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新到一个工作单位,往往是同事关注的核心,因为其他人对新同事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即便是已经接触过的人事部门和个别领导,对你的了解和熟悉多半也是浅层次的。因此同事试图通过观看、接触,更多地了解、熟悉新来者。在大多数情形下,同事可不能直截了本地询问探问,一切都有赖于毕业生的自我表现。
通常,凭着丰硕的社会阅历和灵敏的洞察力,领导和同事通过必然接触,乃至仅仅是旁观,就会形成先入为主、轻易拂之不去的“第一印象”。要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椐美国全世界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打算人力资源测评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正豪先生提到: 一、穿着整洁、仪态大方
穿着衣饰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必然要和身份相符,不能过于花哨时兴。可适当表现个性,但和周围同事反差不能太大。发型、化妆应简练明快,切忌矫揉造作。 二、待人接物,举止得体
待人热情坦诚,说话做事文明礼貌。与人交谈时,应注意发觉他人感爱好的话题,不要太多谈论自己,同时要擅长倾听他人的言论,尤其注意不要随意打断他人的谈话。与人
相处应不矜不持不骄不躁,并注意倒茶、让座之类不可少但又容易的日常礼节。
三、工作认真,踏实肯干
切忌懒惰、急躁、漫不经心,做事要有始有终,切忌丢三落四、有始无终。对必需从事的体力劳动,不能因为太脏、太累、太苦、太单调而加以轻视。 四、讲信誉、守纪律
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为人处世必然要守信誉,许诺过他人的情形务必要兑现,如确实因客观缘故此未能做到,必然要通过适合的方式使对方给予明白得,幸免发生误解。
五、从小事做起,不以事小而不为
主动承担打扫卫生、整理办公室、泡开水等具体杂事,有人说这是大学毕业生走上职位的第一课,必修课,不无道理。往往确实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小事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
六、注意末节,不要因小而失大
不能长时刻地接打私人,尽可能不要在办公室接待亲友同窗。不要随意串岗,阻碍他人工作,不要随意翻看他人办
公桌的公函、信件,不传闲话,不随意探问他人的情形,尤其是不能“打破沙锅问到底”等等。如住集体宿舍,还应注意遵守作息时刻和维持寝室的整洁卫生,除节假日外尽可能不要在寝室内饮酒、打牌、搓麻将等等。
以上要求并非高,但要成为自觉的行为,并非一日之功。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因此,尽管“第一印象”这种程度上只是临时的、初步的表面现象,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尽力,就能够够成立一种更为深层更富于实际意义的长期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