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二三四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促进幼小衔接的策略与反思——基于家园合作的视角

促进幼小衔接的策略与反思——基于家园合作的视角

来源:一二三四网
课程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促进幼小衔接的策略与反思

——基于家园合作的视角

郭 芬

(哈密市实验幼儿园 哈密 839000)

——基于家园合作的视角

【摘要】文章在梳理当下幼小衔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家园合作在协助幼小衔接平稳过渡中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家园合作的促进幼小衔接的策略。【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园合作;策略【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017)03-00-02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改革的推进。

一、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小学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缺失

幼儿园与小学在学段上相互衔接,但现实中存在幼儿园与小学在社会认知上关系不对等。现阶段小学在幼小衔接中大多都处于被动地位,仅仅是在学前教育机构组织幼儿参观校园时开放校园,或是在儿童入学后短期时间内强调纪律的执行、作业的完成等。

(二)部分家长落后的教育思想,阻碍幼小衔接的正常开展大部分家长对于幼儿怀有较高的期冀,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普遍要求幼儿园教授小学学业知识及具体的技能。持这种思想的家长,在家长这种不科学的教养方式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之下,往往会对学前教育机构施加巨大压力,在事实层面上促使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小学化”。 (三)部分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和私立园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

社会办学机构和私立园的不当竞争,又使“小学化”逐渐成为幼小衔接的主要形式,迎合了家长的不合理需求。在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之后,公办幼儿园因为教育部门的严格监管,大部分能遵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但与之相对的是, 社会上不少学前教育机构却对部分家长的不合理要求逢迎诱导,抢夺生源,开设“小学化”学前课程,以幼儿的成绩作为教学评价标准,部分公办幼儿园幼儿家长也会在放学后将孩子送入此类机构进行“补课”。

二、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必要途径

(一)幼儿园与家庭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出发点一致是家园合作的前提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幼儿过渡到小学阶段的态度,幼儿园与家庭态度是一致的,思想上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家园合作的前提。(二)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价值观互补是家园合作的价值基础在家庭中,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一致有利于幼儿树立言行统一的良好意识,培养日常生活的良好习惯,明确自身心中的积极榜样。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也可指导并纠正家庭教育中的不规范教育方式。同时,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教育阶段的事情,同样也必然会对作为幼儿长期生活和接受启蒙教育的家庭产生影响。幼儿园会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且运用科学的幼儿教育的方法,使孩子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过渡到小学,而作为家长,则应积极与幼儿园教育配合并保持一致,保障家园合作的工作顺利进行,进而推动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

三、基于家园合作的促进幼小平稳过渡的措施(一)幼儿园积极作为是基础

1.创设浓郁的衔接氛围。在开展丰富的活动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幼小衔接环境氛围: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

2.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每学期可通过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家长会和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3.开放观摩,率先体验小学生活。幼儿园可以家长开放日为契机,邀请小学一年级教师来园开展多种学科的现场观摩活动。同时也可与当地社区临近小学合作,带领幼儿及家长参观小学一日生活,让幼儿及父母提前熟悉将来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使幼儿园和父母觉察哪些还需要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弥补的方面,以为幼儿更好地过渡到小学奠下基石。

(二)家长转变观念是关键

1.家长应积极学习,适时转变思想观念。作为父母,要提醒自己孩子将要步入小学,不再是时时、事事依赖自己的小不点,要以小学生的标准对幼儿提出要求,包括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等,并积极与幼儿园及时沟通,向幼儿园教师积极学习。

2.与幼儿园一同增强幼儿的信心。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其学习和适应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家长要协助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增强其自信心,让幼儿在解决难题中体会乐趣,提升幼儿对失败的承受力。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具有在群体中既能竞争又能共处的能力。

3.协助幼儿园做好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工作。家长要辅助幼儿园做到在家中贯穿幼儿园的良好习惯,并促进幼儿自立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如做到自己洗漱、自己睡觉、自己穿衣、自己吃饭等。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励,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

4. 协助幼儿园加强学生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训练。在幼儿园大班中,幼教工作者会对马上入小学的幼儿以游戏的方式提供不同的规则性任务和训练。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从任务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同时,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三)教育部门正确引导是重点

1.教育主管部门及时介入。包括指导幼儿园与小学做好家园(校)联系工作,合作举办“家长学校”,注意以微信等新媒体运营平台向家长传输正确的教育思想,(下转40页) 学法教法研究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课程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

