不适,发热、恶心,无呕吐,无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旋转、不敢视物、自身晃动感,感行走不稳,活动后明显,安静休息稍改善。患者每天下午、晚上发热,伴寒战不适,于濉溪县中医院抗炎、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扔诉头晕、恶心不适。患者病程中无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现患者扔感头晕、行走不稳,无尿便失禁,无胸闷、心悸不适。
患者意识清楚,言语正常,对答切题,查体合作,高级神经功能正常,两侧额纹对称、两侧鼻唇沟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经2.5mm,对光反射正常,眼球各方向活动正常,眼震(+),伸舌居中,示齿口角无歪斜,四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正常,双侧病理征(-),感觉正常,两侧指鼻试验正常,遵医嘱给予抗病毒、脱水、降颅压、激素应用、对症治疗,患者病程中出现尿潴留,遵医嘱给予保留导尿。8月7日患者腹胀明显,遵医嘱给予保留胃管,胃肠减压,引流出大量咖啡色液体。患者腹胀减轻,8月13日遵医嘱给予停胃肠减压,改为鼻饲流质食物,1 康复训练 1.1 基础训练 先予以心理护理,与患者充分交流了解其心理状 态,让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基础训练的具体方法: (1)发音训练。训练患者张口发“啊”音,闭口后双唇突出发“呜”音,或让 患者从“你、我、他”等单音字开始,也可指导患者缩唇做吹口哨动作,诱导发音,通过声门开闭可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 功能,2 次/天,每次 10 min。(2)颊肌、喉部内收肌运动。将患者手洗净,取无菌纱布将其食指包绕放于口中,让患者模仿吸吮动作, 体会吸吮感觉。然后嘱患者张口,轻吸一口气闭口,使双颊部充满气体,做鼓腮、吹气动作,以使颊肌收缩有力,每日晨、晚间各做 1 次,每次 10 min。(3)舌肌、咀嚼肌按摩运动。在患者未出现吞咽反射情况下进行舌肌和咀嚼肌按摩。嘱患者张口,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转至舔上唇及硬腭部,再将舌缩回,闭口后上下牙齿互叩及咀
嚼 10 次。若患者不能自行伸舌,护士可用纱布轻轻把持其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反复 8~10 次,将舌还回原处,轻托下颌闭口, 以磨牙咬动 10 次。 分别于三餐前进行, 每次5 min。 1.2 吞咽训练 (1)咽部冷刺激和空咽运动:用冰过的棉棒(最好是 5%葡萄糖溶液浸湿后冷冻)轻轻刺激咽后壁、软腭及舌根,以诱发咽 喉肌收缩。 寒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反射敏感性, 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 每日三餐前各做 1 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咽动作数次,患者8月15日患者可进食半流质食物,8月16日患者可进食软食,2 护理体会 2.1 心理康复 心理康复与神经功能康复密切相关,在脑血管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措施有:(1)医务人员多深入病房,多问候,热情与家属交谈,及时发现问题。(2)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向病人及家属耐心说明当前病情及应主动配合的事项。(3)在疾病的急性期或恢复期,要及时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建立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 2.2 饮食管理限制盐摄入。食物宜清谈,少油腻,给流质饮食。适当进食水果,预防便秘。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 2.3 正确处理呛咳 呛咳是吞咽障碍的最基本特征,出现呛咳时, 立即扶托患者弯腰低头,使下颌靠近胸前,在患者肩胛骨之间快速 连续拍击,迫使食物残渣咳出;或者站在患者背后,将手臂绕过胸 廓下,双手指交叉,对横膈施加一个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产生一 股气流经过会厌,使阻塞物呛出。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病人,通过进行早期积极的康复训 练,能明显改善和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