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0语言四则 教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30、寓言四则 教案

2课时

有关寓言的常识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寓言的特点:“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它的特点是具有劝谕性和讽谏性。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故事情节,了解《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

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作者作品: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斐人杀害。他死后德尔斐流行瘟疫,德尔斐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自学指导一

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思考下列问题: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他爱慕虚荣的性格。 2、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为什么“笑”?

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自以为得意的笑。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他自命不凡、妄自尊大。 寓意新探:

1、齐读寓言,找出寓意。

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却不被重视的人。

2、你有什么新的见解 吗?(可从不同角度理解) ⑴人要有自知之明。

⑵人要谦逊,但不等于不自信 ⑶人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价值 ⑷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蚊子和狮子

自学指导二:朗读《蚊子与狮子》,思考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智者胜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1

骄者败

3.点明寓意? 骄兵必败

4、通过这则寓言你学到了什么?

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发挥想象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当堂训练:(三题任选其一)

1、发挥想象,斧头和树对话,自编寓言。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2、两篇课文续编。(你觉得故事往下发展将有什么结果?) 3、读语言,找寓意。 狐狸和白鹤

狐狸设宴招待白鹤,可是端出的却是一大盘肉汤,白鹤只能把细长的噘嘴放到扁盘中蘸蘸,却没有办法尝到肉汁的味道,只能眼看着狐狸把头凑到盘子里,舔得津津有味,一边舔一边还说:“好汁水,好汁水,请用点吧!”

过了不多几天,白鹤设宴回请狐狸,端出来的是一个长颈瓶子,里面盛着烧得喷香的鱼酱。

狐狸本来是饿着肚子来赴宴,准备大吃大嚼一顿的,现在却只能闻着一股香味,舔舔沾在瓶口的酱汁,白鹤一再客气地说:“好菜,好菜,请用点吧!”狐狸却只好流着口水,眼巴巴地看着白鹤把瓶子里的鱼酱吃个精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译懂《智子疑邻》及《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智子疑邻

作者简介: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迫自杀,死时才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分钟后比谁读得准确、流利。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对照文下注释,试着译讲课文,遇到疑难,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完成得好。

2

译文:

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

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老人干的。

寓意 :

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也即跟主人的关系的远近不同)遭到不同对待。 思考:

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讨论:

在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这则寓言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启示?

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相关资料阅读:

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先给出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可自选文体,字数不得少于800字。下面是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

 无题

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题记

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

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把整个世界/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扭曲/给你看/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这个丑,那个美”

 别总给理智放假/如果感情像雾/那么当心它遮住了/真理的彼岸/如果感情像

月光/那么要知道/它剽窃不了太阳的光线

 不是说感情总在欺骗/只是它总有失真的一面/时常擦拭你的双眼/别让理智离开

身边/拉开窗帘/你是否看得清暗礁/如果是/那么撑起帆/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塞翁失马

作者介绍: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人,封淮南王。《淮南子》由他主编。 《淮南子》又名 《淮南鸿烈》 自学指导一

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先学习小组齐读,再个人读) 读准字音

其父( fǔ )曰 父( fù )子 其马将( jiāng )胡骏马归

堕( duò )而折( shé )其髀( bì ) 塞( sài ) 遽( jù ) 好( hào )骑 跛( bǒ ) 自学指导二 再读课文

要求: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译文: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

3

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 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故事线索:

失马(坏)——得马(好)——折髀(坏)——保命(好) 寓意:

告诉人们好和坏,祸和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思考

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当堂训练

 完成第161页“研讨与练习”的大二大题

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1.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丢失 2.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3.人皆吊之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4.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怎么就,表反问

5.居数月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6.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7.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