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源电力滤波器并联方法研究

来源:一二三四网
•电能质量•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0NO. 4)有源电力滤波器并联方法研究**

蒋锐1,赵成2,杨为2,黄海宏1(1.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30009;2.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22#摘 要: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因其动态补偿效果好、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

应用于电网谐 理方面。大功率场合下通常 APF并联使用,介 了 APF并联技术,着重研究了容量配比方案

系统补偿阻感负载

载波相移多重化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软要蒋锐(1994―), 男,硕士研究生,研

建立两种APF并联系统仿真模型,并按照容量配比方案制作试验样机。对2台APF

容负载分别进行了仿真及试验,试验结果均达到了

究方向为电[换 技术。,证明了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并联运行;容量配比;载波相移多重化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188(2020)04-0083-06DOI : 10.16628/j. cnki. 2095-8188.2050.04. 015Research on Parallel Method of Active Power FilterJIANG Rut,ZHAO Cheng2,YANG Wei2,HUANG Haitong1

(1.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vy,Hefei 230009,China ;

2.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Hefei 230022,China)Abstract: The active power filter ( APF)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ower grid harmonic control due to its high

control accuracy and good dynamic compensation. In order to apply APF to high-power applications,this paper describes several APF parallel technolovies,and selects the capacity ratio scheme and eerier phase shift multiplexing scheme to build a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under MATLAB/Simulink platform,and the expeWmenta-prototype was produced.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d the compensation cX the two APF pvallel system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reach the network requiremenW,which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Key words: active power filters ( APF ); parallel operation ; capacity ratio ; carrier phaseshit multinlexing0引言由于电力电子装置的非线性特征,且 频率

力滤波器相比,APF主要有以下突出优点[1C*:可

补偿频率和大小都变化的谐

化的无功功率,且对补偿对象的变化 速 快;同时补偿,工作时会产生无功分 大量的谐无功功率和谐波,且可连续补偿无功;不易受电网

,不易和电网产生谐振;补偿特性不受电

常常会导致电流和电压的畸变,从而对电产生严重污染。频率变化 '既可补偿一个谐

无功源。无功源,也为了降低谐波污染对电网造成的危害,常在 谐波源侧放置谐波补偿装置,即无源电

(Passive Power Filter,PPF )和有源电

可集中补偿多个谐

器器APF要能补偿高次谐波,其功率管通

常工作在高频状态,受制于

的容

,单 APF(Active Power Filter,APF) o与较为传统的无源电

做大,故在某些大功率场合采用多台赵 成(198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电自动化及配网运行分析研究。 杨 为(198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电压和变电站直流系统研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1177037)—83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0NO. 4)APF 为必然选择。APF并联在增强系统灵活性及可靠性的同时,可 有效提高系统 容量〔心。1 APF并联方案研究目 常的APF并联方

有三种,分别为 、线路 、模化APF并联%或开关模 ,这样

做虽然可以提高系统输出容量,但是因为功率模块 的差异常常会导致不均流;线路

在 的加入用 环流的电感,

结复杂,还会增加

本;模块化APF: 按照系统

模块化的APF装置

,控制也较为简单且灵活性极高,应用最为广泛%下面对几种常见的APF模

加以介绍比较皿13*。1.1按容量比例补偿方案如图1所示。该方案控 制简单,目 也比较常见。方案中所有APF只需

一套谐波源电 测 ,按照 APF容量比例分配补偿电流大小。各模电流的分配既可

过 电路中电阻的比 实现,也可通过程序中不同的 系数实现。图1按容量比例补偿方案在控制上,各个模块独立运行,接受并联控制

单元(通常为DSP)的协调控制。各模块指令电 由DSP分配,同 DSP会实时监测

模块的工况。当有模块发生故障时,DSP会

更新指令电流,

使整个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1.2载波相

化补偿载波相

可以在相同 频率下,通过之间的组合,有效降

出 的THD%载相 的核心就

制各个开关管的调制波相同,但是控制载 一定的角度,从—84 —•电能质量•而提 效

频率14* %

载波相移技术用于APF并联,即为多重化补偿方案%APF载波相移多重化补偿方案如图2所示%

在多重化方案中,多个APF模块共用一套谐波检

测 、一 制电路, 侧共用一组电容,可大幅度节省 本。该方法与按容量分配方案类似,不同点在于,制单元不

模分配指令电流,还 制多台APF的的。各APF模

的调制波相同,但控制系统的载 一定角 , 提 效频率,进而达到较好的系统补偿特性%图2 APF载波相移多重化补偿方案该方案的优 模块相对独立,个别模块发生故障对系统

不大;降低了单台APF的开频率,

了 , 了发热,简化APF散热装置;多 APF共用一 制电路、驱电路、谐

测 侧电容,节省了成本% 为系统只有一制器,对制器资源 较高, 制电路也较为复杂,单个DSP一般 ,一般使用DSP + CPLD的组合,提了 制 %1.3补偿方案如图3所示%由多台APF级

