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模拟试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河北)03(原卷版)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河北)03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4题 20分)

1.下面是某同学习作中的一个片段,有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共4分)

初中时,我对《社戏》是了解不深的。但课文里乘船观戏的插图,却给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条小船沿着潺潺水道,穿梭于古老而悠长的水巷。于是从那时起,梦里水乡就时时招唤着我。如今我终于来到社戏故乡,一睹她的风彩。

(1)改正错别字: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7分)

(1)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3)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6)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

思想,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树节期间,学校倡导同学们每人种养一棵树,与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打造“绿色杭州”。对此,甲、乙

同学有以下说辞,你会怎样有针对性地加以劝导呢?(3分) 甲:读书都来不及了,哪还有空做这样的事! 乙:就是,况且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你的劝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这幅漫画起个恰当的标题,并结合你的标题说说这幅漫画的内容及蕴含的意味。(共6分)

漫画标题: 。(3分)

漫画的内容及蕴含的意味: 。(3分)

第二部分 (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5~6题。(5分)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江亭夜月送别①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送行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

别之意。

B.(甲)“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

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

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

D.(乙)诗末句“寒”字仅写出诗人在“此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肢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

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

6.王勃这两首作品都是送别诗,但不落俗套。请仔细品读,试分析抒发感情与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来

简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

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节选自《昨梦录》

7.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悉如外人:________ (2)能相容否____ ..8.请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

A.落英缤纷 居民之大聚落也 ..B.未果,寻病终 子果来 ..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 ..D.处处志之 故可同处 ...10.两篇选文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生活图景?(5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8分)

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胡定坤

①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

②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

③不能。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④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且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毫无疑间,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培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

⑤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

⑥不能。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

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⑦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

⑧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⑨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

⑩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下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⑪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02月03日,有删改)

11.网络流行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哪些说法?请简要概括。(3分)

12.文章画线句使用了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3.文章第十段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8题。(15分)

小区里没有人不认识她。谁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年龄、住址等。只知道,她有一个不像话的儿子。 她每天都来小区捡拾垃圾,卖了钱寄给儿子。从她花白的头发推测,儿子应该是中年人了。

她每天都来得很早,至于几点,门卫说他也不清楚,反正第一个出去跑步的人叫开门后,她就跟进来了,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来小区捡拾垃圾的人有好几个,男的女的,年老的年少的,她回回拿第一。别的人都急匆匆地来,急匆匆地去,和小区的人井水不犯河水。她不,见了谁都笑眯眯地招呼一声,仿佛特意赶早向小区的人问安来了,捎带着捡些垃圾回去似的。有时中午晚上也来,悠然自得的神情,仿佛在自家的后花园里转悠。

起初,我总是应付公事似的打发她的笑脸和招呼,不是嫌她捡拾垃圾,而是她那见谁都堆满笑的脸总让人怀疑她有所图而向人讨好似的。不久,这种怀疑便被做实,很多人家有了纸箱子酒瓶子之类的总是给她留着,甚至白白送给她。我向来讨厌这种投机取巧尤其靠谄媚和笑脸混饭吃的人。

她的眼神好得很,嗓门儿也高,十来米以外就能听到她的声音,吃了吗?干啥去?下班了呀……渐渐地,我对她的热情有些微感动,开始认真回答她的问话。心情好的时候,也会和她聊上两句。

一个周末,逛菜市场,看见一家卖无花果的。卖主说早上刚捕的。我挑选了大半方便袋子,付钱时发现忘了带手机,身上一分钱现金都没有。可无花果不是每天都能碰见的,正犯难,突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买菜呀。她推着一辆三轮走过来。

得知我没带钱后,她二话不说,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方便袋,摸出一张红票子递给我,说,够吗?我踌躇一下,把手里的无花果放回去,说,算了,不买了。她把红票子径直递向卖主,另一只手拿起大半袋子无花果,塞到我手里。

从此,我和小区的很多人一样,有了纸箱子酒瓶子都给她留着。我觉得她就是这小区里的一员,越来越觉得她亲切,越来越觉得她的儿子不像话。

半年后,身体小有不适,我住进省城一家医院。一天,去洗漱间打水,却看见她。她说她就住我隔壁。从此,没事她就跑来我的房间聊天。

说起主治医生,我有些激动,我说真是太幸运了,遇到这么个好医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对病人十分体贴、耐心、周到。做手术前,他担心我紧张,不停地给我讲笑话,笑得我眼泪都出来了。我说这是我第一次住院,他让我觉得住院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说我准备写一封感谢信,准备以他为素材写一篇小说。我说……

我正说得起劲,主治医生走进来,朝我笑笑,目光落到她身上,愣了一下,说,你们认识? 问了我一些情况后,主治医生就出去了。她转脸望着他的背影说,是我儿子。

醒过神来时,我说,您,俩儿子?她说一个。她接着说,我儿子买了新楼,钱紧,让我每月给孙子寄点儿零花钱,十块二十块就行,多了,会惯出好花钱的坏毛病,我孙子今年上四年级,别提有多讨人喜欢了,学习好,还会画……

她说得津津有味,我脑海里却浮泛出一堆不好甚至恶毒的语言……

一个星期后,我去办出院手续,主治医生嘱咐我回去后要注意的事项,不等他说完,我忍不住说:“把自己的母亲当挣钱机器的人不配做医生。”

他猛地愣住,但很快回过神来,说:“几年前,我母亲患了孤独症,捡拾垃圾治好了她的病。” 他和我说了小时候他的母亲靠捡拾垃圾养家糊口以及他给母亲治病的经历。末了,他一字一句地说,母亲每月邮寄给我的,不是几张票子,是一段年轻而丰盈的时光,是一个迟暮之人灰暗天空里的一束光。

(本文选自《博爱》,作者曹化君)

14.请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简要阐述理由。(3分)

15.文中说“我脑海里却浮泛出一堆不好甚至恶毒的语言”,请你试着补充这一段心理描写。(3分)

16.简要梳理“我”对她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3分)

怀疑→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谈谈对结尾“母亲每月邮寄给我的,不是几张票子,是一段年轻而丰盈的时光,是一个迟暮之人

灰暗天空里的一束光”这句话的理解。(3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主治医生是个怎样的人。(3分)

五、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9~20题。(8分) 19.名著阅读。(共4分)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的作品。

(2分)

(2)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你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

示、感受。(2分)

20.阅读《傅雷家书》,回答问题。(共4分)

(1)填空。(2分)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 1954-1966 年间写给孩子____、傅敏的家信摘编,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

(2)有评论认为《傅雷家书》是一本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从你阅读的感受出发,

谈谈这本书从可以哪些方面帮助你提高自身修养。至少从两个方面来阐述。(2分)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50分)

请以“我人生路上的那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