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美互为对方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经贸关系的相互依赖性也逐步加深。随着中国经济的的发展,日益出现中美经贸问题和矛盾。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问题上具有共同的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不可限量,我们有理由对中美关系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关键词:中美经贸关系 形势 未来
一、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1、中美贸易发展迅速中美两国分别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体,国内需求旺盛促使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696亿美元,是1978年的72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承认,与中国贸易是其发展最快的部分。在2001—2003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76%,同期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则下降9%,而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只增长了52%。中美贸易额在1978—2003年的25年中只有1990年下降3.9%,1992年起迅速上升,1993年一年就增长了58.1%。1997—1999年期间每年增加60亿美元,非常稳定,而正值美国经济繁荣期。
2、美国成为在华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上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并不多,90年代初每年也不到4亿美元,但是90年代后期每年已经高达11亿美元。至2003年,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40588个,合同金额842.1亿美元,美方实际投入432.5亿美元。迄今为止,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已经有4万多家,排名世界
500强的美国企业大多已在中国设立了投资企业。除香港、台湾地区外,美国自1998年以来已成为境外对我国投资中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投资遍布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涉及机械、石油、电子、通讯、化工、纺织、能源、轻工业、食品、农业、制药、旅游、保险、房地产、汽车以及航空等行业。
3、美国对华技术出口实施限制根据1979—2001年的统计,在我国技术引进国别排序中,美国基本居第2、第3位,少数年份居第1位,在我国技术引进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大,与美国的科技实力不相称。2002年,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国别和地区排序中,美国已下降到第4位,列在日本、东盟、中国台湾之后,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比重仅为13.47%。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这不仅使美国具有最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也对美国进口产生影响。但是,美国始终管制对华高新技术出口,近年还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方面基于所谓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不愿向中方出口超大型计算机、数控机床、卫星技术等中方需要的产品,甚至连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产品都有限制。
二、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美贸易不平衡,美方有巨大逆差且迅速增加,是个老问题。随着中美经贸关系其他问题的解决,逆差问题日益被美方政治化。美国压人民币升值、部分议员提议对我国产品征收附加税,指责中国产品加剧美国工人失业,以及对华纺织品设限、彩电反倾销等问题,主要源于中美逆差问题。根据中国的统计,中美贸易1993年美方开始出现逆差62亿美元,到2004年上升到803亿美元,11年增长近12倍;而根据美国的统计,1983年美方开始有逆差3亿美元,到2004年上升到1610亿美元。按美方统计,1988年中国开始进入美国的前10位逆差国行列,1989年就从第9位发展到第6位,1990年攀升到第3位,1991年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逆差对象。2000年以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此后贸易逆差继续攀升,到200
4年,中国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达到26%。
贸易不平衡引发了很多的问题,最核心的是有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人名币汇率问题,及带来的贸易摩擦问题。
1.贸易摩擦问题
中美贸易不平衡直接引发的便是双边贸易摩擦问题。自2007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除了美国国内频频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调查外,在中国自2007年起在WTO内作为被申请人(被告)出现的8个案例中,美国作为申请人(原告)参加了其中的6个案例。中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15日半个月时间内,美国商务部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和相关时间多达24起,12日-15日四天之内就发生了9起。中美贸易摩擦博弈紧张程度可见一斑。中美贸易的高度相互依赖性,以及中美两国对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作用,都要求中美双方理性地面对贸易摩擦。中美两国的政治领导人到目前所展示的政治智慧,说明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应当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2.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随着中美贸易不平衡规模的迅速扩大,美国政府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声音也越来越高。美方认为由于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存在问题,影响了美国贸易方面的利益。2006年3月,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访华时声称,中国在知识产权上是全面侵权,不光是关盘还有小五金和汽车等,让美方损失240亿美元。2007年5月2日,布什政府将中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列入“优先观察名单”,声称由于未能有效保护美国生产的音乐、电影和其他版权受保护产品,将因此受到额外的监督,并且美国政府决定将贸易案提交世界贸易组织,可能中国最终受到经济制裁。
3.人民币汇率问题
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
三、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
客观地看,过去的合作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应该说目前两国对于彼此都有依赖和牵制,所以双方经贸关系还是应排除制约两国经贸发展的一些政治因素,通过加强沟通与合作来缓解矛盾。在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双赢的格局下,也确实面临着很多问题,但这并不是由于中美经贸关系本身决定的。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
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中美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长期保持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