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合同段
土石混填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 (AK0+220~AK0+420)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承赤高速8合同项目部 2011年04月22日
土石混填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
为全面展开土石混填路基填筑施工,我标段在AK0+220~AK0+420段进行了土石混填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200米,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段的施工要求。根据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方案,我部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土石混填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现将试验段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点里程K83+400,终点里程K88+650,全长5.2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33.5米,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设计路基开挖土石混填244769m3、开挖石方1436057m3,路基回填土石方1288365m3。
1、本试验段位于承德市双桥区水泉沟镇大沃铺村内,本次试验段里程:AK0+220~AK0+420;
2、试验段路基最大填方高度为9.41m,最小填方高度为5.87m。
二、试验目的
1、选取一段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土石混填试验性填筑;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机械组合方式、松铺厚度、路基整平方法、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遍碾压后的路基沉降差。
2、试验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从而确定最经济的松铺厚度、最佳的机械组合方式及碾压速度、碾压遍数与沉降量间的关系,求出达到规范规定的压实标准时的最佳碾压遍数及压实系数。
3、对各种试验、记录、测量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分析,形成试验路段总结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进行本合同段的路基土石混填施工,以保证本合同段路基填筑的质量和工期的有效控制。
三、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如下:
附表一:人员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姓名 司伟锋 叶祖圣 李镒君 李国冬 周 芳 刘东博 张保聚 田 英 职务 项目经理 技术主管 技术员 领工员 实验员 质检员 测量工程师 调度 分工 总指挥 技术负责人 现场技术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 试验负责人 质量检查 测量负责人 车辆机械调配 2、投入的机械设备见下表:
附表二:机械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设备名称 推土机 装载机 压路机 挖掘机 运输车 规格 山推SD160 龙工ZL50 徐工 Z22JC 大宇DH300LC-7 欧曼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2 2 2 3 12 备注 6 7
平地机 水车 SY180 台 台 1 1 3、投入的测量仪器见下表:
附表三:测量仪器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四、施工过程 1、施工工艺流程图
详见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2、试验路段施工顺序
整平填筑面并压实、布控制点、画方格测控制点高程 运料 布料 摊铺 大粒径料破碎 人工补充细料局部找平 静压 恢复控制点测量高程 振动碾压 恢复控制点测量高程 检测压实度和计算沉降量并记录有关数据 质量检查 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整 满足规范后记录各项技术指标 形成试验段总结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3、施工工艺 (1)填前准备
路基填筑前先对基底进行整平、碾压处理,确保基底平整、稳固,路基宽度、压实度、平整度、纵横坡等各项指标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本次试验路段在路基一侧边缘留5米运输便道,以避免沿线材料运输车干扰。用全站仪按纵向间隔20m(纵向两端各留5m)放出中桩及两侧法线方向边缘桩,用石灰作好标记,并在法线方向边缘桩点位上插上钢筋头,插稳上露50cm,
名称 水准仪 全站仪 钢尺 花杆 型号 AL-28X 莱卡600 50米 3米 数量 1台 1台 1把 2套 以便尽快恢复控制点,用50m钢尺由中桩向左侧法线方向6m、18m,右侧法线方向3m、15m放出各控制点及路基边桩,用水准仪测出各控制点高程作好记录。
测量放线 场地清理 基地处理 填土区段 分层填筑 填料试验 平整区段 摊铺平整 层厚、平整度含水率量测 合碾压区段 碾压夯实 不合格格 检测区段 沉降差检测检测 路堤整修 竣工验收 本次土方运输车吨位为12t,实际每车土方运载数量约为10立方米,按40cm松铺层厚计算,每车材料铺筑面积25平方米,采用白石灰进行打格划分,方格大小为5×5米,在已平整好的填筑面进行每车一格布料。
(2)填料的挖运及堆料
