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一二三四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作者:王全恒

来源:《教育界·中旬》2014年第09期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求实研索的习惯等。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需要一个长期教育、长期引导和长期训练的过程。对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学校应有相应的措施和要求,学生才能在要求约束下,养成按时起居、定时作息、认真作业、讲究卫生、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如要让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老师就要在习字课和平时作业中,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并严格检查,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要注意从细节着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融入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之中。 一、家长对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认识存在偏颇

由于考试主要考知识,而很少考也很难考行为习惯,所以,部分家长思想普遍有“重智育、轻习惯”的倾向,他们常常告诫孩子:“只要你把成绩搞上去,就是个好孩子。爸妈就可帮你买新衣服和巧克力。”还有家长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学,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抓习惯养成,耽误学习时间。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所以,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就要重视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健康人格。 二、成人坏习惯对孩子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这里所讲的成人,一指教师,二指家长。例如,学生进入学校,都习惯于向教师行礼问好,可有些教师毫无反应,不予以回复,觉得这种礼貌,只有学生对教师施行,教师则不必回复学生。又如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购物购票要排队,而有的家长却带头甚至怂恿孩子插队。这些错误行为,都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重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在校本研究的前提下制定措施。鉴于此,我校采取了如下举措:

(一)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意识,制定良好行为习惯措施

1. 为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学习讨论,统一认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觉得必须及早抓;学习虽重要,习惯更重要。孩子还小,行为没有定型,只要老师耐心教育,学生的陋习是能改的,从而增强信心,加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力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结合实际,在目标上确立“三级”定位。做好任何工作,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为此,我们将学生的养成教育目标确立为三个层面:一是国家目标: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教育;二是制定《马面中心小学良好行为习惯制度》作为校级的养成教育目标;三是制定各班级学生行为细则,作为班级目标。

3. 于细微处人手,在实施中落实“六好”养成。小学生年龄小,不愿意听大道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只能从小处入手。如《弟子规》中倡导的两个好习惯就可视为范例:“出必告,返必面。”即外出时必须告知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为此,我们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教育养成。一是安全教育。学生每天按路队放学,强调路队的安全及放学路上的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让学生养成注重安全的良好习惯;二是纪律教育,开展“做文明生”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遵章守纪的习惯;三是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四是集体荣誉感教育,强化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培养学生为维护集体荣誉自律的习惯;五是责任感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并勇于承担责任;六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改变说教式的培养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1. 身临其境,接受教育。组织学生到周边的“留守”老人或儿童家里,帮助老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为儿童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教师节,发动学生为教师宿舍或办公室抹门窗,打扫卫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受益匪浅,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2. 开展“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活动。要求学生从找准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做起,根据自身问题制订养成目标。

3. 严格训练,促进养成。老师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不过光“苦练”还不行,还要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因为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如果一味单调训练,他们就烦了,因此在训练中要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营造学校文明礼貌之风

1. 以教师的身教影响学生。教师的身教是无声的行动,对学生习惯养成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学校严格了教师要跟班跟队的要求,要求教师“与学生一同接受教育,一同参加劳动,一同上操做游戏;带头使用文明用语,带头遵守纪律,带头爱护公物,带头值日劳动,带头注意形象”,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学生行为的楷模。地上有脏物,最先弯腰去捡的是老师;做清洁卫生时,老师总是在孩子们中间……正是有了这些无声的示范,学生的养成教育才能得以保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来带动学生的发展,就是让学生产生“你能行,我也能行”的行为冲动。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各种丰富的活动,如运动会、书画赛、知识竞赛、手抄报评比等,评“三好学生”“文明之星”,凡是能给学生鼓励的称号和荣誉,学校都毫不吝啬给予学生,凡是学生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成绩比较出色的,学校都设置相应的奖项,让学生在活动中尝到甜头,得到发展。

3. 以良好的氛围熏陶学生。学校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班风、校风。重点抓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利用橱窗、黑板报、墙报等展示“名言”“名画”“名人”,还结合节日纪念日,办一系列的宣传展板,开通校园广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展示学校里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这些无形的“老师”,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4. 营造互助氛围,开展“一帮一”教育活动。鼓励每个优秀学生与一个习惯不好的学生交朋友,用自己的优良行为影响对方,与他们共同进步。由于学校能坚持如上的一些做法,因此,学生茁壮成长,校园平安和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