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乡下的活多了起来。收黄豆,割稻子,剪桔子,忙得断人肠。尽管忙得不可开交,有一件事是必须做的,就是上街买月饼。
等到八月十五的晚上。我就会期盼着圆圆的月亮早早升起来。当羞答答、慢腾腾的圆月依上树梢时,母亲就会从堂屋里搬出家里的小方桌,放到堂门前。在小方桌上恭恭敬敬地摆上几个小月饼,一般家里有几口人就摆上几个月饼,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再摆上一个大月饼,跪拜天跪拜地,拜过诸神,祈福五谷丰登和家人团圆长寿以后。当一家人围在一起,我便早早地拿来菜刀站在一边,等着母亲把繁琐的仪式进行完毕,急不可耐地把菜刀递过去,看着母亲把大月饼切成均匀的十块,全家人一人一块,象征着一家人永远的团团圆圆一条心。然后再分小一点的月饼,每人分一个,各自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心情像挣到黄金一样厚实。我们小孩子没那闲心赏月,对阴晴圆缺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更不知道月亮为什么会发光。一家老小就这样在圆月的夜色里,在院子边的老梧桐树下,或蹲或坐,摆起闲谈,你接一句他又抢说一段,热热闹闹。屁股下的豆草吱吱作响,蚰虫跳来跳去。空气中弥漫着月饼香甜的气味,欢乐里夹着汗水的咸涩。
晚风在脸上飘来飘去,梧桐树叶起了露珠,月光在上面滚来滚去,对面的田野开始在浓郁的雾气中渐渐睡去。一屁股坐到半夜……月饼里甜甜的块糖、脆生生的花生和馋死个人的肉丝丝,软化了生活里所有的艰辛和酸楚。这是一年中极富诗意的日子,锄头、木叉和水桶,还有数不完的家当,一并融入甜美的诗行里,酿出浓浓的醇醇的温馨氛围。聊到后来,最初的话题,又绕了回来。明天一早就要上田,重活大家共同干,细活各自争着干。终究也让我悟出个道理,这圆圆的月饼,不就像那枚清凉的圆月,在滋润每个人的心田么? 如今,这种一家人坐在梧桐树赏月的时光一去不复返,那份含满农家气息的聊天氛围,随着我们的长大,渐渐地消失成久远的记忆。日子慢慢好过起来,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渐次搬出了蜗居在田园村头的农家小院。对于中秋节的期盼,对于圆圆的月饼的渴望,逐渐被丰富起来的瓜果梨枣,鸡鸭鱼肉把我们的食欲消磨得没有了渴望与激情。 每每进入农历的八月,我们兄弟姐妹就开始拖家带口,时不时地买上一些广式,京味等风格的精美月饼,给父母品尝。虽然,父母依旧笑吟吟地迎接我们的到来。然后,围坐在一起,面对满满一大桌子美味佳肴,我分明看出父母眼里的那份失落。没有了简单而虔诚的节日礼仪,没有了全家人分享一个大月饼的那份和美。
中秋又至,我终于搬回了老家居住,与父母住在了一起。 但愿今年中秋节,在月下我能为父母切开月饼,看着父母眼里那幸福的满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