,每 APF拥有单独的谐 测 % APF1作为第一级,

测谐波源的电流,并按照自身容量能力优先进行谐 无功补偿。后 APF测

补偿后的电流,再对剩余的谐 无功进行补偿,依此类推%可 根据 系统容量增APF数目,冗余能

,且由于各APF控制相对独立,单 APF产生故障对系统 不大。该方案 也很明显,由于 APF均

具备谐测系统,相比前两种方案增加了谐 测元的数量,成本有所提高。此,APF模块容量分•电能质量•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0No. 4)案各模块共用一套谐波检测装置,较为节约成本,

态性能和补偿效果都

故障时,会

。 某 APF导致系统崩溃,可靠性较差,且各模 异较大, 分 设计,同 系统容量也难

改变,一般不采用此方案。过对比,本 选择按容量比例补偿方案和

基于载 相的多重化补偿方案进行进一步

研究。图3级联补偿方案2仿真及试验验证载状态,资源

2.1 2台APF并联仿真结果2 APF并联系统仿真模型如图4所示。模

配不合理,第一级APF会

载的APF可能一直处于轻载

满载工作,远用率较低,且系统可靠性也较差。1.4 数按谐波次数补偿的方案就

型由2台10 kW三相三线制APF并联而成。本

谐波按其次数节将分别采用按容量配比方案 基于载波相移

进行细分,再分配 APF模块进行补偿。该方多重化补偿方案进行仿真研究。—曾£—

ia8| DiscetE Is Jpowergui-口7「二 ia2图4 2台APF并联系统仿真模型2.1.1 按容量补偿方案(1)补偿阻感负载。令谐波源阻感负载中电

按容量配比方案,2 APF对同一谐波源进 为15 Q,电感为2 mH,进行仿真。补偿前、补 偿后容量配比阻感负载FFT分析分别如图5和6 示。补偿后电流THD由30. 21 %降至 5.91 % ,5次 7次谐波电流均降至0.5% 下。行采样,对采样 进行相

APF开关频率均为6 kHe,

可。令2 p出电流比为1:1,进行仿真。—85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0NO. 4)•电能质量•(2)补偿阻容负载。令谐波源阻容负载中电 感参数为2 mH,电阻为20 Q,电容为0.5 mF,进

行仿真。容 配比阻容负载FFT分析补偿前后

频率、输出电流比 载不变,分别对阻感及阻感负载、阻容容负载补偿,进行仿真。载波相

载仿真分别如图9和图10所示。分别如图7和图8 示。与补偿阻感负载类似,

补偿后电流THD由31.11 %降至6.02% , 了

较好的补偿效果。t/s(a)时域基波幅值(50 Hz)为 112.8 A,THD=31.11%3O.7038oO.

//S

3O.9040035 30 25 20 15 10 5

基波幅值(50 Hz)为 112.8 A,THD=30.21%2.1.2载波相移多重化方案采用载波相移多重化补偿方案,2

采用同一调制波,载

境下,2

APF采样、计

相同,仅 2台APF的载 相即可。为了 与按容量补偿方案进行比较,令2台APF的—86 —%、赳磬索帽笛

50

100 谐波次数(b)频域150 200llh Im............

50

图7容量配比阻容负载FFT分析(补偿前)100 150谐波次数 (b)频域图5补偿前容量配比阻感负载FFT分析0.360 0.370 0.380

t / S0.390 0.400t / s(a)时域基波幅值(50 Hz)为 113 A,THD=30.21%图8容量配比阻容负载FFT分析(补偿后)100谐波次数(b)频域II由图9可见,补偿阻感负载时THD降为

1502004. 81 %,对比图6发现,补偿后的 电流更加光滑,

8,补偿后的

了有效抑制。由10可见,电

图6补偿后容量配比阻感负载FFT分析补偿阻容负载时THD降为4.92% ,同样对比

了有效抑制。由

APF需分析可知,载 相移多重化方案实质180。。在仿真环提高了系统整 效 频率,即在单机 :频率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载波相移方案的多机

APF系统会

一致,故 调制更好的补偿效果。 ,由于载波相移方案对控制器

DSP +CPLD组合实现,

较为苛刻, 使用制策略也较为复杂,•电能质量•相对于容量配比方案不 实用,改进效果也分有限,故仅采用容量配比方案进行试验样机

的搭建。2.2 2台APF并联试验结果实验样机中LCL 参数:L1

= 1 mH,L2 = 0.2 mH,C 二22)F,R 二0.5 Q;直流电容为 2.5 mF,

由10个450 V、0. 5 mF电容 ;试验样机 为PM75CLA120, 峰值电流为75 A、耐压值为1 200 V;样机控制芯片为T

的 TMS320F2812 %采用2台相同参数的APF样机,基于按容量

配比方案,进行APF并联试验。由于每台样机直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0NO. 4)侧独立,因此不 环流问题。分对阻感 容负载进行补偿试验。(1)补偿阻感负载。2

