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五言诗
迢迢牵牛星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了解五言诗的特点.
2.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难点)
三,学法指导:
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效果的办法,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
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古诗已形成一种特定含义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后人有不少拟古作品.
1,自查资料或网上搜集关于五言诗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2,自读诗歌,自学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自行鉴赏诗歌,展开联想,说说你喜欢的诗句.(词,句,艺术手法)
(2)分析诗中的叠字的作用.
(3)《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
(4)本诗的创作目的是什么 (主旨)
二)学习研讨
1,学生讨论,互助答疑(8分钟)
2,师生合作探究.
(1)迢迢: 写星空的距离,远
皎皎: 写星的光辉,亮
纤纤: 写手的形状,秀美
札札: 写织机的声音,(织布繁忙)
盈盈: 写水的形态,清且浅
脉脉: 写人的神情,含情
(2)诗作是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情态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布机上却织不出布匹,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上机呢?
(3)诗歌抒写了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苦,突出表现了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汉时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3,小结诗歌鉴赏的方法:
(1)把握诗歌的特点.
(2)从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来理解古诗.
(3)反复诵读,品味,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4)抓住关键字词或诗句,以点代面.
三)练习强化:(赏析《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1)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
(2)赏析诗中叠字艺术效果.
答案:1.\"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2.叠字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中,不知时间变化,分辨不出春去秋来的感受,表达他冷漠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融为一体.
四)课后作业:
(1)用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自学《归园田居》
(2)熟读成诵.
《短歌行》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汉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体会曹操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感受诗歌政治性与抒情性相交融的艺术特征;
2,掌握诵读与背诵古典诗歌的技巧,培养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层次,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
二,学习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三,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比喻,用典,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四、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他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英雄;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他是个慷慨豪迈的大诗人。他就是——曹操。今天共同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短歌行》,一起来感受曹操的英雄气概!
1,解析诗歌:、自读课文,了解文体常识
(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解,共分八章四解)。
2,通读全诗,如果要你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诗人的情感,大家认为哪个词最恰当?(忧!)忧什么?你是从哪句或哪几句诗中看出来的?
提示:人才难求 人生短暂 功业未就。 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就学生找到的句子按解进行分析。
3、教师提问:大家看看我们没有分析的第一解中诗人是否流露了其他忧思呢?
二)学习研讨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读的过程中思考曹操在对酒当歌之际,有着怎样的情绪,并请这位同学用一个字来概括.
2,作者忧愁的有时什么呢 明确:原文说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忧愁的是人生短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
的?
3,齐读余下的三节,思考作者在写什么内容,抒发怎样的感情 从那些句子中可以反应出来?
4,学习第三节:
① 问: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 诗人为何而忧?
②问: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
③问: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 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归园田居》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知作者及其影响。
2.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能力目标
训练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层次,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2.体悟古典诗歌中融注的积极健康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
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三、学法指导
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你能说说初中我们都学过陶渊明的哪些诗作品吗
2,你能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陶渊明吗
3,音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同学们,在预习中你是否遇到了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 若有,请写在下面的框内.
4,意读诗歌----在读中把握诗歌的内容.
参照课下注释,把握诗文大意,在此基础上,或许你仍有不理解的句子,那么,请将其写在下面。
二)学习探究
5,情读诗歌:
同学们,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你认为这首诗歌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6,美读诗歌----拷问心灵
同学们,陶渊明被称为一代\"隐宗\在他之后,又出现了许多效仿他归隐的人,那么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呢
写给你们:困难和挫折有时就是你脚下的一道深沟,即使很深很宽,即使摔得狼狈不堪,即使摔得鼻青脸肿,但越过去就是更广的天地和自由,任君飞扬!
旧知复习
新知学习:这节课我们将采用\"四步\"诵读法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课下探究: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