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及政务视频制作策略和传播特色的探究思考

来源:一二三四网
传媒实务91

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及政务视频制作策略和传播特色的探究思考

赵国英

(江苏省睢宁县融媒体中心,江苏 徐州 221200)

摘 要:融媒体是由传统媒体演变而来的,在报刊、杂志、广播等主流媒体逐渐走向衰落的背景下,经过改革创新和融合,将众多内容打破重组,加入新的元素,转变报道叙述角度,而呈现出来的时代产物。它有效保留了传统媒体的特点,比如纸媒的专业性和数据严谨性,同时也汲取了新媒体的选题新、信息量大、节奏快等特点。那么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在视频制作和传播上有哪些需要注意和学习的,本文将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闻;高质量内容;融媒体;传统媒体;主流新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34(2021)07-091-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1.07.026

本文著录格式:赵国英.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及政务视频制作策略和传播特色的探究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21(07):91-93.

导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需求变得广泛和多样化,而大量的信息冲淡了传统的主流媒体,由此衍生出的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获取大量有价值的内容。但相对传统媒体,新媒体短视频也存在一些缺陷,所以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结合的融媒体诞生了。1.融媒体转型下主流新闻为人们带来哪些改变

融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演变,人们改变了传统的看电视、听新闻的习惯,更多受众选择手机终端接受讯息。电视媒体的“高大上”影像,通过新媒体的方式进入大众生活,人们通过短视频,迅速获取需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空间和时间成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接受信息的习惯。

人们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传播,新媒体让人们之间的交流更深入。海量的素材给人们学习和工作带来方便,每个人既是新闻接收者,也是传播者。新媒体短视频具有传播速度快、内容新颖、个性化推荐等特点,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短视频填充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迅速获得大众青睐。提高了人们的话语权。由于网络传播快的特点,对某个新闻性事件,人人都有参与和发表言论的自由,这也由此为人们带来了更多话语权。多元化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也让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2.融媒体转型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2.1 受众的平等性

新媒体环境下,任何网民都有权接受新闻,每个公民也都有权传播新闻,并可以自由分享,在公共平台中达到再次传播的目的。新媒体环境下的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可以将所思所想发布到社交平台,可以

将身边的新闻真实报道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可以随时随地在公共平台上获取新闻信息。作为互联网的用户,可以是接收者,也可以是发布者,大家享有平等的权利。2.2 参与的直接性

在互联网下,不论是通过微信、微博还是短视频,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直接发布信息,实现传播的效果,达到与人共享的目的,从根本上实现了人人都是传播者,新环境下每人都是自媒体人。在移动互联网端,如果大众第一时间在新闻事发现场,就可以通过拍照片或视频的形式,用手机编辑文字内容,根据自己的判断,客观真实地记录下事件的始末,也可以根据新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直接参与的方式,提高了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3 创作的灵活性

网络上存在着海量的信息,用户在接收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创作者。在创作中,可以自由发挥,不论文笔好与坏,只要将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清楚表达,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真实叙述就可以。创作者可以在学校、公司、马路边、公交车上等,任何场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借助社交平台,以各种形式呈现,可以是图片+文字,也可以是视频+文字的形式创作,这种随时随地可以发布的形式,让创作更灵活更自由。3.主流媒体新闻在融媒体转型时代下存在哪些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各种短视频平台争先进入市场,都想在市场上分一杯羹,目前比较火爆的是快手和抖音。传统新闻媒体和各大权威机构也纷纷进驻,想在新媒体上获得大众的关注和认可。传统媒体和短视频之间的融合,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还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之处。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92传媒实务

3.1 融合不明显,没有发挥各自的优势

首先,时效性是新闻的命脉,如果新闻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再以短视频的形式重新报道,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新闻新媒体行业部门,对突发性新闻缺乏时间优势。新闻工作者可能在奔赴现场的过程中,群众已经自发性将新闻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经过,以图片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发布在网络上。那么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就失去了报道的时效性。

其次,摄像师在拍摄完成后,审批过程手续繁杂。对短视频素材的把控,需要专业性高的团队或个人,而跑一线的视频拍摄者没有那么高的综合决断能力,视频在审核编辑等过程耗时太长,无法做到快速审核和剪辑,无法弥合时间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媒体,并没有有效融合,只不过是将新闻元素简单结合。3.2 报道严重失衡

