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咨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李访正(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637009)摘 要 当前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传统足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学生的相关需求。因此,“互联网+”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始暴露出诸多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就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效果受到影响。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及1 “互联网+”的特点及影响力影响力进行系统分析,同时详细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互联网+”对应的互联网并非单纯的连接工具,从某种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措施与建议。义层面来看,其主要指的是日常生活、学习的思维模式,也泛指关键词 高校 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当前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呈现为共享、协同、尊重人现阶段,全球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作为一性以及广泛性等特征。“互联网+”主要是利用各种软件、传感种信息传播媒介,对各个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青年群体器,使得企业、家庭以及个人等各个领域进行有效地联系,基于的重要代表,大学生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大学生互联网中各个节点不断进行数据的更新、传输,使人们能够在这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如文献查阅,学习资料购买,互动学个平台获取需要的信息,从个人系统到社会网络的构成,人们所习以及网络学习等诸多领域,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需要的信息、知识均能够实现高度共建共享的目标[2]。的一部分[1]。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各大高校时提出新型思政育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开始暴露出诸多问题,显然已经无法满教育观念,这是思政教育创新改革的先驱。快速高效地改变思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研究,其中首要问题是如何将森林生态系统与[6]刘拓,何铭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医疗康养二者良好地有机结合[12]。森林康养理论是从国外借鉴并改革的必然结果[J].林业经济,2017,39(02):39-42,86.引用而来,理论框架和建设相对薄弱,导致行业内部对森林康养[7]杜雯翠,江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重大命的内涵把握度不够、共识度不高[17]。如何全面评估、合理规划、题、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J]. 环境保护,2017,45(19):34-38.准确定位、科学发展、建立系统的管理与评价机制,使森林康养[8]王建民.紧抓森林康养发展机遇全力实现产业转型[J].产业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改革发展、转型与升中国科技投资,2017(22):344.DOI:10.3969/j.issn.1673-5811.级的新支柱等等都需要进行探索研究[11]。2017.22.318.“绿色”发展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健康中国”也[9]曹白艳.如何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策略[J].大科技,契合时代召唤,符合历史潮流,成为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2017(10):229-230.大战略[18]。森林康养的本质就是提升健康,促进经济发展[3]。[10]邓三龙.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两山论”是绿色理念的理论基础,“绿水青山”和“金山银究,2016,29(06):1-6.山”既矛盾又相互依存。要通过“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提供[11]左家哺.森林康养及其产业评述[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来实现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2017(4):50-55.DOI:10.3969/j.issn.2095-7300.2017.04-050.低碳可持续的经济模式,需要我们高效利用循环资源,抓住绿[12]马宏俊.森林康养发展模式及康养要素浅析[J].林业色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9]。同时也顺应了调查规划,2017(5):124-127.DOI:10.3969/j.issn.1671-3168.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全民健康”理017.05.025.念,必须加快推生态经济发展。森林康养的发展模式是经济新[13]杨阳.森林康养:大健康产业的新业态[J].中国科技投常态下我国生态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森林康养作为生资,2017(20):328.态发展及健康疗养产业的重要内容,也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14]张永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新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农村(黑龙江),2017(26):182.参考文献[15]李滨.四川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思考与建议[J].新西[1]李辉乾,薛沛沛,童龙,李建杰.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部(理论版),2017(02):17,9.山”实现技术路径及形式[J].南方农业,2017,11(25):1-6,13.[16]杜朝云,蒋春蓉.森林康养发展概况[J].四川林勘设[2]李颖乔,益凯.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森林康养和经济的可计,2016(02):6-9.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经济,2017(02):75-76.[17]铁铮,田阳.森林康养时代呼唤科学导航[J].绿色中[3]谢沛元.谈森林康养与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J].农家科国,2017(13):28-33.技(下旬刊),2017(11):176.[18]涂青云.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4]吕美波.浅谈森林康养[J].农村实用技术,2017(10):16-17,19. 的若干基本策略[J].福建林业,2016(4):17-18.DOI:10.3969/[5]何彬生,贺维,张炜,鄢武先.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j.issn.1003-4382.2016.04.008.林康养产业的探讨:以四川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四川林业[19]赵建军,杨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科技,2016,37(01):81-87.与时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12):104-109.2018.No23政教育的观念,有效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才有可能使高校思政教育在互联网视域下快速协调发展[3]。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4]。2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1)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急需更新。