APF并联系统补偿e感负载 THD分析分别如图11〜图13 f%

电流基本为正弦,且电网电压与 电流相位一致,说明无功功率也 了补偿。由13可见,补偿后电流THD降至1.63% %图11 2台APF阻感负载波形ReaW600V|1S Y@3aSlT EMTimch e -----Vi 50A||・| OFF|ch 6-------0PVL|OT 5俪Ie| wMMM 经过时间20ms/d0iAv| 00:00:00 |f : Hz…...............:................j..............

电压/电流电压4CH.J.S.7 ..j..............:...............f_______p…………图12 2台APF补偿阻感负载波形Real I-------VIEi^TIMEIWchCH3Tim e VVi e[w50A| | OFF|%of F--- PLOT' EVE^ lIUT din 40CEEV i纟至过时间6N0D|V | iha5r0mAOFFl| |f00:n om0 0:W00THD- |FH~F| 「O

53O12波形显示O29电压/电流OOO4CCHH

1116•电流电压4 10O1O•7O3O6O0O50

OO262O9O•O

『1-9O9

4丿矢量 |图表 | ■青单 ' HOLD 2819/15:1205/:3180

图13 2台APF补偿阻感负载THD分析( 2) 补偿 容 载% 2 APF

系统补偿—87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0NO. 4)容负载 THD分析分别如图14〜图16所示。与补偿阻感负载类似, 电与电网电压相位一致,无功功率 了补偿。由16可见,

补偿后电流THD降至2. 47% , 5次谐波降至

1.55% ,7次谐波降至0. 89%,谐 补偿效果达到

要求。APF1直流电压入网电流H ■Pu sh«一5偏置»:0.0mV图14 2台APF阻容负载波形/ SYS图15 2台APF补偿阻容负载波形ReaTETiMm erBmTlME PLOT' EVENT CHE _¥■KMl Vie[w %ofF经过时ND| iharm OFFl间 00: 00:00 TH)|f- F:| --2.47 H n117:O54O118:O14|34:O17波形显示119:O33|35:O22电压/电流 120:O09|36:O08121:O07|37:O27-_-・电压电流4122:O17|38:O214CCHH

123:O14|39:|40:O11124:O24|41:O09|25:O21|42:O22|26:O14|43:O14|27:O16他

O41|28:O15|45:O13DMM|29:O26|46:•功率O06电压|30:O22|47:O0538电流|31:O31|48:O08|32:O11|49:O|33:39O15

|50:O

09

,、“ 「代 清单

HOLD 2619/17:368:5/2110图16 2台APF补偿阻容负载THD分析3 结语本文从电网谐波污染入手,介绍了有源电力

滤波器的使用现状。针对三相三线制并联型—88 —•电能质量•APF,介绍了多种补偿方案,并选取容量配比方案

载波相移多重化补偿方案进行仿真,选取容量 配比方案搭建实物样机来证明

APF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APF能大幅度降低系统的谐波含量。【参考文献】:1 :程启明,王玉娇,程尹曼,等•基于并联型有源电力

器的无源控制方法:J] • 电力,2019,32(4) &10-16.:2 : 曦,唐斌,蔡文辉,等•有源电力滤波器比例复数分电

制策略设计[J]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9,40(1) &35-40.:3 :张桂红•电网畸变条件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技

研究)J*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8,39 (6 )&

38-42,47.:4 :卢耀, ,黄海宏•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中性点电位平衡研究: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 术,2018(19)&7-11.:5 : 桃, ,黄海宏•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复合重复控制方法研究: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 术,2018(18)&8-12.:6 : ,蒲玉兴•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新型谐波测方法研究[J]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8,

39(4) &7-11.:7 : 芳•多台APF并联技术及其实现:D] •长沙:湖大学,2014.:8 :徐群伟•多模块有源电力滤波器并联系统若干关

可靠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9 : •双模 有源电 器 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4.:10: 剑•模块化三相四线制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数字控制及实现)D].杭州:浙江大学,2014.:11:张宸宇,郑建,

,• 有源电力滤波器列运行控制策略研究: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

术,2014(11) &55-60.:12:张国荣,马骏•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并联运行及其控

制策略)J* •低压电器,2010(4):52-56,60.:13: ,涂 ,,等•基于多台APF并联的微网谐波抑制)J] •电源技术,2016, 40 ( 11 ):

2230-2233.:14:黄海宏,刘鑫,薛欢,等•基于载波相移技术的H桥

压APF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

,2012,26 (8) : 687-692.收稿日期:2019-12-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