填料在装车的过程中进行选择性上车,首先将不符合填料粒径要求的将较大块填料剔除,进行二次爆破分解;
装料时填料粒径应大小搭配,级配均匀的进行上料;
每车上料总量应尽量控制均等,运至路基后,堆料时严格按已打好的方格进行后退法卸料。
(3)摊铺平整
路基应进行超宽填筑,两边应各超出路基设计宽度的30~50cm,本次试验路段按每侧各超出设计宽度40cm,按事先确定的层厚拉杆挂线。汽车卸料时按已打好的方格先高后低,先两侧后中央的原则卸料,确保填料按最大松铺厚度所需用量均匀堆放,松铺厚度按已确定的40cm分格、分段卸料,用推土机推平,对个别大的硬质石块采用机械破碎,个别不平处采用人工配合用细石块、石渣找平空隙,路基边部机械处置不到位的采用人工整修,整体整平后,测出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试验要求,一般控制在40±3cm内。静压一遍后,恢复控制点位,测出控制点高程,并作好记录。
(4)碾压方法
碾压前采用酒精燃烧法检测填料含水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如含水量高出规范要求时,应进行翻嗮;当含水量偏低时应进行洒水补充。
本次试验段碾压采用自重20t振动压路机先两边后中央平行操作,前后两次轮迹重叠三分之一以上。路基两侧加宽碾压以保边坡密实。碾压时,应顺路基纵向方向碾压,先静压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内,中间碾压次数由弱振到强振,碾压速度控制在2.0~2.5km/h。碾压过程中,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5)碾压遍数及检测
静压2遍,强振碾压完一遍(往返一次为一遍)后,恢复控制点测量各点标高,检测压实度和计算沉降量并将其记录,以后每碾压完一遍即恢复控制点、检测压实度、测量标高作好记录,直到压实层顶面稳定、无下沉、石块紧密、表面平整无轮迹,相邻两次的压沉值为0mm,即证明原路基碾压质量合格。
五、数据总结
土石混填试验段沉降差检测统计表
松铺桩号 厚 碾压4遍 沉降(mm) 33 碾压5遍 沉降(mm) 41 碾压65遍 沉降(mm) 44 碾压7遍 沉降(mm) 44 碾压8遍 沉降(mm) 44 (cm) 高程(m) 高程(m) 高程(m) 高程(m) 高程(m) AK0+220 41 407.573 407.565 407.559 407.554 407.550 AK0+240 39.8 407.323 35 407.316 42 407.312 45 407.306 45 407.301 45 AK0+260 40.4 407.626 31 407.616 41 407.609 42 407.601 42 407.595 42 AK0+280 40.7 407.335 49 407.329 55 407.321 58 407.317 60 407.312 60 AK0+300 41.1 407.336 37 407.325 48 407.321 52 407.316 52 407.312 52 AK0+320 41.3 407.058 52 407.051 59 407.045 61 407.039 62 407.034 62 AK0+340 39.5 407.368 35 407.360 43 407.354 45 407.348 46 407.345 46 AK0+360 38.9 407.102 35 407.093 44 407.085 47 407.078 47 407.072 47 AK0+380 40.1 407.016 44 407.006 54 406.997 56 406.995 56 406.991 56 AK0+400 40.2 406.791 38 406.785 44 406.778 47 406.773 47 406.770 47 平均值 40.30
六、试验结论及有关填筑参数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检测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得出试验结论如下: (1)、本次土石混填松铺层厚控制在40±3cm内,含水量在最佳涵水量的2%内,采用自重20t压路机进行路基碾压施工,碾压时,顺路基纵向方向碾压,先静压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内,中间碾压次数由弱振到强振,碾压速度控制在2.0~2.5km/h。前后两次碾压轮迹重叠三分之一以上。
(2)、路基碾压7遍后,路基相邻两次碾压的部分压沉值为0mm,碾压8遍后,路基沉降值均为0mm,几乎不再下沉。
通过对AK0+220~AK0+420段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的成功填筑,表明土石混填这种路堤填筑方式能够满足我部路基填筑施工要求,符合施工规范及承赤高速公路的设计要求,同时相对常规路基填筑更具有施工进度快、检测直观、稳定性好、质量易控制的特点。
通过试验确定了对于土石混填路基松铺厚度40cm时,使用20t压路机碾压,必须静压2遍,振压6遍,路基压实度和沉降差才能满足规范要求;
通过本次土石混填现场碾压试验,推荐土石混填施工工艺、施工参数如下: (1)填料开挖及摊铺:料场开采过程中尽量保证土石混合料的均匀性,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采用自卸车运输,后退法卸料(画方格线,卸料点均匀分布),推土机初平,人工配合精平。
(2)控制填料松铺厚度在40±3cm。
(3)检测填料含水率,确认填料含水率是否在±2%范围之内,填料含水率不在此范围时,需要调整填料含水率。若填料含水率偏高,则采用翻晒法降低填料含水率;若填料含水率偏低,则采用洒水车洒水,提高填料含水率。
(4)碾压:采用进退错距法,使用自重20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先静压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内,中间碾压次数由弱振到强振,碾压速度控制在2.0~2.5km/h。前后两次碾压轮迹重叠1/3以上;碾压完后路基压实度、沉降差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本试验段的施工和总结,我部认为可以用此方案指导全标段路基土石混填填筑施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