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烹饪生涯始于10岁,那时候我的爸爸在国外工作,妈妈带着我和1岁的妹妹及保姆生活在一起。保姆又不太会做饭,妈妈工作又很忙,经常加班加点,做饭的重任就历史性地落在了我的肩头。
我掌勺的第一幕戏就是炸酱面,记得有一天,妈妈给我五角钱,对我说:“晶岩,今天的晚饭你来安排。”
五角钱就要做出一顿饭,而且还要让家人满意,我想到炸酱面。放学后我攥着钱挎着篮子来到西苑副食商店,先买了两角钱的肉,又买了八分钱的黄酱,剩下的两角二分钱便买了黄瓜和挂面。
那时候没有煤气,家家户户都用蜂窝煤炉子做饭。回到家里,我模仿着妈妈的样子把肉和黄瓜切成丁,在锅里倒上油,便开始炒肉。滚烫的油在铁锅里吱吱地唱着歌,比锅台高不了多少的我一个劲儿地躲闪着迸溅的油星。我翻动着肉丁和黄瓜丁,再把黄酱倒进锅,不一会儿就把酱炸好了。
端下酱再开始烧水煮面条,等到面条煮好后,妈妈也就下班了。全家人围着桌子吃着本大厨做的炸酱面,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小小的炸酱面,使我鬼使神差地迷上了做饭,整天抱着一本菜谱啃。
我这人干什么事都一根筋,做饭也要做得出类拔萃。慢慢地,我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把炸酱面做得更好吃。我发现炸酱里放黄瓜味道不地道,便把黄瓜丁开除了。后来又发现当时的黄酱过于粘稠,味道也太咸,便尝试着炒肉时放点糖,再往炸酱里放点水。最后,我
又觉得挂面太没滋味儿了,就学着用擀面杖擀起了面条,面条切得粗细均匀。经过一段苦练,我做的炸酱面居然大受欢迎。
正当我有了四年的烹调经验,准备在家庭大厨这条道上快马加鞭时,我穿上了绿军装。当时我在野战部队当文书,军营的伙食很差,几天不见肉,几个月不见鱼是家常便饭。一个星期天,我为大家做了一顿炸酱面,谁知司务长顺手往黄酱里放了一大把盐,酱变得咸咸的,让我火冒三丈。
司务长看我不高兴,便说:“孙晶岩啊,我也想把炸酱做好,可咱连每人每天就给四角六分的伙食费,咱连男兵多,都是些大肚子汉,我不往炸酱里放盐,炸酱就不够吃啊!”
听了这话我顿时觉得冤枉了司务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低廉的伙食费怎么可能让司务长大显身手呢?我冲着司务长苦涩地笑了笑。那一刻我发誓,等往后日子好了,我一定要亲手做一顿地道的炸酱面让大伙儿好好品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