全军政工会上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对大学生来说,在“互联网+”环境中生活,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面对上述环境,一些高校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面表现为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教学过程中不愿意引入互联网技术,仍旧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维。2)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生活是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没有意识到当代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的主要收益群体。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形式脱离互联网,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势,使得学生觉得教学过于枯燥、单调,难以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没有跟随社会发展形势进行及时地调整,难以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自然也就无法让学生产生认同感。3)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存在滞后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高校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互联网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势头中,相应的内容、方式均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现状可以看出,尽管大部分高校均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专题网站,然而因为缺乏有效的维护、更新,当中的内容也较为有限,仅仅局限于各种重大事件、时事政策等相关内容,并且各个内容之间的间隔也相对较长,各个板块更新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建设情况远远落后于各类社会平台。对大学生来说,上述网站显然难以满足自身学习的要求。3 应对措施与建议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理念的改革创新。理论与理论的改革创新是有效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先决条件。针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存在滞后性的现状,必须要正确认知“互联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全面分析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致力于建立全新的理论体系。在实际创新理论、理念的进程中,应当基于高校思想政治实际情况与“互联网+”特征,全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应的理论、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同时主动尝试吸收借鉴能够充分彰显时代发展特征的社会科学成果、自然科学成果,尝试寻求双方之间的共同点,使两者能够进行充分的融合。除此之外,对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来说,需要深入学习信息化知识,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是如何影响学生工作、学习的,尤其需要全面研究互联网对学生造成的颠覆性影响,以此来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突破,创造全新的教育途径。2)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思政文化阵地。“互联网+”时代,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微信、QQ、微博、论坛、贴吧以及游戏等诸多领域。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上述习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主动去贴近他们的生活,全面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渠道,针对“互联网+”的优越性进行充分挖掘,真正建立模式新颖、服务专业的思想政治文化新阵地。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在日常推送一些温馨提示信息,充分彰显人文关怀,以此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意识;利用微博、微信以及论坛等平台,建立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学习,也可以包含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学生深入地探讨,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平台,进行历史、法律、哲学等相关内容的推送,使得学生能够在微信公众号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学习新兴的理念。通过充分开展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建立“线上、线下”的良好教育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3)建立互联网平台拓展思政教育辐射范围。针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存在的滞后性,应当建立一个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互联网平台体系,基于稳定的思想政治专题网站平台,进行相关模块的拓展,包括观点概览、时事政治、新闻领域等,同时各个高校之间可以尝试进行深入合作,共同邀请具有一定资历的思想政治专家在网站中开辟相应的专栏,针对各种时事新闻、政治要闻等进行全面地分析,并建立相应的交流讨论板块,使得师生均能够在板块中提出意见、交流问题。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应当主动吸收借鉴互联网企业的经验教训,针对平台进行全面优化、动态更新,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各个板块进行及时调整,使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除此之外,针对当前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在目前高校没有自主检测权限和能力的情况下,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成为制止谣言和引导正面舆论的不二法门。这就需要各个高校主动建立互联网舆情监测队伍,针对各种舆情热点进行系统分析,第一时间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反馈,以便于针对整体舆情进行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4 结语综上所述,“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意味着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机遇。这就需要各个高校深入分析当前“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深入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主动去吸收“互联网+”的优势,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理念的改革创新,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思政文化阵地,拓展思政教育辐射范围,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参考文献[1]张荣,王晓飞.互联网背景下如何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177-180.[2]白洁.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19(01):48-52.[3]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01):114-119.[4]张坤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研究: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J].传承,2016(07):103-105.2018.No23