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型钢管桩基础加固的设计与施工

来源:一二三四网
微型钢管桩基础趣墨自§设计与麓Z 一王慧英曹稹徐锦涛 1.工程概况 佛山烟草仓库工程为现浇砼结构,原设计高架仓库净高 为1 5米。现低架仓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毕,高架仓框架也已 施工完毕,屋面的钢筋施工完毕,砼尚未浇捣,因高架仓的 使用功能变化,业主拟将高架仓的净空调整到22米。高架 仓的功能调整后,根据该楼房现设计单位的结构计算复核, 发现高架仓的净高调到22米后,该楼房的结构构件会有如 下三个方面出现构件的刚度和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1.1 E轴和G轴上的原基础钻孔灌注桩承载力不足。 1.2 E轴和G轴上大部分的柱截面不能满足层间位移控 制要求,个别的柱子配筋不足。 1.3一层梁、三层梁及低架仓的屋面有局部的梁面配筋 不足。本文主要论述基础加固处理方法。 图1佛山烟草仓库 2.工程地质情况 1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粉土为可塑状态,1.0以上为 素填土,厚度为2.4m;2层为粉土,局部夹粉质粘土或淤 泥薄层,厚度为2.6m;3层为粉土夹粉质粘土,该层土质 不均匀,软塑可塑,局部流塑状态,与粉土呈层状分布,厚 度为2.5m;3-1层为淤泥质粘土,0.8m;3-2层为粉土夹 粉质粘土,软塑可塑,局部流塑状态,与粉土呈层状分布, 厚度为1.4m;4层为粉土,场区南部缺失,厚度为1.4rn; 5层为粉质粘土,中夹粉土或粘土薄层,软塑可塑,局部流 塑状态,厚度为1.1m;6层位粉土,厚度为O.7m;7层位 粉质粘土,中下部含少量姜石,厚度为2,1m;8层1立粉质 粘土。 3.加固技术方案 根据现场情况,拟采用微型钢管桩加固方法对该楼房进 行加固处理,以确保高架仓提高后楼房的安全。计算分析表 明,采E轴和G轴上桩基承载力不足,故针对这部分基础 采用微型钢管桩进行加固处理。该桩型的施工工法是先采用 压缩空气带动 中锤锤击把自身开有注浆孔的钢管沉入到设 计的深度,然后在钢管内注水泥浆,水泥浆从预留的注浆孔 以渗透、劈裂及充填等方式渗入到周边的土体中,一方面通 过浆液的作用提高桩基周边的土体的力学性能,大大加强原 钻孔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注浆体和钢管形成注浆钢 管砼,使其桩身强度大大提高,同时由于注浆材料的渗入, 劈裂钢管周边的土层,形成了许多交错的树状浆脉,使钢管 桩本身的承载能力较一般的小直径树根桩高得多。该桩基因 桩径小,在施工的过程对原基础的影响很小,可以避免引起 原桩基在加固施工中的二次变形问题,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 桩型。 新加的钢管桩和包柱承台和原框架主连接,可以通过包 柱承台安全可靠地把柱的荷载传递到基础的持力层中心,这 样一来原基础通过该方法加固后,一方面原来的钻孔桩承载 力有较大的提高(一般可提高20—30%的承载力),另一方 面新加的注浆钢管桩又能承担一部分的荷载,因此能高效安 全的加固楼房基础,确保楼房安全。 4.钢管桩的加圈设计 4.1桩基础验算与加固原先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为R =1300kN根据布桩计算结果,对于(G)轴X(5)一 (17)轴的桩基础,全为3桩承台,3桩承台的附加重量为 G=821.8kN。因此根据改变使用功能后的底层柱内力图D+L 内力组合值,(E)轴和(G)轴的桩基础需要补强。在补强 设计时,考虑新增加的附加荷载全部由新加桩基来承担。 ^r r △=G+ 盟一1300X3=821.8十 一1300×3 1.25 1.25 ND+ 取(G)轴柱内力组合值较大值来设计与验算 (即柱(G)X(17)柱),ND+L=4-46.2kN。 4.2新30 ̄P--]管桩的兄计算 基础加固采用 89 X 4的振动沉管注浆钢管桩,振动 沉管注浆钢管桩是采用振动工艺沉管,将钢管沉入土层中, 通过向钢管内注浆,使得桩周土体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土体 的各项参数,注浆后将在钢管桩端形成“灯泡”状注浆体, 从而大大提高钢管桩的承载力。 4.2.1注浆钢管桩在本工程中主要是摩擦型桩,承载力 通过土体侧摩阻力来产生。其特征值根据地基基础规范来确 定: R = 。 + 。∑g ‘ 根据土层信息,通过注浆工艺, 哿原有的软塑粉土或 粘土固化为可塑硬塑状土,使得每层土体的侧摩阻力值均能 得到提高。 