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中国物流成本结构分析

来源:一二三四网
董莹莹: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中国物流成本结构分析 技术与方法 doi:lO.39694.issn.1005-152X.2010.16.029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中国物流成本结构分析 董莹莹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分析了1991—2008年间我国物流成本各要素的发展阶段及其成因,阐述了物流成本结构管理的意义,利用SAS、 SPSS等软件对物流成本中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和管理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拟合时间序列模型,并根据模型对未来几年我国物 流成本各要素比例进行了预测,最后将预测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未来几年我国物流成本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各项 物流成本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和节约,这也说明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主要是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在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 空间。 【关键词】物流成本结构;时间序列模型;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r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2X(2010)16—0093—04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Logistics Cost in China Based on the Time-series Model DONG Ying-ying (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ug 100044,China) Abstract:The paper naMy ̄s the development stgaes nad causes of the variOUS factors of the logistics cost in China between 1991 and 2008,elaborates on the signiifcance of the structural management fo logistics cost and,using softwares SAS,SPss,etc.,formulates hte pm— portion-fiRing itme-series model fo hte trnasport cost,inventory cost and management cost cacording to their percentages fo hte total logistics cost.Then it forecasts hte constitution fothe logistics cost in China in hte next few years using hte mode1.Finally through lateral nad vertical comparison fo hte forceasting results.it argues htat hte structure fo hte logistics cost in China would remain roughly hte saine for hte next c0u— pie foyears nad hte management nad conservation ofthe individual costs haven’t yielded too favorable results,indicating htat the development fothelogisticsindustryinChinaismainlyOUthebasisofquantityand scalewhileintermsofqualityit stillhas great roomforimprovement. Keywor ̄:structure fo logistics cost;time—series model;cost control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所耗费 1 引言 的各种劳动的货币表现。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 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 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 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可以说,物流成本就是完成诸 国物流业发展迅速,成为产业发展中的新兴力量。由于目前尚 种物流活动所需的费用。物流成本有很多分类方法,如按物流 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物流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效益的获 范围分类,按支付形态分类,按物流功能分类等。尽管不同的 得以高成本为代价,存在着很多浪费现象。物流成本主要包括 分类方法产生不同的成本结构,但物流成本主要有以下几项 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和管理费用,对各成本要素进行分析能够 构成: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管理费用和隐性成本等。 发现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成本结构的 运输成本包括:货运、车队、燃料、设备维护、劳动力、保险、 角度分析我国物流成本结构现状,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找 装卸、逾期滞留费用和税收等。运输成本的名目繁多,不同的运 出其中的差距。SAS和SPSS软件在拟合模型和计算描述统计 输方式所包含的运输成本有不同的构成类别和范围,为便于成 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借助这两种统计软件可以较准确地描 本计算,可以将其分为三类:营运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 绘我国物流成本结构现状,拟合不同物流成本的相关模型并 库存成本指花费在保存货物上的费用,除包括仓储、残损、 作出预测,得出的结论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把 义。 