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聚氨酯涂抹防水施工方案(单组份)

来源:一二三四网
聚氨酯涂抹防水施工方案(单组份)

一、编制依据

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南栗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图纸 3、工程做法05J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体育南大街科技大学新校区,建筑面积2956.625㎡,现浇框架结构,

主体四层,地下一层。 三、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⑴ 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以异氰酸酯(TDI)、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配以相的助剂制成。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属不含有机溶剂挥发的单组分柔性防水涂料,在现场涂刷,经与水和潮气的 化学反应形成高弹性涂膜防水层,是一种反应型高分子类涂料。

外观:呈均匀粘稠体状。无凝胶、结块,一般为黑褐色,也可制成彩色,材料须密封储存,置于阴凉干燥处,严禁与水接触。

⑵ 辅助材料

①水泥

强度等级≧32.5级的普通哇酸盐水泥,用与配置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护层或修补基层。

②中砂

含泥量﹤3%

③聚酯无纺布、玻纤不或化纤无纺布,作为管根细部构造等部位胎体增强附加层使用。 2、主要机具

小平铲、搅拌桶、橡胶或塑料刮板、毛刷、滚动刷、小抹子、弹簧称、笤帚以及灭火器等。 3、作业条件

①地下防水层施工时遇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在单组分聚氨酯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先降低地下水位和进行排水处理,至少将地下水位将至防水层标高以下500mm以保证防水层的正常操作,直至施工完毕。如在底下室,还应延至底板混凝土完成。 ②涂膜防水层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规定做好基层(找平层)处理,可用1:3水泥砂浆抹平、压光,达到竖实平整、不起砂。基层含水率≦9%,找平层遇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方便防水层作业。

③刮涂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前,须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清扫干净,对基层表面残留灰浆、硬块以及突出部分进行清理、扫净

④防水层施工不得在雨天或大风天进行,单组分聚氨酯涂膜作业环境温度不得底于5℃。存料地点及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⑤地下防水工程立墙防水层施工前,遇有设备管道穿墙时,应事先埋设止水套管。做好附加层防水之后,再进行大面积防水施工。严禁防水层作业完毕在凿眼打洞破坏防水层。 四、施工工艺

⑴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细部附加层处理→第一遍涂膜→第二遍涂膜防水层→第三遍、四遍涂膜防水层→平面涂层做保护→平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立墙涂层做软保护 ⑵操作工艺

涂膜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灰浆硬块、砂粒、灰尘等完全清扫干净,在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经检查基层表面平整、无起砂、孔洞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⑶细部做附加涂膜层

穿墙管、阴阳角、变形缝等细部薄弱环节,应在大面积涂刮防水层前,做好各西部附加层的涂膜施工。

附加层做法:一般是一布二涂增强涂层,即在两遍涂刷涂料中间加设一层聚酯无纺布或玻纤布。作业时应均匀涂刷一遍涂料,并排除涂层中的气泡,将布紧贴在第一遍涂层上。在阴阳角处将胎布剪成条形,在管根处胎布剪成块形或三角形紧贴涂层面。随铺布随刷第二遍涂料。第二遍涂刷应在前一遍涂料表干12h后实干,才可进行大面积涂膜防水施工。 ⑷第一遍涂膜施工

以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在基层表面均匀涂刮,要求厚度一致,不得有漏刮、堆积、鼓泡等缺陷。涂刮量0.6~0.8kg/㎡,待涂膜实干后进行下一遍涂膜施工。 ⑸第二遍涂膜施工

在一遍涂膜固化后的涂层上,才用与第一道涂层相互垂直的方向均匀涂刮单组分聚

氨酯涂料,涂刮量和第一遍相同。第一遍与第二遍涂刮间隔小于24h。 ⑹第三、四遍涂膜施工和撒干净砂粒.

涂刮第三遍涂膜的作业要求与第二遍相同,涂刮方向应与其垂直。第四遍涂刮涂料

与前一遍相同,方向相反。在第四遍涂膜未固化前,在其表面及时稀撒砂粒。多遍涂刷涂料的涂膜总厚度应≧2mm。 ⑺涂膜保护层

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结束,应即使做好保护层,涂膜保护层的要求如下:

① 底板、顶板应采用200mm厚1:2.5水泥砂浆层和 400mm~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

保护层,顶板防水层与保护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② 立墙背水面应采用200mm厚1:2.5水泥砂浆层保护。

③ 立墙迎水面宜选用软保护层(粘贴聚苯泡沫塑料板或聚乙烯泡沫片材);或抹

200mm厚1:2.5水泥砂浆层保护。

⑻当地下室采用外防外涂法施工时,应先涂刮平面,后涂立面,平面与立面交接出应交叉搭接。涂膜固化后,包保护层。防水涂料不应涂在永久性保护墙上,必须采取相适应的构造措施,确保所形成的涂膜防水层能适应结构在沉降位移时防水层与砌块模板墙自动分离并牢固附属在结构主体上,实现建筑物与防水同步位移,避免建筑物下沉拉损防水层。 五、质量标准