新闻报道主要有富有人情味的软新闻和国计民生类的硬新闻。融媒体的创新性主要是指软新闻,因为软新闻一般是纯知识、纯趣味性,没有时间性界限的,这类新闻经过加工,融入创新的内容,易引发受众的关注。新闻工作人员认知上存在问题,大部分认为将传统媒体的新闻,直接平移到新媒体短视频,就会引来流量和关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为了吸引受众,简单模仿新媒体的内容形式,所以目前多数融媒体新闻,很多是后期改编出的软新闻。在新媒体短视频中,软新闻和硬新闻不成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就是模仿的结果。3.3 专业人才缺乏

在融媒体背景下,想要将传统新闻融入新媒体短视频的发展,需要既懂传统媒体新闻的运作,又要熟练掌握短视频的人才,只有新旧媒体熟稔于心,才能将传统新闻以适合的形式融入到新媒体中。但目前我国传统新闻媒介缺少融媒体专业性人才,在蜕变的路上发展缓慢。4.融媒体短视频制作的原则

与传统的新闻内容相比,融媒体新闻视频结构更紧凑,信息量更大。短视频的重要特点是“短”,因此要想在有限时间内呈现最精彩、最生动的内容,必须要找准受众最关注的点,用创新的方式,全面化地呈现出来,还要兼顾与受众的互动性。另外与传统媒体相比,融媒体短视频除了时间短、节奏快、播放的平台不同,在表达角度和创新创意上也有很大的区别。面对不同阶层、不同领域,在信息量密集的网络世界,融媒体新闻短视频要想获得更多流量,吸引更多人点赞回复,必须输出个性化、高质量的内容,所以做好短视频,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4.1 确保高价值的信息,才会获得持续关注

因为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表面的热闹繁荣只是一时的,只有好内容才会带来更高的关注率,高质量的内容也会在短视频中获得持续流量。在这个信息时代,

用户的选择变多,大量实用性、娱乐性、知识性的内容呈现在用户面前,选择变多变广。这也激发了平台的竞争力,好的内容被平台争先抢夺,因为好内容才能留住受众。传统媒体的优势是承载的内容,传统媒体权威性带来更多资源优势,新闻工作者身居一线,用更专业的眼光搜集素材,了解民生,也能更深入地报道与大众相关的信息。 短视频虽然更能抓住受众的目光,但对于深度报道性内容、系统的知识内容等方面存在欠缺。传统媒体报道一则持续性事件,必须在时长上保证受众的专注性和连续性,而短视频一般是利用受众的碎片化时间,提供短平快的内容,是这个时代的快餐文化,更多的是丰富性和娱乐性,不利于人们的学习和深度思考。但短视频本质上来说,是利用碎片化时间为人们提供更多信息,信息虽然零散,但也属于垂直领域的细分。充分利用这一细分优势,将传统领域的内容分发至各大平台,比如财经、军事等相关领域的优质内容,让更多关注相关信息的受众,在第一时间便捷高效获取,同时也会为平台带来更多流量,将传统媒体下的细分领域分发给融媒体,二者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1]4.2 确保在情感上引发共鸣

融媒体背景下的短视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能引发用户的思想共鸣。很多接地气、生活化的主题内容受到大众青睐,相反那些高高在上、有距离感的表达,不能给人强烈的代入感,受众点开感觉与自己无关,或者与生活相去甚远,就会断然划走。平台会根据受众喜好智能化推荐相关内容,如果不能在有效时间内抓住受众,信息将会失去价值,受众也会被更高质量的内容吸引。所以平台的短视频内容有很强的竞争性,前期大量网红人物或内容,只代表某个时间段的信息和价值,能长期霸屏的一定是持续优质内容,这也是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平台的公平性。[2]能引发共鸣的一定是具有思考性的话题,在短视频的标题或结尾处,有些会将问题置入,受众因为问题新颖、能引起表达欲,就会点开观看,或者在观看完短视频后触发感想,在留言区互动,互动内容多点赞高的,也会引起创作者连续性报道。[3]4.3 不断融入创新的元素