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加入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 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它把降低物流成本与加速资金周转 2物流成本 统一起来。 【收稿日期]2010-06—28 【作者简介】董莹莹(1987一),女,安徽人,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统计学。 93— 技术与方法 物流管理费用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 的服务水平,在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过 程中所花费的成本。 隐形成本指由于物流运作不畅导致的库存费用增加所形 成的资金利息成本、库存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市场反应慢的 物流技术2010年8月刊(总第223期) 向,指定政策和目标,促进物流成本结构的优化,从而能够持 续有效地降低成本,维持物流企业的活力。 4我国物流成本结构 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发展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物 流规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增长,物流 总额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但是面对这些庞大的数字,无 论是宏观经济部门还是微观经济主体都不能过于乐观,因为 损失以及管理不善造成的货物损失和损坏的成本。 由于隐形成本很难定量化,所以国家及企业对物流成本 的分析就转化为对前二三种成本的分析。21世纪以来,物流企业 已经从提供简单的送达服务阶段逐步进入高质量服务阶段, 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便捷、高效、低成本等已经成为各个 物流企业竞相追求的目标。物流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成 本缩减的竞争,因此,有必要研究物流成本的构成情况,从而 为宏观和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3物流成本结构管理的意义 从宏观角度上讲,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 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物流成本就是用货币评价物流活动的 实际情况。现代物流成本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 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由于物流 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制造企业习惯将物流 费用计人产品成本,商业企业则把物流费用与商品流通费用 混在一起。因此,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商业企业,不仅难以按 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连已经被生 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分割开来的物流成本,也不能单独真实地 计算并反映出来。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如何对自身 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期用最小的成本 带来最大的效益,都是它们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物流成 本结构管理能够有效地做到以上几点,并能够更进一步地反 应我国物流成本构成情况,为宏观经济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 息。 从微观角度上讲,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最小的 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就是成本 管理,物流成本的控制是对成本限额进行预算,将实际成本与 目标成本限额加以比较,纠正存在的差异,提高物流活动的经 济效益。物流总成本是企业管理物流运作的主要指标,单项物 流活动成本降低必将导致其它部分成本增加,处理不当,甚至 有可能导致总成本的上升。通过物流总成本的统计分析,使企 业可以从全局的角度了解自身的物流运作现状,明确目前关 键的瓶颈问题以及突破口,提出解决的方法,以提高企业整体 的运作绩效。物流总成本分析是进行一体化物流管理的关键, 但物流总成本本身并不能反映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因为运 输、库存和管理在物流活动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作用越大, 需要投入的成本就越多,从某种程度上讲,成本结构代表着物 流发展水平。比较中美两圈的物流成本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它 们之间的差距。因此,进行成本结构分析是必要的,只有了解 我国目前的物流成本结构状况,我们才能发现不足,明确方 高收入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 图1 1991—2008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及各种物流成本额 根据1991—2008年的物流成本数据,运用SAS的GPLOT 过程作图,从图1可以看出各种物流费用及社会物流费用总 额都呈现出线性递增趋势。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随着时间的 推移增长幅度越来越大,最终使得社会物流费用出现更大的 增幅;而管理费用有缓慢的线性增长趋势,对总费用影响不明 显,这也符合物流行业的性质,运输和保管是物流的两个基本 功能。 图2 1991—2008年中国物流总成本构成 图2反映了各项成本的相对发展,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 1991—2008年问,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波动性 较强,没有明显的线性趋势;而管理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规律 性较强,且发展阶段明显。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占总成本的比 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占比大致可分为 三个发展阶段;管理费用占比变化单~,可分为两个发展阶 段。下面就综合图t和图2反映的信息对每一种物流成本进 行分析。 4.1运输成本 。 