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3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6月 V01.26 No.3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n.2010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黄姗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甘肃陇南7425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必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家庭教育在培养儿童品德方面发挥着学 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并在长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积淀了很多深刻 的思想和丰富的经验,这些思想和经验都值得现代家庭教育借鉴。 关键词:素质教育;传统家庭教育;品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10)03—0107—0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科 (《礼记・曲礼上》)。(2)在待人接物方面,首先强调尊 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 重长辈,谦恭礼让:“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 情操、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 行不中道,立不中门”(《卒L记・曲礼上》)。其次,与人交 力以及健康的个性。而就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来看, 往时要注意礼节,在进门前要先打招呼,坐立要端正, 因为家庭教育在血缘性、时间性和权威性等方面的优 不可随意听别人的谈话,回答别人的问话时不能大喊 势得天独厚,对儿童在道德教育、因材施教方面发挥着 大叫,不能放肆地盯着别人,也不能故意装作不在乎。 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 (3)在修身做人方面,则重视培养儿童分辨善恶是非、 开家庭教育的配合与支持。其实,中国自古就很重视家 端正志向、向善背恶的品质。王充曾指出对儿童必须 庭教育,尤其注重家庭教育对儿童品德的培养。 自幼“教告率勉,使之为善”(王充《论衡・率性》)。万全 一《育婴家秘》则强调:“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品德培养 妄。”曾子杀牛、孔融让梨、傅亮4岁时解衣与人的故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固 都成为历代儿童教育的生动教材。(4)在饮食起居方 定逻辑,这表明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传统家庭教育 面,重视培养勤劳节俭、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颜之推 主张实施早期家庭教育,即实施胎教。韩婴在《韩诗外 在《颜氏家训》中批评道:“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朱熹 传》中记载了孟母进行胎教的事:“吾怀妊是子,席不正 在《蒙童须知》中指出:“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 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同时,传统的家庭教育 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清净整齐”,进 也特别强调后天的早期家庭教育,如《颜氏家训》中便 而要求“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洁净”。 提出,在孩子“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教诲”。 对于后天的家庭教育,中国古代主要以伦理道德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规范的教育为主,并且从具体的礼节入手,主张在日 中国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 常生活中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1)在孝敬长辈 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面,要重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侍奉父母,使他们 首先,主张家风对儿童的陶冶。很多家族都重视家 心情舒畅,而不是在外招惹是非,让父母担心。如,“冬 风的培养,把家庭和睦、孝敬父母、勤业守法作为家风 温而夏清,昏定而晨醒”(《通典・卷第六十八》);“夫为 培养的内容,并以家训、家规的形式保留下来,对后代 人之子,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进行教育。如《颜氏家训》、《庞氏家训》、《家训格言》等。 收稿日期:2010一O1—12 作者简介:黄姗(1977一),女,甘肃陇南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教学与基础教育研究。 ・107・ 其次,主张以正确、正面、正当的内容与方法教育 儿童,重视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pi ̄JL童。对儿童的 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注意身教,因为儿童分析、辨别 的能力差,又喜欢模仿,如果周围的人以身作则,就能 见贤思齐,反之,则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及其子女在 孩提之日,尤谨其所示。禀之于初者,纯全而无伪;养 制定出符合儿童实际的发展目标,真正实现因材施 教,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目标。 其次,在内容上要重视品德培养。现代社会的发 展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必然促 进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在进入信息时代后,社会发 展更是日新月异。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有大量 能够创新科技的主体——人,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才。能够创新的人,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 良好的人格特征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品德是良好人格形成和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形成 的重要影响因素,培养良好品德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 的人格特征,而健康的人格特征又会成为人际交往的 有利保障。C2]因此,家长必须将品德培养纳入到家庭教 之于幼者,端正而无邪。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声,所 视必正色,所言必正理。”(丘睿《大学衍义补》)陆世仪 也在《思辩录》中提到:“教子须好似一身率先。每见人 家子弟,父母未尝着意督率,而规模动定,性情好尚, 辄酷肖其父,皆身教为之也。” 最后,古代有不少教育家已经认识到:教育的方 法必须适应儿童身心特点,顺其性情,反对束缚、压制 儿童个性。王阳明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应该 “趋向鼓舞”,“鞭挞绳缚,待若拘囚”只会“偷薄庸劣, 日趋下流”。而陆世仪也强调“因其势而利导之”。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育的内容中去。在培养儿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时,要 特别重视对儿童修身做人的培养,帮助儿童形成健康 的人格;要重视儿童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积极引导儿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沟通的技巧。 最后,在方法上重视以身作则,为儿童提供榜样。 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在面临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儿 童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必须进行家庭教育的全面改革, 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方法都应实现转变。在改革过程中, 家长是儿童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儿 童模仿的对象。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就应该做出表率,做 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 的品德。如积极引导并创造机会让儿童学会关注周围 的人和事,学会乐于助人;学会尊重他人,以友好、和善 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学会遵守规范、规则等等。总之, 从生活点滴人手,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首先,在观念上,家长应抛弃传统家长制思想,转 变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给孩子过大压力的做 法。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 要充分发展智能素质,更需要其它素质的和谐、全面 发展。实现儿童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儿童个性发展。 面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的 人才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关 c,JI,童的学习,但不一 味地要求儿童学业成绩的优异,也不单纯地以成绩的 高低对其进行评价,更不应以自己的意愿决定儿童的 发展,把儿童真正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在日常生 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在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 各方面的表现,并与班主任老师定期沟通,了解孩子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很多 宝贵的思想值得借鉴,但传统家庭教育也存在很多陈 腐的、不科学的内容。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时代要 求,继承和弘扬传统家庭教育的优秀遗产,以适应家 庭教育的现实需要,推动现代家庭教育更健康、更有 生气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佩蓉.中国传统家文化对古代家庭教育的影响[J].延 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25—128. 在校期间的表现,做到全面了解孩子。对儿童具备的 优势潜能做到心中有数,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 [2]邹巧灵.论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开掘[J].船 山学刊,2008,(4):201—203. On Practical Signiicance of fChinese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HUANG Shan (De pt.ofEducation,LongnanNormalJuniorCollege,Longnan Gansu 74250 ̄China) Abstract: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an overall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abiliites should be aimed at.On the other hand,family education plays all irreplacable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children’S morali ̄.Ever since the ancient itme,family ed— ucation has drawn much attention.This long history has thus provided the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wih trich ideas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quality education;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cultivation of morality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