⑴涂膜材料及附加层胎体材料

选用材料的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与检测、复试

实验报告。

⑵防水层及其细部

观察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变形缝、预埋件、穿墙管、阴阳角部位的做法,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不得有渗漏现象。检查无误后在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⑶涂膜防水层的基层

观察检查时,应注意基层是否牢固。基层表面应洁净无杂物、密实平整,阴阳角做

成弧行。检查无误后在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⑷附加曾涂刷方法、搭接、手头

按规范规定观察检查,附加层应粘结牢固、紧密、接缝封严,没有损伤、空鼓的缺

陷。

⑸防水层表面

观察时应注意刮涂是否均匀,防水层表面应平整无漏涂。没有损伤、脱落、开裂、

孔眼以及厚度不均、涂刮压接不严密等现象。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 ⑹防水层厚度

涂膜防水层的总厚度应≧2㎜,并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检查时采用针测法,

或者割取20×20㎜的样品用卡尺精确量测。 六、成品保护

1、已刮涂好的涂膜防水层,应即使采取保护措施,不得损坏,操作人员不得穿带钉

子鞋作业。

2、地下穿墙管等涂膜防水层处理不得碰损,穿墙管、设备不允许损坏、变形。 3、涂膜防水层施工后,未固化前不允许上人行走踩踏,以免破坏防水层造成漏。 4、涂膜防水层施工时,应注意成品保护,防止污染。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防水层空鼓

防水层空鼓多发生在找平层与防水层之间及接缝处。施工时要控制基层含水率,

接缝处认真作业,粘结牢固。 ⑴原因分析

① 基层潮湿,含水率过大。水蒸气蒸发时产生的压力使涂膜气鼓。

② 施工环境湿度大,在涂层表面聚集冷凝水,冷凝水汽化时涂膜上层气鼓。 ③ 基层施工质量交差,起皮或者开裂都会影响粘结度。 ⑵预防措施

① 基层应干燥平整无缺陷。操作时严格时控制施工质量,通过检查验收后在进行

防水层用湿固化型防水涂料。 ② 环境很潮湿时,应加强通风措施。湿度过大时,涂刷潮湿隔离剂;或者设计单

位,改用湿固化型防水涂料。 ⑶补救方法

① 鼓泡较小时,用针刺破一个小孔,排净空气,在用针筒注入粘结剂,然后用里

滚压与基层粘牢,针空处用密封材料封口。 ② 鼓泡较大(直径超过200㎜)时,将卷材对角切开翻起,用喷灯烤干基层,然

后将卷材重新粘实,上面在用比切口每边大100㎜的卷材覆盖铺粘,必要时留设排气管。 2、防水层渗漏

防水渗漏多发生在变形缝、穿墙管、施工缝等处。施工中注意不留渗漏隐患。 ⑴原因分析

① 细部防水构造处理不当,没有按设计要求施工。 ② 防水层粘结不牢,脱落。 ⑵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按工序规范操作。

⑶补救方法

渗漏严重时应铲掉重做。 3、防水层破损 ⑴原因分析

① 涂膜防水层施工过程中或全部涂膜施工完末等涂膜固化就上人操作,使涂料受

损、划伤。

② 涂膜防水层施工后未即使做保护层,防水层受损破坏。 ⑵预防措施

① 制定成品保护措施,严格保护涂膜成品。

② 相邻工序施工时,采取措施避免破坏防水层和保护层。 ⑶补救方法

① 破损轻微时,可以做增强、增补涂布。

② 破损严重时,割除破损部位,清理露出的基层,然后补做防水层,并做增强、

增补涂布。 4、翘边

翘边多发生在防水层端部和细部收头处。

⑴原因分析

① 基层处理差,没有做到整洁干燥。 ② 基层处理剂质量差,粘结力不强。 ③ 细部收头操作时,密封处理不当。 ⑵预防措施

① 基层施工后应严格检查验收。选用的基层处理剂应为正规厂家生产,有出厂合

格证。 ② 细部施工前用采取派水措施,避免带水作业。 ⑶补救方法

先割器乐去翘边部分,然后对基层进行打毛处理,选用合适的基层处理剂涂刷,在做增强、增补涂布,最后涂刷涂膜防水层 八、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涂料应达到环保要求,应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溶剂。因此,配料和施工现场应有安全及放火措施,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要求。 2、着重强调临边安全,防止抛物和滑坡。 3、高温天气施工,须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4、清扫及砂浆拌合过程要避免灰尘飞扬。 5、施工中生成的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清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