第一阶段(1991—1995):2O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引人 董莹莹: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中国物流成本结构分析 了市场经济体制,9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对物流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但由于运输能力的不足和计 rP,=技术与方法 0.539+ ̄ +o.816 82E1+o.913 986,2+0.911 22 ̄ 3 (1) 残差白噪声检验显示延迟6阶、l2阶IJB统计量的P值 划经济体制没有完全转型,国内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 重总的来说呈下降趋势。 第二阶段(1995—2004):随着之前和在此期间大规模基础 设施投资项目的完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能力 陆续加入,国内物流业的活动规模迅速扩大,加上物流需求量 显著大于O.05,各项参数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MA(3)模型拟 合有效。该等式表明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主要受其残差 滞后项的影响。 5.2库存成本比例模型 上 =0.322+ +o.803 07 ̄i-】+0.906 45s卜2+0.906 29 q (2) 的大规模增长,使得运输成本占比呈增加状态。 第三阶段(2004—2008):这一阶段,物流发展有了新的指 残差白噪声检验显示延迟6阶、12阶LB统计量的P值 显著大于0.05,各项参数通过了t检验,此模型拟合有效。该等 导思想和理念,国内外开始注重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大力倡导 绿色物流的发展;同时,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和成长壮 大,专业化物流服务节省了大量成本和资源,这两者有效地降 低了运输成本占比。 4.2库存成本 第一阶段(1991—1995):市场经济刚起步,产品从生产到 销售环节不能很好衔接,由于市场的滞后性和信息的不充分, 产品经常滞留在仓库而不能按规定时间送达规定的地点,产 品存放在仓库会产生大量的搬卸等作业费用,仓管人员的雇 佣成本也相应地增加了。因此,这一阶段库存成本占比增加了。 第二阶段(1995—2004):与运输成本相反,这一阶段库存 成本呈下降趋势。原因是大规模运输能力的投入使物流在国 民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物资运输更加畅通,产 品库存和积压减少;随着精益生产和零库存思想的提出,整个 社会的库存水平大幅度减少,库存成本占比也随之降低。 第三阶段(2004—2008):运输作业的相对减少、现代化仓 库设备的投入使用以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增加了库 存的负担,库存成本占比上升。 4.3管理费用 第一阶段(1991—2000):在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经 营理念、技术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物流作业过程中常常产生 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增加了计划、组织、控制 和协调物流活动的费用。 第二阶段(2000—2008):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物流行业 逐步趋于完善,经营理念的转变、技术和资金问题的解决加上 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和物流人才的培养使得管理过程更加轻 松,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有效地降低了管理费用占比。 5物流成本模型构建 了解各项物流成本的发展状况之后,就可以构建数学模 型,并用模型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物流总成本的发展情况。从图 2可以看出,这三种成本占比均没有明显的非平稳性,利用 SAS的ARIMA过程进行序列的白噪声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每 种成本占比序列为非白噪声序列,综合平稳性与纯随机性,可 尝试利用ARIMA过程拟合模型。TP ,IPi,MPi分别表示运输成 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库存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管理费用占总 成本的比例;i表示年份;e.表示残差滞后项。 5.1运输成本比例模型 式表明库存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也主要受其残差滞后项的影 响。 5.3管理费用比例模型 管理费用占比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线性趋势,考虑到 建立的模型是为了作预测,所以只拟合第二阶段(2000—2008) 的方程。从图1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管理费用占比基本上呈线 性下降趋势。首先以时间i为自变量进行回归,从SAS输出结 果得出以下结论:F检验没有通过,模型整体的线性关系不显 著,自变量i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时间对管理费用占比没有 显著影响。 l=0.151 3O一0.000 653 14i+£f (3) 再用延迟因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拟合。拟合模型F检验 值的P值显著小于0.05,证明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Adj. R—Square=O.998 3,说明回归部分能够解释因变量的大部分变 化,参数通过了t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可以用来作预 测。该等式表明管理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主要受其自身历史 数据的影响。 MP =O 997 06MPl-1+£ (4) 6我国物流成本结构预测分析 基于以上各种成本占比模型,可以对未来进行短期预测, 并根据预测值判断各种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变化趋势,政府 和相关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的发展趋势进行控制决策。在SAS 程序中添加Forecast命令,得到未来4年各成本占比的预测值 和置信区间(见表1),2009年的物流成本占比是新获得的观 察值,因此需要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修正预测公式对预测值进 行修正,修正公式为: 【,一PJ=G』一 + +…+ —l +l+ (『J L5 J 其中,l是原预测步长,P为新获得的观察值个数,G,为 Green函数。 