根据ZK3的土层信息,参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桩侧 摩阻力的经验取值: JR =Up X(30×2.6+32 X 2.5+18X1.0+32 X1.4+35 X 1.4+35X 1.1+30.0X0.7+38X5.1+45X5)=209kN。 值会依据土体和施工技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还应在现场通 过静载试验来确定实际可用承载力特征值。本工程采用 o.5一o.8 作为补强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即采用: =12O~150kPa。 4.2.2桩身强度验算。 No= (1+√ +0) 为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 标,按照 = 计算得出 其中 ] ̄M20 2 1 5× fi 9 z一8 1 砂浆抗压强度,则0 故4-#=1.0559,所以:No=(√ + +1) Ac=10 X 3.14 X 81 X 81/4 X(1+1.115+1.0559)=163.3(kN) 桩身强度满足要求。 4.3钢管桩桩数设计 新加钢管桩的桩数n A/ 。对于(E)轴: n A/ 478.76/1 20:3.9,取n=4。N-T-(E)轴× (4)轴:n A/Ra:2.5,取n=3;对于(E)轴以外 的其他四桩承台基n A/ :478.76/1 20:3.89,取 n=4 5。钢管桩的施工 5.1钢管桩施工 5.1.1定位和校正垂直度:桩位平面允许偏差应小于 2Omm,桩的垂直度偏差均应按设计要求不得大于1%。 5.1.2成孔:采用地质钻机成孔,垂直钻孔可采用泥浆 护壁或清水护壁,在软弱土层时孔口附近下一段套管,钻孔 到设计标高后清孔,直至孔口泛清水为止。 5.1.3吊放钢管和注浆管:分节吊放钢管,节间钢管采 用坡口焊缝连接,焊缝不但要满足强度要求,而且要保证上 下节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5.1.4填灌碎石:碎石应用水冲洗后,计量填放,填入 量应不小于计算体积的0.9倍。粒径为20~3Omm,在填 灌过程中应始终用注浆管注水清孔。 5.1.5注浆: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水泥浆水灰比0.4~ 0.45。最大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5MPa,注浆压力为0.2一 O.5MPa,直到浆液从钢管内外均流出为止,拔出注浆管, 密封钢管口部,加压数分钟,直到水泥浆液从钢管外再次流 出为止,完成桩施工。 5.1.6拔注浆管、移位:拔管后按质检要求在顶部取砼 制成试块,并立即在桩顶填充碎石并在1~2m内补充注浆。 5.2与承台的连接处理 由于该工程钢管桩的加固设计中仅考虑钢管桩承担独 立基础30%~40%的荷载,其加固实质为将原来的柱下独 基础改造为桩土共同工作的复合地基。为保证新旧基础的可 靠连接,确保柱荷载有效地传到钢管桩上,采取了以下几点 措施。 5_2_1钢管桩伸出旧基础面处周边各向加长L=I 500 mm的①22钢筋,通过 20钢筋与钢管桩焊接连接。 5_2_2钢管桩桩顶加一350×350×20的钢板与钢管桩 围焊。 5_2_3每根钢管桩四周植4中22钢筋,入旧承台长 L=500mm一600mm,入新承台长L=350 mm,顶部用3 22钢筋焊成钢筋网,且与钢管桩顶部钢板焊接。 5_2.4将旧基础的砼面凿毛,用钢丝刷刷干净后用C30 膨胀 哿植筋等连同钢管桩封闭,砼厚400 mm,其中钢管 桩桩顶部钢板离新浇注的砼面的距离≥200 mm,以确保新 承台不致发生冲切破坏。 6.基础加固的检测 6.1植筋的拉拔试验 该工程抽取了3根具有代表性的植筋进行了拉拔试验, 3根受检植筋在最大检测荷载1 0O kN的作用下,均没有出 现极限抗拔力特征,说明受检植筋的极限拉拔力≥1 00 kN。 6.2钢管桩的静载试验 本工程所用桩为端承桩,根据市建委及质监站的要求, 随机抽取三根桩做荷载试验,三根桩的Q—S曲线基本相同。 试验荷载最大加载到254KN时,总沉降量为1 1.34mm, 卸载至零后,残余沉降量为8.45mm,回弹2.89mm,回弹 率25.48%,综合分析,该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大于 254KN。 7.结语  ’●本工程通过钢管桩对基础进行加固,控制了房屋沉降, 用微型钢管桩对基础进行加固,施工简便易行,质量容易控 制,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单位:王慧英,曹稹,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系;徐锦涛,广州台实防水补强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