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化差异与东盟留学生安全管理

来源:一二三四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化差异与东盟留学生安全管理

作者:梁泽鸿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成立,来华留学深造的东盟学生与日俱增,而文化差异又直接影响着对来华东盟留学生的管理。所以要对中国与东盟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尊重留学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文化差异;留学生;安全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高校的高等教育的水平也相应有了一定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求学,来广西求学的留学生也与日俱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不断的推动、发展,这给广西的各个高校带来了参与教育国际化市场竞争的大好发展机遇。在中国—东盟合作这个大背景之下,来自东盟各国的留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广西作为西南大通道,有优越的地理优势,位处祖国的大西南、与东南亚为邻、南面沿海。是祖国内陆通往东南亚各国以及东南亚各国通往祖国内陆的最便捷的通道。凭借这一地理优势,广西各高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到广西高校学习。我们也利用这种优势向东南亚各国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友好交往的重要途径。在这种形势之下,做好东盟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文化差异的内涵

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文化大师G·霍夫斯坦德(GeertHofstede)教授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他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一贯都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心理程序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国家、地域、和所接受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日常交际、风俗及饮食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各有不同。有针对性的根据东南亚各国留学生文化差异来制定和实施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制度,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文化冲突,并造成理解失误、无法沟通、从而导致管理失效来说,这是一个有效提高留学生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三、东盟留学生现状

(一)语言和生活习俗的困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留学生一旦踏上中国的土地,迎面而来的第一大问题就是由于语言不通而造成的交流障碍问题,这是留学生们遇到的第一个坎。几乎每个留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这在一定时间内会造成学生一定程度的心情紧张,情绪失落,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焦虑不安。另外,学生们的在中国得适应中国的生活习惯,这势必与自己在本国多年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变,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调整过来的。基于这种由于语言和生活习俗的差异给留学生们带来的困难,我们通过一些实际有效的途径进行及时解决。比如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很快熟知桂林城市以及周边一些地区的交通和地理位置以及一些大型的超市、商场的所在地。另外让学生游览桂林一些著名的旅游风景点。其次还组织同学们集体游览漓江风光和阳朔。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有趣生动的文艺活动,让学生把才学会的汉语以小品,演讲,诗歌,朗诵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这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激励。由于鼓励大家大胆的说汉语,有些同学来到中国只有3个月的时间就能用汉语演讲了。为了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让留学生们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到中秋节时,会让同学们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还会给他们讲述有关中秋节的由来以及关于中秋的美丽的传说。端午节时,同学们会一边吃上可口的种子,一边听着屈原的动人故事,如果时间恰当还能赶上看一回赛龙舟(赛龙舟不是年年都举办)。还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桂林的各种当地文化,比如说:桂林的油茶,桂林的桂剧和彩调,三月三的赛歌节以及桂林的壮家姑娘刘三姐的故事等等。

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不但加深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认识,而且大大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营造多元化文化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同学们对自己本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求大同存小异,并尽快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从而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学生在不断接触,接受,容纳中吸取了中国文化,并抱之与极其高的热情,潜移默化地吸收中国文化,从而融入到此氛围中去,轻松地、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

来自东南亚各国的留学生们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主要信仰佛教的国家有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而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菲律宾和东帝汶主要是信仰天主教。不同国家的宗教信仰的差别,使得来华东盟留学生形成宗教信仰多样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特征。由于宗教信仰各有不同,那么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想意识肯定会千差万别。而这些学生现在却混合居住在同一宿舍楼里,在加上作为中方管理者的我们(我们大多数都是无神论者),难免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磕磕碰碰。因此,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理解性地看待文化差异这是作为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和理念。 四、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途径

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上,首先应文化方面差异入手,尊重东南亚各国留学生们的文化传统,理解并包容这种文化差异。如果发生文化冲突而引起各种矛盾,就要从实际出发,理性地去分析并妥善解决问题。其次加强管理,改变传统的旧观念,逐步形成高效而实用的管理理念。学生的管理不单单是国家教育学院单方面的管理,实际上它涉及后勤、外事、教学、保卫等多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部门的参与管理。这种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留学生的管理机制,使得各个部门紧密配合。另外就是要加强留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开展相关法律和法规教育,让留学生知道在我国要按法律法规办事,谁都不能逾越法律的界限。留学生们还必须知道在中国留学必须遵守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旦违反校规、校纪也是同样要按相关的纪律论处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也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障留学生在学校的安全。

总之而言,高校的留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即重要但又繁琐而的工作,能否及时、有效、妥当地处理好在留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只有不断的思索并不断地改进,才能是我们的管理工作迈向更高一级台阶,从而有力地推动对外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狄伟锋.宗教文化背景下的留学生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视界,2012,(30). [2]郭继超.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文化冲突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 [3]杜红玉.广西高校东盟来华留学生班级管理策略探析[J].高教论坛,2012(1) 项目来源:2011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桂林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LS11067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