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法》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创新
作者:申磊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11期
我国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首部《旅游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随之创新办学模式,抓好办学基础性工作,为旅游行业输送更多优质的人才。 一、概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情况
今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5月16日,国务院召开《旅游法》贯彻实施的有关电视电话会议;10月1日,《旅游法》开始贯彻实施。此次所颁布实施的《旅游法》是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历程中的首部法律,共有10章112条,除总则和附则外,对旅游者、旅游服务合同、旅游经营、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旅游规划及促进、法律责任等做出相应规定,内容涵盖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相关内容。现就《旅游法》加以阐述。 (一)以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为宗旨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启动了旅游法立法项目,国务院相关部门于1982年开始着手旅游法起草工作,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1988年都确立了旅游法立法计划。但因当时我国旅游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方面未就旅游法立法领域的一些重点问题达成共识,旅游法草案未能获得提请审议。现阶段,旅游行业成为我国服务产业中的龙头行业,成为国家及地方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为旅游法的出台奠定了现实基础,旅游市场乱象丛生,人们呼唤制定旅游法。可以说,《旅游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以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为宗旨。 (二)重点打击旅游市场的各种乱象
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旅游市场也存在各种乱象,如“零负团费”问题,不良旅行社先以低价手段招徕旅游者,再以诱导或欺骗手段强迫旅游者进行消费。对此,《旅游法》中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不得诱导、诱骗或强迫旅游者到指定消费场所购物,对导游、领队及其他经营者提出一系列禁令,从旅游经营活动的整个链条来规范旅游行业获利行为。再如景区门票涨价问题,《旅游法》中规定景区需在醒目位置对门票价格、另行收费项目及价格、团体收费价格予以公示,景区提高票价需提前6个月进行公布,利用公共资源规范景区收费行为,拟定提高景区门票价格需经听证会通过。综上所述,《旅游法》重点打击旅游市场各种乱象,能够更好地规范和优化旅游市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保护旅游者权益为其亮点与焦点
旅游行业的产业链很长,涉及到人们吃、住、行、游、娱、购这六大环节,涉及到国民经济领域110多个产业,波及到国务院的20多个部委。在颁布实施《旅游法》前,虽然也制定诸多针对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但未能真正协调各部门职责,实现对旅游行业的无缝监管。《旅游法》中明确规定,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强化对旅游行业的组织领导工作,明确相关部门或机构统筹协调本地区行政区域旅游行业发展管理的职责。《旅游法》中以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和促进旅游行业发展为主要内容,都是围绕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而制定的,而这也成为《旅游法》的亮点和焦点。 二、高校基于《旅游法》创新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但与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不同,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出现萎缩问题,为此,广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以《旅游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依据旅游市场人才需求格局变化,创新自身办学模式,可采取如下几种策略: (一)树立特色办学理念
众所周知,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色彩或风格等,但特色也是相对的,高校应树立正确的特色办学理念,紧密结合高校发展状况、学科特点及旅游市场需求三个因素,为创新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模式奠定良好基础。 (二)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极为重视旅游行业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我国来自国内外的旅游收入明显增长,在有利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从多个层面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一是当下旅游行业中企业大幅数量大幅增加,高校可争取和优质企业展开合作,订单式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二是认识到当前很多人进行旅游并非单纯的观光行为,有时旨在参与某些旅游项目或旅游活动,高校可引导院校不同专业展开合作,积极参与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中去;三是重视旅游者审美需求,设置教学课程时将“旅”和“行”两个层面结合起来,增设旅游交通规划与管理课程。 (三)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
高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习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推动作用。一是高校可投入资金建设导游模拟实训室,涉及到前台、餐饮、客房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导游能力;二是具有高层次、前卫的眼光,积极与旅游机构、旅游企业展开合作,为学生构建丰富而系统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 (四)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旅游活动具有国际性特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关注国际性因素,掌握国家旅游行业规范,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认真研读我国新颁布实施的《旅游法》,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
(五)注重专业可持续发展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可持续发展,高校创新办学模式,还需要与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旅游教育与旅游专业联系紧密,要求教师具备丰富行业经验,为此,高校可激励教师了解旅游行业政策法规同时,鼓励教师考取旅游行业从业资格证,深入旅游行业企业积累经验。 三、结语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创新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高校应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地域特色,抓住旅游行业最新形势,争取社会多方的支持和参与,不为特色而讲特色,实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模式创新。 (作者单位:晋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