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老子伪迹不彰,.”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因而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近年战国秦《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皇帝书》不应”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
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进来有陈鼓应先生《老《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