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年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19年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一.依据高考要求,准确把握考点要求 一轮复习中

第一,教材的把握:知识点要全面、系统。 第二,考纲的把握:考点要准确、规范。 第三,教师复习教学中自主备课不依赖教辅。

对已学过知识的复习,我们有些老师都是简要复述、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和归纳,形成知识系统或知识网络,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是被动的,势必会使学生听起来索然寡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这种复习方式,学生的思维当然也会不够活跃,甚至厌倦。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激活,这样的复习当然是低效或无效的。

以前我第一次在高三上复习课时,曾经也是这样复习,回想当时学生的学习状态的确如此。后来曾尝试过好几种复习方法,都有不同的效果,但始终存在不同的缺憾。我也一直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复习方法。虽听过不少高三老师的复习课,不同的老师,复习风格和方法各异,总感觉老师始终是那带路人,学生的思维还是顺势思维,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思维没有真正得到锤炼和提升。由此可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应对能力选拔的高考?

最近常在网上检索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出现最多的字眼是:\"知识梳理\"\"专题分类\"、\"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关注热点\"、\"综合提高\"、\"讲练结合\"、\"温故知新\"\"善待课本\"、\"归纳技巧\"、\"把握重点\"、\"精讲精炼\"、\"仿真考试\"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真正瞄准激活学生积极思考、识破课标和考纲、有效突破重难点的为数不多。倒是\"问题设计式复习

法\"或许见效。

所谓\"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就是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围绕重点、难点,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情境进行复习的方法。

这种复习方法的好处:其一,可以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动思考。其二,可以凸现重点、难点知识。每节复习课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如果面面俱到,会造成老师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透,学生什么都想掌握,什么都掌握不牢固的想象。而\"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只把重点、难点展现在给学生,一节复习课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不言自明。

\"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实施步骤,我认为主要分为如下几部: 1.研读课标、考纲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提出问题,串联已有知识,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二.研究高考命题模式,进行有效训练 (1)常用的命题模式

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命题模式从运用知识的角度和考查的能力要求去分析可分为三种:说明性、解释性和探究性。这三种考查方式可以分别进行命题,也可以在同一试题中同时出现。

①说明性试题模式

说明性试题要回答的“是什么”的问题,一般只需要运用陈述性质知识即可,认知水平属于识别层次,是一种知识确认式的基础性综合试题。

题型表现为:选择题、填空题、回答“是什么”的简答题。

②解释性试题模式

解释性模式试题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一般需要程序性知识来解决问题,认知水平属于理解层次,是一种阐述式的拓展性综合试题。由运用多种知识(多学科知识)解释事物、现象的形成背景、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和推测结论。

题型表现形式:选择题、回答“为什么”简答题、推断题等。 ③探究性试题模式

探究性试题要回答的是面对未知事件“怎么办”?一般需要考生动用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协同求解问题,认知水平属于探究层次,是一种设计创新式的探究性综合试题。

题型表现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简单实验设计和开放性试题。

将考试大纲的条文题型化,题目设计层次化,使我们的教、学、练与高考要求一致。

(2)有效训练的方法

①题从哪里来:高考题、调考题、自编题、滚动题。

②针对性:综合条件下的高考(改编单学科高考试题)、本省的高考,学生的不足。

③适度:难易适度,多少适量,学科协调。

④从训练中学习考试:训练是学习过程。训练中要突出四个意识,分数意识、规范意识、速度意识、规划意识。

⑤训练的常用方法:一轮复习课时练(8+4),一轮复习每章进行一次单元测验,每月进行一次月考。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题型训练、速度训练、规范训练。

3.研究复习方法

①明确复习课的定位——回答两个问题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中的同一教学单元在复习课上有什么区别。三轮复习与三遍复习的区别。

教学内容源于教材:罗列知识点。 教学目标高于教材:知识点的联系。 教学范围广于教材:知识的运用。 ②建构多元复习方法。 问题驱动法:关注学生体验。 知识体系建构法:关注综合与联系。

方法建构法:关注对文本的思维及体验和活动过程的思维。

小专题复习法: 附小专题内容 (1)基本概念和理论

无机四大基本反应的比较,请各举三例。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技巧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的反应汇编。 热化学方程式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构成物质的微粒,并各举三例 常见物质电子式的书写

10电子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原电池电极的判断与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电解池电极的判断与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活动顺序的判断 非金属活动顺序的判断 盐类的水解规律

溶液的酸碱性标准与判断方法 水溶液中的守衡关系 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原子中的各种计量关系 列表比较三种化学键

列表比较四种晶体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周期律的具体描述 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规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影响规律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以及影响规律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以及影响规律 化学反应速率图象 化学平衡图象 等效平衡思想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元素及化合物

常见酸、碱、盐、氧化物的溶解性 常见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的活动顺序 各类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常见氧化剂的反应及应用 常见还原剂的反应及应用

氯气、氨气、硫酸、硝酸的工业生产原理、设备等 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方法 铁三角 铝三角

各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规律性知识 各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知识 具有漂白性物质漂白原理比较 具有两性的物质及特性

相同反应物由于反应条件不同或相对量不同而导致产物不同的有哪些 具有连续多步反应的元素及化合物有哪些…… (3)有机化学 有机反应的分类与示例 各类有机物的特性 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有机链的增长方法

各种官能团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方式 各种官能团的检验方法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常见有机物的来源、实验室制法和合成方法 由乙烯你能合成哪些物质

有机物化学式、结构式确定的常用方法…… (4)化学实验

萃取、分液、过滤、渗析、盐析的比较 蒸馏与分馏的比较 有刻度的玻璃仪器 高中阶段各种精确度仪器

温度计在实验中的使用 水浴加热的类型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喷泉实验的原理与设计 收集气体的方法 吸收气体的方法 可燃性气体验纯的方法 具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具有特特征现象的化学反应……… (5)化学计算 溶液pH计算 相对质量的计算方法 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中心元素守衡的应用 常见有机物燃烧烷烃的小结 有机物化学式定量确定的几种方法 常见反应沉淀图象 多部反应的计算方法……

每一位教师应该清楚,对于一个班级的复习教学,同一种复习方法对学生和教师都容易产生疲劳,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并使用多种方法的。

我的高考复习心得:

1、学生已经掌握所有的高考知识,得让学生知道这一点,从而减少心理问题。

2、所学内容只存在准确和熟练运用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小结。 3、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常犯错误是当务之急。

4、练习中提高,小结中提高,准确中提高是最后阶段的总口号。

5、并不是努力学习就能得到好成绩,目的明确有学习才是迅速提高的保证。 6、学生的成绩现在并没有完全定型,还有得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