传统媒体在表达形式和内容上,相对刻板单一,在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丰富的内容,新鲜的元素,加上便捷的播放渠道,短时间内就能吸引众多关注。传统媒体要想融入新媒体行业,并获取流量持续发展,必须打破旧的体系和模式,转变叙述的方式,融入创意性元素,比如将严肃的新闻事件,用不同的方式报道,通过观点转换角度,给大众耳目一新的感觉。5.高质量融媒体主流新闻制作策略研究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闻的时效性是关键,也是新闻的生命力。因为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们对信息的了解途径。 短视频的特点是内容短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传媒实务93

小精练,不论标题还是开头,会设置悬念,利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用户点击。前三秒是留住用户的关键,新颖的标题也是锁住用户的法宝。结合融媒体的特点,改变对新闻采集的方法,比如可以鼓励当地市民积极快速提供线索,给予适当奖励,从而提升采编的效率,让新闻“第一时间 ”快速传播。5.1 在内容选择上围绕热点

时效性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融媒体背景下围绕这两个前提,对新闻主体内容进行创新。在选题上,要根据融媒体时代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快速准确地抓住新闻热点,提取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打破原有的枯燥叙述方式,用创新的手法,转变角度,结合当下进行内容加工整合。既要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又能体现深度报道的潜质。发挥新闻的权威性,选好热点话题、报道有时效有深度的新闻。5.2 在报道角度上转换身份

短视频在听觉和视觉上,让人耳目一新。融媒体下的新闻短视频,叙述角度和形式更加多样化,转变了传统的第三人称解说的形式,原来的长篇解说变成无解说,适当的时候巧妙切入第一人称,也就是变成当事人的“现身说法”这种形式,将他们的原声(或者是方言的形式),引入短视频,配上字幕,在呈现形式上,很多细节都做了处理,比如字体字幕的大小、颜色等,也更适合人们的视觉需求。在制作形式上,对现场的音效、环境音等进行处理,以更真实、更立体多样化的手法,将情景再现,让内容和形式更丰富,更接地气,这种真实感和代入感,让更多人喜欢融媒体下短视频,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评论区很多段子手的经典回复,也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和参与。

5.3 镜头画面和剪辑突出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短视频在画面制作上,更能从细节处抓人眼球,视频画面本身精致、更有品质感,新闻的拍摄角度多用运镜,打破了原有单一的呈现方式。从融媒体短视频的传播方式来看,非常规的镜头更加吸引受众,在制作过程中,通过细节处的人物情感刻画、物品展现等,让受众更深层次地感知,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更多内涵。在拍摄手法上,用长焦给人画面的美感和通透感,视觉上更加鲜明突出,用艺术的角度解读细节,大光圈的捕捉,呈现出画面的质感美。可以灵活根据镜头的运镜,体现物体的张力,运镜的多种手法,可以让受众从各个角度、立体化展现主体,体现了层次感和张力。新闻工作者可以在摄影方面发挥专业优势,采用不同的镜头表达主题,如第一视角、运动镜头等,在视觉呈现上带来冲击力和感染力。[4]

融媒体新闻短视频,在情感渲染上,摄像师可以尝试多种表达方式,比如延时摄影、动作快进、慢动作、升格降格等,根据情感发展的线索,在不同层次上进行

渲染,起到铺垫效果,让画面随着情感的抒发,更加流畅和灵动。剪辑上多用科技,增加和渲染效果。新闻短视频的剪辑不是简单的将错误内容剪掉,而是将不同画面、不同素材的内容,根据主题需要,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视觉冲击,配以适合的音乐,体现场景的变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结语

融媒体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加入新媒体的元素,迅速应用于各大短视频平台,获得受众的关注,融媒体发挥了短视频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受众,又有传统媒体的高质量制作,但在短视频技术制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进而制作出喜闻乐见的新闻短视频。

参考文献

[1]刘达.浅谈高质量融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制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9(8):9-10.

[2]屈元礼.融媒体新闻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和实践[J].中国传媒科技,2020(5):117-119.

[3]高乐乐.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做新闻短视频的思考[J].数字传媒研究,2016(11):88-89.

[4]刘琼.融媒体时代我国短视频新闻发展现状及前景[J].新媒体研究,2015(16):108-109.

作者简介:赵国英(1983-),女,山西忻州,编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大数据下政务短视频(专题片)制作服务发展。   

(责任编辑:张晓婧)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