表1未来4年各种物流成本比例预测值 预测值 修正预测值 运输成本 库存成本 管理费用 运输成本 库存成本 管理费用 (%) (%) (%) (%) (%) (%) 19 0536 7 O337 7 Ol269 0553 0 328 0119 20 0544 7 O327 4 O1265 0 558 0319 6 0 l18 7 21 0535 2 B328 7 0126l 0 5501 0319 9 0 1l84 22 0 539 2 n3224 0l25 7 0554 O 3l3 6 01181 技术与方法 2009年,我国实际运输成本占比为55.3%,与预测值有一 定的差距,未来几年运输成本占比不会有显著变化,维持在 物流技术2010年8月刊(总第223期) 度较大,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国物流水平的提高;管理费 用平均占比下降趋势比较明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 55%左右。我国实际库存成本占比为32.8%,与预测值相差较 小,预测较为准确,未来几年库存成本占比也没有明显变化。 的下降空间,意味着利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物流市场竞争13益激烈的背景下,物流企业要想占据 我国实际物流管理费用占比为11.9%,与预测值相差不大,预 测效果较好,未来几年管理费用占比变化很小,呈现微弱的下 降趋势。 据统计,1991—2002年问,美国的运输成本平均占比为 60%,并且近几年来有着明显上升的趋势;库存成本平均占比 为37%左右,管理费用平均占比只有4%。利用SPSS软件计算 我国1991—2008年间物流成本占比的描述统计量,得到运输 成本占比均值为54%,库存成本占比均值为32%,管理费用占 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成本和服务上寻找出路。物流业属于服务 业,服务是物流活动的宗旨,而成本和服务往往是矛盾的,高 服务水平意味着成本的上升,成本的下降又会导致物流服务 水平降低。因此,我们需要权衡成本和服务水平,一个合理的 物流成本结构应该是以较少的物流成本提供较高水平的服 务。 各种物流成本占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控制物流成本是 要在它们之间寻找一个均横点,这个均衡点使得物流成本分 配达到最佳状态,物流效用实现最大化。在以后的数十年,我 比均值为15%。一般来说,运输成本占比越高,物流水平也就 越高,可见我国物流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最突出的是管理费用占比,高出美国整整11个百分点,虽然 2002年之后的数据缺失,但现实情况是美国管理费用占比是 下降的,所以对结论没有影响。 国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善物流成本结构,降低管 理费用占总成本的份额,走集约化道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要 更注重成本的节约和合理化分配。将部分管理费用转嫁到运 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身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物流的作用。当 然,要做到以上几点,还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物流科学技术的 提高。 f参考文献】 【1】汝宜红.物流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t213 ̄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刘伟华,刘松涛,刘松华.我国的物流成本及与美国的比较分析[J】.物 流技术,2005,(8):21—24. 宏观经济部门可以制定年度社会物流总费用目标,再根 据预测值将总费用分配到各种物流费用上,使成本目标细化; 然后逐层分解,最终形成微观经济主体的目标。这样,企业在 运营过程中就会时刻关注物流成本数据,大大减少了资源浪 费,提高了物流发展水平。将政策转化为数据加强了执行力 度,否则没有定量目标企业无章可循。因此,预测在实际工作 中也是十分必要的。 7结论 经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可以发现我国运输成本平均占比 [4]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oo8—2009)[M].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5]谈贵军,史峰,秦进.宏观物流成本评价指标分析[J】_系统工程, 20o8.26(9):38—42. 未来几年有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物流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还是 赶不上发达国家水平;库存成本平均占比有下降趋势,下降幅 (上接第60页)景、国内外的应用情况的简单分析,结合我国 伴随着国际航空运输的高速发展,航空运输企业之间的 的航空运输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国际空运管理系统 的一些基本需求形成系统的需求分析。根据既有的需求分析, 应用当前应用广泛的的B/S架构,采用基于J2EE的信息技术 和高性能与稳定的ORACLE数据库技术,主要完成了以下功 能的开发工作: 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创新原有的流程、体制,最优化物流企 业的工作流程,将是决定未来物流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得成 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未来国际航空运输系统的发展中,如何 与时俱进优化系统流程,提高系统工作的效率,将是未来物流 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添加删除主运单、分运单、飞机信息、航班信息等基础信 息的维护。 [1】李桂生.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促进措施fJ】.综合运输,2004,0o). 【21潘康,陈卫国,张宏.现代物流与航空货运信息系统建设【J】冲国民用 航空,2003,(I). 【3】张友松.国外航空公司市场定位模式及在中国的应用[J].中国民用航 空,2003,(2). 仓库操作,包括进口入库操作、进口出库操作、出口入库 操作、出口出库操作等。 结算操作:进出口结算的录入及其处理操作。 报关操作:主要是针对主运单的报关操作,并将级联的分 运单也自动实行报关操作。 订舱操作:在订舱里可以添加主运单并关联已添加的分运 单,也可在已创建的主运单下再次添加、解除关联分运单。  。[4IT春宇.全球航空联盟叨.中国民用航空,2003,(3). 【5]《物流技术》编写委员会编写.物流技术【M].《物流技术》编辑部,2007. [6]David Hanagan,等著,张铭泽,等译.JavaScript核心技术[MI.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