关于留学生招生体系建设的设想

王诗思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籍学生涌入中国。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也从以往的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然后,目前我国留学生高等教育中尚未有统一的入学标准与测试。本文结合留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提出了关于留学生招生体系建设的设想。【关键词】留学生;高等教育;招生体系【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017)03-0040-01近几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猛增,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来华留学生总人数达397,635人,比2014年增长5.46%。2016年4月,、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这是对各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极大鼓励。然而,我国来华学生招生体系并不完善。一、留学生招生体系现状目前我国留学生高等教育尚无完善、统一的留学生招生体系。目前,国家层面出台的对留学生招生的规定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9号《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该文件中对我国高校留学生招生的规定较为简单,为各高校在留学生招生方面留下了极大的自主权。普遍而言,留学生教育领先的高校对留学生新生的入学有着较高门槛,其留学生招生体系也相对完善。然而,在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为落后的学校,常会出现“出示护照即可入学”的情况。而此类“出示护照即可入学”的入学标准不仅会为该校后期的教学与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也会助长兄弟院校间留学生教育的恶性竞争。个别学校会以“简便的申请手续”为其招生亮点,吸引一批留学生。二、建设留学生招生体系的意义宏观而言,从国家层面完善留学生招生体系,有助于规范各高校在留学生招生中的行为,使留学生招生环节更加科学,杜绝各高校间的恶性竞争。 微观而言,建设留学生招生体系,无论是发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还是计划来中国求学的留学生都是受益者。于高校而言,完善招生体系可以帮助其筛选出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每个国家基础教育不一样,思想道德教育、文化也不一样,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筛选,所招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将对教学和管理造成一定影响。于留学生新生而言,可以在完善的留学生招生体系中清晰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三、完善留学生招生体系的具体措施:1.在招生过程中统一对留学生语言水平的要求目前,我国留学生教育的授课语言主要为英语或者汉语。而并非所有来华留学生的母语均为英语或者汉语。因此,语言问题是申请非母语授课留学项目的来华留学生所面临的第一道门槛。在招生过程中统一对留学生语言水平的要求有助于申请非母语授课项目的留学生做好相应的语言准备,有利于其后期的学习。很多国家都有了各自的母语水平测试。英语官方水平测试有雅思、托福。德语官方水平测试有德福,汉语官方水平测试有HSK汉语水平考试。招生过程中的语言测试可以以此类官方语言测试为准,更为权威有效。2.在招生过程中增加对留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要求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所接触的基础教育有较大差异,不同专业对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入学考试了解学生相应的知识水平。有研究者¹认为留学生入学考试应由国家统一命题、制定标准。根据其论述,由国家统一命题与制定标准有以下三个好处:(1)全国各高校统一入学考试可以为留学生择校减轻负担。留学生可用统一考试的成绩申请多所高校,而无需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考试要求参加多门考试。(2)国家统一命题可大大节约各高校为留学生入学考试所耗费的大量精力与金钱。(3)国家统一命题也将使留学生入学考试更加权威,同时也可以杜绝个别高校打着“自主招生”、“宽进严出”的幌子大规模地招收各方面并不达标的留学生。 笔者认为,国家统一命题固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各高校留学生项目设置各有特色,全国统一命题一般只能考虑到各高校留学生项目的统一性,却无法顾忌各高校项目的差异性。因此笔者建议,为了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国家层面需花费一定的时间与金钱开发科学的留学生入学考试体系,以此引领全国各高校规范留学生入学考试的潮流。同时,为了保护一些高校留学生项目的个别性与特殊性,可允许开设个性化项目的高校申请自主命题的权利。3.在招生过程中增加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要求在招生过程中增加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要求也是很有必要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申请者有着各自的宗教背景、成长环境、民族性格,其心理健康情况也大为不同。与中国学生相比,留学生入学时不会带着其个人档案,其背景资料较为单薄。在入学前要求学生完成心理健康测试可帮助学校了解申请者的心理状况,对测试结果较为“特殊”的学生多加关注与照顾,对其进行适当的干预或治疗。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学校无法给予其帮助辅助其完成学业的,通过心理测试可以及时拒绝学生的入学申请。4.在招生过程中增加对留学生身体健康的要求留学生新生的身体健康与其心理健康情况有着相同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出示相应的体检结果是招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招生过程中及时了解申请者身体健康状况不仅是对校方的负责,也是对申请者的负责。在招生过程中要求申请者提供体检结果,可及时拒绝较严重传染病患者的申请,避免其对在校师生造成影响。对符合入学要求但是健康情况有恙的学生,学校也可以及时给与适当照顾,实现教师育人。(下接页)提升家长对教育规律的认识。[2]庞威,赵月娥.我国幼小衔接现状透析[J].内蒙古教育,

2.小学在入学时不进行入学测试、实行分区入学,入学2008,(10).后实施零基础教学。每一小学与所辖地区幼儿园密切 联系,[3]洪素芳.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与方法[J].金色合作举办“家长学校”,一同为大 班的家长答疑解惑,提供年华:教学参考,2011(9).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家长自主选择。[4]孔宝刚,胡娟.日本幼小衔接的经验和启示[J].幼

参考文献:儿教育,2010(36).[1]周淑群,陈湘,卓琳.幼小衔接策略探讨[J].教师,[5]石伟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1,(5).(自然科学版),2010,(7).

40学法教法研究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10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